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区 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1)同步备课课件 鲁教版必修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区 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1)同步备课课件 鲁教版必修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区 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1)同步备课课件 鲁教版必修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区 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1)同步备课课件 鲁教版必修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区 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1)同步备课课件 鲁教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课时1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成因 学习目标1 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及其地貌形成的原因 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2 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其成因 一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内容索引 课堂训练 二 水土流失的成因 一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 范围 A以西 日月山以东 长城以南 B以北 2 地貌特征 厚层黄土覆盖 风力沉积 发育 地表破碎 流水侵蚀 1 黄土高原概况 太行山脉 秦岭 沟谷 2 水土流失的危害 1 概述 造成当地恶化 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2 主要表现 耕地 土壤养分流失 耕地质量下降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生态环境恶化 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大量泥沙汇入黄河 使下游河床抬升 成为 生态环境 土层变薄 地上悬河 读教材P50图3 1 2 探究下列问题 1 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地理界线是 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地理界线是 2 黄土高原的地势有什么特点 判断依据是什么 答案 3 黄土高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 西北高 东南低 根据河流的流向 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太行山 古长城 答案 地表起伏大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知识点拨水土流失的危害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读图回答1 2题 1 图中序号按 地表起伏大 植被条件差 地表侵蚀 顺序排列的是A B C D 答案 解析 水土流失会造成地表侵蚀 故 为地表侵蚀 地表遭到侵蚀 会导致沟谷纵横 地表起伏变大 故 为地表起伏大 土壤退化后会使植被条件变差 故 为植被条件差 2 水土流失会对内河航运造成一定的影响 是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A 地表起伏增大B 河流含沙量增大C 土壤质地变差D 植被条件变差 答案 解析 水土流失会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 从而影响内河航运 二 水土流失的成因 1 自然原因 1 地理位置的过渡性 处于从向山地高原 从向干旱区 从向草原 从农业区向过渡的地区 比较脆弱 2 土壤质地的特殊性 黄土的土质比较疏松 黄土层极易受到的侵蚀 3 降水的不均匀性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多集中于 且多 4 地质灾害的多发性 地质灾害频繁 塌陷 泥石流加剧了水土流失 平原 湿润区 森林 牧业区 生态环境 流水 夏季 暴雨 滑坡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采用的耕作制度 露天开矿 开挖地表土 无计划地建窑洞 建设水利设施等破坏植被 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历史上营造宫殿 战争等原因 2 人为原因 1 根本原因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 不断减少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人均耕地 轮荒 2 直接原因 修路 农业垦荒 伐木烧薪 思考1 轮荒耕作制度和哪种农业地域类型相似 说出轮荒的生产过程 答案 轮荒耕作制度与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相似 生产过程 开荒 耕种 弃荒 易地开荒 2 在分析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时 为什么要注意结合当地人口问题 答案 人口的迅猛增长 从而使得人地关系紧张 会导致过度垦荒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同时一些不合理的建设活动会加剧对植被及地表土壤的破坏 进而加重水土流失 1 填写图表 说明黄土高原的过渡性特征 指出各序号所代表的含义 答案 低 高 黄淮海 内蒙古 多 少 湿润 内陆 草原 3 热带雨林地区有一种传统的生产方式 热带迁移农业 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的耕作方式是 指出这两种农业生产方式在成因 特点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相似之处 答案 成因 生产力水平低 导致耕作方式落后 特点 采取轮荒制的粗放耕作方式 