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火山喷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在新闻或电影里见过。对这个带有一定危险性的自然现象,人们往往心存畏惧。近期美国黄石火山面临喷发的传言仍在观察当中,但黄石火山附近地面隆起确是事实。 对此人们心存疑虑。地面隆起,是火山喷发的征兆吗?地面隆起与火山喷发有没有必然的联系?本期共享科学邀请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嘉麒院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魏海泉研究员共同为读者解读地面隆起或塌陷与火山和地震的“纠缠”。 解读一:地面隆起或塌陷只说明火山活动在加强黄石火山附近地面隆起缘由何在?这算是火山喷发前的征兆吗?“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火山喷发至少需要三个条件”刘嘉麒院士告诉:“第一是地下有岩浆;第二是要有通道;第三是引起火山喷发的动力,这一点很重要。即使有岩浆,有通道,没有动力也不一定会发生火山喷发。火山在喷发之前,地下岩浆里面含有一些气体,这气体在高温和压力下不断膨胀,膨胀就会造成地表隆起,所以说地面隆起是岩浆向上隆升的一个重要表现,但并不是说所有火山都是这样的。” 魏海泉研究员说:“火山下面有一个大的岩浆房,挥发份(火山气体)的气泡的出现使得岩浆房的体积增加,压力也会增加,在这种压力的作用下,有时就会导致火山附近地面的隆起。气泡的出现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还有受岩浆和围岩的密度差影响,岩浆的密度小于围岩的密度,浮力便会向上,岩浆的密度如果大于围岩,那么浮力便会向下。岩浆的内压与周围岩石的静岩压力的差值大于围岩的抗拉强度,火山岩浆在强大的内压力的作用下,便会沿(管状火山通道)或地壳裂缝喷出地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火山深部地下潜水层的变化,在储水层里的水相对较多的情况下,受到岩浆热量的影响,便会发生膨胀,液态水变为蒸汽,促使其上部岩石的上升。” 此外,刘嘉麒院士还表示:“有的火山区还会发生塌陷。塌陷的原因是岩浆在流动过程中,有些地方的岩浆储量减少,便会发生塌陷,甚至在喷发的过程当中也有塌陷。” 有些火山没有发生塌陷和隆起也可能喷发。火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隆起或塌陷只能说明火山的活动在加强,单一地依靠地面的隆起和沉降对火山爆发进行判断是不全面的。专家解读黄石火山附近地面隆起塌陷(图)火山喷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在新闻或电影里见过。对这个带有一定危险性的自然现象,人们往往心存畏惧。近期美国黄石火山面临喷发的传言仍在观察当中,但黄石火山附近地面隆起确是事实。 对此人们心存疑虑。地面隆起,是火山喷发的征兆吗?地面隆起与火山喷发有没有必然的联系?本期共享科学邀请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嘉麒院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魏海泉研究员共同为读者解读地面隆起或塌陷与火山和地震的“纠缠”。 解读一:地面隆起或塌陷只说明火山活动在加强黄石火山附近地面隆起缘由何在?这算是火山喷发前的征兆吗?“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火山喷发至少需要三个条件”刘嘉麒院士告诉:“第一是地下有岩浆;第二是要有通道;第三是引起火山喷发的动力,这一点很重要。即使有岩浆,有通道,没有动力也不一定会发生火山喷发。火山在喷发之前,地下岩浆里面含有一些气体,这气体在高温和压力下不断膨胀,膨胀就会造成地表隆起,所以说地面隆起是岩浆向上隆升的一个重要表现,但并不是说所有火山都是这样的。” 魏海泉研究员说:“火山下面有一个大的岩浆房,挥发份(火山气体)的气泡的出现使得岩浆房的体积增加,压力也会增加,在这种压力的作用下,有时就会导致火山附近地面的隆起。气泡的出现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还有受岩浆和围岩的密度差影响,岩浆的密度小于围岩的密度,浮力便会向上,岩浆的密度如果大于围岩,那么浮力便会向下。岩浆的内压与周围岩石的静岩压力的差值大于围岩的抗拉强度,火山岩浆在强大的内压力的作用下,便会沿(管状火山通道)或地壳裂缝喷出地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火山深部地下潜水层的变化,在储水层里的水相对较多的情况下,受到岩浆热量的影响,便会发生膨胀,液态水变为蒸汽,促使其上部岩石的上升。” 此外,刘嘉麒院士还表示:“有的火山区还会发生塌陷。塌陷的原因是岩浆在流动过程中,有些地方的岩浆储量减少,便会发生塌陷,甚至在喷发的过程当中也有塌陷。” 有些火山没有发生塌陷和隆起也可能喷发。火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隆起或塌陷只能说明火山的活动在加强,单一地依靠地面的隆起和沉降对火山爆发进行判断是不全面的解读二:一般在火山喷发前与喷发过程当中都会发生地震 火山在爆发前有没有征兆?刘嘉麒院士说:“火山喷发前通常会有提前警告,很多火山在喷发之前会冒烟,喷灰,但这并不是说一喷灰与冒烟就代表火山即将爆发,只能说明火山活动已经足够强烈,应该特别引起重视。