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曹燕侠 【课文品读】 审视人心,叩击人性“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座梦幻城堡。只有保有一颗童心的人,才能进入这座城堡。”杨红樱大多数的学生在孩提时代,童话绘本、幼儿动画、父母枕边朗读等形式下就接触过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这个耳熟能详的童话如今以长文的形式出现,定要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读,给予成长中的青少年以新的思想与感悟。文章中不乏荒诞离奇、想象奇特的情节;滑稽可笑、共性与个性共存的人物;幽默诙谐、意蕴深长的语言,而这一切无不是在审视着人物内心,叩击着人性弱点。 一、聚焦皇帝内心 童话开篇,安徒生极尽夸张之言渲染皇帝对于新装近乎于病态的嗜好,四个“不”字所含信息尤为丰富。爱新装的狂热程度:不惜花掉所有的钱(宁可国库空虚);不关心军队(无视国家安全);不喜欢去看戏(排斥其他艺术形式);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舍弃休闲娱乐)。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新装已经成为了皇帝生命的主题,终极的追求。)这些文字的潜台词是:除了新装,皇帝别无他爱。以致全城上下提到皇帝,总是说“皇帝在更衣室里”皇帝是在炫耀新衣服还是在炫耀自已,对于他来说早已辨识不清,“新装”成了最高执政者的标志,成了国家机器的代名词。如果初探皇帝的内心世界,那便是“爱新装,舍我其谁”。接着,安徒生不动声色地让骗子出场,一段简短的推销广告词确是煞费苦心,层层设诱。首先,这种布是“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的美观”。“最美丽”毫无悬念地放在了骗子广告中核心的位置,爱新装的皇帝必然为之吸引。然后,才是布料的另一特性: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按照第一段的铺垫,按照皇帝的逻辑,这个对新装和漂亮之外任何事物都毫无兴趣的皇帝内心世界应该是:“那真是理想的衣服,拥有它,我将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皇帝!”可是,情节在这里出乎我们预料,皇帝第一反应是“那真是理想的衣服!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这个对政权、艺术、文化、娱乐不感兴趣的皇帝居然关心自己的“领导班子”,在乎“臣民质素”。皇帝的内心世界在这一瞬间发生变化了吗?非也,对于爱新衣成癖的皇帝,他最大的恐惧莫过于失去可以时时在更衣室享受新装的权利。在他统治的专制国家,只要他是皇帝,就可以时时享受这样的生活,而一旦他的统治不稳,甚至失去王位,他就再也无法时刻享受他的新装。因此他心中最大的恐惧便是政权的不稳固,而骗子描述的新衣的奇怪的特性,正好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他的隐忧,而且既简单又高效。从面对新装的第一反应,我们发现了皇帝内心世界深处的“恐惧”,而这种“恐惧”从皇帝宣布考核开始时,就浮于心上,并且再也无法消退。第5段中“很想知道”、“不大自然”、“比较妥当” 三个词表现了皇帝内心世界的一波三折。此前利令智昏的决定让冷静下的皇帝坐立不安。就这样,在恐惧心理的支配下,这位皇帝只好投石问路,先后派了2人去接受“考核”。因为,他相信大臣或官员一定能看出布料的模样,这样的话,即使他真的看不见新装,也可以根据他们对布料的描绘,成功地装出能看见的样子。显然,内心恐惧的皇帝从派人去接受考核开始,就做了万一看不见新装就撒谎的准备。第19段在两位臣子接连的汇报后,皇帝内心开始跃跃欲试,“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准备亲自去看新装,“特别圈定”的都是他最信任、最能与他保持一致的人,皇帝内心的恐惧与不自信不言而喻。在“亲眼”见到新装后, “骇人听闻”、“最可怕”、两个“难道”将皇帝内心的恐惧推向了极致。然而内心的不自信到自欺的转换也是极为迅速的。也许,有人将这位皇帝在游行大典中摆出更骄傲的神气,赤裸裸的走完全程的行为,理解他是愚蠢透顶,自欺欺人。然而,在当时情况下,这种决定却是这个皇帝唯一的理智选择。因为,如果他立即停止游行大典,就意味着他向自己的臣民宣布他制定的考核是愚蠢的,他是昏庸的皇帝,而他赤身裸体的游行更是丢尽国家颜面,由此他可能丢掉王位,丢掉性命。所以他只能将错就错,走完游行大典必须走完的路,挽救他因 新装事件“摇摇欲坠的统治。从文末他骄傲的神气的掩盖下,是战栗的身体和心灵。这场荒唐的“考核”,原本作为考官的皇帝成为了被考者,考验的何止是智商上的愚钝和职业的不称职,考验的更是人性的美丑。皇帝的自大到不自信再到自欺欺人,恐惧到遮掩恐惧,才让这一场荒诞的闹剧上演的轰轰烈烈,淋漓尽致。 二、聚焦臣民内心 反观臣民,看见新装,通过考核,是生存下去的唯一选择。因为,看不见新装,就意味着不称职和很愚蠢;不称职,就意味着要丢掉现有的工作,丧失养家糊口的职位,失去生存的保障。所以,皇帝的新装中,大臣与百姓看不见新装时的内心同样是恐惧。例如臣民对新装的赞美。 “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句华而不实、笼统空洞的赞美,众口一词,毫无创新。九个“都”字,大家“都”说,随声附和,保持一致。这是因为,创新赞美的前提是安全,而皇帝的考核让臣民毫无安全感。每个人都很恐惧,自然就丧失了对新装赞美语言的创新,加上面对的是并不存在的新装,众口一词,才是最保险、最安全的做法。于是“每个人都有说不出来的快乐”。这是每人都在担心他人发现自己看不见新装的恐惧,用自己外在的快乐来掩盖内心的恐惧。文中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老大臣看布时“越睁越大的眼睛”,为了利益、面子,掩恐惧的背述、呈报,皇帝口中那个诚实称职的老大臣成为了第一个对新装赞美的传颂者,同时展露了其自卑到自欺再去欺人的内心。再如臣民对小孩“叫”出真相后的反应。“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个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小孩的爸爸害怕带来杀身之祸,哀求上帝,巧妙地用“天真”代替了“愚蠢”,是想偷梁换柱,瞒天过海,毕竟愚蠢是不可救药,天真则可以原谅。“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其次当人们本能的传播真相时,还不忘把此番言论的作者供了出来,刻意拉开自己与声明的距离,暗示自己置身事外。显然,面对真相,人们都心存恐惧。说出真相必会招来杀身之祸,因此每个人都不由自主的打开了防御机制,内心对真相的本能渴求与对专制王权的恐惧交织在一起。相比孩子的“叫声”,人们选择了压低声音私下相传。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最后”这个表示时间的副词,表明所有的百姓都敢说真话,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更是心理交战的一个漫长过程。恐惧源于人心,人皆有之,如果人性的贪欲、私欲占据上风,它会衍生出自欺甚至欺人。本文中皇帝、臣民的成人世界里皆受欲望缠困,恐惧的魔障遮蔽内心,为了掩盖真相,共同编织了一件看不见的“新装”,这件新装用来自欺并欺人。当成人醉心于自欺欺人的世界里,沉沦于谎言中不能自知时,孩子天真稚嫩的声音,让我们鲜活地看到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的反差,让“假”和“真”错位,人性的丑陋和美好的对比。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天然的真纯在世俗中会逐渐被侵蚀,作者以“童话”的形式揭露人性之弱,应该是对孩子保持美好人性的一份期望吧。【教学设计】教学创意 学生对皇帝的新装这个童话故事早已比较熟悉,但以长文的形式出现在课本还是第一次。用一课时完成教学,准备采用长文短教的策略。在速读课文中把握情节之巧,在细读课文中学习人物描写之妙、表达之美。教学目标1. 速读文章,抓住场景,概括情节。2. 细读织布房的三次视察,学习人物描写之妙、表达之美。 3. 探究故事的结尾,领悟作品丰富内涵。教学重点1. 抓住场景,划分层次,概括情节,理清思路。2. 细读织布房的三次视察,探究人物及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探究故事的结尾,领悟作品丰富内涵。教学方法速读与细读 角色朗读教学策略 3大板块:速读课文,抓住场景,概括情节细读织布房的三次视察探讨故事的结尾预习要求1. 快速阅读文章(不回读,五分钟读完全文),能叙述文章大意。2. 尝试根据内容用不同的语调和语速朗读课文。3. 能简单评价文中人物。时间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铺垫(5分钟)1. 由安徒生童话导入:文字之内,是孩子读得懂的故事;文字之外,是成人体验过的生活。这是安徒生童话的特点。我们走出了童年,正在慢慢长大,今天,希望我们既要用儿童的视角来读皇帝的新装,也试着用成人的视角来理解皇帝的新装。2. 介绍课文学习内容,积累妙词。皇帝新装情节离奇,描写夸张,反映现实深刻【屏幕展示】积累妙词 一组动词:炫耀、圈定、呈报 一组形容词:愚蠢、滑稽、狡猾 三个成语:不可救药、骇人听闻、随声附和(贬义词)注意区别“滑”与“猾”,“稽”写法 “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的区别及运用活动一 速读课文,划分场景,概括情节(10分钟左右)这场荒诞的闹剧是在特定的场景中展开,人物也是在场景中出场。因此抓住了场景,也就能尽快的锁定故事情节。场景的转换,带来了故事情节的波折。教师示例:第二单元文章散步的场景是:田野(初春的);小学六年级下课本里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场景是:大街上(寒冷的街道墙角)。 【屏幕展示】训练概括情节指导:1 圈划出三个具体场景。2 圈划出每个场景出场的人物。3 思考每个场景涉及到几个情节。4 用“ (人)做 (事)”的句式或小标题式概括每一个情节。