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 极地地区(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和北极黄河站的名称、位置。2、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本资料、图片及收集的有关资料信息,认识两极地区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增强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名称和位置。2、理解人类对极地科学考察的意义,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难点】理解人类对极地科学考察的意义,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方法】读图提问法、小组讨论自学合作指导法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南极地图,有关极地地区科学考察活动和考察站的资料及景观图片,南北极动物图片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约12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同学们,我们知道南、北极地区分别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和最北端,这样独特的位置使两极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冰雪世界,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为什么还有大批的科学家前去考察呢?师承转:大家说得很对,因为那里是:板书:二、科学考察的宝地学生议论,自由发言。 二、学导达标学习任务二:科学考察的宝地(1516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出示导学提纲,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1、1985年2月我国 站在 岛上建成,1989年2月 站在南极大陆上建成,第三个考察站昆仑站已于2009年2月建成。在北极地区建立了黄河站。2、南极地区有丰富的 、大量的固体淡水、丰富的 等资源,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北极地区石油 、 、 等资源丰富。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完成自主学习提纲合作展示(约6分钟)合作展示合作展示合作展示二、科学考察的宝地1、科学考察站(1)阅读课本p104两则新闻报道,结合你的所见所闻,说一说我国已在南极建立了哪些科学考察站?师点拨:长城站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山站,是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第二个科学考察站。课件展示:昆仑站的位置图和开站仪式图片及新闻资料(或口述并板出位置图) 新华网南极中山站2009年2月2日电(记者刘奕湛)中山站时间2日9时25分(北京时间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 (2)你能说出三个科学考察站建立的时间吗?三次建站时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师点拨: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好时间一般在南半球的夏季(每年12月到次年2月)(3)读课本图10.2“南极地区”:找出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的位置,哪些站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看看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什么方向?师绘板图,标出三个考察站位置读图指导:在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上辨认方向:顺东逆西,内南外北。即长城站所在的经线在中山站所在经线的逆时针方向(选择两地之间经度差不超过180的弧段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则长城站在中山站的西方;长城站所在的纬线在中山站的外侧,则长城站在中山站的北方;因此长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4)师补充:2004年7月28日,我国在北极地区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设了黄河站并投入使用。承转:世界上许多国家建设了极地考察站,每年都有大批的科学家前去考察,是什么吸引了他们呢?2、两极的自然资源自学104106页教材内容,结合课本图10.2“南极地区”,小组探讨: (1)人们最初去极地地区是出于什么目的?现在的目的是什么?(2)南极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其中最丰富的资源是什么?师点拨:南极洲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板书:丰富的自然资源。(3)南极大陆地下的煤是怎样形成的?(4)为什么把南极地区称为“天然实验室”?板书:原始的自然环境师小结: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所以大批的科学家前往南极,目前,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 (5)读10.6南极科学考察示意图,说一说科学家是怎样在南极进行科学研究的?(6)自读105页阅读材料穿越南极,看看在考察的过程中,科学家们遇到了什么困难?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精神? 师点拨:我国冰川学家秦大河就是穿越南极时其中一位非常出色的科学家,他和科考队员们卧寒冰、沐风雪,置生死于度外,勇于探索的献身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7)阅读课本p107“活动2”秦大河的描述,讨论:极地的科考价值以及人类考察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师点拨:人类考察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更好地进行可持续发展承转:北极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同南极一样,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也曾多次派出考察队对北极地区进行了考察。(8)展示图片10.8和10.9,结合课文,说说北极地区有哪些研究和考察价值?阅读两则新闻结合结合站的建站时间和位置山站位于南极圈以长,是进行科学考察的好时机自己所了解的信息回答: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通过资料了解我国新建的昆仑站的建站时间和位置生讨论、交流、展示:长城站1985年2月20日中山站1989年2月26日昆仑站2009年2月2日三次建站都是在2月,这是因为2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也是极昼期,白天时间长,便于考察和施工建设。读图寻找并圈出一生填板图a长城站、b中山站、c昆仑站在师引导下分析得出:能看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中山站和新建的昆仑站,因为这两个科学考察站都位于南极圈内。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学生活动步骤:组内讨论、交流,师巡察提示。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或发表不同看法。