此外火山活动会引起地形变,比如地面的隆升、塌陷、断裂、位移等;火山区的地球化学异常,比如一些温泉泉水当中所含的氡这种元素如果发生异常的话,也预示火山活动加强。” 魏海泉研究员告诉笔者:“火山喷发前还会有一些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压力增加与热量增加导致地磁场、电场、密度以及上来岩浆的导电率都会相应的发生变化;还包括地震的频率变化。一般在火山喷发前与喷发过程当中都会发生地震,在这些地震活动中,除了正常的构造成因高频地震以外,还经常表现出强烈的指示岩浆流体特征的低频地震;地温增高,使山上积雪加速融化;植物非正常枯萎死亡;一些动物有异常的举动等很多现象都可以看做火山喷发前的征兆。”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任何火山喷发之前这些征兆都会一并出现,往往是某一种或几种现象比较突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解读三:火山预测比地震预测相对容易 2010年10月底,印尼默拉火山喷发造成300人死亡。这场灾难提醒我们,全世界每天有数亿人口生活在火山的直接威胁下。每次灾难过后,我们都会听到同样的问题:火山喷发可以预测吗?下一次会在哪里,什么时候? 不难发现,火山爆发总是伴随地震而来。对此,魏海泉研究员说:“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在对火山喷发的监测方面,最常见的是在火山附近布置火山地震仪,它对围岩中超过抗拉强度的应力差所引发地震的震级大小与振动频率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监测作用,通过对火山颤动产生的高低频地震都可以做更为精准的监测。” 刘嘉麒院士说:“火山喷发预测主要有三个要素:时间,空间(地点)以及喷发的方式和强度。”由于火山喷发具有继承性,往往是已存在的火山再喷发,或者是在已存在的火山附近喷发,因而火山喷发的地点基本上是已知的(海底火山喷发除外),这比地震预测相对容易一点。解读四:火山喷发的威力要看它喷发的等级和类型 “火山爆发喷出大量的岩浆、火山灰和火山气体,从地表到空中都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其岩浆、泥石流能摧毁道路、桥梁、城镇、村庄比如1985年哥伦比亚托利马省的内瓦多德尔鲁伊斯火山爆发形成的泥石流,就造成23000多人罹难。”刘嘉麒院士说,“近几年,媒体对火山关注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对这些问题不太了解,有时候会危言耸听。有一个常识大家应该了解,火山喷发总共分了8个级别,60多万年前美国黄石火山喷发定为8级,但在人类历史最大级别的火山喷发是7级,还未发生过8级火山喷发,像2010年春季冰岛发生的火山喷发只有23级,规模小得多。火山喷发的威力要看它喷发的等级和类型。” 魏海泉研究员说:“从火山喷发的类型来看主要分为裂隙式和中心式,中心式又分为宁静式、爆发式和中间式。其中以爆发式的危害最大,爆发式喷发往往会伴随火山灰和雨水,形成庞大的喷发柱与向外生长的蘑菇云,还会形成火山碎屑流,火山碎屑流是主要的火山杀手之一,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致命性。由于其速度很快,因而很难躲避。”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大量的火山灰会对天气和航空业产生很大的影响。专家观点对于火山喷发问题要重视,但不要恐惧美国黄石地区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大的火山,黄石公园就坐落在黄石火山巨大的火山口里。该火山曾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喷发,总喷发量超过3000立方公里,最后一次喷发距今已有60多万年,可以算是死火山。但近些年,这座沉睡多年的巨型火山活动明显加强,不仅地面显著隆起,地震频率加大,地热温度增高,还有上万个喷气孔不断地喷气种种迹象表明,黄石地区地下岩浆已经很活跃,并上升到浅部,有一触即发的可能。但何时能喷发?喷发的规模有多大?现在还缺乏足够的证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喷发也不会达到历史上那么大的规模,不会造成美国的毁灭,人类的毁灭。因为地质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就拿那数以万计的喷气口来说,它既是火山喷发的征兆,也是释放能量的一种途径,伴随能量的释放,火山的爆发力也会减弱。 对于火山喷发问题要重视,但不要恐惧。刘嘉麒: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院士火山旅游,只要在安全范围内,基本不会受到严重危害魏海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在我们整个地球上像黄石这样的超级火山为数并不多,喷发的岩浆量在一千个立方公里以上,或者接近一千公里,我们叫做超级火山,黄石更特殊的地方是在单一火山重复性发生了三次超级火山喷发,这些大喷发都在相对“固定”的一个时间段里,存在六七十万年这样的一个周期性,所以这就使得黄石火山成为最受人们关注的原因。黄石火山具有超级火山喷发的能力,但是它现在并没有超级火山喷发的征兆,比如说从地表变形的角度,现在所见的隆起还是“局部性”的,黄石火山整体上看是下沉的,完全没有超级火山大喷发前地下岩浆充分聚集的迹象。