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总复习题.doc_第1页
TCP/IP总复习题.doc_第2页
TCP/IP总复习题.doc_第3页
TCP/IP总复习题.doc_第4页
TCP/IP总复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一、单选题:1“三网合一”中的三网是指( )三个独立运行的通信网络 A. 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B. 中科院院网、清华大学校园网、北京大学校园网C. 中国教育网、中国科技网、中国金桥信息网D. 公用分组交换网、 公用数字数据网、宽带互联网 2因特网体系结构委员会的英文简称是( )A.ISOC B.ICCB C.InterNIC D.ICANN 3因特网协会的英文简称是( )A.ISOC B.ICCB C.InterNIC D.ICANN 4因特网网络信息中心的英文简称是( )A.ISOC B.ICCB C.InterNIC D.ICANN 5因特网名称与号码分配中心的英文简称是( )A.CNNIC B.ICCB C.InterNIC D.ICANN 10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英文简称是( )A.CNNIC B.ICCB C.InterNIC D.ICANN 11协议的实现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硬件模块和软件模块上,在网络中将这些实现特定功能的模块称为( )A.结点 B.实体 C.服务 D.接口 12二进制位的编码解码、位同步等属于( )功能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13连接控制、流控制、报文分段等属于( )功能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14跨网络逻辑寻址、路由选择、拥塞控制等属于( )功能A.会话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15数据成帧、介质访问控制、物理寻址等属于( )功能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表示层 D.传输层 16数据的加密/解密、压缩/解压缩、标准格式间的转换等属于( )功能A.会话层 B.数据链路层 C.表示层 D.传输层 17会话的建立、维护和交互过程中的同步等属于( )功能A.会话层 B.应用层 C.表示层 D.传输层 18电子邮件、文件传输、WWW服务等属于( )功能A.会话层 B.应用层 C.表示层 D.传输层 19属于通信子网的是( )A.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B.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 C.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 D.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20以下关于局域网描述不正确的是( )A.网络覆盖范围较小、 B.数据传输速率较高 C.误码率较高 D.以上A、B 20以太网的地址可以有以下形式( )A.单播、广播和组播 B.单播 C.广播 D.以上C、B 21.当帧到达目的主机之后,如果帧类型为( ),则将数据交给上层的ARP协议模块处理。A.0800H B.8100H C.0806H D.8035H 22. 当帧到达目的主机之后,如果帧类型为( ),则将数据交给上层的IP协议模块处理。A.0800H B.8100H C.0806H D.8035H 22. 当帧到达目的主机之后,如果帧类型为( ),则将数据交给上层的RARP协议模块处理。A.0800H B.8100H C.0806H D.8035H 23最高传输速率为11M的WLAN标准是( )A.IEEE 802.11 B. IEEE 802.11a C. IEEE 802.11b D. IEEE 802.11g p37 (C)24. 在网络层,IP模块根据IP数据报首部中的协议值决定将数据报中的数据交给哪一个模块去处理,当协议值为( ),应将数据交给TCP模块处理A.1 B.2 C.6 D.17 25. 在网络层,IP模块根据IP数据报首部中的协议值决定将数据报中的数据交给哪一个模块去处理,当协议值为( ),应将数据交给UDP模块处理A.1 B.2 C.6 D.17 26. 