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挖掘机的半自动控制系统.doc

XYY01-130@烟机液压系统总体及压紧部分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XYY01-130@烟机液压系统总体及压紧部分设计.zip
XYY01-130@烟机液压系统总体及压紧部分设计
开题1,任务书1,实习报告1
彪的图==35
A0&&3
A0-手动泵部分部装图..dwg
A0-支架.dwg
A0-装配图.dwg
A1&&2
A1-油箱.dwg
A1-液压原理图.dwg
A2&&5
A2-手动泵部分部装图.dwg
A2-油箱盖板.dwg
A2-油缸装配图.dwg
A2-液压原理图2-.dwg
A2-阀体2.dwg
A3&&12
A3-压力表板.dwg
A3-后支板.dwg
A3-后板.dwg
A3-底板.dwg
A3-底板2.dwg
A3-手动泵摇手.dwg
A3-手柄杆.dwg
A3-油箱前板.dwg
A3-油箱后板.dwg
A3-油箱窗口.dwg
A3-球阀支架.dwg
油缸零件图A3.dwg
A4&&13
A4-2#等边角钢.dwg
A4-手动泵摇手座.dwg
A4-手柄.dwg
A4-手柄挡块.dwg
A4-手柄球.dwg
A4-橡胶垫.dwg
A4-铰接头体10x14.dwg
A4-铰接头体12X22.dwg
A4-铰接头体16X17.dwg
A4-铰接螺栓10XG1 4.dwg
A4-铰接螺栓12XG1 2.dwg
A4-铰接螺栓16XG3 8.dwg
油缸零件图A4.dwg
我的设计图
油缸
A2-油缸装配图.dwg
油缸零件图A3.dwg
油缸零件图A4.dwg
我的设计说明书
翻译资料
QQ截图未命名.jpg
QQ截图未命名1.jpg
QQ截图未命名2.jpg
QQ截图未命名3.jp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0150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6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08 上传人:QQ28****1120 IP属地:辽宁
30
积分
关 键 词:
机械毕业设计全套
资源描述:
XYY01-130@烟机液压系统总体及压紧部分设计,机械毕业设计全套
内容简介:
液压挖掘机的半自动控制系统 摘要 开发出了一种应用于液压挖掘机的半自动控制系统。采用该系统,即使是不熟练的操作者也能容易和精确地操控液压挖掘机。构造出了具有控制器的液压挖掘机的精确数学控制模型,同时通过模拟实验研发出了其控制算法,并将其应用在液压挖掘机上,由此可以估算出它的工作效率。依照此法,可通过正反馈及前馈控制、非线性补偿、状态反馈和增益调度等各种手段获得较高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能。 关键词:施工机械;液压挖掘机;前馈;状态反馈;操作 1 引言 液压挖掘机,被称为大型铰接式机器人,是一种施工机械。 采用这种机器进行挖掘和装载操作,要求司机要具备高水平的操作技能,即便是熟练的司机也会产生相当大的疲劳。另一方面,随着操作者年龄增大,熟练司机的数量因而也将会减少。开发出一种让任何人都能容易操控的液压挖掘机就非常必要了。 液压挖掘机之所以要求较高的操作技能,其理由如下。 1.液压挖掘机的操作,至少有两个操作手柄必须同时操作并且要协调好。 2.操作手柄的动作方向与其所控的臂杆组件的运动方向不同。 例如,液压挖掘机的反铲水平动作,必须同时操控三个操作手柄(动臂,斗柄,铲斗)使铲斗的顶部沿着水平面运动。在这 种情况下,操作手柄的操作表明了执行元件的动作方向,但是这种方向与工作方向不同。 如果司机只要操控一个操作杆,而其它自由杆臂自动的随动动作,操作就变得非常简单。这就是所谓的半自动控制系统。 开发这种半自动控制系统,必须解决以下两个技术难题。 1. 自动控制系统必须采用普通的控制阀。 2. 液压挖掘机必须补偿其动态特性以提高其控制精度。 2 液压挖掘机的模型 为了研究液压挖掘机的控制算法 ,必须分析液压挖掘机的数学模型。液压挖掘机的动臂、斗柄、铲斗都是由液压力驱动。 nts2.1 动态模型 假定每一臂杆组件都是刚体,由拉格朗日运 动方程可得以下表达式: 其中 g是重力加速度; i铰接点角度; i是提供的扭矩; li组件的长度; lgi转轴中心到重心之距; mi组件的质量; Ii是重心处的转动惯量 (下标 i=1-3;依次表示动臂,斗柄 ,铲斗 )。 