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 亚圣 孟子生活的那个 家天下 的时代 天下一切 包括黎民百姓 都是国王的 要使高高在上的国王关注百姓 与民同乐 那决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战国时期 就有这样一个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的人 他就是孟轲 他想说服梁惠王 实行仁政 他是怎样游说的 他成功了吗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1 学习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常见用法 2 分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3 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4 分析比喻说理的方法 学习目标 孟子 名轲 字子舆 战国时邹人 他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 后世称为 亚圣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 他提出 民贵君轻 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 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 为此 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 反对 霸道 提倡以 仁 义 为中心的 仁政 王道 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 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 作者介绍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 主张效法先王 推行仁政 宣扬性善 反对功利 反对战争 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 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 但他思想中的民主意识 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 具有进步意义 孟子 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 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 政治活动 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 与 论语 同是语录体散文 但与 论语 相比 它篇幅较长 内容也更具体 描绘也更细致 孟子 比喻准确形象 语言犀利酣畅 感情洋溢饱满 说理深刻透彻 寡人之于国也 选自 孟子 梁惠王 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上古竞于道德 中世逐于智谋 当今争于气力 韩非子 五蠹 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 上无天子 下无方伯 力功争强 胜者为右 刘向 战国策序 各国诸侯争城夺池 角逐武力 蚕食鲸吞 征战不断 人民徭役繁重 水深火热 朝不保夕 社会混乱 礼制崩坏 世风倾颓 剧烈动荡 权势与暴力被推崇 霸道被视为天道 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 由大国以 力 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背景介绍 公元前361年 魏惠王迁都大梁 今河南开封 此后 魏又称梁 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在梁惠王中晚期 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 失去了昔日的强盛 公元前334年 梁惠王 卑词厚币以招贤者 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 孟子被 招贤 应邀来到魏国 梁惠王对孟子说 寡人不佞 兵三折于外 太子虏 上将死 国以空虚 以羞先君宗庙社稷 寡人甚丑之 叟不远千里 辱幸至弊邑之廷 将何以利吾国 孟子则以 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对答 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 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 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 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以 贤者而后乐此 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对答 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 证明了贤者 偕乐 与不贤者 独乐 有截然不同的结束 文王关爱百姓 百姓爱戴他 因而文王能享其乐 夏桀不恤百姓 百姓怨恨他 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 正是在接触 交谈的过程中 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 于是有了 寡人之于国也 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寡人之于国也 王好战胜弃甲曳兵粟鸡豚狗彘孝悌饿莩庠序数罟不王者 h o sh ng y s zh pi o c g t n t xi ng w ng 正音正字 1 寡人之于国也 中 之 和 于 是什么用法 之 结构助词 可不译 也 用在主语后面 助词 表短暂停顿 释疑解难 2 尽心焉耳矣 中 焉耳矣 是什么用法 表达了什么情感 语气助词 复杂的情感 自矜的心理 3 填然鼓之 中 鼓 是什么意思 鼓 是名词用作动词 敲鼓 4 下面这些句子应如何断句 1 上如知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3 斯天下之民至焉 5 实词一词多义 河内凶凶多吉少汉初匈奴凶黠甫闻凶讯缉拿元凶 庄稼收成不好 不吉利的事 凶恶 残暴 不幸 多指丧事 杀人的人 凶 或百步而后止天之行 或日或雨莫之或止云霞明灭或可睹 有的人 有时 表示不定 或许 或 之 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王道之始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于 寡人之于国也移其民于河东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6 虚词 对于到比在跟 与 均为介词 结构助词 主谓之间 衬字 无意义 结构助词 定中之间 的 衬字 无意义 代词 否定句中作宾语前置 文本研习重点突破 1 这篇课文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 这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民不加多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1段 提出 民不加多 的疑问 第二部分 孟子对曰 至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分析 民不加多 的原因 第三部分 第3段 第5段 阐述了孟子 仁政 的具体内容 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2 梁惠王说 寡人之于国也 尽心焉耳矣 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 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3 通过与邻国相比 梁惠王感觉如何 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 4 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 梁惠王 邻国之君 于国尽心 移民移粟 民不加多 不用心 民不加少 梁惠王于国尽心移民移粟结果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不用心但民不加少 自然而然的让梁惠王产生疑问 为什么会这样 根本原因在哪里 6 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 