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上《肺和呼吸》教学设计.doc_第1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上《肺和呼吸》教学设计.doc_第2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上《肺和呼吸》教学设计.doc_第3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上《肺和呼吸》教学设计.doc_第4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上《肺和呼吸》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上肺和呼吸教学设计师宗县彩云镇中心学校 郝德明过程与方法: 1、 会做请石灰水和气体混合的实验。 2、 能用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学习。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含有丰富氧气的空气,呼出二氧化碳。 2、 知道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3、 知道如何保护我们的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 教学准备: 清石灰水、烧杯、吸管、人体呼吸器官模型 、教学课件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只了解生活中人和其他动物都是会呼吸的,但他们不知道呼吸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研究“我们为什么需要不停的呼吸?”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但如何控制好学习过程中能用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设计理念:1、本课以探究为主:因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对“用澄清的石灰水比较我们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研究就是一次探究。2、以课标为准绳:为强化新课标的“以生为本”、“合作学习”等教学理念,因此本节课在设计上,努力实现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而老师起到的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欢迎大家来到科学殿堂,今天我们将一起到生活中去探索身边的科学奥秘,你们愿意吗?(愿意)(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请伸出你的两个手指放在鼻孔前面,看看有什么感觉? 能不能把你的感觉跟我们分享一下?(师生分享交流)(板书:呼吸)(2)、再伸出你的两个手指,去堵塞你的鼻孔,看看有什么感觉。如果感觉难受的话,就把手挪开。请你把感觉告诉我 同学们,你们谁知道我们人是靠什么来呼吸吗?(是肺)(板书:肺和)(3)我们这节就一起来研究肺和呼吸的问题,那对于我们的呼吸问题,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师生交流,根据问题有目的的进行下一步教学。)2.教学呼吸的意义(1)、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啊,又多又好,那要想知道人为什么要呼吸首先我们还得去研究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有同学知道吗?(交流)我们吸进的只有氧气吗?(交流)我们呼出的是不是只有二氧化碳呢?(交流)(2)、师生演示实验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有一杯水,不过这可不是一杯普通的水啊,这是一杯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如果碰到大量的二氧化碳,它就会产生很多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物,今天我们就把这一杯石灰水分一半到这一烧杯里面,倒水。)然后我们分别向这两杯水里面注入我们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首先,我们向这个杯里注入我们吸进的气体,怎么做呢? (简单交流)大家注意观察,看这杯水有什么变化,拿起来让同学们看看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变化吗?(没有)那我们再向这杯注入我们呼出的气体,怎么办呢?(用吸管吹)好办法,对,老师这里已准备好了消过毒的吸管,你来试试看,好不好?(学生吹)学生边吹,老师边说,我们向里面注入我们呼出的气体,看这杯水会不会有变化?完毕,两杯放在一起对比,说:大家现在看一下,有没有变化?(有)对,这杯水变得怎么样了呢?(浑浊)这说明什么呢?你知道吗?(这说明呼出的气体里面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生填表)对呀,刚才老师说过了,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碰到大量的二氧化碳,它就会变得浑浊,产生很多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物。*边讲边板书: 一、 吸进的 呼出的 氧气多 二氧化碳多3.认识呼吸器官(1)、小组交流 同学们,我们人呼吸需要氧气,从而排除二氧化碳,而肺呢是我们这个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而我们的呼吸是要由多个呼吸器官协调工作才能完成的,你们知道,我们人的呼吸是由哪些呼吸器官协调工作吗?在小组里面,把你们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一下吧。(板书: 二、呼吸器官 )(2)、汇报交流情况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吧,你说:(我们组知道了鼻腔,在吸气的时候空气首先要经过鼻腔,鼻腔里面有大量的鼻毛和粘膜。)