2.2 挖掘机模型 每一臂杆组件都是由液压缸驱动,液压缸的流量是滑阀控制的。可作如下假设: 1.液压阀的开度与阀芯的位移成比例。 2.系统无液压油泄漏。 3.液压油流经液压管道时无压力损失。 4.液压缸的顶部与杆的两侧同样都是有效区域。 在这个问题上,对于每一臂杆组件,从液压缸的压力流量特性可得出以下方程: 当 时; 其中, Ai是液压缸的有效横截面积 ;hi是液压缸的长度 ;Xi是滑芯的位置; Psi是供给压力 ;P1i是液压缸的顶边压力; P2i是液压缸的杆边 压力; Vi是在液压缸和管道的油量; Bi是滑阀的宽度; 是油的密度; K是油分子的黏度; c是流量系数。 nts2.3 滑阀的反应特性 滑阀动作对液压挖掘机的控制特性产生会很大的影响。因而,假定滑阀相对参考输入有以下的一阶延迟。 其中, 是滑芯位移的参考输入; 是时间常数。 3 角度控制系统 角基本上由随动参考输入角 通过位置反馈来控制。为了获得更 精确的控制,非线性补偿和状态反馈均加入位置反馈中。 3.1 非线性补偿 在普通的自动控制系统中,常使用如伺服阀这一类新的控制装置。在半自动控制系统中,为了实现自控与 手控的协调,必须使用手动的主控阀。这一类阀中,阀芯的位移与阀的开度是非线性的关系。因此,自动控制操作中,利用这种关系,阀芯位移可由所要求的阀的开度反推出来。同时,非线性是可以补偿的。 3.2 状态反馈 建立在第 2节所讨论的模型的基础上,若动臂角度控制动态特性以一定的标准位置逼近而线性化(滑芯位移 X 10,液压缸压力差 P 110,动臂夹角 10),则该闭环传递函数为 其中, Kp是位置反馈增益系数; 由于系统有较小的系数 a1,所以反应是不稳定的。例如,大型液压挖掘 机SK-16 中。 X10是 0,给出的系数 a0=2.7 102 ,a1=6.0 106 ,a2=1.2 103 .加上加nts速度反馈放大系数 Ka,因而闭环的传递函数就是 加入这个因素 ,系数 S2 就变大,系统趋于稳定。 可见,利用加速度反馈来提高反应特性效果明显。 但是,一般很难精确的测出加速度。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改用液压缸力反馈取代加速度反馈。于是,液压缸力由测出的缸内的压力计算而滤掉其低频部分。这就是所谓的压力反馈。 4 半自动控制系统 建立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半自动控制系统已制造出来,应用在 SK-16型挖掘机上试验。通过现场试验可验证其操作性。这一节将讨论该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1 结构 控制系统由控制器、传感器、人机接口和液压系统组成。 控制器是采用 16 位的微处理器,能接收来自动臂、斗柄、铲斗传感器的角度输入信号,控制每一操作手柄的位置,选择相应的控制模式和计算其实际改变量,将来自放大器的信号以电信号形式输出结果。液压控制系统控制产生的液压力与电磁比例阀的电信号成比例,主控阀的滑芯的位置控制流入液压缸液压油的流量。 为获得高速度、高精度控制,在控制器上采用数字处理芯片,传感器上使用高分辨率的磁编码器。除此之外,在每一液压缸上安装压力传感器以便获得压力反馈信号。 以上处理后的数据都存在存储器 上,可以从通信端口中读出。 4.2 控制功能 控制系统有三种控制模式,能根据操作杆和选择开关自动切换。其具体功能如下。 ( 1)反铲水平动作模式:用水平反铲切换开关,在手控斗柄推动操作中,系统自动的控制斗柄以及保持斗柄底部的水平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当斗柄操作杆开始操控时,其参考位置是从地面到斗柄底部的高度。对动臂操作杆的手控操作nts能暂时中断自动控制,因为手控操作的优先级高于自动控制。 ( 2)铲斗水平举升模式:用铲斗水平举升切换开关,在手控动臂举升操作中,系统自动控制铲斗。保持铲斗角度等于其刚开始举升时角度以阻止 原材料从铲斗中泄漏。 ( 3)手控操作模式:当既没有选择反铲水平动作模式,也没有选择铲斗水平举升模式时,动臂,斗柄,铲斗都只能通过手动操作。 系统主要采用 C语言编程来实现这些功能,以构建稳定模组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5 单个组件的自动控制测试 对于动臂、斗柄、铲斗每一组件,以 5的梯度从最初始值开始改变其参考角度值,测量其反应,从而确定第 3节所描述的控制算法的作用。 