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创造学思想录教案.doc_第1页
2017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创造学思想录教案.doc_第2页
2017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创造学思想录教案.doc_第3页
2017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创造学思想录教案.doc_第4页
2017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创造学思想录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创造学思想录教学设计课题 创造学思想录单元第三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反复品味文中思想精华,并在学习中借鉴使用。能力目标了解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知识目标了解“语录体”这种形式的特点。 重点1.把握思想录中的基本精神。2.创造性思维的特点。难点1.把握思想录中的基本精神。2.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教法说教法,点拨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日益加快,知识经济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已初见端倪。在这经济转变的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全球多极化格局中地位的重要因素。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今天我们来学习创造学思想录,你一定会得到很多的启示。思维发散。通过讲述,直奔课题,激起学生的兴趣。讲授新课一、初读感知1.介绍作者罗吉尔冯奥赫,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思维科学学者,他在2001年2月写的创造学思想录,共64条,由张开逊翻译成中文,被介绍到中国。深圳特区报从64条中,选择了8条,在报上发表,并上了“深圳报业集团网站”,全国各网站纷纷转载。该文在全国影响相当深远。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了解作者。(2)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 理解课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3.积累字词。声誉(y) 卓著(zhu) 疆界(jin)俨然(yn)焙烧(bi)一筹莫展(chu)4.理解词语的意思。俨然:形容很像。卓著:突出地好。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灵性:人所具有的聪明才智,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焙烧:把物料加热而不使熔化,以改变其化学组成或物理性质。5.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个层次的意思。 全文8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解决重大问题,不仅需要严肃的态度,更需要灵活的头脑。 第二部分(28):培养灵活头脑的途径和方法。第2自然段:造就自己规则,不拘前人经验。第3自然段:多问几个假若,逆向思考问题。第4自然段:使用你的想象,头脑始终鲜活。第5自然段:与众不同思考,他山之石攻玉。第6自然段:从箱子里走出,路不通再选路。第7自然段:看到画面之外,思考问题超前。第8自然段:设计顺其自然,创造以人为本。二、精读感悟(一)放松1.理解分析:态度严肃不代表有创造力,人的精神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才有可能获得灵感。作者以猴子为喻,形象细致地描绘,猴子那种严肃的形象与下文的猴子觉得痒痒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人在轻松中明白事事板着面孔是没必要的。2.举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精神处于放松状态,记忆的能力反而会提高,创造力反而会爆发出来。和尚打禅,关键是放松,放松后才能入静,入静后才能顿悟。“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橡胶硫化技术的发明创造。美国科学家古德意在实验中不小心把橡胶和硫磺的混合物掉落到热得烫手的炉子上,当他刮下来时,出乎意料地发现:这种经过加热的橡胶和硫磺的混合物,尽管很热,但不粘了,冷却后也不硬了。这个机遇可以说是在放松状态下无意识发现的。(二)造就你自己的规则理解分析:叙述了一个打破常规获得成功的例子。“一筹莫展”说明采用常规思维方法解开“高尔丁死结”的窘态。而亚历山大却打破常规思维,“建立我自己的解结规则”,用剑将结劈成两半。因循守旧和创造是对立的。死结是一种象征,象征着没有创造意识。这个寓言深入浅出地道出了“创造”二字的真谛。创造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摹仿、重复、循规蹈矩、似曾相识,大多数人都能想到的绝不是好的创造,实际上根本就谈不上创造。好的创造必须是新奇的、惊人的、震撼的、实效的。死结就意味着根本无法打开,既然上帝跟我们开个玩笑,那么,就必须采取超乎寻常的非凡手段。亚历山大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三)多问几个假若1.理解分析:“经常问自己离奇的问题”用以“扩展你的思路并导致新的观念”。