那你知道鼻腔的鼻毛和粘膜有什么作用吗?(学生回答)还有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搜集的资料?(我们小组了解到,呼吸时,还要经过咽喉,咽喉也是呼吸器官。)嗯,同学们交流到的我们的呼吸器官有那么多,那我们人到底是怎么呼吸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播放视频人体的呼吸系统)肺是我们人体的一个重要的呼吸器官,在这里,氧气被吸收,二氧化碳被释放,从而维持我们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想不想去静静的体验一下我们人体的呼吸运动啊?(想)好,那看老师为你们出示的动态呼吸图,听老师的口令,我们一起来进行,好吗? 好安静啊,我都听到了你们呼吸的声音,那有没有哪个同学把你的感觉跟我们分享一下?(3)、提出问题 同学们,对于我们的呼吸器官,你还有什么问题吗?(老师,我觉得嘴巴也可以呼吸,为什么书上没有标出来呢?)这个问题提得好,有没有哪个同学帮她解决一下?(因为我们的鼻腔里有黏膜,它能捕获空气中的灰尘和病菌,而口腔里没有,如果我们用口腔呼吸的话就容易降低身体的抵抗力)因为我们用口腔呼吸确实是很不健康的,因为我们的鼻腔里有鼻毛和黏膜能捕获灰尘和病菌,鼻腔还能在寒冷的冬天温暖和湿润空气呢,而口腔就不行。 4、肺活量(1)、什么叫肺活量?同学们,你们是否还记得,我们去医院进行体检的时候,有一个项目是测什么呢?(肺活量)对,那有没有同学知道,什么是肺活量呢?(我们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板书: 三、肺活量)肺,它是我们气体交换的中转站,他的容积大小呢直接影响到我们每次气体交换的量,所以肺活量是检测肺功能最直观也是最客观的指标。那好,同学们,我们下面就用一个简单而有趣的方法来测一测我们大家的肺活量,你们知道怎么做吗?(吹气球)对极了,不过,在我们进行吹气球这个实验之前,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1) 先排空气球里的空气;2) 用力吸一口气,然后再尽力把气球吹大,不能换气吹;3) 吹完以后,封住气孔,不让 气体泄漏;4) 比一比,谁吹的气球大。(2)、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安排下动手操作, (老师参与,指导。)好,同学们,我们的肺活量测量活动就到这里,经过老师刚才的观察,发现有两位同学的肺活量特别大,我们现在有请那两位同学来PK一下他们的肺活量,好,有请。(3)提问:你的肺活量为什么这么大呢? 对极了,那你喜欢那些运动呢?(篮球,跑步)多运动,这样可以使我们的肺活量增强,有利于我们的肺的健康。(4)、问题讨论:肺活量大,对健康有什么好处?同学们,大家刚才讨论的都非常的热烈,那么下面把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给我们一起来汇报一下:(肺活量大,说明呼吸功能强,身体很健康)(肺活量大,说明呼吸功能强,剧烈运动后不会太累)同学们讲的非常正确:肺活量大,说明我们的呼吸功能非常强,能够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也能胜任较大强度的体能消耗。5、怎样保护呼吸器官同学们,我们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呼吸就在我们的生命之间,这一看似简单的呼吸过程,却由多个呼吸器官协调工作才能完成呢,所以啊,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呼吸器官,那么怎么去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呢?把你们的好点子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吧!(师板书: 四、保护呼吸器官)师:谁能说一说,怎样做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呼吸器官呢? 生:注意呼吸卫生,如不随地吐痰,扫地前先洒水,用湿布擦黑板。这样可以保持空气的清洁,预防肺结核等传染病。 生: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加肺活量,预防感冒和气管炎。生:不要吸烟。烟不仅刺激气管,使气管发炎,还能使人得肺癌。6、结尾拓展师:我们的肺看似强大,但其实也很脆弱。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同学们看一下,对比对比! 师:看到这几幅图,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师:作为小学生,你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生:长大不吸烟。 师:你周围有吸烟的人吗?你准备怎样去劝解他们呢?生:我要把这段新闻回家讲给吸烟的爸爸听。 生:我准备将吸烟的危害,请有关专家作成一个电视公益广告,来劝解吸烟的人,请他们早些戒烟。 7、小结师:通过本次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生:我知道了人有哪些呼吸器官;我知道了如何保护呼吸器官; 我知道了呼出的气体与吸进的气体是不同的;我知道了要想办法做实验来研究问题。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课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教育人们保护呼吸器官,好吗! 板书设计:2 肺和呼吸一、 吸进的 呼出的 氧气多 二氧化碳多 二、呼吸器官 三、肺活量 四、怎样保护呼吸器官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上肺和呼吸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2、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对人体呼吸的过程有大致的了解。 3、通过比较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4. 结合教学内容和课题,适时渗透德育思想。