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1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2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3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4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反思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评析执教: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兴学街小学尹美娜评析: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教研室 张爱玲教学内容: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求平均数。教学目标: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2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教师重点和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计算器。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评析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谈话引入:(出示幻灯教师家的书橱)现在我的书架上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2感知(1)学生思考,想象移的过程。(2)教师操作并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3)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板书:平均数)从现实生活导入,自然引出平均数概念,并巧妙渗透了平均数的区间范围,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二、探究新知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按要求叠圆片,第一排叠2个,第二排叠7个;第三排叠3个。师:看着面前的圆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我想使每排的圆片同样多?师:是个好问题!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圆片同样多。先动手活动,再互相说说法。小组活动讨论。汇报交流。生1:我们先从7个里拿出1个给3个,再从7个里拿出2个给2个,这样每排的圆片就同样多了。生2:我们是以最少的一排2为标准。从7个里拿出5个,再从3个里拿出5个,然后把这6个平均放到三排,每排放2个,和原来2个合起来,每排都是4个,也同样多。师:不管怎样移,我们都是把个数多的移给个数少的请你想一想:在刚才移动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规律?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相等相等小结: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那个数就是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2初步应用,内化拓展。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方法示出了平均数,请你选择最喜欢的方法,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出示:7,3,6,4的平均数是多少?)生1:我是这样想的(7364)45,所以7,3,6,4,的平均数是5,我在加的时候还用了凑十法。生2:我是从7拿出2给3;6拿出1给4,通过移多补少得出7,3,6,4的平均数是5。出示幻灯:身高情况先估计一下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148,147,149,)算一算,比较一下估计准不准,谁先算好自己上来写到黑板上。生1:我是这样想的,152拿出3个给146,151拿出2个给147,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就是149。生2:我是这样想的,这列数从146到153,里面少148与150,148与150的中间数是149,所以这些平均数是149。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平均数”与“平均分得的结果”是不同的概念。平均分得的结果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量,而平均数只是一个表示中间状态的抽象数量,这里又一次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进行观察、估计、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及时内化了各种求平均数的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三、拓展练习1应用一。小组活动:拿出准备好的调查表,先用计算器求出平均数,再互相交流看法与观点。(调查表有小组成员的体重,身高,家里近几个月的电话费、电费,上周的气温情况等)交流反馈。师:看了两(三)组平均体重数据有何启发?根据“平均数”可以对两(三)组体重进行比较师:教师还收集了一组数据,发现我校第一季度用电情况如下表:1月2月3月800度1000度900度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评析执教: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兴学街小学尹美娜评析: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教研室 张爱玲教学内容: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求平均数。教学目标: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2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教师重点和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计算器。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评析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谈话引入:(出示幻灯教师家的书橱)现在我的书架上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2感知(1)学生思考,想象移的过程。(2)教师操作并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3)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板书:平均数)从现实生活导入,自然引出平均数概念,并巧妙渗透了平均数的区间范围,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二、探究新知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按要求叠圆片,第一排叠2个,第二排叠7个;第三排叠3个。师:看着面前的圆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我想使每排的圆片同样多?师:是个好问题!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圆片同样多。先动手活动,再互相说说法。小组活动讨论。汇报交流。生1:我们先从7个里拿出1个给3个,再从7个里拿出2个给2个,这样每排的圆片就同样多了。生2:我们是以最少的一排2为标准。从7个里拿出5个,再从3个里拿出5个,然后把这6个平均放到三排,每排放2个,和原来2个合起来,每排都是4个,也同样多。师:不管怎样移,我们都是把个数多的移给个数少的请你想一想:在刚才移动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规律?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相等相等小结: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那个数就是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2初步应用,内化拓展。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方法示出了平均数,请你选择最喜欢的方法,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出示:7,3,6,4的平均数是多少?)生1:我是这样想的(7364)45,所以7,3,6,4,的平均数是5,我在加的时候还用了凑十法。生2:我是从7拿出2给3;6拿出1给4,通过移多补少得出7,3,6,4的平均数是5。出示幻灯:身高情况先估计一下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148,147,149,)算一算,比较一下估计准不准,谁先算好自己上来写到黑板上。生1:我是这样想的,152拿出3个给146,151拿出2个给147,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就是149。生2:我是这样想的,这列数从146到153,里面少148与150,148与150的中间数是149,所以这些平均数是149。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平均数”与“平均分得的结果”是不同的概念。平均分得的结果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量,而平均数只是一个表示中间状态的抽象数量,这里又一次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进行观察、估计、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及时内化了各种求平均数的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三、拓展练习1应用一。小组活动:拿出准备好的调查表,先用计算器求出平均数,再互相交流看法与观点。(调查表有小组成员的体重,身高,家里近几个月的电话费、电费,上周的气温情况等)交流反馈。师:看了两(三)组平均体重数据有何启发?根据“平均数”可以对两(三)组体重进行比较师:教师还收集了一组数据,发现我校第一季度用电情况如下表:1月2月3月800度1000度900度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评析执教: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兴学街小学尹美娜评析: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教研室 张爱玲教学内容: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求平均数。教学目标: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2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教师重点和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计算器。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评析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谈话引入:(出示幻灯教师家的书橱)现在我的书架上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2感知(1)学生思考,想象移的过程。(2)教师操作并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3)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板书:平均数)从现实生活导入,自然引出平均数概念,并巧妙渗透了平均数的区间范围,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二、探究新知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按要求叠圆片,第一排叠2个,第二排叠7个;第三排叠3个。师:看着面前的圆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我想使每排的圆片同样多?师:是个好问题!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圆片同样多。先动手活动,再互相说说法。小组活动讨论。汇报交流。生1:我们先从7个里拿出1个给3个,再从7个里拿出2个给2个,这样每排的圆片就同样多了。生2:我们是以最少的一排2为标准。从7个里拿出5个,再从3个里拿出5个,然后把这6个平均放到三排,每排放2个,和原来2个合起来,每排都是4个,也同样多。师:不管怎样移,我们都是把个数多的移给个数少的请你想一想:在刚才移动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规律?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相等相等小结: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那个数就是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2初步应用,内化拓展。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方法示出了平均数,请你选择最喜欢的方法,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出示:7,3,6,4的平均数是多少?)生1:我是这样想的(7364)45,所以7,3,6,4,的平均数是5,我在加的时候还用了凑十法。生2:我是从7拿出2给3;6拿出1给4,通过移多补少得出7,3,6,4的平均数是5。出示幻灯:身高情况先估计一下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148,147,149,)算一算,比较一下估计准不准,谁先算好自己上来写到黑板上。生1:我是这样想的,152拿出3个给146,151拿出2个给147,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就是149。生2:我是这样想的,这列数从146到153,里面少148与150,148与150的中间数是149,所以这些平均数是149。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平均数”与“平均分得的结果”是不同的概念。平均分得的结果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量,而平均数只是一个表示中间状态的抽象数量,这里又一次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