广种薄收 对环境的影响 林草植被遭到破坏 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2 黄土高原上的典型民居是窑洞 这与黄土质地有何关系 这种土质对水土流失有何影响 答案 黄土直立性较强 适宜建窑洞 但是黄土极易受到流水侵蚀 导致水土流失 轮荒耕作制度 4 以图表的形式 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答案 知识点拨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水土流失是自然现象 其形成与地形 气候 土壤 植被 地质构造等自然因素密切相关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诱发或加剧水土流失 具体分析如下 1 自然原因 2 人为原因 读材料及图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内蒙古阿拉善盟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 在十几年前 草原的覆盖率为5 草场土质为黏土 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这里草原放羊载畜量为120万头 实际上养羊头数为200万以上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 有上百万的外地人涌入内蒙古草原挖取发菜 谐音 发财 内蒙古1 5的草原严重退化 人口增多及掠夺式的开发行为 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是沙漠化土地扩大的主导因素 现今 许多地方寸草不生 阿拉善地区沙漠面积正以每年1000平方米的速度扩大 牧民的生计陷入困境 有3万多人被迫转移出该地区 1 材料反映出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分别是 过度放牧 人口增多及 掠夺式的开发行为 答案 解析 由材料中 草原放羊载畜量为120万头 实际上养羊头数为200万以上 可得出过度放牧的结论 材料给出的另一原因为 人口增多及掠夺式的行为 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是沙漠化土地扩大的主导因素 2 农耕区出现的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是 形成的原因是 次生盐渍化 盐碱化 耕作技术落后 灌溉措施不当 干旱的气候条件 答案 解析 首先明确该农耕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属于灌溉农业 灌溉措施不当加上该地气候干旱 蒸发旺盛 水中矿物质容易在地表聚集 形成次生盐渍化 盐碱化 3 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已营造 防护林带 该防护林带的作用是 三北 防风固沙 保护农田 答案 解析 我国在东北 华北 西北建设的 三北 防护林带被称为 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其作用是防风固沙 保护农田 知识小结 课堂训练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 图1是 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1 2题 1 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A 水平梯田B 坡式梯田C 隔坡梯田D 反坡梯田 答案 1 2 3 4 5 6 解析 1 2 3 4 5 6 由图2中等高线分布特征可知 甲区缓坡与陡坡相间分布 各占一定的空间 缓坡可以开垦为梯田 陡坡可以植树种草 有利于水土保持 水平梯田和反坡梯田适合在陡坡面积小的坡面修建 坡式梯田适合在坡度相差小的坡面修建 缓坡与陡坡相间分布区适合修建隔坡梯田 2 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A 保水保土效果更好B 修筑难度小C 利于机械化耕作D 便于灌溉施肥 答案 解析 黄土高原地区显著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修建反坡梯田可以改变水土流动的方向 能够有效地保持水土 1 2 3 4 5 6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 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 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 正值表示增长 负值表示减少 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 据此完成3 4题 1 2 3 4 5 6 3 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A 治理盐碱地B 退耕还草C 保护沼泽地D 植树造林 答案 解析 该地生态恶化 由图可知耕地面积增加速度最快 草地面积下降速度最快 所以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首先应该退耕还草 1 2 3 4 5 6 4 该区域可能位于A 云贵高原东部B 松嫩平原中部C 黄土高原中部D 内蒙古高原西部 答案 解析 结合表格 区域草地面积为主 但荒漠化 盐碱地面积大 云贵高原东部石漠化严重 黄土高原中部沙漠化严重 土地面积大 沼泽湿地面积较小 松嫩平原中部较大 与内蒙古高原西部接近 1 2 3 4 5 6 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南方丘陵山区严重 其最主要原因是A 黄土高原降水量较南方丘陵山区大B 黄土高原降水强度较南方丘陵山区小C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较南方丘陵山区严重D 黄土高原上抵抗侵蚀能力极低 答案 解析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我国其他地区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黄土高原上的地表物质 黄土 黄土疏松 质地均匀 没有团粒结构 缺乏有机质 所以黄土在水中极易分散 抗蚀能力极低 再加上黄土有极为发达的垂直节理 俗称 立土 更有利于流水侵蚀与崩塌 1 2 3 4 5 6 6 读 黄河流域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 答案 解析 黄河上游水量较大 地势起伏大 河流落差大 水能资源丰富 1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