目前游客还是可以去黄石公园参观的,黄石公园里的景色以及水等等都保持得比较完好。如果真的会发生超级火山喷发的话,现在外貌肯定是要发生大大的改观,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比如说黄石公园里的黄石河是不可能存在的。黄石火山上次超级大喷发之后表现为一些“正常的喷发”,比如几万、几千年前发生的主要局限于黄石火山破火山口之内的若干次喷发。经过了几十万年的变化,现在还没有看出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的毁灭性喷发的迹象。对于黄石火山旅游,人们只要在设置好的隔离带,安全范围内活动,基本不会受到严重的危害。 美黄石公园火山将爆发? 媒体误导造成恐慌2011年01月28日01:19金羊网-新快报 英国每日邮报在25日的报道中配上火山爆发的图片。 奥巴马曾携家人参观黄石公园。(资料图) 独家调查美黄石公园火山将爆发?媒体扭曲误导造成恐慌新快报记者 侯鹏飞新快报讯看过电影2012的朋友可能还记得,影片里的所有灾难都是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超级火山喷发开始的。英国每日邮报以“全球最大火山即将爆发,美国2/3国土将被掩埋?”的耸动标题发布最新消息说,黄石公园里的巨大休眠火山很可能已经进入活跃期。国内外媒体纷纷转载这篇报道,网友们吓得忙问:末日真的要来了吗?然而,新快报记者在对这篇报道追根溯源的过程中发现,上述信息纯属以讹传讹,系一些媒体对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日网络文章的曲解。英媒耸动报道 媒体盲目转载据英国每日邮报25日报道,英国科学家曾用计算机进行了模拟演示,一旦黄石公园内的超级火山爆发:美国2/3的国土可能将“面目全非”,火山爆发周围1000平方公里内90%的人都将无法幸免,在三到四天内大量的火山灰就会抵达欧洲大陆,飘荡在天空的火山灰将会使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下降10,地球北极则会下降12,这样的寒冷气候至少会持续6至10年。每日邮报称,这一切并非空穴来风,最新的研究表明,从2004年到现在黄石公园内巨大的休眠火山的地表隆起高度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上升,特别是最近三年以来,隆起高度平均每年上升7.62厘米,创下了自1923年以来的最快纪录。分析认为,黄石公园内火山的地表隆起很可能是因为地下不断膨胀的岩浆导致的。每日邮报称,黄石公园所在地区过去曾发生过多次地震和火山爆发,其中规模巨大的火山爆发共发生过三次。一些零散的勘探资料表明,最近一次爆发所喷发出来的物质覆盖了约9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厚度达到了惊人的1500米,最终形成了黄石公园现在所处的这片海拔超过2000米的熔岩高原。每日邮报称,科学家们预测,隐藏在黄石公园地下的世界上最大规模“超级火山”的喷发间隔约为60万年,而它的最近一次爆发很可能就发生在距今约64万年前。换言之,这座超级火山目前或许已经进入了喷发活跃期。1 数据打架地表隆起速度实际在下降每日邮报在报道中引用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文章。新快报记者找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文章,发现每日邮报提及的关键数据却与国家地理杂志的数据完全不符。每日邮报称“从2004年到现在黄石公园内巨大的休眠火山的地表隆起高度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上升,特别是最近三年以来,隆起高度平均每年上升7.62厘米,创下了自1923年以来的最快纪录”。但国家地理杂志给出的数字是:从2004年开始到2006年期间,黄石公园超级火山的地表隆起的速度为每年高达7厘米;在2007年到2010年,隆起速度降至了每年1厘米或以下。此外,每日邮报在报道中引述了国家地理杂志采访美国犹他州大学研究黄石公园火山活动的专家罗伯特史密斯的话。史密斯表示,火山地表隆起这种现象的确引人关注,但这还不是灾难即将发生的前兆。他说,“最初,我们也担心地面隆起会导致火山喷发。但在发现岩浆位于地下10公里后,我们消除了这种担忧。如果岩浆深度在地下2到3公里,我们将陷入极大的担忧之中。”即使专家表示人们并不需要担忧黄石公园火山会在短期内爆发,每日邮报依然打出耸人听闻的标题,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而国内外一些媒体在转载时盲目跟风,甚至加油添醋,在传播过程中进一步扭曲事实,衍生出诸如“黄石公园火山将很快爆发”“美国大部分国土可能将面目全非”等说法,误导读者,造成恐慌。2 辟谣声明美地质勘探局:并非火山爆发征兆监测黄石公园地质活动的美国地质勘探局注意到了上述情况,在官方网站上发表了一份辟谣声明,称有媒体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之后发表与黄石公园火山相关的文章,但其中一些文章属于误传,因为过去5年大面积地面隆起和两次让人关注的地震频发并非火山即将爆发的征兆,更何况地表隆起的现象已在一年前左右就已经停止了(/yvo/)。不幸的是,对于上述声明,鲜有媒体给予注意,各种不实报道依然泛滥。3 专家澄清“地表隆起属于正常现象”新快报记者联系到每日邮报和国家地理杂志中都提到的美国犹他州大学研究黄石公园火山活动的专家罗伯特史密斯。史密斯表示,黄石公园火山口的地表隆起状况是地表变形类型的一部分,属于正常现象。