邻国之政 并无本质区别的 5 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 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 仁政 思想 孟子不直接回答 民不加多 的问题 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 战 设喻 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7 五十步笑百步 的喻意何在 孟子比喻的特点是什么 或百步而后止 邻国 笑 笑 或五十步而后止 梁惠王 惠王 民不加多 移民移粟 孟子 以五十步笑百步 何如 设圈套 不可 走进圈套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孟子通过设喻 设圈套 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 不可 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这正好走进 圈套 所以孟子说 王如知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回答了 民不加多 的原因 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 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 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 必须施仁政 行王道 学习与探究 1 孟子的 仁政 思想今天还有价值吗 可以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孟子的思想 今天可作如下一些合理地引申 1 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 而是要尊重自然 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 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实现 双赢 2 仁义是最大的利益 有仁义 相关者都会有利益 无仁无义 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3 发展经济 振兴教育 加强教化 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并形成社会 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4 实现天下安宁太平 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5 民富才能国强 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 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2 孟子以救民于水火的姿态奔走呼号 他的理想能够实现吗 请谈谈你的看法 在 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 以攻伐为贤 的战国时代 孟子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 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 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 遂成 孟子 3 孟子的文章 长于论辩 精于说理 具有充沛的气势 课文中的有些语句很有特点 你喜欢哪些句子或段落 说说为什么 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 使民加多 的道理时 连用四组排偶句 音节铿锵 气势充沛 课堂小结明确重点 课文所讲的 王道之成 的道理强调的是实行 仁政 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 孟子认为 国君如能实行仁政 减税宽刑 不滥杀无辜 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 就可以使天下归心 这就是说 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 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我们有一个能够想人民之所想 急人民之所急的中国共产党 我们的党是战无不胜的党 2008年抗震救灾卓有成效 奥运会成功举办 无不证明这一点 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人民向着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行进 1 结构严谨 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 铺张扬厉 似乎散漫无纪 实则段落分明 层次井然 而且环环相扣 不可分割 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 依次用 寡人之民不加多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写作特点 2 善用比喻 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 文字显得从容不迫 如用 五十步笑百步 比喻梁惠王所谓 尽心于国 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3 气势充沛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 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 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 使民加多 的道理时 连用四组排偶句 音节铿锵 气势充沛 课堂拓展 君与民梁惠王 曰 晋国 天下莫强焉 叟之所知也 乃寡人之身 败于齐 长子死焉 西丧地于秦七百里 南辱于楚 寡人耻之 愿比死者一洒之 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 省刑罚 薄税敛 深耕易耨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 出以事其长上 可使制梃以挞秦 阅读本文 真正认识和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食 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父母冻饿 兄弟妻子离散 彼陷溺其民 王往而征之 夫谁以王敌 故曰 仁者无敌 王请勿疑 孟子见梁襄王 出 语人曰 望之不似人君 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 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 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 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 天下莫不与也 王知夫苗乎 七八月之间旱 则苗槁矣 天油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温州提高建筑质量方案设计
- 咨询目标及咨询方案
- 云浮蒸发式空调施工方案
- 建筑方案设计流程案例范文
- 咨询机构方案模板
- 煤矿彩虹跑活动策划方案
- 芯片行业管理培训课件
- 班主任节启动仪式校长致辞:匠心塑底色微芒竞出色
- 税收法治宣传活动方案策划
- 防水监控施工方案设计
- 《西门子S7-1200PLC编程及应用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护士长笔试题库及答案
- 肠道准备课件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 精神运动康复
- 660MW机组引风机变频改造:经济双维度剖析
- 2025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详解)
- DGTJ08-2062-2017 住宅工程套内质量验收规范
- 景区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 202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招聘应届生【33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湖南省科技创新惠企助企政策汇编 20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