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doc_第1页
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doc_第2页
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doc_第3页
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doc_第4页
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 10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研学案编制人:陆惠莲 审核人:高二语文备课组 班级:_ 姓名:_【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重要文言知识点,理解文意。2.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结构美、音韵美;赏析语言特点,体会其高超的艺术魅力。3.理解诗人珍惜时间、热爱生活的豁达胸襟,体会诗人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重难点】1.掌握文中的重要文言知识点,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2.理解本文看似消极却洋溢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学习课时】一课时一、自主预习案一、走近李白李白(公元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好剑术,志气宏放,他的诗文豪放飘逸,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李白写的诗文,名句有很多,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_二、写作背景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作者33岁。这个时侯整个大唐王朝正处于国力鼎盛、太平盛世之中。此时作者“酒隐于安陆”,过着隐逸读书的生活。这里的桃园在今天的安陆兆山桃花岩。内容记叙李白与他的堂弟们,相聚在桃花园中,饮酒赋诗、畅谈天伦的情景。三、关于“序”序:文体的一种。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前言、引言之类的小篇幅文章。有书序、赠序、宴集序。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四、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感,读出感情。1、给括号前的字注音,并把音标在文中对应的位置。琼筵( ) 羽觞( ) 秉( ) 假( ) 数( )2、诵读下面无标点全文,用/划出断句,读出句读,读出感情。 夫 天 地 者 万 物 之 逆 旅 也 光 阴 者 百 代 之 过 客 也 而 浮 生 若 梦 为 欢 几 何 古 人 秉 烛 夜 游 良 有 以 也 况 阳 春 召 我 以 烟 景 大 块 假 我 以 文 章 会 桃 花 之 芳 园 序 天 伦 之 乐 事 群 季 俊 秀 皆 为 惠 连 吾 人 咏 歌 独 惭 康 乐 幽 赏 未 已 高 谈 转 清 开 琼 筵 以 坐 花 飞 羽 觞而 醉 月 不 有 佳 咏 何 伸 雅 怀 如 诗 不 成 罚 依 金 谷 酒 数二、合作探究案一、破题: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属于序中的哪一种?文章标题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二、 诵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文中的重要文言知识点(一)研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解释划线的字词。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也。而浮生( )若梦,为欢几何( )?古人秉( )烛夜游,良( )有以( )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 )假( )我以文章( )。会( )桃花之芳园,序( )天伦( )之乐事。群季( )俊秀( ),皆为惠连。吾人咏歌( ),独惭康乐。幽赏( )未已,高谈( )转清( )。开琼筵( )以坐花( ),飞羽觞( )而醉月。不有佳咏( ),何伸( )雅怀?如诗不成,罚依( )金谷酒数。(二)检测练习:1、判断下字词解释正确与否万物之逆旅也 逆旅:逆行旅游古人秉烛夜游 秉:持,拿为欢几何? 几何:多少良有以也 良:良好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大块头 文章:锦绣般的自然景色序天伦之乐事 “序”通“叙”,叙说。群季俊秀 季:兄弟中排行最小的,此处指弟弟幽赏未已 幽赏:幽暗地观赏飞羽觞而醉月 羽殇:带耳的酒杯2、解释下列的词类活用现象飞羽觞而醉月 秉烛夜游 高谈转清 如诗不成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幽赏未已 3、解释下列的古今异义词大块假我以文章 为欢几何 群季俊秀 4、判断下列句子属于何种特殊句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三、文本探究:1、解读全文,找出“宴之由”2、作者在这次宴会上感受到哪些乐事?从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四、品味语言美1、“山寨版”对决“原版”:请分析以下对文中几个词语的改动是否好,并阐述你的理由。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人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春天召我以美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传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改动一:原文的“浮生若梦”改为“人生如梦”改动二:原文的“阳春”改为“春天”改动三:原文的“烟景”改为“美景”改动四:原文的“飞羽觞”改为“传羽觞”五、情感探究: 有人说李白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表现出一种消极颓废的思想,但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恰体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本真。对此,你是怎样看的呢?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理由。三、拓展延伸案(一)课外阅读这两篇文章,加深对李白的理解和认识。1、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与精神气质之比较比较读李白与王羲之有感2、李白与酒(二)思考探究:同样是文人盛宴,李白的这篇宴集序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感情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课外阅读两篇一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与精神气质之比较比较读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与王羲之兰亭集序有感 兰亭流水,青山玉管修。风和日煦,一觞一咏幽情叙。人生苦短,物非人非情亦迁。千古名序,墨笔一挥就。 桃园夜饮,明月粉桃秀。阳春烟景,琼筵飞觞坐花醉。光阴易逝,浮华如梦欢几何!诗书文章,百篇一杯酒。题记一个是偏安江南的东晋王朝,一个是鼎盛繁荣的大唐盛世,一个是酷爱白鹅的风流书圣,一个是嗜酒如命的游侠诗仙。两个兴衰迥然的朝代,两个地位悬殊的名士,虽然他们生活的时代相差近四百年,但是兰亭集序与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却能碰撞出相同的火花,燃烧出不同的火焰。