直接广播地址是指( )A.网络号全“0” B.主机号全“1”C.网络号、主机号全“1” D.主机号全“0” 27. 受限广播地址是指 ( )A.网络号全“0” B.主机号全“1”C.网络号、主机号全“1” D.主机号全“0” 28. 网络地址是指( )A.网络号全“0” B.主机号全“1”C.网络号、主机号全“1” D.主机号全“0” 29. 本网络特定主机地址是指( )A.网络号全“0” B.主机号全“1”C.网络号、主机号全“0” D.主机号全“0” 30. 本网络本主机地址是指( )A.网络号全“0” B.主机号全“1”C.网络号、主机号全“0” D.主机号全“0” 31. ARP请求帧在物理网络中是以( )方式发送的A.组播 B.广播 C.单播 D.以上皆可 32. ARP应答帧是以( )方式发送的A.组播 B.广播 C.单播 D.以上皆可 33arp命令的格式中( )表示显示地址映射表项,A. arp B. arp -a C. arp -d inet_addr D. arp -s inet_addr phys_addr 34arp命令的格式中( )表示显示命令使用帮助,A. arp B. arp -a C. arp -d inet_addr D. arp -s inet_addr phys_addr 35arp命令的格式中( )表示删除由inet_addr所指定的表项A. arp B. arp -a C. arp -d inet_addr 。D. arp -s inet_addr phys_addr 36arp命令的格式中( )表示增加由inet_addr和phys_addr指定的静态表项。A. arp B. arp -a C. arp -d inet_addr D. arp -s inet_addr phys_addr 37封装ARP报文时帧类型填( )A.0x0800 B.0x0806 C.0x8035 D.0x8100 38封装RARP报文时帧类型填( )A.0x0800 B.0x0806 C.0x8035 D.0x8100 39. 封装ARP和RARP请求报文时帧目的地址应填为( )A.0xFFFFFFFF B. 0xFFFFFFFFFFFF C.0x00000000 D.0x000000000000 40. IP数据报协议标识字段指明了IP数据报封装的协议,当标识字段为( )时表示封装的是IGMP协议A.1 B.2 C.6 D.17 41. IP数据报协议标识字段指明了IP数据报封装的协议,当标识字段为( )时表示封装的是ICMP协议A.1 B.2 C.6 D.89 42. IP数据报协议标识字段指明了IP数据报封装的协议,当标识字段为( )时表示封装的是TCP协议A.1 B.2 C.6 D.89 43. IP数据报协议标识字段指明了IP数据报封装的协议,当标识字段为( )时表示封装的是OSPF协议A.1 B.2 C.8 D.89 44. IP数据报协议标识字段指明了IP数据报封装的协议,当标识字段为( )时表示封装的是UDP协议A.1 B.2 C.8 D.17 45. IP数据报协议标识字段指明了IP数据报封装的协议,当标识字段为( )时表示封装的是EGP协议A.1 B.2 C.8 D.17 46IP数据报在经过路由器进行转发时不进行( )A.首部校验 B.路由选择 C.数据分片 D.数据校验 47在IP数据报中与分片无关的字段是( )A.标识字段 B.标志字段 C.协议字段 D.片偏移字段。 48. ICMP报文不包括( )A.差错报告 B.控制报文 C.请求应答报文 D.地址解析报文 49ICMP报文的差错报告不包括( )A.信宿不可达报告 B.线路阻塞报告 C.数据超时报告 D.数据报参数错误报告 50ICMP在以下情况下会产生数据报超时报告,( )A.TTL=256 B.重组定时器超时 C.信宿不可达 D.线路拥塞51ICMP报文中用于拥塞控制的报文是( )A.重定向报文 B.源抑制报文 C.差错报告 D.数据超时报告 52ICMP报文中用于路径控制的报文是( )A.重定向报文 B.源抑制报文 C.差错报告 D.数据超时报告53回应请求与应答报文的目的是对网络进行诊断和测试,使用它可以了解( )A.设备的可达性 B. 地址掩码的设置C.时钟的同步等情况 D. 路由器通告报文 54时间戳请求与应答报文可以了解( )A.设备的可达性 B.地址掩码的设置C.时钟的同步等情况 D.路由器通告报文 55路由器请求与通告报文可以了解( )A.设备的可达性 B.地址掩码的设置C.时钟的同步等情况 D. 路由器通告报文 56. 在路由表中只采用下一跳地址而不用完整路径的好处是( )A.减小了路由表的规模。B.去掉了路由表中关于相同路径的冗余信息。C.使路由表变得简单,便于维护。D.以上皆是 57. 用主机的IP地址作为信宿地址的表项称为( )A. 默认路由 B.特定主机路由 C.网络地址 D.