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王充哲学中的儒士观与当代知识分子的社会使命.docx_第1页
荀子、王充哲学中的儒士观与当代知识分子的社会使命.docx_第2页
荀子、王充哲学中的儒士观与当代知识分子的社会使命.docx_第3页
荀子、王充哲学中的儒士观与当代知识分子的社会使命.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卷第3期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019 No32008年6月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l Social Science)Jan2008【文章编号1009-3729(2008)03-0029-03苟子、王充哲学中的儒士观与当代知识分子的社会使命栅素平(中原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7)【摘要】荀子、王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其哲学中的儒士观包涵了对各个儒士阶层的看法及对儒 者社会作用的分析,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知识分子认识自身的社会使命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这 种意义体现在当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政治使命、道德使命三个方面。【关键词】荀子;王充;儒士观;知识分子;社会使命【中图分类号182226;B2348 【文献标志码】A感和忧患意识,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有着重要 的启示意义。苟子和王充都是中国古代学富五车、敢于直言、(二)有责任心的哲学家。苟子游历丰富,先后游学于燕、齐、楚、秦、赵等国,参加过稷下学宫的重建。每至一苟子、王充分别在苟子与论衡中对当时社 处,他都敢于直言君王,讨论治国良策,授徒讲学,会的儒士及儒士的社会作用进行了分析、评价。苟 并热衷于文化建设。王充出身“细族孤门”,早年师 子在儒效解蔽两篇中,论衡在超奇书 从班彪,博览群书,读遍诸子百家、三教九流之言。解定贤寒温效力良知程材等篇目中集 他文风恣肆,学识渊博,为人耿直,致力于著书立 中论述了对儒士的看法。总结起来,二人的儒士观 说,并授徒不辍。 有两个方面:一是从不同的标准出发,划分出不同 苟子和王充分别生活于战国末年和东汉末年,层次的儒士,分别对待;二是对儒士的社会作用进社会主导思想在当时尚未确立,东汉时期甚至走向 行解析。 谶纬迷信的涡流。作为具有客观理性思想的学者,苟子和王充都从学习和德才两个角度对儒士 二人都能集众家所长,对各种思想进行客观评价。进行了分类。依据学习标准,荀子将儒士分为“妄 二人的哲学思想均建立在自然天道基础上,思考问 人”、“士”、“君子”、“圣人”。王充将之分为儒生、通 题的出发点、落脚点及认识方法都有相通之处。更 人、文人、鸿儒;依据德才标准,苟子按品行优劣、能 为重要的是,二人均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自力大小、学识深浅将儒生分为“俗人”、“俗儒”、“雅 己的学识,从儒士的分类、修养、参政议政、道德风儒”、“大儒”四类,王充则分别称之为“拘儒”、“世 化及撰文修书等多个角度,对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 儒”、“文儒”、“贤儒”。苟子鄙视的是俗人和俗儒,赞 政治使命和道德使命进行了评价。二人的儒士观对 赏的是雅儒,敬慕的是大儒;王充所称颂的对象是 于重估当代知识分子的使命,唤起他们的社会责任 “文儒”和“贤儒”。这种分类,强调了儒者著文、教【收稿日期2008-0319陲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调研项目(sKL一07113)【作者简介】柳素平(1974一),女,河南省襄城县人,中原工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史。万方数据30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化、参政治国的社会责任,对当时的知识分子是一 德和才学投身仕途时,大则能使“天下为一,诸侯为 种激励和鞭策。从德才方面,苟子和王充将对社会 臣”(苟子王霸),身居高位,安邦定国;小则“举 之大用的两类儒士提升到一定高度,尤其是王充,将 贤荐士”(论衡效力),“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 最高级别的两类儒士分别著述作文传延文化的 (苟子儒效),为国家推举贤才,为统治者献计献 “文儒”和德才兼备参与国家政治管理的“贤儒”。在 策。因而苟子称他们为“社稷之臣,国君之宝也”(苟 今天,前者相当于埋头致力于科研的学者,后者相当 子儒效),于国家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王充 于以博通的才识、肩担民族和国家大义致力于社会 赞之为“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建设的人才,这一分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论衡效力),是关系一个国家治乱盛衰的重要因 中国古代的儒者作为社会的文化阶层,肩负着素。从这些议论中可以看出,儒的参政治国之用在特殊的社会使命。他们不仅将前代的文化继承下来 苟、王二人那里得到了极力肯定。 并延续下去,而且由于他们身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三是名闻乡里,醇化风俗。正是由于儒者高洁 化之间,在其中起着传递、交流和沟通的纽带作用, 的品质、诚身贵道的精神,即使他们不在仕途,居于 有些儒者还投身仕途,肩担正义,为社会发展做出了乡里,亦能“穷处而荣,独居而乐”(苟子儒效), 杰出贡献。因而在苟子和论衡中,苟、王二人都 起到教化作用。苟子说,儒者“通则一天下,穷则独 对儒的社会作用进行了论述,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立贵名”;“不用,则退编百姓而悫,必为顺下矣”(苟一是撰文修书,传递文化,影响后世。“言之无 子儒效)。这些人以恬淡的心境、儒雅的举止安居 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25年)。思想的传延、 乡里,必能使乡里之人以之为榜样,模仿效法,受到 文化的递嬗,需要以书籍为载体。儒者著书撰文,把 良化的影响。王充认为儒者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表 前代的思想和自己的感受以物化的形式保留下来, 率的力量,对于普通人起楷模作用,对于道德恶劣 使思想文化得以绵延下去,这些著作成为人类宝贵 的人是一种鞭策,有如“闻伯夷风者,贪夫廉,懦夫 的文化遗产,给后人以深远的影响。