归纳:皇帝爱新装(1段)骗子宣传新装(2-3段)骗子做新装(4段)老大臣看布料(5-14段)另一官员看布料(15-18段) 皇帝看布料(19-23段) 皇帝试新装(24-32段) 游行大典展新装(33段)小孩揭穿“新装“真相(34-37段)”故事从皇宫中皇帝沉迷新衣开始,直到皇帝接见骗子,下达荒唐的指令,再到织布房里骗子装模作样的织布,大臣官员皇帝的视察布料,试新装,最后大街上的游行大典。故事情节围绕“看不见的新装”展开,在“看得见的赞美”中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屏幕展示】学习小结: 情节的划分:地点的转移 情节的概括:“关键人物事件”概括法,小标题概括法活动二 细读织布房的三次视察(20分钟左右)从情节概括中,不难发现文章着笔最多的场景是织布房。一间小小的织布房,两架空空的织布机,简单的场景中接连上演了一个个荒诞可笑的故事。从骗子装模作样织布到皇帝试穿这件新装,老大臣、官员、皇帝纷纷到场巡视布料,可为何要连写三次?其作用分别是什么?请细读课文5-23段,试做分析。(主问题设置)【屏幕展示】细读文本的方法,你可以:选人物描写、深义语品揣摩;想象;比较。组织课堂交流老大臣和官员察看织布时神态、动作各有不同;心理描写也各不相同;语言描写也各有特色。作为视察第一人的老大臣,关系着这场骗局是否能进行下去,所以详写。对大臣和官员的描述,是为了引出皇帝,他们处于陪衬、烘托的地位。【屏幕展示】三次视察 类而不同 妙趣横生人物描写细腻入微 详略得当 刻画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反复渲染 陪衬烘托小结:皇帝与他的亲信三次察看,反复揭露他们碍于私利而自欺欺人的恶行,刻画他们那种丑陋可笑的嘴脸。三个场面几乎雷同,要写的耐读,实在困难。作者善于准确把握人物身份和年龄的特点,充分运用语言艺术,把三个场面写得类而不同,妙趣横生,情节得以充分展开。2. 角色朗读,读出“言不由衷的可笑”言为心声,强调做人要表里如一,谎言就是言不由衷的话。“言不由衷”的“衷”意思是“心”。分角色朗读。男生齐读人物“言”的句子;女生齐读人物“衷”的句子。 组织学生角色朗读 提醒注意:言的部分读得大声些,读出夸张;想的部分读得小声些,读出内在得情绪。例如老大臣视察这一段,在读内心语时,老大臣被自己看不见布料的事实吓坏了,他的心在颤抖,所以要读出这种颤抖和想拼命掩饰的心理;读说出来的话时,为了使别人确信他看见了布料,他会故意很大声地很夸张地说话。【屏幕展示】巧用四字短语来概括人物形象 皇帝:利令智昏、愚蠢昏庸、荒唐虚伪、自欺欺人 骗子:贪婪狡猾、巧舌如簧 大臣:自私虚伪、明哲保身、曲意逢迎、自欺欺人活动三 探讨故事的结尾 (10分钟左右) 这场荒诞不经的闹剧最终的场景定格在了全城瞩目的游行大典中,全城的百姓聚集街头和窗前一睹皇帝举世无双的新装。听,百姓的赞美:“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真是漂亮!多么美丽”同样的一句话,上至皇帝、大臣,下至百姓,居然毫无偏差。皇帝在赞美声中游行完美结束,全城在欢快的气氛中都有说不出的快乐,这样的结局如此美好。问题设置:如果没有结尾四段,你觉得这篇童话故事有哪些不同?学生思考组织课堂交流小结:从人物中读到了孩子的天真率直、无私无畏 读到了成人世界的盲从漩涡、自欺欺人 读到了谎言的死而不僵从主旨中读到了新衣如镜,显现社会弊病 读到了荒诞中的真实、幽默中的悲哀 读到了生命中的真相从技法中读到了鲜明的对比、前后的照应 读到了丰富的想像与夸张教师总结:一出荒诞的闹剧收场了,掩卷沉思,不由让人浮想联翩。安徒生用奇特的想像和夸张的描写、对比的手法,创造了荒诞又不失真实的经典故事。而经典是能够常读常新的。托尔斯泰曾意味深长地问高尔基:“你读过安徒生吗?我读过,十年前,我没读懂,十年后,我终于读懂了,他很孤独,非常孤独!”当你有一天再次读起安徒生,当你被它深深打动和吸引,那么,欢迎你来到成人的世界。 助读材料: 让5岁的孩子倾听安徒生;让15岁的少年阅读安徒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留守儿童立项申请报告(3篇)
- 争吵一课的课件
- Dichlormate-生命科学试剂-MCE
- 《8的分与合》课件
- 易燃易爆品(气体液体)泄漏应急预案
- 核心供应商服务中断应急预案
- 乡镇食堂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中国世界模型发展白皮书
- 公司分部门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项水平练习题
- 汉谟拉比法典中文版
- 卡乐控制器PCO控制器说明
- GB/T 44620-2024苹果及苹果制品中根皮苷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7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一章 有理数 学习、上课课件)
- 2024年海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卷(含答案)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发挥智库作用
-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同步教学反思汇编(全册)
- 《小王子》读书分享成品课件
-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