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八)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八)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八)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八)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八)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八)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第 卷(选择题 共50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头晕目眩(xun) 啜泣(chu) 吮吸(shn)b.采撷(xi) 倔强(ju ) 潸然(shn)c.扼制() 不屑(xi) 繁衍(yn)d.枯萎(wi) 栖息(q) 擎天撼地(qng)2. 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陡峭 竟赛 问心无愧 懊悔 蹂躏 坚持不懈酿蜜 娴熟 七窍生烟 侥幸 清澈 一尘不染3.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a.对那些专心欣赏好音乐的人们,一看见他们那一幅专注而感动的神情,我就肃然起敬。b.每天晚上我走到这个地方,总是心惊肉跳,不晓得会遇到什么东西。c.每次捧读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我都会被感动潸然泪下。d.会操比赛开始了,同学们昂然挺立地走进比赛场地。4. 下列诗词和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b、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涘。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d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5.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 )a.他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比喻)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反问)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拟人)d.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夸张)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校门口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b.牧童牵着牛在吃草。c.李明同学很勤奋,也很智慧,他的数学成绩在班里遥遥领先。d.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水边)。 (诗经蒹葭)b万钟则不辩(辩论,争论)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c会(定将)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d 乡(通“向”,从前。)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8. 诗词搭配有误的一项( )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朝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水调歌头苏轼宋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c.过零丁洋文天祥清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饮酒陶渊明晋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阅读谈生命,完成912题。(8分)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穿危岩,破险阻,曲折迂回,奔流入海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而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岸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 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 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阳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听见黄莺清 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枭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另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 风,把他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 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 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第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 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要经过常变的四时,有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 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生命中的云 翳没有比今天更多的了。 9. 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把生命比做一江春水,描绘出奔流入海的壮观画面,豪放中又不失浪漫。b.生命的历程应当有欢乐和痛苦,这样才能使人走向成熟。c.作品结尾暗示人们,生活中有很多不幸和痛苦,它为编织美丽的人生创设了机遇。d.我们个人的生命是渺小卑微的,因而也是痛苦和美丽的。10对“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第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揭示出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才能体现。b即使成了死湖和空壳,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不必遗憾。c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才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常青。d生命的意义在于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勇往直前,不断进取。11. 下面对这篇散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融景、情、理于一体,用充满哲理的语言,对生命过程作了形象的描述,抒发了一位世纪老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b文章借小树长成大树,最后落叶生根的生长过程,来比喻一个人从童年、青年、中年到老年直至死亡的生命历程。c文中说“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流露出人生苦短,应珍惜光阴,及时行乐,享受今生的思想。d本文结构严谨,注意前后照应,如末段中“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就与前文江流入海、叶落归根的叙写相照应。12. “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呢?根据文意或语境,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而“生命像什么”则可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b. “生命像什么”,使行文更容易选择切入角度,引出了下文生命过程的形象化描绘,便于作者抒发对生命的独特感受。c.因为作者不能够回答有关“生命”,的问题,所以作者只能用“生命像什么”来回答。d. 关于生命和生命的意义,原是一个复杂严肃的话题,但作者却能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三、阅读变色龙选段,完成1317题(10分,每小题2分)“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不错这是谁家的狗?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那些老爷既然不愿意遵守法令,现在就得管管他们。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这种狗来,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下场。我要好好地教训他一顿!叶尔德林,”警官对巡警说,“去调查一下,这是谁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呢,把它弄死好了。马上去办,别拖!这多半是条疯狗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 “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 “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13.上文写奥楚蔑洛夫运用的手法是( )、对比 、铺垫 、反衬 、象征14.文段所用的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 )、外貌描写 、行动描写 、对话描写 、心理描写15.作者塑造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典型的社会意义是( )a揭露走狗奴才的丑恶灵魂。b抨击腐败无能的沙皇统治。c说明变色龙善于根据环境情况迅速变色以求得自身隐蔽的特征。d揭露沙皇统治的黑暗,影射沙皇专制的虚伪和专横。16.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时,有一条准则决定他“变色”,这条准则的是( )a、居然有人养这种狗?这人脑子上哪去啦?b、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c、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d、这是他老人家的狗?17奥楚蔑洛夫变来变去,反复无常,但始终有一点是不变的,这就是( )a、欺压原告的语言。 b、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c、狗仗人势的奴才本性。d、只有一个随从。四、阅读蒹葭,完成1821题(8分,每小题2分)蒹 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8. 