“在先秦时期, 有立志;闻柳下惠风者,薄夫敦,鄙夫宽”(论衡效 是把哲学、历史、文学等书面著作等统称文学。”【11苟 力)。王充说:“儒者之操,重礼爱义,率无礼之士, 子也看到了文学的价值,他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 激无义之人,人民为善,爱其人主”(论衡非韩)。 之于琢磨也。”人,即使是鄙人,只要“被文学,服礼 人们通过“习善儒路,归化慕义,志操则励,变从高 义”,就可以“为天下列士”(苟子大略)。就是说 明”(论衡程材),影响民风,去恶从善。这种教化 文学具有同礼义一样陶冶改造性情的教化作用。所 作用不仅有利于调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而且 以,儒者修书著文,流传后世,对后人思想道德的影 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响是深远的。苟子斥责那些“欺惑愚众”的“怪说”、“奇辞”它们不仅会给当世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三)流传下去也不利于后人。与苟子相比,王充更注重苟、王哲学中关于知识分子撰文修书、投身政 儒者的这一功能。王充心中最高的儒就是那些“精治、道德风化功能的论述,在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 思著文,连结篇章者”,赞他们为“超而又超奇者也”今天依然有着重要意义,当代知识分子肩负着文化、 (论衡超奇)。他认为儒者“书文奇伟”,能够像周政治和道德建设三大历史使命。 公孔子那样“名垂而不灭”,“闻传而不绝”。他们深1文化使命:优秀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邃的思想通过其著作流传下来,后人从中汲取营养,文化的创造和传播是知识分子的基本使命。王 从而使人类文明不断延续。 充把那些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通过著文作书流二是投身仕途,参与政治活动,为国建功。在传后世的文人称为“鸿儒”,将之列为儒者的最高类苟子和论衡中,儒士的这一作用被多次强调。 别,赞他们为“超而又超奇者也”(论衡超奇)。今 儒者“被服圣教,日夜讽诵,得圣人之操”(论衡程 天看来,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知识分子同样应担当起 材),长期耳濡只染圣人的教化和熏陶,不仅以其 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的角色,不仅要创造出 学富五车,“知虑光明,见是非审,尤可奇也”(论衡 优秀文化,还要将自己的成果传达给大众,使大众 量知),而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正义感,“志在从中受益,以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 修德,务在立化”(论衡程材)。“虽穷困冻馁,必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继承 不以邪道为贪”(苟子儒效)。当儒者以如此之品 者和传播者,作为精神产品的重要创造者,对于发万方数据第3期柳素平:荀子、王充哲学中的儒士观与当代知识分子的社会使命3l展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的民本思想,心学后期对君主集权的批判,以及五四 如同冯友兰评价宋代理学家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 时期知识分子提出的民主与科学口号。知识分子应 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一切 以其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民主参与意识,探索更 先哲著书立说之宗旨”一样,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 为合理有效的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渠道,积极引 使命一方面在于继承创造,一方面在于传播并开化 导人民群众合法、负责、理性、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 民心。知识分子要创造优秀的文学、艺术、影视、网会管理。其次,知识分子也应是社会公正的代表,以 络等各类文化作品,给人们以健康的导向,还要挖 批评时弊、抗议黑暗为天职。社会的不公正是激化 掘传统之精华,并用新的形式表达出优秀的民族精丰土会矛盾、引发社会冲突的重要因素,面对社会中 神,使之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不和谐的现象,需要知识分子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 在继承和传播方面,知识分子有着横向和纵向和正义,对于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不 两个方面的传播功能,即在前代和后代人之间、在同 和谐等进行反思、反省,以促使社会公平和正义的 一时代的社会各阶层之间进行传播。前人的知识要 实现。再次,作为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主体,知识分子 靠知识分子继承,实践中的经验要靠知识分子去总 一方面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对于环境问题、资 结,后人的知识要靠知识分子去传授。没有一代代 源问题、人口问题进行探索,为人类高效利用资源、 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没有他们的这种继承和积累, 保持生态平衡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另一方面, 既不会有民族科学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不会有全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建设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民族科学文化的普及和提高。同时,知识分子掌握而努力,为科技发展提供价值取向。 着精英文化,处于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不仅要知识分子政治使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对政 担负起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联系,而且要成为官治的监督和批评。