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件北师大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件北师大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件北师大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件北师大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件北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明清王朝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一 郑和下西洋1 条件 社会安定 国力雄厚 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和 船上配备 和 2 时间 1405年 年 先后 次 3 范围 航行于 洋和 洋的广大海域之间 到达亚非 多个国家 最远到达 东海岸和 一带 船只 航海技术 航海图 罗盘针 1433 七 太平 印度 三十 非洲 红海 4 评价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 比 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5 目的 宣扬 和到西洋 为了加强海外联系 6 影响 加强了中国与 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推动华侨移居南洋 促进了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欧洲 国威 取宝 亚非 南洋 二 闭关政策1 闭关的表现 并非完全断绝往来 而主要表现在对 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1757年 清政府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 一处进行 2 实行的原因 经济上没有迫切需要 盲目自大的观念 对沿海人民出海积聚力量抗清的恐惧 3 1 积极影响 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 贸易 广州 2 消极影响 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恶果 它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失去利用国际贸易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 刺激资产扩张 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闭关自守最终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 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 反而进一步导致闭塞 停滞 倒退 使中国更加远离 的潮流 世界发展 3 马克思说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由此可见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是 A 清朝物资丰富B 害怕人民的抗清斗争C 阻止西方殖民者的入侵D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D 4 许多人认为 世界海洋第一人 不是哥伦布 麦哲伦 而是600多年前从刘家港出发 远航30多个国家的航海家 A 鉴真B 郑和C 玄奘D 戚继光 B 5 清朝以夜郎自大的文化心态 试图构筑起一道隔绝中外的 防线 却使中国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 这道 防线 指的是 A 设立军机处B 大兴文字狱C 重本抑末D 闭关锁国 D 9 中国扩展自己的海上力量 是受最内在的动机所激发 而绝非一次探险 作为一个新建王朝 明朝需要威望 而威望的实现则是需要外国访客带着货物到中国 然后中国人把它们作为象征性的 贡品 接收下来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 尽管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 但他们还是在追求一种外交上的认可 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张骞通西城B 玄奘西游C 鉴真东渡D 郑和下西洋 D 10 清朝前期 闭关锁国政策严格地限制海外贸易 外国人来华贸易的唯一合法口岸是 A 广州B 天津C 北京D 厦门 A 11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香港凤凰卫视组织了一艘命名为 凤凰号 的帆船沿郑和下西洋的航线航行 他们最远可到达 A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B 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C 红海和地中海一带D 地中海和欧洲一带 A 17 清初 曾厉行海禁 规定 片板不准下海 这种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包括 完全隔断了中国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