对这首诗的理解,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的晚秋画面。b. 这首诗写出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向往和相思之苦。c. 全诗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d. 这首诗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但不能说有很强的感染力,并且重复过多。19. 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蒹葭选自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b艺术手法主要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c蒹葭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诗中的“伊人”,为贵族 “小姐”。d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20.对蒹葭和关雎的比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没有差别。b、蒹葭中没有明确的故事,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c、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d、蒹葭这首诗,动静结合,描摹传神,诗中景物如蒹葭、霜露、秋水、小道、湄、涘等,都是静态写照。2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这是托物起兴的手法,也就是比兴手法。b. 这样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c. 这样写出了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d. 这样能够营造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但与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不大相衬。五、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22-25题。(8分,每小题2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b.孟子认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人性。c.孟子通过举例,告诫那些接受优厚俸禄的人也应该讲求“礼仪”,观点明确。d.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23.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鱼与熊掌进行对比,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 。b.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证明自己的观点 。c.屈原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终遭奸臣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汨罗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舍生取义这一主张 。d.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24.下面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开头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比喻“舍生而取义”,引出中心论点,自然贴切。b.孟子认为,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同时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c.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文段的主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抗元兵败被俘,宁死不屈,也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d.在孟子看来,不仅贤人,就是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舍生取义之心,在生死考验的关键时刻,都会做出合乎义的选择。2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舍生取义的人,批评的是见利忘义的人。b.作者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问题,同时暗示“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c.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d.“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贪生怕死的心。第一卷答题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第 卷(简答题, 共70分)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颤(zhn)粥不充,日昃(z)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注释孤:幼年丧父谓之孤。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世家:身世。南都:地名。颤粥不充:颤,稠粥。充,充足。日昃:太阳偏西。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慨然:形容慷慨激昂。2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范仲淹二岁而孤。 孤: (2)既长,知其世家 既: (3)去之南都 去: (4)辄以水沃面 沃: 2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2)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逐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28从文章你可以看出范仲淹是怎样的一个人?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哪些启发?(4分) 七、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纺车记忆 在辞海的深处有它的芳名和生平,还有附图,说明它的结构、部件名称及功能。我从它的身边刚一转身,它已被潮水卷走,只在文化的深海里,占据着一个小小的、化石的位置。 然而在深远的天空下,古中国世世代代的生活,都有纺车摇动、旋转的身影。它嗡嗡的声音,混合着蚕的声音、鸡叫的声音、檐滴的声音、家燕筑巢的声音、狗吠的声音,有时混合着远处兵戈的声音、杀伐的声音,而当新桃换了旧符,江山易主,受惊的人们回过神来,忽然听见,有一种声音仍那样平和、缓慢、均匀。它偶尔被打断,但不会终止,天上的雷电,地上的暴君,都很短暂,只有一种声音如河流般绵延着涌动,听听,这是纺车的声音,在无数个角落响起:嗡嗡嗡,嗡嗡嗡 历史纵有千万页厚,无穷厚,你随意打开一页,都会发现,它的根部,都由素朴的线连缀、装订。 即使再冰冷的段落,它的后面都有一根温暖的线索在缠绕、劝说。 即使再暴戾的王朝,它的侧面都坐着一架忠厚的纺车,等着为它绾结。 在那些耕读的日子,稻香掺和着书香的日子,农人的布衣飘举成田园的经典,而书生的青衫,正是一首诗的警句。 就这样,母亲们的手,世世代代摇着纺车,节奏温柔,动作稳重,使大起大落的历史,不至于晕眩和昏迷,而保持了正常的呼吸和匀称的心跳。 你见过纺车吗?你见过纺织的母亲吗? 是那样简单的造型,但又遵循着天道运行的深奥原理。转上去,用力,到了高点,又转下来,回到起点;然后,又用力,再转上去。如此周而复始,如昼尽夜来,日沉月升,宇宙不息;如祖先去远,儿孙降临,姓氏绵延。 轮回着,复轮回着,就这样,纺车是一个得道的高人,向我们足不出户的母亲,讲授着天地人生的大学问。 想想,在八百年前,一千五百年前的更古远的深夜,天地睡了,王朝睡了,微明的烛光里,那弯腰摇动纺车的母亲,在静止的时光里,她一次次画着最生动的弧线,沿着她的手臂,一条长长的线,在无限延伸,将人间灯火和天上银河连接起来,将此时此刻和万古千秋连接起来;她的手臂覆盖了裸身是时间,于是,连传说里的天神都有了合身的衣裳。 我记得小时候,母亲忘我纺线的神态她专注的眼神,没有语言能够形容。她看着左手的棉芯被纺车一点点抽成白色的细线,稍不留意,线索拉断,又得从头再来。她看着棉一寸寸变成线,她目送着棉花不断地离开自己,变成线,变成布,变成衣服,变成生活的颜色和款式。于今想来,历史的经经纬纬,都是母亲的目光织就。她庄重的姿势,同样没有语言能够形容。她右手摇动纺车,左手抽出丝线,气定神凝,面容安和。不同于虔敬,她并没有面对一个神灵或祖先,她面对的是棉和纺车,是生活本身,因此这庄重是对生活本身的尊敬,是对这劳作过程的尊敬。我母亲不是大家闺秀,并没有受过诗书礼乐的熏陶,但我的母亲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静时如佛,动时如仙,日常生活里有着自然而然的风度和礼仪,这是为什么?我只能说与传承了数千年的民间风情有关,也与纺车有关,与有节奏、有经纬的劳动有关。这利劳动不教唆人的贪心和轻狂,而让人变得知守常,懂规矩,有敬畏。如这纺车,有行有止,有动有静如那棉花,由棉而线,由线而布,由布而衣,一生的路,都守着贞洁的情操和柔软的心意。29.通读全文,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0.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4分)“历史的经经纬纬,都是母亲的目光织就”,结合原文,理解“经经纬纬”的含义。 经经纬纬”的本义: “经经纬纬”在文中的比喻义: 31结合上下文,说说对句子的理解:(4分)使再冰冷的段落,他的后面都有一根温暖的线索在缠绕、劝说。 人的布衣飘举成田园的经典,书生的青衫正是一首诗的警句。 32.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的主旨。(4分) 八、(2分)34.请将下面一句话,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田字格内。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九、(本大题共40分)35.根据要求作文。 溪流只有不断的奔跑才能涌入大海,野草只有坚持和勇敢才能在陡崖上生长,鸟儿只有不停地拍打双翅才能遨游天空。创造奇迹,世界上一切的奇迹与你的汗水成正比。而真正的奇迹由你掌控,奇迹便是汗水的果实。请以“奇迹是汗水的果实”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 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注意选材立意,写出真情实感。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八)第卷一、1. a 2. a 3. d 4. b 5.a 6. d 7.b 8.c二、9.d 10.b 11.c 12.c 三、13a 14.c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