静态路由 58RIP报文被封装在( )数据报中传输。A.ICMP B.IP C.UDP D.TCP 59RIPv1采用( )方式进行路由通告A.单播 B.组播 C.广播 D.以上皆是 60RIPv2采用( )方式进行路由通告A.单播 B.组播 C.广播 D.以上皆是 61OSPF报文被封装在( )数据报中传输。A.ICMP B.IP C.UDP D.TCP 62OSPF采用( )方式进行路由通告A.单播 B.组播 C.广播 D.以上皆是 63. 在路由表中只采用下一跳地址而不用完整路径的好处是( )A.减小了路由表的规模。B.去掉了路由表中关于相同路径的冗余信息。C.使路由表变得简单,便于维护。D.以上皆是 64当前因特网采用的是( )A.层次型命名机制。B.无层次型命名机制。C.无层次型和层次型同时采用D.都不采用 65. DNS资源记录中,授权开始资源记录是指( )A.IN CNAME B.IN A C.IN SOA D.IN NS 66DNS资源记录中,正规名资源记录是指( )A.IN CNAME B.IN A C.IN SOA D.IN NS 67DNS资源记录中,地址资源记录是指( )A.IN CNAME B.IN A C.IN SOA D.IN NS 68DNS资源记录中,名称服务器资源记录是指( )A.IN CNAME B.IN A C.IN SOA D.IN NS 69DNS服务器使用UDP/TCP的( )号数值端口。A.110 B.80 C.53 D.21 70DNS服务器和客户端属于TCP/IP模型的应用层,DNS使用( )来进行通讯。A.TCP B.UDP C.TCP和UDP D.两者都不用 70引导协议BOOTP是针对网络上无盘节点而设计的启动协议,无盘节点启动时它需要从网上获得以下信息:( )A.自己的IP地址 B.文件服务器的IP地址C.可运行的初始内存映象 D.以上皆是 71DHCP支持哪种类型的地址分配:( )A.自动分配 B.动态分配 C.手工分配 D.以上皆是 72BOOTP/DHCP客户端的UDP端口号为( )A.52 B.53 C.67 D.68 73. BOOTP/DHCP服务器的UDP端口号为( )A.52 B.53 C.67 D.68 74. 在一台源IP主机和一台目的IP主机之间进行的IP通信称为( )A.单播 B.组播 C.广播 D.直播 75. 在一台源IP主机和网络中所有其它的IP主机之间进行的IP通信称为( )A.单播 B.组播 C.广播 D.直播 75. 在一台源IP主机和网络中多个IP主机之间进行的IP通信称为( )A.单播 B.组播 C.广播 D.直播 77. FTP服务器端使用的熟知端口是( ) A:20 B:21 C:22 D:23 78TFTP传输的数据使用固定长度的分组报文,其长度为( )字节。 A:256 B:512 C:1000 B:1024 79.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使用的熟知端口号为( ) A:23 B:25 C:110 D:143 80. 邮局协议POP使用的熟知端口号为( ) A:23 B:25 C:110 D:143 81因特网报文访问协议IMAP使用的熟知端口号为( ) A:23 B:25 C:110 D:143 82因特网报文访问协议IMAP的工作模式包括( )A.离线工作模式 B.在线工作模式 C.断开工作模式 D.以上皆是 82HTTP通信方式主要有( )A.点对点方式 B.具有中间服务器方式 C.缓存方式 D.以上皆是 83HTTP协议工作在(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二、判断题:1信息基础设施是当今信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2当今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的三大基本要素是土地、能源和信息 3广域网最初连网的要求主要出自两点:健壮的分布式系统需求和资源共享需求。4基于TCP/IP的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 NGN)将成为目前三大网络的终结者。P25TCP/IP协议既可以用于网络之间的互联,又可以用于局域网内部的联网。6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揭开了中国人使用因特网的序幕。7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通过通信协议实现资源共享的独立的计算机的集合。 