罗伯特史密斯澄清道:“我们从未说黄石公园的火山可能喷发之类的话。在2010年发表的文章中,我们指出黄石公园火山口的地表隆起状况是地表变形类型的一部分,这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属于正常现象。虽然如此,但是没有相关知识的人一般都会认为这是很危险地事情。”另外,史密斯也建议记者看看美国地质勘探局发表的辟谣声明。2012黄石公园灾难或成真 超级火山恐临近喷发科学家称黄石公园地下火山已经进入喷发周期(点击查看更多科学网-配图)科学网讯 地震、泥石流、洪灾、异常高温、飓风,甚至包括UFO,近年来各种各样的灾害和异常现象在世界各地接连出现,还记得电影2012中灾难的前兆是从哪个地方开始的么?对,那就是美国黄石公园,影片灾难从黄石公园爆发开始,向人们演绎了一场毁灭全球的浩劫,相信看过这部影片的人对其中那些场景至今还记忆犹新。而近日有科学家预测,黄石公园地下的超级火山已经进入了喷发周期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简称黄石公园。是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成立于1872年。黄石公园位于美国中西部怀俄明州的西北角,并向西北方向延伸到爱达荷州和蒙大拿州,面积达7988平方公里,在1978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据科学家分析,黄石地区在过去曾发生过许多次的地震和火山爆发,规模巨大的火山爆发发生过三次。据传闻和一些零散的勘探资料表明,离现在最近的一次爆发所喷发出来的物质覆盖了约9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厚度达到了惊人的1500米,从而形成了黄石公园坐落的现在这片海拔超过2000米的熔岩高原。科学家预测,这座位于黄石公园地下的超级火山的喷发间隔约为60万年,而一个也许对于人类来说相当不幸的消息是,上面所提到的最近这次爆发可能就发生在约64万年之前,换言之,这座超级火山目前或许已经进入了喷发活跃期。黄石地区在过去曾发生过许多次的地震和火山爆发(点击查看更多科学网-配图)黄石公园地下的超级火山蕴藏着足以摧毁世界的能量,一旦爆发,仅喷发出的岩浆可能就足以埋没大半个美国。而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后果远非如此简单,接踵而至的火山灰等物质会笼罩全球,地球上的植物将受到酸雨等物质的侵害消失殆尽,人类在这种情况下将在一片阴暗中走向毁灭。英国科学家曾用计算机进行了模拟实验,如果黄石公园的超级火山爆发,34天内大量的火山灰就会到达欧洲大陆,而美国3/4的国土可能将“改头换面”,火山爆发方圆1000公里内90%的人都无法幸免于难,大部分人将会因为吸入的火山灰在肺部固化而死亡。而火山灰飘荡在天空将会是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下降10,北极地球则会下降12,并且这样的寒冷气候至少会持续610年之久。异常现象早已发生其实黄石公园的异常情况在几年之前就已经有所端倪,2009年7月23日,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关闭黄石公园内一部分区域,而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地底的热能出现了异常现象,由于担心可能发生不可预知的溢出物对游客造成伤害,所以对一些地区进行了关闭。之后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一份内部报告称,科学家已经在黄石公园内安装了地震监测网络,全球定位系统接收仪和高灵敏测热液温度器等仪器,全然一副高度戒备的场面。再后来丹佛邮报又爆料称,美国地质勘探局的地质学家利兹在黄石湖的湖床底部发现了一个高约30余米,直径600多米的巨型隆起。黄石公园的异常在几年之前就已经有所端倪(点击查看更多科学网-配图)一旦爆发,人类坐以待毙据科学网()查询资料发现,目前已知类似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级别的火山喷发地,在过去的200万年间全球有四处,分别是美国怀俄明州黄石国家公园、加利福尼亚州长谷,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多巴和新西兰陶波。这些火山每次喷发都至少会喷发出750立方千米的物质,而今天世界上的大规模火山喷发和这些远古的超级火山喷发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对于超级火山的爆发,目前人类可能还没有一些有效的方法面对,这从之前冰岛火山爆发所带来的全球性影响就可见一斑。2010年3月,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上的一座规模算不上“壮观”的火山喷发,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由于气流和天气等原因,喷发出的火山灰在天空四处飘荡,致使欧洲地区的空中交通瘫痪了数日,许多相关的行业遭受了动荡,严重影响了世界相当范围内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冰岛火山爆发造成了世界范围的影响(点击查看更多科学网-配图)值得一提的是,冰岛火山喷发后,来自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称冰岛火山其实在之前已经出现过一些爆发征兆。