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初步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串,诵读由词串组成的韵文,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领会文章第二自然段“先总后分”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解题导入。导入:我们曾经领略过庐山的云雾,感受它瞬息万变的特点;也曾经欣赏过吉林的雾凇,感受它千姿百态的特点。今天,我们一起去黄山(板书课题:黄山)。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继续板书课题:奇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6课黄山奇松,我们先来把课题读一遍。解题:同学们,通过预习,你知道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特、奇异、奇怪、神奇)再读题:让我们带着那份心中的好奇与向往再读一读课题吧!二、 初读课文,感知奇松。(一) 激趣初读:黄山的松树“奇”在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完之后想想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二)检查读书:同学们,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3个)指名读每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请班里读书读的最好的同学读)。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第一自然段:写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三、 再读课文,品读韵文。同学们,听了他们的朗读黄山的松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老师也从文中找到了一些形容黄山松树的词语,串联成了一篇韵文。【出示词串】:山顶陡崖 饱经风霜潇洒挺秀 情有独钟 郁郁苍苍 绿色巨人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姿态独特 枝干蟠曲千姿百态 神奇秀美先指名读(1名学生):老师先请一位同学把这篇韵文读一读,其他同学仔细听好,他有没有什么地方读错。(相机正音)再齐读:我们一起来把这篇韵文齐读一遍,读的时候呀要注意一下节奏!(二) 合作学习,朗读三大名松:(第二自然段)1、过渡:黄山的松树很多,但来到黄山,最值得欣赏的是黄山的三大名松,它们分别是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板书: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这三大名松分别是怎样的姿态呢?请同学们结合这三组词语在小组内交流学习!并出示自学要求:【第三、第四、第五组词】 出示【自学要求】郁郁苍苍 绿色巨人 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好词串;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 2、把词语送入文中,读通课文;姿态独特 枝干蟠曲 3、想象松树的姿态,美读课文。2、交流词语,读好词串:郁郁苍苍:形容迎客松苍翠茂盛。(这棵迎客松长得多绿、多茂盛啊!)绿色巨人:形容陪客松十分苍翠挺拔、充满生机。姿态优美:形容迎客松的形态很美。枝干遒劲:形容迎客松的枝干雄健有力。姿态独特:形容送客松的形态非常特别,与众不同。枝干蟠曲:形容送客松的枝干曲折环绕。3、交流语段,读好课文:随机出示【三大名松的图片和语段】同学们,你喜欢三大名松中的哪一种松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来读给大家听听,老师教你一个妙招:边读边想象名松的形态和特点,要做到“形存于胸,情融于文”,那就一定能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师评朗读“迎客松”语段:(指2名学生读)呀!迎客松还会把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多奇特啊!谁再来试试?多么热情的迎客松啊,难怪会吸引那么多中外游客前往黄山旅游。回归:迎客松的姿态多么优美,枝干多么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斜伸出来欢迎宾客的手臂不得不让我们由衷地赞叹:黄山“迎客松”的姿态真奇呀!师评朗读“陪客松”语段:(指23名学生读)老师听出了这棵陪客松长得十分翠绿、充满生机。你读到的这棵陪客松又是那么高大,像巨人一样。 你感受到的这棵陪客松又是那么好客。回归: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黄山“陪客松”的姿态也真奇呀!因为它像“绿色的巨人”,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是那么好客!师评朗读“送客松”语段:(指23名学生读)听了你的朗读,老师想到了我们告别亲人或朋友时伸长手臂,互诉再见的感人情景。听了你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迎客松向游人道别时的依依不舍。回归:送客松的姿态多么独特,枝干多么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还会向山下的游人伸出长长的“手臂”,还会跟游人依依不舍地告别。黄山“送客松”的姿态也真奇呀!4、小结写作方法:这们美的一段话,如果在段首或段尾加上简短的一两句总括性语言,层次就更清楚了,这种写法就是“总分”或“分总”。文中对三大名松的描写在段首就加了两句总起句,这段话就更具体了。“先总后分”这也是我们在平时写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5、最后我们一起来读好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三大名松的样子。(二)精读首段,感悟情有独钟:(第一自然段)过渡:黄山的奇松不仅姿态奇特,它们生长的环境也十分独特。它们都生长在哪些地方?1、理解【山顶陡崖 饱经风霜】:【观赏生长在特殊环境中的迎客松图片】看,这就是生长在黄山山顶上、陡崖边的黄山松【山顶陡崖】!看了这些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黄山松生长的环境极其恶劣)教师补充资料:山顶:黄山有三大主峰,其中莲花峰是三大主峰之一,它的海拔大约有1873米,而黄山松就长在这峰顶,高不高?陡崖:再看这陡崖,非常陡峭,看似笔直,而黄山松就扎根在那样的陡崖上,险不险?理解【饱经风霜】:这样经历着长期的艰难困苦就是饱经风霜。2、谁来读好这一组词【山顶陡崖 饱经风霜】?指名读,再齐读。3、理解【潇洒挺秀 情有独钟】:理解【处处】: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这么艰苦的条件下,黄山只长了一棵、两棵松树吧?(不是,处处都是,长了无数棵。)理解【潇洒 挺秀】:那它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一定都是些枯枝败叶吧!(不是,它们棵棵长得潇洒、挺秀。)理解【情有独钟】:“潇洒”、“挺秀”一般是用来形容人的外貌,在这儿却用来形容黄山的松树,形容它长得像人一样风姿洒脱,挺拔秀丽,而且,还是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难怪会称它们为黄山奇松了!也难怪人们会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呢!(板书:情有独钟)4、谁来读好这一组词【山顶陡崖 饱经风霜】?指名读,再齐读。5、那,谁来连起来读一读这两组词呢?(指2名学生读)师评:你读出了对黄山奇松特别的偏爱!(深情地读) 你读出了对黄山奇松崇高的敬佩!(同情地读)齐读:我们一起来读!4、 齐读第一自然段:屏显【第一自然段文本】 读到这儿,让我们五(6)班的同学来读好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应该没问题吧!(三) 引读末段,升华情感:(第三自然段)1、引读:黄山松的姿态不止有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这三种,还有许多许多种,可以说是千姿百态。它们或更加神奇,更加秀美。2、升华情感:黄山松生长环境如此奇特,姿态如此神奇,难怪人们对黄山“四绝”中的奇松,更是情有独钟。这“情有独钟”是人们对黄山奇松的特别偏爱,这“情有独钟”是人们对黄山奇松的感情专一,这“情有独钟”是人们对黄山奇松崇高的敬佩,这“情有独钟”是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与赞美。3、品读【第六组词】:让我们一起来怀着对黄山奇松的偏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读好这一组词:千姿百态、神奇秀美!(四)美读韵文:【出示词串】学到这儿,我们已经把刚才由文中的词语组成的一篇韵文学完了,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朗诵水平呢?在朗诵前,老师要求你朗诵出美的韵律和美的意境。(指2名学生朗诵,还可配乐朗诵,教师示范朗诵等)最后我们一起来配上优美的古筝曲朗诵这篇韵文。四、美读课文,整体回归:(机动环节)【配乐】这黄山的三大名松姿态不一,各有千秋,但每一棵松都是那么姿态奇特,每一棵松都是那么热情好客,每一棵松都在绘画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下面我们一起来拿起书,美美地读一读课文。五、总结全文,交代后续:今天,老师和五(6)班同学一起领略了我国的又一处奇丽风光:黄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