8一个网络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必须是相同的 9格状网中任何一个结点都至少和其他两个结点相连,因此,可靠性高 10()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网络可以划分为总线型网、环型网、星型网、格状网。11()按照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可以划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域网 12()拓扑图中的点通常称为结点,结点分为交换结点和访问结点 13()交换结点一般指使用或提供服务的主机,访问结点一般是指进行信息转发的连网设备。p2414()网络协议是通信双方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的集合 16()网络协议包括三个要素:语法、语义和使用规则 17()对等实体之间数据单元的传输经历了在发送方逐层封装,在接收方的逐层解封装这两个过程。 18()无论是以太网、快速以太网、还是千兆以太网,其数据帧的格式都是一样的,因此这三种网络可以方便的交换数据19()IEEE 802.11g可以兼容IEEE 802.11b,但与IEEE802.11a不兼容 20()为了实现网络的互联,必须解决三个基本问题,即协议转换、寻址和路径选择 p4121()通常有两种不同层次的网络互联:应用级互联和网络级互联,因特网采用了应用级互联技术 p4222()因特网协议通常又称为TCP/IP协议,TCP/IP协议分为4个协议层 23()IP协议既是网络层的核心协议,也是TCP/IP协议簇中的核心协议。24()在进行网络互联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物理网络地址的统一问题。 25()B类地址的第一个字节的取值范围为128191。26()C类地址的第一个字节的取值范围为193223 27()每个网络都要占用两个IP地址,一个用于标识网络,一个用于网络广播。 28()网络号不能为全“0” 29()网络号不能为全“1” 30()主机号不能为全“0” 31()主机号不能为全“1” 32()IP地址的网络号加子网号加为“0”的主机号构成了子网的地址 33()建议子网号不能全“0” 34()建议子网号不能全“1” 35()因特网在网络层使用IP地址的同时,在物理网络中仍使用物理地址。36()ARP用于从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映射 37()RARP用于从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38()ARP请求帧在物理网络中是以广播方式发送的,ARP应答帧是以单播方式发送的。 P65 39()可以使用ARP确定远程主机的物理地址 p6540()每台主机都维护一个名为ARP高速缓存的本地列表。ARP高速缓存中含有最近使用过的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映射列表。 P6541()每次计算机或路由器重新启动时,都必须动态地创建地址映射表。42()一种控制地址映射表项超时值的方法是在ARP高速缓存中创建一个静态表项。静态表项是永不超时的地址映射表项,机器重启也不会消失 p6743()引入ARP高速缓存的好处在于:一次解析,多次使用。 P7244()数据包在从源到目的地的传输是通过逐级跳的方式完成的。在转发过程中数据包的IP地址和物理地址都不会发生变化。45()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可以实现从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转换。46()ARP请求帧在物理网络中是以广播方式发送的,即IP地址为全“1”47()RARP需要有RARP服务器帮助完成地址解析,而ARP不需要专门的服务器。48()借助于代理ARP进行通信和与远程主机的通信是相同的。 P7749()由于IP数据报携带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所以是端到端协议。50()IP协议提供无连接数据报服务,各个数据独立传输,可能沿着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地,也可能不会按序到达目的地。51()IP数据报的首部通过CRC校验来保证其正确性 p8452()分片可以在信源机或传输路径上的任何一台路由器上进行,而分片的重组只能在信宿机上进行。 P8753()片重组的控制主要根据数据报首部中的协议、标志和片偏移字段进行。 