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不容许他们像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纽带,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知普通民众一样人云亦云,而是要担当起澄清思想的识分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官方文化和精英文化 责任。当社会迷茫的时候,知识分子要敢于站出来, 通俗化、大众化。推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 以敏锐的观察力为大众拨清迷雾,使其看到社会发 2政治使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推动者展的主流和走向,不被一些错误的认识所迷惑。知 投身仕途、参政议政是苟子和王充都十分重视识分子在政治舞台上的监督和批评功能,是把知识 和强调的知识分子的社会使命。苟子在臣道一章分子自身所特有的自由、民主、理性的内在精神素 中专讲人臣之道、事君之道与君臣关系,其实也是质浸润到社会制度的建制之中,从而影响社会政治 讲儒者立朝为官的社会角色规范。他对臣进行了划 运作的思维空间和行为空间,使政治知识化、理性 分:阿谀取容者为态臣,朋党比周以谋私者为篡臣, 化,而这正是政治制度文明的象征。知识分子不可 忠君爱民者为功臣,辅佐君主治理好国家的为圣臣。能直接改变现实,但他们能超越政治的偏袒性而对 这些标准虽说已时过境迁,但在知识分子爱民敬业人类生存进行深层思考,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构建公 关注民生的为政修养方面却有着异曲同工之效,对 共话语,影响人们的思维,间接地参与社会政治发今天的知识分子仍有借鉴意义。展的进程。 “达”而“兼济天下”,知识分子在使自己获得了3道德使命:社会共同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规范文化和道德修养以后,就要将之推广,运用于国家的构筑者 和社会,达到“兼济天下”的最终目的。其途径不仅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大致有两种生活方式:一是 是文化传播和创造,还要发挥自己的政治功能,在进,进则出仕从政,为国家和政治献身;一是退,退 政治领域内补充精英文化血液。一是直接参与政治则独善其身,修书育人,闻名乡里,为良化民风和社 建设,为民谋福利;二是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发现问会习俗做出努力。毕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做官的, 题,敢于议政,扮演好批判者角色,以影响国家的政所以后者即社会道德功能是其主要功能。知识分子 策,促进政治文明建设。通过修身齐家,然后致力于道德建设,成为社会共同今天,知识分子的参政首先是参与政治建设,社 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构筑者和捍卫者。 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社会的公平正义建设、人与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整个社会有着 自然和谐发展等,都离不开知识分子的参与。首先,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规范,这是全体社会成员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有要求民主的传统,如孔孟时代(下转第38页)万方数据38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杜会科学版)2008年事物的整体。它以事物的整体为出发点,最后又落 力并非极佳,但他的数学直觉力却很强,所以能有 脚于事物的整体上,完整地把握事物。也就是说,它 所发现。isI可见,直觉思维是富于创造性的思维。诚 通过伴随着概念的关于事物的完整形象,来反映事 如著名的量子物理学家玻恩所言:“实验物理学的 物,并沿着这个完整的画面进行纵横结合的发散式 全部伟大发现都来源于一些人的直觉。”191 思维,从而得出揭示事物本质的总体性结论。直觉以上所述直觉思维的特点,只是它的众多特点 的整体性,来自认识对象的整体性。人的认识首先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部分。由于探讨的角度不 来自直接的、整体性的感性经验。经验的整体性,决 同,学者们认为,除此之外,直觉思维还有简约性、 定了直觉的整体性,从而也决定了理解的整体性。如形象性、直观性、能动性、时代性、选择性、模糊性、 中医对人体的认识,就是依靠经验的累积,达到对 灵活性、随机性、敏感性、渐进性、超越性和理智性 整体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释义。中医不仅认 等特点。所有这些,都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有机整体是自我调节【参考文献】自我控制的,由不能彼此分离的形j气、心、神、性等多层次多功能的要素构成,而且认为人和自然是一【1】何颖非理性及其价值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22个息息相关的有机整体。因此,直觉思维认识方式【2】【苏】拉契科夫科学学问题结构基本原理【M】韩秉在中医科学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陈益升,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8创造性【3】【德】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M】伯尼,译北京:商务 印书馆,1983心理学家认为,直觉属于创造性思维范畴,它可【4】 许良英,范岱年爱因斯坦文集(第l卷)【c】北京:商以产生和形成于任何技术产品的思想和构思过程,务印书馆,1976在人类认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践证明,【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49550人们许多新思想的胚胎多孕育在直觉思维之中。这【6】周义澄科学创造与直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是因为它不受逻辑规则的束缚,比较自由,故而能136够打破常规思维和陈腐观念,使认识主体能有所发【7】 张敏思维与智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现、发明或创造。法国著名数学家彭加勒认为,有的【8】陈思远直觉思维的认识论意义【J】文史哲,1988(2):23【9】【德J玻恩M我们这一代的物理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