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理解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之间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向学生提供相关材料和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在感知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史实说明相关历史问题的方法。2.设置相关历史情境、创设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学习历史知识和解决相关疑难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了解我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深对国情的认识。2.中国古代所创造的完备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重点难点1.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2.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奴隶社会森严等级秩序的关系。早期政治制度对后世与当今社会的影响。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与课件;导学案。教学方法运用“四导一评”教学模式教学教学过程设计【引入】设问:同学们在初中阶段曾学习过“禅让制”,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说说什么是“禅让制”?引导: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年老时,通过民主推选和原首领主动将其权位传让给贤能之人的政治制度。但这种政治制度后来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导读】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4-7,在书上进行圈、点、勾、划,并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1.阅读教材第一目“从禅让到王位世袭”A、B层共用:中国在何时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商两朝是如何传承王位的?又是如何管理国家的?【答案提示】时间:公元前21世纪(从夏启开始)。王位传承方法: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管理国家:一是神化王权,国家大事以占卜方式决定。二是在中央设丞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伯等进行管理。【特别提示】(1)王位世袭制的主要特点是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这是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进步。王位世袭制体现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后来成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2)夏商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行政管理制度。承前启后,继往开来。2.阅读教材第二目“等级森严的分封制”A层:请结合教材文字与插图简要叙述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历史作用。【答案提示】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其中,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被分封诸侯须服从周五室的政令、承担各种军事义务、定期朝觐、交纳贡赋。受封诸侯在封疆内继续分封。历史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B层:请简要指出先秦时代中国分封制演变,结合教材文字与插图简要叙述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历史作用。你认为西周分封制有何主要特点?【答案提示】演变:萌发于夏商,确立于西周,瓦解于春秋战国。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其中,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被分封诸侯须服从周五室的政令、承担各种军事义务、定期朝觐、交纳贡赋。受封诸侯在封疆内继续分封。历史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特点:“土地和人民”与“义务”是周天子同诸侯之间关系的关键。层层封授,诸侯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又可对士进行再分封。3.阅读教材第三目“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A层:西周统治者为何要实行宗法制?请结合教材文字与插图简要叙述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答案提示】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保证王权的稳定。主要内容: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和小宗体系。作用:强化了王权。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B层:西周统治者为何要实行宗法制?请结合教材文字与插图简要叙述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你认为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有何关系?你是如何理解的?【答案提示】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保证王权的稳定。主要内容: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和小宗体系。作用:强化了王权。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关系: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理解: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周天子由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功臣及古代贵族由周天子将土地和庶民、奴隶分封给他们,成为诸侯。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再依次分封,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有利于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特别提示】(1)对大宗与小宗的理解应注意三点:一是大宗与小宗的划分具有相对性。二是大宗与小宗的划分,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于周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三是大宗与小宗划分,在血亲关系上是嫡长子与庶子之间的关系。(2)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是分配权力的制度,宗法制是分配权力的原则。分封制确立了西周的统治秩序,宗法制巩固了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是宗法制,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就是把政治关系和血缘关系相结合。(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突出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其政治制度具有浓郁的部族色彩,政权与族权相结合,国事与家事一体化。形成了开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相结合。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相结合,互为表里。【导练】A层次:1.在西周分封制规定中,受封的诸侯在其领地内享有的权利不包括( C )A.自行征派赋役 B.任命官吏建立武装 C.继承天子王位 D.把领地再次分封2.公羊传:“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它体现了何时何种王位继承法的特征?( A )A.西周宗法制度中的嫡长子继承制 B.殷商晚期的父死子继制C.殷商前期的兄终弟及制 D.尧、舜时代的禅让制度3.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封建”的含义是(B)A.封建制度 B.分封诸侯国 C.奴隶社会的瓦解 D.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4.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材料二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左传请回答:(1)材料中所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答案提示】周初的分封制。(2)根据材料1概括出诸侯有何义务?诸侯与天子之间是何关系?【答案提示】义务:保护周王室;忠于职守,保卫封地;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述职。关系:诸侯服从天子,天子有权根据不同情形给诸侯不同处罚。(3)材料2中,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答案提示】问题: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本质:分封制崩溃。B层次:1.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封建”的含义是(B)A.封建制度 B.分封诸侯国 C.奴隶社会的瓦解 D.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2.公羊传:“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它体现了何时何种王位继承法的特征?(A)A.西周宗法制度中的嫡长子继承制 B.殷商晚期的父死子继制C.殷商前期的兄终弟及制 D.尧、舜时代的禅让制度3.“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C)A诸侯国帮助周王室巩固统治 B周天子把权利下放给诸侯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地位 D周王室文化衰败军事落后4.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弟周公旦代理政事。右面两幅图就是这一历史现象的反映。这两幅图所包函的历史信息有(D)父死子继的王位传承方式 人民对周公的崇拜 周公辅政对周的稳定和发展意义重大 周公辅政的故事在汉代已广泛流传A. B. C. D.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面是史记中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燕召公世家:“召(shoo)公奭(shi)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陈祀世家:“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商,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晋世家:“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1)材料一有关西周的封侯共有几类,与课文中所述是否相同?当时西周统治者为什么要这样做?【答案提示】几类:西周所封诸侯共有三类:同姓(姬姓)王室、异姓功臣和先代贵族。是否相同:与课文中所述相同。原因:当时西周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安抚人心,加强自己的统治。材料二“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闹剧。(2)材料二周王“烽火戏诸侯”说明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诸侯还有哪些义务?【答案提示】说明:诸侯服从周王政令,随从作战。义务:诸侯还有镇守疆土、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材料三(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伯的臣下)射(周)王肩。左传(3)材料三反映出什么新问题?其实质是什么?【答案提示】新问题:西周后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实质:分封制瓦解。【导议】各模块小组内围绕本课内容和阅读练习中遇到的不能理解或解决的问题集体讨论解决,并将讨论结果及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展示。【导疑】依据学生的展示,师生互动,解决“导议”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学生提出的新问题。【评价反馈】A层次:1右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其“齐鲁青未了”的主题渗透了山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齐鲁”能代表山东,起源于中国古代哪一制度(A)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 D行省制2荀子儒教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A)周的封国中,周王亲属做诸侯的居多利用血缘纽带跟分封制相配合,团结同姓贵族西周初年民族隔阂严重利用同姓贵族排斥功臣和先代贵族A B C D3假如你是一名战功卓著的将军,被周天子分封到齐国任国君,你(B)A可以不去朝觐周王 B可以在齐国领地内征派赋役C不用随从周王去征战 D不可建立自己的武装B层次:1春秋初期,楚国君主首先称王。随后,吴、越等国国君也相继称王。上述现象本质上反映了(C)A宗法制度动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