5 1 非线性补偿的作用 因为电液系统存在不灵敏区,当只有简单的位置反馈而无补偿时 , 稳态错误仍然存在。加入非线性补偿后能减少这种错误的产生。 5 2 状态反馈控制的作用 对于斗柄和铲斗,只需位置反馈就可获得稳定响应,但是增加加速度或压力反馈能提高响应速度。以动臂为例,仅只有位置反馈时,响应趋向不稳定。加入加速度或压力反馈后,响应的稳定性得到改进。 6 反铲水平控制测试 在不同的控制和操作位置下进行控制测验,观察其控制特性,同时确定最优控制参数。 6 1 前馈控制作用 在只有位置反馈的情况下,增大放大系数 Kp, 减少 Z错误,引起系统不稳定,导致系统延时,也就是 Kp不能减小。采用第 4.1节所描述的斗柄臂杆前馈控制能减少错误而不致于增大 Kp。 6 2 位置的补偿作用 nts当反铲处在上升位置或者反铲动作完成时,反铲水平动作趋于不稳定。不稳定振荡可根据其位置改变放大系数 Kp来消除。其作用表明反铲在离地大约 2米时水平动作结果。与不装补偿装置的情况相比较,不装时开的情况具有补偿提供稳定响应。 6 3 控制间隔的作用 关于控制操作的控制间隔的作用,研究结果如下: 1.当控制间隔设置在超过 100ms时,不稳定振荡因运动的惯性随位置而加剧。 2.当控制间隔低于 50ms时,其控制操作不能作如此大提高。 因此,考虑到计算精度,控制系统选定控制间隔为 50ms。 6 4 受载作 用 利用控制系统,使液压挖掘机执行实际挖掘动作,以研究其受载时的影响。在控制精度方面没有发现与不加载荷时有很大的不同。 7 结论 本文表明状态反馈与前馈控制组合,使精确控制液压挖掘机成为可能。同时也证实了非线性补偿能使普通控制阀应用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因而应用这些控制技术,允许即使是不熟练的司机也能容易和精确地操控液压挖掘机。 将这些控制技术应用在其它结构的机器上,如履带式起重机,能使普通结构的机器改进成为可让任何人容易操控的机器。 nts参考文献 1 J. Chiba, T. Takeda, Automatic control in construction machines, Journal of SICE 21 8 1982 4046. 2 H. Nakamura, A. Matsuzaki,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machinery, Hitachi Review 57 3 1975 5562. 3 T. Nakano et al., Development of large hydraulic excavator,.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echnical Review 22 2 1985 4251. 4 T. Morita, Y. Sakawa,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power shovel, Transactions of SICE 22 1 1986 6975. 5 H. Araya et al.,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for hydraulic excavator, R&D Kobe Steel Engineering Reports 37 2 1987 7478. 6 P.K. Vaha, M.J. Skibniewski, Dynamic model of excavator,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6 2 1990 April. 7 H. Hanafusa, Design of electro-hydraulic servo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XYY01-130@烟机液压系统总体及压紧部分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0150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