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呼吸过程的活动三、【教学难点】通过实验验证人体呼出和吸进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四、【教学准备】演示实验材料:集气瓶、玻璃片、乳胶管、水槽、细木棒分组实验材料: 烧杯、吸管、注射器、澄清石灰水五、【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请同学们闭上嘴,把两根手指放在鼻孔下待上一会儿,你们有什么感觉?生1:我感到鼻孔一会儿吸气,一会儿呼气。生2:我感到呼出的气热乎乎的。 刚才同学们所感受到的就是人的呼吸现象(板书:呼吸),如果用手指堵塞鼻孔,有什么感觉呢?学生回答:我感到吸不进气,也呼不出气,憋得难受。师:为什么会难受?生:因为不能呼吸。对于我们的呼吸你想知道些什么呢?生1:人为什么要呼吸?生2:人不呼吸为什么憋得难受?生3:人是怎样呼吸的?生4:呼出的气体与吸进的气体一样吗?2.教学呼吸的意义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又多又好,要想知道人为什么要呼吸,应该先研究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有知道的吗?生:我知道人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从课外书和电视上看到的。师:看来,同学们可以从课外书上、电视上学习很多知识,那么请同学仔细想一想,人吸进的只有氧气吗?生:不是,我认为人吸进的是空气,其中有氧气,氮气,也有二氧化碳。师:人呼出的只有二氧化碳吗?生:也不是,可能二氧化碳比较多。师:看来要想准确地知道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我们还要像科学家那样生:(齐)做实验。师:怎样设计实验呢?请同学们讨论。(板书:一、比较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学生小组讨论反馈交流情况生:我们小组想用石灰水做实验,让吸进的气体通过一瓶石灰水,让呼出的气体通过另一瓶石灰水。师:你为什么用石灰水做实验?生:我们以前学过,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这是它的特性,所以我们想到了石灰水。师:这个办法好,同学们使用的石灰水必须是生:澄清的。师:用什么办法使吸进的气体通过石灰水呢?生1:用气筒向石灰水里充气。生2:用注射器向石灰水里打气。师:那么,怎样让呼出来的气体通过石灰水呢?生1:用玻璃管吹。生2:用胶管向石灰水吹气。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呀!还有什么实验方案吗?生:收集一瓶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然后把点燃的火柴放进去,看看哪根燃烧的时间长。师:你是怎么想出这个办法的?生:我是根据燃烧需要氧气想到的。氧气多的燃烧时间就长,氧气少的燃烧时间就短。师:这个办法真好!那么怎么收集吸进的气体呢?生:把瓶子放在桌面上,空气就会直接进入。师:怎么收集呼出的气体呢?请看老师做实验。(教师演示排水集气)老师这样收集根据是什么?生:根据空气能占据空间,用胶管吹气,气体会占据瓶子内的空间,就把水挤了出来。下面请同学们照老师分组实验。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做好实验记录。实验指导:分工、做实验。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师:通过以上两个实验,谁能说说人呼出的气体与吸进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呢?生:呼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吸进的主要是氧气。师:由此推想,人体需要什么气体?排除什么气体?生:人需要氧气,排除二氧化碳。(板书:结论:人需要氧气,排除二氧化碳)师:人体的各个器官都在不停地工作,要工作就要有能量,人们消化吸收的养料必须与充足的氧气发生反应才能不断地产生能量,在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废气,也就是二氧化碳。现在你知道人为什么要不断地呼吸了吧。比较我们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方法我们的发现说明了什么用注射器注入吸进的气体用吸管吹入呼出的气体点燃火柴放入吸进的气体中点燃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3.认识呼吸器官师:人的呼吸要通过那些器官?请看挂图。(出示呼吸器官解剖图,板书:二、认识呼吸器官)教师讲解:鼻、咽、喉在人的头部,吸气时感到凉凉的地方就是咽部,人发声的地方是喉部;气管是圆筒形的,上端和喉相接,我们可以摸到。下端分成很多小支气管,像树枝一样;肺有左、右两个,在人的胸腔内,很有弹性,由很多小肺泡组成,肺泡内是空的,与小支气管相通,可以容纳气体,表面包着很多很细的血管,在这里氧气被吸收,二氧化碳被释放。请同学们体会鼻、咽、喉、气管、肺各个部位器官在呼吸时有什么感觉。(学生体会呼吸,板书: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4进行呼吸卫生教育师:对于呼吸器官,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生:老师,我认为嘴也是呼吸器官,可图上为什么没有标明呢?师:这个问题提得好,人虽然可以用嘴呼吸,但用嘴呼吸对人的健康不利,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生交流)生:人呼吸时,气体先进入鼻孔,鼻孔里面有鼻毛和黏膜,能挡住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在冬天还能把冷空气变得暖和一些,这样对人的呼吸器官起到保护作用,而用嘴呼吸不能起到这些作用。师:所以嘴不是呼吸器官,除非是特殊情况下才可以用嘴呼吸。那么,要保护人的呼吸器官还要怎么做呢?请看图片。(用实物投影展示课本上的4幅图片。)生:图片1教育我们要锻炼身体;图片2教育我们扫地时要洒水;图片3教育我们不要随地吐痰;图片4教育我们不要吸烟。师:为什么要这样做?生: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