离奇的问题都是奇思异想,这种奇异的想像表明了人不满足自己的处境。多问“假若”是为了寻找新的途径,奇思异想就是要打破规则,如果遵守规则就不需要想像力,而没有想像力也就不会有创造性思维。2.举例: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把“假设”看做是“科学的先遣的侦察兵”。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现代高能物理在确定了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有结构以后,1964年美国科学家提出了夸克模型,认为粒子是由下一层次的夸克粒子组成的。这一假说促使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进入了崭新阶段。(四)使用你的想像力1.理解分析:这一段是讲想像力在创造性思维中的重要性。第一句话是讲幼年时的想像力。第二句话是引用人们的话,从反面说。第三句话是引用名人名言,从正面说。通过正反对比,说明了保持想像力的重要性。孩子的想像力出于他们的好奇心。长大后要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就要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心,“像孩子一样想”。“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为什么后来有的人没能保持艺术家的灵性?“长大成人”是不是就一定会丧失想像力? 2.举例:孩子是富有想象力的。一个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点,问中学生是什么,中学生的答案是“粉笔画在黑板上的一个点”。这是唯一答案。但幼儿园孩子的回答却有50多种。是压扁的臭虫,是猫头鹰的眼睛,等等。 (五)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 理解分析:换个角度看问题,用不同于一般人的方式看问题,就可能有所发现,走出新路。文中的“第一个”就是勇敢创造者,面对前人没有尝试的事物,有人发挥了想象力,打破了规矩,取得了成功。 (六)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理解分析: 这一段谈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文中的“箱子”的意思就是文中所说的“ 经训练而成的思维疆界”,也就是说习惯性的思维束缚是来自人类自身的“训练”。然后举例证明,启发人们要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七)看到画面之外理解分析:这一段是来自生活的感悟。创造者要有远见,不要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要善于发现潜在的机遇,要从眼前的事物看到发展的趋向。文中的农民没有想到这条铁路将会给他的产品找到更多的市场,更没想到这条铁路将把他拖入竞争。通过这个例子,指出创造者要善于看到事物的发展、预测事物发展的结果,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八)顺其自然 1.理解分析:2.举例: 我国古代有则寓言故事,讲一个植树专家所植之树,棵棵成活,而且茁壮旺盛。人家请他介绍经验,他说,不过顺其自然。 三、了解思想录(语录体)的特点特点:自由灵活,短小隽永,形式不拘一格,有的用小故事和创造者的实例,有的引用名人富有哲理的名言,有的直接说出自己的生活感受,生动形象,有生活气息。 知作者。自主学习,相互探究。精读全文,思考问题并回答。理解“放松”。理解“造就你自己的规则”。理解“多问几个假若”。理解“使用你的想象力”。理解“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理解“从箱子里走出来”。理解“看到画面之外”。理解“顺其自然”。 了解作者。让学生学会在课下注解中找准知识点。理清课文的思路。引导学生精析全文。分析“放松”。分析“造就你自己的规则”。分析“多问几个假若”。分析“使用你的想象力”。分析“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分析“从箱子里走出来”。分析“看到画面之外”。分析“顺其自然”。 通过分析,让学生掌握语录体的特点。课堂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智慧(hu)俨然(yn) 记载(zi) B.焙烧(pi) 开拓(tu) 卓著(zhu) C.牡蛎(l) 亨通(hn) 疆界(jin) D.踏实(t) 灵性(xn) 痒痒(yn)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浚工 态度严肃 与众不同 拦腰戳断 悠雅 设计优美 顺其自然 一愁莫展 改正:浚竣戳截悠优愁筹 3.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用亚历山大劈开高尔丁死结的故事,论证只有造就自己的规则,才能解决难题。 B.用“男人生孩子会怎么样”启发读者要善于“多问几个假若”。 C.用锯末压制成引火燃料的例子证明不同于别人思考的好处。 D.用衣荷华州的一个农民看见新铁路的所想证明农民的观点狭隘。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课堂小结从课文八个片断中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希望大家在生活学习中能融会贯通,逐渐把握其基本精神。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布置作业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板书设计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