通过日本陆地观测技术卫星“大地”号拍摄的冰岛火山口附近的地表图像发现,由于地下高温熔岩积聚,冰岛火山口周边地区的地表在喷发前,大约隆起了20厘米,而火山口东北地区更大规模的隆起也仅为70厘米。用这个数字和上文中提到丹佛邮报爆料美国地质学家发现的30多米隆起相比,一旦美国黄石公园地下的超级火山爆发,所带来的影响将是无法想象的。电影2012那个有名的疯子查理(点击查看更多科学网-配图)最后,让我们一同回顾下电影2012中,那个有名的疯子查理在面对黄石公园超级火山爆发时,那段震撼人心的台词吧。- The last da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利坚合众国的最后一天。- Final hour of all mankind.- 人类最后的时刻。- As we will be visible from he Milky Way as a tiny little puff of smoke.- 我们都将化为宇宙中的一缕青烟。- Im watching the Earth crumble before my eyes.- 我亲眼见证地球在我面前分崩离析。- The giant ash cloud created by this super volcano will first envelop Vegas.- 这场剧烈火山喷发而产生的火山灰首先会笼罩拉斯维加斯。- and then St. Louis.- 然后是圣路易斯。- and then Chicago.- 然后是芝加哥。- and then at long last- 最后- Washington D.C. will have its lights go out.- 华盛顿也将陷入黑暗之中。- I have goosebumps, people!- 各位,我都起鸡皮疙瘩了。- I wish you could see what Im seeing, people.- 我真希望各位能和我共同见证这一刻。- I wish you could be here with me!- 我希望此刻你们就在我身边!- Oh, baby!Bring it on!- 哦,宝贝,放马过来吧!- Always remember, folks.- 请各位记住。- You heard it first from Charlie Frost.- 是查理最先告诉你们这一切的。(科学网- 大平)加州长谷火山:美国“最不能喷发”的火山人们在位于长谷中心的“猛犸象山”下发现了采金队的宿营地,眼前的景象立刻震惊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采金队74人已全部死亡。1954年夏季,长谷河谷中的松树林陆续枯萎死亡,一个月内竟超过了3万公顷,罪魁祸首究竟是谁?当喷发物持续上升,在大气环流裹挟下,纷纷扬扬的火山灰将飘到日本、中国,甚至中亚和欧洲。如果不是翻阅地图,可能没人会相信,超级火山“长谷”竟与美国西海岸第一大城市洛杉矶比邻而居,两者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足400公里。许多美国火山专家都曾预测,长谷火山一旦全面喷发,它的喷发物将覆盖美国西海岸,甚至还能随大气环流漂洋过海,撒向日本、中国和整个欧洲。在清楚了长谷火山的威力之后,人们都为当年洛杉矶、圣迭戈、旧金山等城市的选址追悔莫及,它们将在火山喷发中首当其冲。那时,城市里的上千万人口将有怎样的命运?因此,长谷火山被认为是美国“最不能喷发”的火山,从发现至今一直受到最严密的监测。神秘死亡的淘金者1850年10月,一支74人的淘金队伍从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出发,前往南边的长谷河谷开采金矿。10月14日,领队肖恩钱斯向萨克拉门托发来安全抵达的消息,可从此之后,直到12月17日,整整两个多月时间里,长谷河谷中再也没有任何淘金队的消息传出。人们纷纷传言,淘金队在谷中遭到了印第安部落的伏击,已经全军覆没。为了平息谣言,12月底,萨克拉门托金务局派出武装搜寻队向长谷进发,一探究竟。长谷地区地形复杂,方圆上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沟谷纵横,森林、激流遍布,足足搜寻了半个多月,人们终于在位于长谷中心的“猛犸象山”(Mammoth)下发现了采金队的宿营地。可还来不及欣喜,眼前的景象立刻震惊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采金队74人已全部死亡,尸体衣衫不整,横七竖八,大多数躺在营帐中。在离营地不远的小溪边,搜寻人员发现了领队肖恩钱斯的尸体,只见他面目扭曲,手脚还保持着向前爬行的姿势,似乎要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到溪边寻找什么搜寻队不敢怠慢,马上向萨克拉门托金务局通报了情况,随后,萨克拉门托警局验尸官罗伯特第一时间被派往长谷,探察淘金队死因-“所有尸体并无致命外伤,因此可以排除野兽和匪徒攻击的可能。大多数尸体肢体扭曲,显然在死前有过剧烈痉挛;尸体面部、颈部都有指甲抓挠痕迹,有些死者的舌头在生前已被自己咬断这些都是典型的窒息死亡的症状”,罗伯特在验尸报告中这样记录,“能让74人、80匹马窒息的气体来自哪里?现场勘查并无结果”。“1850年采金队死亡事件”之后,加州长谷就慢慢被神秘、恐怖的气氛所笼罩,后来还得了一个“死亡谷”的绰号。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当年70多人的离奇死亡?真相始终不得而知,直到一个世纪之后的1954年,长谷河谷中发生的另一起离奇事件,才让当年的谜团初露端倪。