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测练 专题十五 文言文比较阅读01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测练 专题十五 文言文比较阅读01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测练 专题十五 文言文比较阅读01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测练 专题十五 文言文比较阅读01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中考二轮语文复习测练:专题十五 文言文比较阅读01(人教版)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2011广安)阅读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完成14题。(26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注释】予:给,送。子:你,代词。履:鞋子。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3)今谓人曰( )(4)何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3【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 这个比喻来阐述 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 ,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 的中心论点。(8分)4【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8分) 二、(2011成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26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三峡)【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选自湖心亭看雪)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4分)(1)虽乘奔御风( )(2)其间千二百里( )(3)是日更定( )(4)湖中人鸟声俱绝( )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5分)( )a良多趣味此皆良实b飞漱其间又何间焉c余挈一小舟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d上下一白长烟一空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白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4分) 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5分) ( )a甲文第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b甲文第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5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8分) 三、(2011齐齐哈尔)阅读文言文。回答15题。(23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选自曹刿论战)【乙】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1)牺牲( )(2)衡( )2翻译下列句子。(3分)何以战? 3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如果没有曹刿这样的贤士就不会取胜,这个事例恰恰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 , , ”。(用原句回答)(6分)4找出【甲】段中集中体现曹刿政治思想的句子,【乙】段中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分别抄写在下面。(4分) 5从【甲】段或【乙】段中,选出你感触最深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8分) 四、(2011三明)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25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孙叔敖遏狐丘丈人)【注释】仆:对自己的谦称。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必先苦其心志( )(2)人则无法家拂士( )(3)仆闻之( )(4)官大者,主恶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5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不知木兰是女郎b舜发于畎亩之中此之谓也c所以动心忍性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孙叔敖曰:“不然。”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可以免于患乎? 4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8分)(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参考答案一、1(1)祸患,灾难(2)这、这样(3)对说(4)缘故、原因2(1)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2)送给你天下,却要你的性命,你愿意这样做吗? 3舍鱼而取熊掌 舍生取义 天下不如生命珍贵 万事莫贵于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4“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答到“正义、大义”均可)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二、1(1)即使(2)代词,那 (3)代词,这(4)都2d 3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4a 5甲文、乙文都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甲文画线句描写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乙文画线句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使人感到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孤寂(或孤傲)的情怀。(注意:意境须答出“景”与“情”)三、1(1)(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2)通“横”,梗塞,指不顺2(您)凭借什么作战? 3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4【甲】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示例:“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表明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