两篇文章碰撞出相同的火花,其实是指文章中表现出两位作者的人生观或者说生命观有相似之处。兰亭集序作成之时,东晋王朝已经偏安江左36年,士族制度下的政治腐朽黑暗,社会矛盾重重,当权者安逸享乐,不思进取。文人士大夫意志消磨殆尽,崇尚老庄思想,清谈玄学。有忧民忧国之心,治国安邦之才的贤才大多苦于门阀制度的阻碍,也只得为一布衣,或隐居山林,醉于杯酒之间,或寄情山水,游于书画之中,看似风流潇洒,实是寂寞无奈。王羲之也是一个清谈文士,但是他与一般清谈之士不同,他曾说“虚谈废务,浮文妨要”,在兰亭集序中反对那种“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的人生观,肯定人生命的价值,感叹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积极入世。但是,王羲之代表的是极少一部分人,在士风日下的东晋,他能有这种人生观,不得不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琅琊王氏世家大族的出身。当时王家位高权重,东晋初年的王导和王敦更是东晋的开国功臣,前者掌握着东晋王朝的政治大权,后者则掌握着东晋王朝军事大权。这样一个世家大族出身的王羲之,自然是积极入世,而那些出身低微的人就很难说了。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作成时正值开元盛世之时,是大唐帝国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文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也是感叹光阴易逝,人生苦短,虽然是感叹,但是其中的豪情也在“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两句中隐隐体现出来,全文则更将李白这位“谪仙人”豪气纵横的情怀,积极入世的态度展露无疑。从人生观或者生命观这方面来说,就个体而言,王羲之与李白都是积极入世的,但是就整个时代而言,魏晋人的就有些崇尚虚无,消极避世,远远不如唐人那样从骨子里透出一种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延续帝国盛世的人生观了。两篇文章燃烧出不同的火焰,其实是指文章中表现出两位作者的精神气质的不同之处。首先,兰亭集序成文之时王羲之官居会稽内史,已经51岁,已经是进入知命之年了,而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成文之时的李白一介布衣,刚刚32岁,正值而立不久,恰是建功立业的年纪。再者,东晋士大夫都好清谈,崇老庄,民间也佛教盛行,而盛唐士大夫都愿为君主治国平天下,民间百姓有兵役者也渴望建功立业。正是在这种个人地位、年龄的差别与时代背景大环境的影响下,同是名家的书圣和诗仙所展现出的精神气质大不相同。兰亭集序文中第二段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静”之人,一个是喜“躁”之人。前者“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后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两者本质上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即“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快乐之时得意忘形,人却悄悄衰老,等到厌倦,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和“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慨。光阴如白驹过隙,事物的由生到死,情感的由乐到悲,都是转眼之间,都是自然规律所定,也正因如此,作者发出“岂不痛哉”的慨叹,先前的宴饮之乐到此全为陈迹了。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表现了李白的乐观豁达,积极向上,“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更是表现了李白纵笔挥洒的豪放与才气。从全文可以看出,当时的李白虽然求官未得,暂时隐居于安陆,但身处开元盛世,对国家的兴盛和个人的发展都抱有非常乐观的期望。就文章情调而言,王羲之的低沉清幽,如秋月之洞箫,吹奏的是美景,却含有丝丝哀情,而李白的高亢明朗,似春日之竹笛,悠扬婉转之余,更含着勃勃的生机。从此之中,不难影射出魏晋人与唐人的精神气质,两者表面并无太大差别,但是魏晋人的精神气质内有颓然之势,想勃发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唐人的精神气质则是由内自外的奋起之势。从魏晋人与唐人的生命观和精神气质的比较而言,不难看出,时代背景大环境是影响一个生命观和精神气质的非常主要的因素,而无数个体人积极入世,乐观向上的态度也势必会影响整个时代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正因如此,人们才更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个体促成整体,以整体带动个体,以千万一己之力去改变时代,以时代去改变千万个一己。二李白与酒饮酒是李白平生的嗜好,而有“酒仙,醉仙”之称。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中可见一斑,用他自己的诗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玉壶吟李白诗歌中关于酒的诗句“且乐身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行路难三首其三)“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笑歌行)“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 “中宵出饮三百杯,明朝归揖两千石”(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洞庭破新月,纵酒开愁容”(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杲流澧州)“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愁来饮酒两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江夏赠韦南陵冰)“曲尽酒亦倾,北窗醉如泥”(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醉入田家去,行歌荒野中”(见野草中有名白头翁者)“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下终南山过胡斯山人宿置酒)“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何以称我情,独酒且自陶”(乙酉岁九月九日)“一觞虽自尽,杯尽壶自倾”(饮酒二十首其七)“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襄阳歌)李白为何会嗜酒如命?李白少年即勤奋读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也。”他经常以管仲、诸葛亮自许,畅谈王霸之道,纵横之术。蔑视封建权贵和封建秩序,追求个性自由。李白的嗜酒与他的个性也有很大的关系,而他的个性也因嗜酒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李白生活在玄宗、肃宗时代,唐玄宗溺爱声色犬马,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小人,许多有识之士被挡在政治大门之外。李白首次人长安,希望能得到皇帝的垂青,实现自己的抱负,但并没有实现目的,反而招来一些人的嫉妒。后来李白又干谒韩朝宗等人,也没有实现他步入仕途的梦想,只好四处云游。等到玄宗诏用天下有才华的人时,李白才又一次人长安,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得意狂语。开始时他也确实得到了玄宗的宠信,替皇帝写写诗做做赋,但他的才华不久就受到皇帝身边的佞巨权贵嫉妒诋毁,他的狂放傲岸也让皇帝吃不消,升迁的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