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说教学设计 滁州市第十二中学 朱长勇【教材分析】马说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23篇课文。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却一直得不到重 用,所以常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正是以良马喻人才,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对统治者埋没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愤懑不平之情充溢其中。【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学习了很多的文言文,而且课外也接触了不少文言文,所以他们已有了一定的文言文语感,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文言文阅读的技巧。这篇短 文可读性强,文字也不算很深,学生理解大意应该不难,但是以他们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还难以完全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基于此种情况,本课以学生朗 读为主,这样才能真正受益,而对于文章内容则点到为止,不作过深的讲解。【教学目标】(一)知识储备点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分辨其中的议论和记叙。2、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文言句式的特点。(二)能力培养点1、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三)情感体验点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四)学习目标1、熟读、背诵课文,掌握重点词语。2、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体会作者情感。【重点难点】 1.领悟文章寓意。2.寻求自我被赏识的途径。【教学方法】朗读法、开放式讨论法、小组合作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课件展示-幻灯片1马一幅图片播放无相乐队-千里马歌曲,营造诵读氛围。)一、漫画激趣导入(屏显漫画赵本山与小沈阳。幻灯片2)2009年春晚,小沈阳就是站在师傅赵本山肩上一夜走红的。所以,很多网友说:“是赵本山这位伯乐,发现了小沈阳这匹千里马。”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历来被世人所引用,我们今天学习韩愈的马说,看看韩愈在唐代引用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想表达什么情感?(板书课题。)二.文学常识;【播放 课件作者简介(填空)】(幻灯片3)韩愈(768824) ( ) 代诗人、 ( )家。字 ( ) 。河南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自称 郡望昌黎 ,世称 ( ) 。因官至吏部侍郎,又称 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 ( ) 。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 )。(补充)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倡先秦两汉的文章,有“ 文起八代之衰 ”美誉。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大多是以华丽的言辞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跟现在的杂文相近。“马说”即说马、论马. 也就是“说说马的事”,“谈谈马的事”,“议议马的事”。常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幻灯片4)我们学过的爱莲说,就是说莲可爱。爱莲,即爱君子之德。那么,韩愈借说马的事来说什么呢?三.本节课的学习分二个板块:诵读积累(大屏幕显示) (幻灯片5)(一).要求:诵读的第一要求是:读准。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做到不添字、不落字。(幻灯片6)(幻灯片7)(幻灯片8) “食”字的读音“食(s)马者” 不是“食(sh)马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也读“食(s)”,不卷舌。还有停顿的地方,“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中间要停顿。“呜呼”前停顿较长。“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达不到(都不可能)。注意语速,不能快,要缓慢。(幻灯片9)【教师范读】大家自己读读试试。(幻灯片10)马说里有一个很关键的词语不,你们数一下,有多少个?【学生数11个】11个。表现了千里马的遭遇,作者的不平,表现了作者的愤慨和嘲讽。【学生自由朗读】(幻灯片11)这篇文章是作者带着悲愤的情绪写的。要把它读得轻松、欢愉就不合适了。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通过句末的叹词三个“也”字来体会文章的语气。(幻灯片12)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要读出惋惜的语气。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要读出作者的不平之气。3.“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要读出作者的愤慨。【课件点击链接录音】【学生听录音并跟读】(三).第二个板块是积累。(幻灯片13)第一步:听记积累。就是边听老师讲边做记录。有这样几个难懂的地方要记下来: (幻灯片14) 1.一个不好懂的“奴隶人”。“奴隶人” 是什么? 【奴隶人】指下等人、仆人、仆役、最底层的劳动者。 2.第二个地方,是两个不好懂的“其”。“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这两个“其” 不是平常意义中的“其”, 【其真无马也】其:难道,表示反问。 【其真不知马也】其:恐怕、大概,表示推测。 3.“马之千里者” 的“之”,这一个“之” 在这里表示“强调的意味”,实际上这五个字就是“千里马”,但是读起来不好听,而“马之千里者” 读起来有韵味,好听,所以“之” 就有“强调的意味”。 【马之千里者】之:这个字在文言文中用法非常灵活,我们学过“之”的很多种用法,在这里,“之”是定语前置的标志,有强调意味。 【不以千里称也】以:注释里没讲清楚,在这里作“因为”讲。不因为它可以跑千里而著称。 一般来讲,不把它翻译成“虽然”,而翻译成“即使”, (幻灯片15) 【故虽有名马】虽:即使 【是马也】是:这,这个。“是”在文言文中做代词,翻译成这、这样、这个的时候多。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相同、一样。 【安求其能千里也】安:怎么,疑问代词。第二步,叫做辨析积累。文言课文中有很多的词是反复地用,有的时候就表现出同形状但意义不同的情况,我们称之为一词多义。下面你们做一个这样的活动,每个人找一组这样的词,两个字的形状是一样的,如两个“之”,两个“也” 等,但是它们的意义不同。要一组一组地找, 文言文中有很多词一词多义。以前咱们曾经积累过。现在,大家仔细看课文,找一找,看谁找得多。说说你找几组?分别是那几个词。