1954年夏季,长谷河谷中郁郁葱葱的松树林陆续枯萎死亡,一个月内竟超过了1万公顷。刚开始时,人们也找不到松树死亡的原因,然而当他们把目光投向松树扎根的土层时,问题很快有了解答-经化验,土层中竟充斥着高浓度的氦气与二氧化硫,越往深处浓度越高,树根长期被气体浸泡,无法再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料,一棵棵参天大树就这样被慢慢“渴死”、“饿死”。由于二氧化硫的比重比空气大,逸出土层后就会像水流一样往地势较低处汇集,形成一个个“死亡陷阱”,人或动物一旦误入其中,很快就会窒息而亡-这就给当年采金队的离奇死亡提供了合理解释。可是1954年时如此巨量,导致大片森林死亡的氦气、二氧化硫从何而来?答案只有一个-它们来自地层深处。当地底火山运动,岩浆不断向上突涌、冷却时,自身携带的气体就会散逸出来,火山专家把这种现象形象地比喻为“火山打嗝”。由此看来,长谷河谷地下必定潜伏着一座火山,它深藏不露却威力惊人,轻轻的“一个嗝”就能让森林枯萎,山川凋零。然而,真相的确如此吗?离大城市最近的“定时炸弹”对长谷火山的全面勘测始于上世纪60年代,人们对它的认识定位也从活火山、危险性较高的活跃火山一直到超级火山转变。而每一次认识的转变,都伴随着强烈的恐惧与忧虑,1964年,人们动用高空摄影机对长谷火山进行航拍,这个在加州南部隐匿已久的庞然大物终于第一次展露峥嵘。整个长谷的核心区-一处东西长42公里,南北宽27公里,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峡谷盆地其实就是长谷火山的火山口,而盆地周围连绵的群峰则是火山口圈壁,只因距上一次大爆发的时间太过久远,曾经完整的圈壁被侵蚀成了一座座孤峰,在地面上难以一睹全貌。由于肥沃火山灰的滋养,长谷地区生态状况要远胜于加州其他地方,这里森林、溪流遍布,野猪、獭兔、鹿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俨然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最早进入长谷地区生活的居民是印第安人雅那部落,至今在一些山谷岩壁上还能看到他们绘制的岩画。尽管自然条件优越,但雅那部落在长谷中停留的时间很短,甚至还未定居就迁往别处,现在看来,导致他们匆匆迁走的原因还是当地火山活动的频繁。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监测到现在,长谷火山同黄石超级火山、华盛顿州圣海伦火山一起,成为美国本土监测最严密的3座火山之一。长谷火山最近一次喷发是在600年前,此次只是局部喷发,烈度不大,但影响已遍及半个美国西海岸-科学家曾在千里之外的海滨城市奥克兰,检测出与长谷成分相同的火山沉积物。而1954年发生的那起二氧化硫溢出,也仅仅是长谷最平常的一次火山活动罢了。假如长谷火山全面爆发,危害究竟有多大?远的不说,整个美国西海岸将毁于一旦,北起旧金山、奥克兰,南到洛杉矶、圣迭戈,所有这些大城市都会被火山灰掩埋。当喷发物持续上升,在大气环流裹挟下,纷纷扬扬的火山灰将飘到日本、中国,甚至中亚和欧洲。这对全球航空业无异于毁灭性的打击。出于对长谷火山的忧虑,美国政府很早前就开始着手修改西海岸城市规划,“我们必须限制城市规模,在大城市,如旧金山、洛杉矶附近建设卫星城市,以分散大城市的人口。这些城市在建立之初就从没有考虑过来自火山的威胁,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整个美国西部在200年前都还是一片荒凉,人们贸然来到这里,征服处女地并不总是好事,你终要为这里未知的前景付出代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詹姆斯麦克道尔教授是美国政府应对“火山与城市危机”的首席顾问,他提出的许多危机预案已被美国政府采纳。由于长谷火山的种种特殊性,它的喷发时间目前尚无规律可循-有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太平无事,也有可能突然爆发。再加上长谷火山正位于地球环太平洋地震带的腹心地带,它的状况已足以让人担忧了。印尼多巴火山:种种让人不安的异常在喷发后的2000年里,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下降了约8,60%的物种灭绝,当时生活在非洲的人类祖先数量被猛然削减到约2万人。多巴火山似乎已在7.5万年前大爆发中耗尽了元气,此后多年不仅没有再次喷发,而且火山周围地质状况也稳定异常。2010年时,一些科学家曾建议动用深水潜艇下潜至湖底,安插科研仪器,但这个建议却被印尼政府拒绝。历史上多巴火山的喷发,曾给人类命运带来过重大挫折-99%的人类在火山喷发后的“冰川时期”死亡,剩下的几万人侥幸逃生,慢慢发展成今天的人类社会。如今,这座狂暴一时的超级火山已归于沉寂,昔日的火山口也变成了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湖泊-多巴湖。多巴湖是印度尼西亚著名的旅游景区,享有“印尼明珠 ”的美誉。尽管多巴湖风景优美,让人流连,但在湖水下的那座超级火山却暗藏凶险:据火山专家监测,最近几年来,特别是2004年印尼地震海啸之后,多巴火山内部的压力、温度都在急剧上升。虽然不敢说它喷发在即,但种种异常已足以让人不安。7.5万年前,人类祖先的灾难距今7.5万年前,超级火山多巴爆发。此次爆发,它总共喷出了2400立方千米的火山物质,仅用3天就使半个地球上空被火山灰覆盖,4周后,火山灰效应使地球开始进入冰川时期(火山灰上升到空中产生“阳伞效应”,阻挡了太阳光辐射,地球温度因此迅速降低)。