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甘肃省成县一中 刘锐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1)通过手头资料,自主学习,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2)通过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全诗。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体会诗人复杂变化、激荡起伏的情感及乐观自信、积极追求理想的顽强精神。朗读并能熟练背诵古代诗词教学难点熟记诗句,能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学习古诗词要整体了解各首诗词的主要意思,记住其中那些表现诗词主旨的优秀诗句,能够背诵。1.教师诵读或课件展示下列诗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过渡到新知识:(1)李杜诗篇万古传。(赵翼论诗)(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启发设问:以上诗句都与古代哪位诗人有关?你能谈谈他的有关情况吗?教师点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谈A.李白的生平、时代、代表作品;B.你对李白的评价。学生思考,发言交流,教师因势导入本课学习。二、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PPT展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少年抱负宏大。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天宝(742年)由友人道士吴筠推荐,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做一名文学侍臣,以诗赋为朝廷点缀升平。因与权贵不和,被迫“赐金放还”;安史之乱起,参加永王李幕府,后受株连,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后病逝于当途。有李太白集。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三、整体感知1、 听朗读音频MP3,划分句子停顿(这段录音在网上下载,让学生进行欣赏)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请二到三名学生朗读诗文,大家评议其优点、不足。从读音、停顿、音调以及感情上评议,是否朗读到位?如果不合适,应该怎么读比较符合诗的内容?(对有争议之处,教师不做结论,引导学生往下学习,让学生学习课文后再做结论。)3教师解题(课件展示,点名学生读或全班齐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写作时代背景。行路难是李白在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4.学生自主朗读,疏通、理解全诗。学生以个人朗读、小组内互读等形式尽量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参考注释,疏通诗意。对不理解的词句可交流解决,或请教老师,老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予以解答,或交由相互探究解决。5.齐读全诗四、探究诗文主旨1.学生自主探究,分析解答以下问题,把握诗作内容以及作者感情。教师将学生在探究中反映的问题集中投影展示,师生共同探究。(1)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考点:动词的恰当运用】(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3)诗人引用吕尚、伊尹的典故有什么用?(4)你认为“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好,还是鲍照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好?2.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要点如下:(1)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放还”,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3)借吕尚、伊尹备受重用的典故,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明君重用的愿望。(4)李白的诗句更好。因为“停杯投箸”比“对案”更具形象性,“心茫然”比“长叹息”更能深沉地表现出无所适从之感。(当然,也可以有不同看法,但要言之有理。)3.师生共同深入探究:教师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1)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浪漫的诗风在本诗中有哪些体现?(2)从全诗来看,其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4.学生思考,探究,教师点拨,最后归纳。要点如下:(1)李白这首诗“浪漫”的诗风表现在:A,巧用历史故事、典故;B,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C,跳跃式的结构。(2)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昂扬激越,乐观向上的。五、巩固迁移:【考点:古诗文名句填空】1. 李白希望得到重用的的愿望的句子是?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2. 诗中运用细腻的动作描写表达诗人的苦闷的句子是?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3. 借用行路难中的哪一句话,作为青少年我们的志向,奋发有为,报效祖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六、小结这首诗反映了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际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一方面,长安两年的经历,使他认识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难,满怀悲愤,却又无可奈何,产生了进退失据、茫然无措的强烈痛苦,反复感叹:“行路难!行路难!”另一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移及历史上一些贤人最终得到明主重用的事例,又使他对前途满怀希望,相信自己终会有乘风破浪之时,显示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对前途的充分自信。全诗交织着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和失望与希望的复杂心情,充满着一股抑郁不平之气,一种昂扬奋进之志。这既反映出当时现实对诗人的沉重压抑,也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这首诗我们要注意一句警句、两个比喻、三处用典、四句短句。诗人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路上的坎坷,运用了“黄河”“太行山”“沧海”这些壮美的意象,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本诗利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诗人不畏人生艰难,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没有消沉下去,是令世人学习的。七、背诵这首诗(指导学生根据诗的意境背诵)八.板书设计行路难赏析情感诵读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说课课件模板卡通
- 2025企业产品代理销售合同模板
- 2025《设备租赁合同》补充协议书
- 2025科技公司与员工合同范本
- 2025中级会计师知识点《合同解除、违约责任》
- 2025代理合同样本
- 诗词鉴赏炼字课件
- 红绿灯识别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红海盐度高的原因
- 红楼梦课件图
- 项目部刻章申请书
- 版挖掘机租赁合同
- 语言学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 JJF 1265-2022生物计量术语及定义
- GB/T 8118-2010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
- GB/T 17421.7-2016机床检验通则第7部分:回转轴线的几何精度
- 电工技能测试
- 药事管理学全套课件
- 社区心理学课件
- 质量整改通知单(样板)
- 2020届高三北京高考“多文本阅读”总攻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