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第1页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第2页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第3页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第4页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判断。2.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判断。3.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之间的关系。【要点梳理】要点一、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1.探究物质变化的几个实验: 实验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水的沸腾液态的水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遇玻璃片又凝结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无大理石的研碎块状的大理石块状固体被粉碎成粉末状粉末状的大理石无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出现蓝色沉淀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有(氢氧化铜沉淀等)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块状石灰石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溶解;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二氧化碳气体等有(二氧化碳气体等)【实验结论】:实验、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新物质生成;实验、的共同特征是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比较: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特征变化中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如发光、发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变化中是物质的外观、状态等发生了改变联系一定伴随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伴随发生化学变化实例实验和、燃烧、腐烂、发酵、金属生锈、火药爆炸等实验和、凝固、挥发、升华等本质区别(判断依据)变化时是否有其他(新)物质生成【要点诠释】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2.化学变化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但一定要注意现象只是帮助判断,而不是根本依据。如电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但无新物质生成,所以不是化学变化。3.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自行车胎爆炸为物理变化,而炸药爆炸为化学变化。要点二、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确定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如眼看、温度计测等)通过化学变化可知实例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挥发性、延展性等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腐蚀性等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要点诠释】 1.有时易将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混淆,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由此可知:化学变化是一个正在(或已经)发生的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过程;化学性质则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汽油易燃烧是化学性质(可燃性);汽油燃烧是化学变化。化学性质的语言描述是在化学变化的基础上加一些表现能力的字眼,如“可以”、“容易”、“能”、“会”等。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如铝、铜等金属具有导电性,可以作导线;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典型例题】类型一、 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2016长春中考)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酒精挥发 C.木条燃烧 D.水结成冰【思路点拨】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答案】C【解析】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木条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总结升华】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鲜奶制酸奶 B黄豆酿酱油 C糯米酿甜酒 D水果榨果汁【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答案】D【解析】鲜奶制成酸奶、黄豆酿成酱油、糯米酿成甜酒都生成了新物质,都是化学变化;水果榨成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总结升华】化学变化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举一反三:【变式】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火箭发射 B.煤的燃烧 C.风力发电 D.酸雨侵蚀【答案】C【变式2】(2015重庆中考)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 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答案】B【解析】A花朵掰成花瓣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粮食酿造白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水果榨成果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冰砖凿成冰雕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类型二 、考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2015四川中考)下列物质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金属铜能导电 C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D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思路点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答案】D【解析】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描述的是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金属铜能导电,描述的是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描述的是颜色、状态、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总结升华】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4阅读下列信息: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很容易制成薄片;铝的密度较小(2.7 g/cm3),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致密的保护层氧化铝;铝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铝的物理性质有;(2)铝的化学性质有。【思路点拨】此题属于新情境题中物质性质辨析的一道试题,解答的关键是准确把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与联系。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其性质。【答案】(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密度较小,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2)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铝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解析】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铝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这两个性质均需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属于铝的化学性质;其余则属于铝的物理性质。【总结升华】物理性质是不用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比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等;而化学性质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举一反三:【变式1】选择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入括号中: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1)浓盐酸易挥发 ( )(2)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汽 ( )(3)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 ( )(4)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答案】(1) (2) (3) (4)【解析】(1)浓盐酸挥发属于物理变化,而“浓盐酸易挥发”属于浓盐酸的物理性质;(2)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3)铁能在潮湿的空气里生锈,是铁本身的一种化学性质;(4)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变化。【变式2】汽车行驶过程中,在汽缸内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略大,难溶于水; 一氧化氮有毒,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回答下列问题:(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有 ;(2)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有 。【答案】(1)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气态 (2)一氧化氮有毒、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巩固练习】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6连云港中考)如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燃料燃烧C橙汁榨汁D品红扩散 2常温下,不宜用物理性质来区别的一组物质是( ) A酒精和白醋 B铁粉和木炭粉 C食盐和蔗糖 D氧化铜粉末和二氧化锰粉末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生铁铸造铁锅 D铜用于制造导线4.(2014山东中考)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5生活中许多变化都能产生热量,下列放热现象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 A木炭燃烧放热 B生石灰与水混合放热 C白炽灯泡通电发热 D苹果腐烂发热 6.(2015南京中考)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 B水的电解 C瓷碗破碎 D干冰升华7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8.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石蜡受热熔化属于化学变化 B.木炭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C.水银的熔点低属于物理性质 D.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化学性质9.(2014天津中考)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榨取果汁 B粉碎废纸 C切割玻璃 D燃放烟花10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煤气燃烧 B菜刀生锈 C.牛奶变质 D.瓷碗破碎11.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这些自然灾害中常常伴随如下现象,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房屋倒塌B.山体滑坡C.森林失火D.树枝折断 12.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面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为物理变化B.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净化水为化学变化C.用生石灰去除室内潮气为化学变化D.水通直流电得到氧气和氢气为化学变化二、 填空题 13.(2016潮南区模拟)前阶段,微信热传“毒跑道”事件,据分析,原材料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并不会毒害人体,但施工人员为降低成本和便于施工,违规在施工中加入一些稀释剂,会使塑胶跑道出现含铅量高,还散发出刺鼻异味的苯等,存在有毒的可能性已知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等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苯的物理性质有 ,苯的化学性质有 ;(2)由此你可以知道,化学加工过程应该 。 14.(2014呼和浩特中考)下列是对氯气性质的描述: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与水发生反应;常温下是一种气体;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能与金属发生反应。以上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用序号回答)。15. 常穿球鞋的脚容易得脚气,这是因为球鞋透气性差,又热又潮湿,是霉菌生长的好地方。在临睡前,把盛有生石灰的小布袋塞进球鞋内,可以保持鞋内干燥。生石灰是一种白色固体,容易吸收水分,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可以做干燥剂,生成的氢氧化钙有腐蚀性。 (1)生石灰能使鞋保持干燥,是因为其容易_,使鞋内的水分减少,起到干燥的作用。(2)生石灰不可食用,是因为其能和水反应放出 ,生成的氢氧化钙有 ,假如误食,就会灼伤和腐蚀食道。【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燃料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橙汁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品红扩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答案】D 【解析】酒精和白醋用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铁粉和木炭粉可以用磁铁吸引,被吸引的是铁粉;食盐和蔗糖可以尝味道区分;氧化铜粉末和二氧化锰粉末都是黑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常温下不能用物理性质来区别。 3.【答案】A 【解析】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A中氧气用于急救病人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B中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C中生铁铸造铁锅主要是生铁形状的变化;D中铜制造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BCD均是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4.【答案】D 【解析】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可能属于新物质,例如对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说,水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故A不正确;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故B不正确;元素相同也可能是新物质,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故C不正确;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来说的,即生成了与反应物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故D正确。5.【答案】C 【解析】A、B、D中均生成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C中灯泡通电发热是电流的热效应,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6.【答案】B 【解析】汽油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的电解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气、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瓷碗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7.【答案】A 【解析】B中涉及鞭炮中火药的燃烧爆炸,C中涉及煅烧石灰石,D中涉及蜡烛燃烧,BCD中均有新的物质生成。A中雨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液态水,属于物理变化。8.【答案】C 【解析】石蜡受热熔化是石蜡状态的改变,是物理变化;木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水银熔点低、金刚石的硬度大都是物理性质。9.【答案】D【解析】榨取果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粉碎废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切割玻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燃放烟花的过程中一般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10.【答案】D【解析】煤气燃烧是煤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菜刀生锈是铁跟氧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使铁转化为铁的化合物的过程;瓷碗破碎仅是状态改变,并没有新的物质生成。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