在随后的2000年里,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下降了约8,60%的物种灭绝,当时生活在非洲的人类祖先数量被猛然削减到约2万人-还好他们最终坚强地活了下来。今天,当人们继续探究多巴火山的威力时,他们在世界各地都发现了当年火山喷发的遗迹:火山灰遍布印度大陆和整个印度洋海底、南中国海,甚至在遥远的格陵兰冰原都有沉积。印度大陆中部原本气候湿润、树木繁茂,但经过这场灾变后沦为一片干旱草原,当地的文明进程也被大大延缓。狂暴的喷发停歇后,多巴火山转入休眠状态,喷发形成的火山口也慢慢聚满积水,形成湖泊-这就是今天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的多巴湖,多巴湖方圆1200平方公里,面积在东南亚仅次于柬埔寨洞里萨湖,位居第二。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火山湖泊,多巴湖周围常年驻扎有各国火山专家,许多初出茅庐的火山学者往往也将多巴湖选作自己研究的起点。几乎每天都有研究者潜入湖中,搜寻当年火山喷发的痕迹。多年的监测数据表明,多巴火山似乎已在7.5万年前的大爆发中耗尽了元气,此后多年不仅没有再次喷发,而且火山周围地质状况也很稳定。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了8.7级强震,并引发大海啸,许多专家都认为这场近在咫尺的地震将“改变多巴火山的进程”,产生灾难性后果。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多巴火山在强震中安若磐石,受到的影响也仅是“多巴湖水上旅游暂时歇业”,其他没有一丝异常。它的如此“淡定”反倒令人不安起来。众所周知,火山与地震是一对孪生兄弟,特别是体量巨大的超级火山,即使不喷发每天也是地震频频-它们下面的地壳始终在不停地崩裂、熔化,从而产生震荡。难道多巴火山的这种平静是它生命的终结,成为死火山的征兆吗?对此,所有火山专家的回答都是否定的,而证据也很简单:多巴湖是一座奇怪的湖泊,越往下水温越高,并且自有监测以来,温度一直呈缓慢上升状态,而这正是多巴火山依然活跃、能量积蓄的标志。它不为地震所动只能说明一点-火山之下各种力量已达到平衡,压力不断增大时,火山体积也在不断扩大。但对于超级火山而言,平静其实是最可怕的,偶尔的小喷发能适当释放能量和岩浆容积,延缓大爆发的发生,长久平静的最后往往却是一场毁天灭地的灾难,而多巴正是如此。“隔靴搔痒”的监测与蓝泉预言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火山灾害在该国的各种自然灾害中仅次于地震,位居第二。2011年10月26日,位于爪哇岛上的默拉皮火山喷发,仅在当天就造成了194人死亡,1000多人失踪。最近两年来,印尼国内火山活动频发,陆地、海底大小十几座火山蓄势待发,因此有专家预测:2012年将是印尼的“火山年”。自从8年前发生地震大海啸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印尼的地震预警给予了援助,同样,火山监测也不例外。目前,已有14支来自美国、日本、希腊等国的火山研究队伍驻扎印尼,开展火山监测工作。尽管这14支队伍分工不同,负责的区域也不一样,但他们不约而同都对印尼最大的火山-多巴忧心忡忡。“我们都认为,在印尼的所有火山中多巴是最诡异的一座,所有的监测手段都不能对多巴作出更深的了解-这不像其他的火山,我们可以清楚地知晓它们的规模,甚至有些连具体的喷发时间、喷发物体积都能作出预测”,日本名古屋大学火山专家鹭谷威对现在多巴火山研究的评价是“隔靴搔痒”,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给多巴火山监测、研究造成最大障碍的就是位于火山口上的多巴湖。多巴湖湖水极深、质量极大,就如同在火山口上罩上了一顶无比厚实的帽子,科学家要想在 多巴火山研究上获得进展,就必须突破多巴湖水的阻挠。2010年时,一些科学家曾建议动用深水潜艇下潜到湖底,安插科研仪器,但这个建议却被印尼政府拒绝,最终不了了之。就在所有的手段告罄,研究陷入停滞时,流传于当地土著巴塔克人口中的一个传说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蓝泉沸腾之日,多巴喷发之时”。所谓“蓝泉”,就是指多巴湖心岛上的一眼热泉,它水质清澈,积蓄成池时呈现出碧蓝的颜色,因而得名。蓝泉是巴塔克人的圣泉,不仅泉水“包治百病”,而且用它占卜还能预测凶吉。2010年11月,一队芬兰火山专家对蓝泉进行了细致勘测,他们很快发现有关蓝泉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蓝泉构造奇特,是一口“汽凝泉”(地下水被火山加热成蒸汽,沿地底岩石缝上升时又逐渐冷凝成液体,并最终喷出地面形成泉水),它的水量大小能直接反映火山内部的温度、压力变化。经测量发现,从2011年初开始,蓝泉的出水量正在逐渐增大,水温也慢慢升高,到9月时已达到惊人的63。“现在我们还没有证据能证明传说的真假,但蓝泉水温的不断升高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多巴火山内部在急剧变化,远不像它在地面上表现出的平静”,现在蓝泉的“火山预言”已经在各路火山专家中引发了争议,如芬兰专家就建议将蓝泉作为反映多巴火山情况的“预警器”,但仍有许多专家持不同意见。对多巴火山的观测目前已到了紧要关头,尽管有些束手无策,但大家仍在努力。这座曾经几乎毁灭世界的超级火山能否平安无事,人们心怀忐忑。