P8854()数据报的分片和重组操作对用户和应用程序的编程人员都是透明的,分片和重组操作由网络操作系统自动完成。 P8855()IP选项是IP数据报首部中的变长部分 p8856()生存时间TTL是IP数据报在网络上传输时可以生存的最大时间,每经过一个路由器,数据报的TTL值减1。57()ICMP协议设计的最初目的主要是用于IP层的差错报告,由路由器或信源以一对一的模式向信宿报告传输错误的原因。 P9558()ICMP与IP协议位于同一个层次(IP层),但ICMP报文是封装在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进行传输的。 P9659()ICMP协议是IP协议的补充,用于IP层的差错报告、拥塞控制、路径控制以及路由器或主机信息的获取 p9660()ICMP差错报告除了报告差错,还负责纠正错误 p9761()ICMP差错报告发现出错的设备同时向信源和信宿报告差错 p9762()产生ICMP差错报告的同时,会丢弃出错的IP数据报。 P9863()ICMP差错报文本身不会再产生ICMP差错报告。 P9864()分片报文的所有分片都会产生ICMP差错报告。 P9865()组播地址报文不会产生ICMP差错报告。 P9866()特殊地址和的报文不会产生ICMP差错报告。 P9867()当路由器无法根据路由表转发IP数据报时或主机无法向上层协议和端口提交IP数据报时,将丢弃当前的数据报,并产生信宿不可达差错报告,同时向信源和信宿报告出错。 P9868()在数据报的传输过程中,首部的TTL值用于防止数据报因路由表的问题而无休止地在网络中传输。69()当TTL值达到最大值256时,路由器会丢弃当前的数据报,并产生一个ICMP数据报超时报告。 P9970()在信宿进行分片重组时会启动重组定时器,一旦重组定时器超时,信宿就会丢弃当前正在重组的数据报,然后产生一个ICMP数据报超时报告,并向信源和信宿发送该超时报告。71()ICMP利用源抑制的方法来进行拥塞控制。通过源抑制来减缓信源发出数据报的速率。72()源抑制包括四个阶段:发现拥塞阶段、解决拥塞阶段、抑制拥塞阶段和恢复阶段 p10173()为了解决路由器路由表的刷新问题,ICMP提供了重定向机制。74()ICMP重定向报文由位于同一网络的路由器发送给主机,完成对主机的路由表的刷新。P10275()ICMP产生重定向报文的同时会丢弃原数据报。 P10376()虽然ICMP协议可以接受来自上层的请求,但并不直接封装来自上层协议的数据。 P10777.()主机利用ICMP路由器请求和通告报文不仅可以获得默认路由器的IP地址,还可以知道路由器是否处于活动状态。 P10878()TCP/IP采用表驱动的方式进行路由选择 p11079()主机和路由器能够根据路由表所反映的拓扑信息找到去往信宿的正确路径。80()主机和路由器上的IP协议负责根据路由表完成路由选择,路由表的建立与刷新由专门的路由协议负责。 P11081()一个路由表中最多只能有一个默认路由表目,该表目一般放在路由表的最前面 p11282()由于默认路由的信宿地址和子网掩码都是,所以任何IP地址和它都是匹配的。 P11283()路由表的建立和刷新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P11484()RIP报文被封装在UDP数据报中传输。RIP使用UDP的520端口号。85()传输层的目的是弥补和加强通信子网服务。P12986()传输层提供点到点主机间的通信,而通信子网提供端到端进程间的通信。P12987()路由表中下一跳地址和输出接口地址有可能是相同的。P(113)89()和路由器一样,主机中也存在一个路由表。 P(112)90()TCP和UDP采用协议地址来标识某一主机上的通信进程。 P129( )月( )日是元旦节。 ( )月( )日 是中秋节。91()网络通信是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两个通信的进程构成一个关联。(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92()因特网中要全局惟一地标识一个进程必须采用一个三元组:(协议,主机地址,端口号)。 P13093()当进程要与远地进程通信时,首先申请一个熟知端口,然后根据全局分配的临时端口号与远地服务器建立联系,传输数据。P13194()在TCP/IP协议中栈中,TCP校验和是保证数据正确性的唯一手段。 P13195()解决TCP重复连接的办法是在建立连接时采用三次握手方法。天气渐渐热起来了。96()流量控制可以在网络协议的不同层次上实现,TCP的流量控制是在传输层上实现的端到端的流量控制。P13797()TCP的拥塞控制,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