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1页
二十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2页
二十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3页
二十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主导学”课堂预学案 澧县九澧实验中学 叶正军学习内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苏教版2011课标版九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2、反复诵读诗歌,初步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3、品读诗句,初步领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怀。教学重点:领会诗歌的意境,想象画面。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字词,体会作者的情感。情景导入:同学们,我们七年级时学习过杜甫的春望,“安史之乱”时,他看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那么,当流浪的诗人略略安定后,他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走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去看看。预学内容:一、初读课文1请大家读一读诗歌,力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2.把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划出来。(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怒号( ) 挂罥( ) 塘坳( ) 布衾( ) 丧乱( ) 庇 ( ) (2)这些划线的字词你理解了吗?A.风雨不动安如山 C. 安得广厦千万间B.秋天漠漠向昏黑3.了解作者。杜甫: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洗车马“三吏”“三别”等。他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之为“诗史”。4.小组诵读诗歌,初步把握诗歌的内容。 二、再读课文1、诗歌可以分为几个小节?请你用最生动的文字来描述,并将其凝练成四字小标题。2、 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三、 小组合作交流:1、诗歌中杜甫的生活处境怎么样?抒发了杜甫怎样的思想感情?2、你从诗歌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杜甫?四、拓展延伸:往事越千年,古圣先贤一直没有停止赞颂杜甫、学习杜甫甚至追随杜甫。此刻,我想请大家结合所学,表达你们的感悟,回应杜甫的宏愿,实现与“诗圣”跨越千年的对话。格式:“杜甫,我想对您说”五、我的疑惑读了这篇文章,你还有哪些疑惑? 补充资料:1、歌行体: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2、写作背景: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