【学生纷纷回报自己找到的词语】那我找同学来说说你找到的词语。每人只限说一组。要读出句子,并说明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学生发言】 文言虚词其、之的用法? “之”字在文言文中有三种词性助词、代词、动词。做助词的时候,它又有多种用法:结构助词“的”、凑足音节、宾语前置的标志、定语后置的标志,还有一 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做代词时,可代人、代事、代物。还有就是做动词。例如:“送孟浩然之广陵”,就是送孟浩然到广陵。“吾欲之南海”,就 是我要去南海。老师也把这些词归纳出来了。【课件展示】希望同学们课后也把它整理在你的学习笔记上。(幻灯片16)(幻灯片17)(幻灯片18)第三步:叫做翻译积累。(幻灯片19) 翻译积累(大屏幕显示)。自己现在对着课文把它用说话的方式译说一遍,不要读,把它讲成白话文。(学生开始译说) (幻灯片20)(幻灯片21)(幻灯片22)下 一步是“背读积累”。这篇课文要背下来,背诵课文要讲究科学性。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窍门:首先想一下课文共三段,这是它的三个层次。第一段是亮出作者的观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第二段是摆出千里马的遭遇,摆现象;第三段点出千里马之所以有这样的遭遇,是因为食马者不懂什么是千里马,点实质,这样就理 解了课文大致的脉络。这样还不够,你们记不记得老师说马说中有?个“不” 字,那么就要抓住这?个“不” 字来背课文。第一段的圆个“不” 是讲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由于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就不以千里而称。第二段有缘个“不” 字,由于食马者不懂怎么样食千里马,所以千里马就“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这是食马者与千里马的关系。最后一段有源个“不” 字,写的是食马者与作者的关系。食马者是那样地不懂得辨别千里马,因此作者非常愤慨。抓住“不” 字来背课文,就比较顺理成章了。下面根据老师的提示,开始背课文。(学生开始读背),现在把课本合上再来背。(学生开始自由默背)(学生开始齐背) (幻灯片23) 绝大多数同学都可以背下来了。老师还要讲几句话,这篇马说其实讲的不是马,表面写马实则写人。千里马就是那不被重视的人,食马者就是不会用马的人,伯 乐就是识马的人,这是一种比喻的写法。整篇文章用“不” 字串起来,通过亮观点,摆现象,点实质,表达了作者呼唤伯乐的情感。作者他不是真的在写马,他是在呼唤知马的人出现! 首先,要弄清楚文中三个形象的比喻义。【课件】 作者用“千里马”喻人才;用“伯乐”喻善于识别人才、赏识人才的封建统治者;用“食马者”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也就是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人。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我们来做个练习:把下文中的本体换成喻体来译读一下。四,小结五.课堂练习(幻灯片2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然而),(食马者)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屏幕显示文本】(幻灯片25)教师以前两句做示范:世上先有赏识人才的人,然后才有人才。人才经常有,可是赏识人才的人却不常有。明白了吗?板书设计:马说 韩愈千里马人才 伯 乐善于发现人才的人 食马者愚昧无知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思想感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慨。写 法托物寓意【教学反思】:马说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篇幅不长,字词的理解也比较容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就将诵读、背诵作为了教学的重点。反思本节课,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说一说:一、导入环节教师教述一幅漫画-赵本山与小沈阳,引出课题“马说”,这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给课文教学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二、在诵读中感悟以 读为本是学习语文的一条规律。听范读只是抛砖引玉,更多的是学生自读体会,自然而然地读出句子的语气,学生只有在这种想、读、听、评的过程中才能学会朗 读,真正感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即是此理。尤其是对古诗词教学,必须首先让学生在学生初步理解字意的基础上,把握了作品的情感基调,反复地朗读,再 理解,再朗读,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去体味作者与作品,最终实现对作品深刻的感悟。因此,在课文的朗读上,我从字音、语句的节奏、轻重音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初步感知课文,将学生引入到课文情感的波涛,从中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文中作者的情感。尤其是在分析课文内容时,我抓住三个自然段结尾的“也”和“不” 字,引导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感受,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学生对文章的主旨理解把握。三、补充背景材料进行感悟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对学生感知文章的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政大讲堂养老课件
- 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题(无答案)
- 2025年合同的签订与执行:进口合同的谈判订立与执行
- 2025配送员劳动合同
- 2025新款合同物品抵押借款协议范本
- 2025硝酸钾化肥购销合同
- 《2025合同终止与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 日用百货公司员工保密合同
- 专业数据传输服务合同
- 2025合作合同典范汇编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5秋新版)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2025年人教版PEP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2025年机动车检测站授权签字人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 2025年高一上学期英语开学第一课课件
- 四川省土地开发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 新老物业交接流程
- 全球视野下劳动报酬占GDP份额的比较与影响因素探究
- 【高中】【政治】2025【秋季】开学第一课:你好高中政治(课件)
- 【初二】【八年级】【英语】2025【秋】开学第一课【人教版】(课件)
- 2025年小儿惊厥的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