我们亚洲的超级火山-假如: 印尼多巴超级火山爆发2010-08-29 23:26:11|分类: 2012系列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假如:多巴超级火山 一直以来,国内多数人对美国黄石公园出现的异常现象超级火山担忧较多,一旦它苏醒, 能够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比普通火山喷发多出千万倍的能量,摧毁数以万计的生命和各种坚固的建筑,喷射出的火山灰和有害气体甚至可以覆盖整个大洲. 然而来至威胁我们国家周边的超级火山危险大大高于美国的黄石公园超级火山. 目前全球有不计其数的大小多座火山,最著名的活火山有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欧洲大陆唯一的活火山)、菲律宾群岛的匹那图博火山,以及美国的圣海伦斯火山等。然而,与另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超级火山相比,这些“威震四海”的普通火山简直不值一提。 超级火山平时只是静静地隐身在地壳之下,一旦苏醒,能够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比普通火山喷发多出千万倍的能量,摧毁数以万计的生命和各种坚固的建筑. 科学家曾描述,距今7500万年前,地球大气中充斥着数量惊人的高浓度硫酸,它们从何而来? 在当时的地球大气中,充斥着一种剧毒物质高浓度硫酸。大致相当于目前全球每年所有工业含硫物质排放总量,这场超级火山喷发使地狱之火一直蔓延地球,饥荒和死亡如影随形,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因此进入了漫长的冰川时代。 然而这座超级神秘火山何处藏身? 只有大规模火山喷发才有可能让有害气体遍及全球。那么,是哪一座火山呢? 从世界不同地区搜集火山灰,把样品送到维斯特的手中。他在对一批样品进行分析时吃惊地发现,这些采自世界不同地区的火山灰竟然在化学成分、构成比例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仿佛这些火山灰都是来自同一个火山喷发的现场。通常,火山在喷发过程中所释放出的火山灰最多分布在周边方圆几百公里区域内,根据采集自全球各地的火山样本将目标锁定在一个地方,那就是印尼苏门答腊岛的北部多巴湖。 多巴湖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的北部,沿岸生长有大片的热带丛林,是南半球现存最大的一片原始自然景观,据说在太空中执行任务的宇航员用肉眼即能看到。多巴湖最显著的特征是,湖的直径超大,湖面两端的最大,为了查明多巴湖的形成过程,国外研究者科学家”彻斯纳尔”运用深度探测仪制作出湖底的剖面图,结果发现多巴湖泊的底面走势通常是从岸边缓缓下降,种种迹象显示,多巴湖绝非寻常的湖泊。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湖底的垂直下落呢?在多巴湖里发现了大块的浮石,以及石英晶体、黑云母等,这些矿物通常只出现在火山喷发以后,与熔岩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多巴湖湖底到湖面以上的悬崖,这些矿物随处可见,说明当时熔岩的数量巨大,据粗略估算,至少比目前已知的最典型的火山喷发多出数千倍。 从常理上推断,进入本世纪突如其来的气候变化,气候交替造成的各种山洪,地震,火山,因为气候引起的水温水压扳块失均衡,其现象本身实质,因归属于地球内部高温溶岩流失衡的本质.至02009-2010年以来在西经线上频繁得以释放强震不断,而在我国的南面印度洋扳块上特别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更是显得平静可怕,而在它的上下左右籴形周边活动仍重未停止过, 至2009-2010年以来爪哇岛也只动过一次:2010-06-16 11:58:106.3-2.4136.620印度尼西亚2010-06-16 11:58:106.3-2.4136.620印度尼西亚2010-06-16 11:16:297.0-2.1136.530印度尼西亚2010-06-16 11:16:297.0-2.1136.530印度尼西亚2010-06-16 11:06:056.3-2.4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飞行器能源效率改进研究
- 钢水罐准备工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广西咨询方案公司电话
- 教育咨询公司收购方案
- 药械安全培训课程课件
- 清洁服务法规适应性分析
- 工程咨询公司策划方案
- 咨询化疗方案
- 便利店鲜食营销方案模板
- 弧形门槽安装施工方案
- 24年追觅在线测评28题及答案
- 电信明厨亮灶合同范本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课件2篇21
- 职业本科《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 中译版 欧洲规范8 结构抗震设计 第二部分 桥梁
- 《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NBT 31010-2019
- 酒店住宿抵款协议书
- 《班会课件:如何做好一名班干部》
-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竖式计算300题及答案
- 2024年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配电箱安全专项教育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