师参与总结。人们最初去两极地区的目的是自然探险,而现在的目的是进行科学考察。(1)有煤、铁等丰富的矿产资源。(2)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3)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4)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成为天然实验室。最丰富的是固体淡水资源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南极大陆原来并不在南极位置,而是位于温带地区,生长着茂密的森林,经过地质变化形成煤层。后来漂移到南极大陆。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从直升机上发出并接受反射回来的无线电信号,用来测量南极大陆岩床上的冰层厚度。利用钻孔机从冰层钻取圆柱样品,可以获得南极过去数千年的降水和气温的记录。自由阅读,思考回答,体会南极考察队员为追求真理,不畏艰难险阻,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在师引导下总结:在地球这个大系统中,一切要素变化的迹象,都可以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记录在南极冰盖的积雪和冰川里。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地球的历史状况,从而总结出地球发展的历史规律,为我们今后的生活更好的服务,这才是科学考察真正意义所在。北极地区同样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比南极地区更具有多样性,独特的自然条件也为开展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场所。因此,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一样,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巩固训练同步学习与探究102103即时巩固选择题16抢答选择题16,口头交流答案,评价,纠错。学习任务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约1516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承 转两极地区是世界科研的宝地,目前,环境保护却面临着严重威胁,每年大量的鲸鱼被捕杀,北极地区的北极熊、海豹、海狮、海象等也遭到人们的滥杀,极地的环境保护已提到了议事日程。我们该如何保护和利用极地呢?自主学习出示导学提纲,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极地的 原因:南极周围海域的 、北极地区保护与 的 、 等动物均遭到人们滥杀。和平利用 措施:1959年12月 、 等12国签订了 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完成自主学习提纲。 合作展示(板书)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1、阅读教材p107新闻报道sos!和第一段文字,(1)提问:这则报道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析讨论:108页活动2,你们对日本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师小结: 这说明极地地区面临生态危机,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一些国家假借科学研究的名义而发展本国的经济。师补充:目前国际上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南极臭氧层空洞;最近在南极冰层里又发现了空气污染的颗粒。这些都说明(板书)1、南极生态遭到破坏2、讨论:我们如何去保护和利用极地地区? 师讲述:事实上我们也正朝这方面努力,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已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3、扩展引导:阅读108页阅读材料,看看南极科考队员为我们树立了什么榜样?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同桌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认识,选代表展示发言生1:说明南极生态遭到破坏。生2:日本大量捕杀鲸鱼,声称是为了进行科学研究,可是鲸鱼肉却成了日本人餐桌上的美味。他们的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生3:现代科研手段并不需要通过杀死鲸鱼来进行科学研究,所以不管是什么国家什么人,都不能假借科学研究的名义来滥杀鲸鱼,都要自觉爱护它,从自身做起,保护我们共同拥有的资源。生讨论,师参与交流,归纳总结: 一是:制定国际条约,进行国际合作,和平利用,共同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加强个人的环保行为。生阅读材料,讨论,自由发言南极科考队员热爱大自然,精心地保护着南极不受污染的环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不随地扔塑料袋、不随地吐痰等等,保护学校、社区和家乡的环境。巩固训练同步学习与探究103104即时巩固选择题15开放性作业读图题抢答选择题15,口头交流答案,评价,纠错。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答案,找生口头展示,师生评价。三、归纳总结(约1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自己的收获。出示学习结果自我总结提纲:(1)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2)这节课我有什么体会?(3)我对这节的学习经历有什么感受?(4)这节课的问题解决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吗?(5)这节课的学习对我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启迪?学生对照提纲认真反思。学生向其他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四、迁移提升(约2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003年元月,美国政府宣布,将拨款2000万美元,在南极大陆修筑一条连接麦克默多和南极点的公路,以便科学考察者和物资运输能快速安全到达目的地。 这一计划刚刚宣布便遭到来自各方面的强烈反对,你知道反对的原因吗?思考回答: 南极是目前世界上人类唯一没有留下战争痕迹的地方,南极公路的建成将会使这块世界上最后的净土被毁,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五、智能测评(约78分钟)1、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和平站 d.东方站2、到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是北半球的( )a.夏季 b.春季 c.秋季 d.冬季3、下列关于两极地区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都建立了众多的科学考察站 b 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c 都非常寒冷 d都没有长期定居人口4、南极地区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 ) a 煤炭资源 b 铁矿资源 c 生物资源 d固体淡水资源 5、假如你是一位光荣的科考队员,并将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的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内容的是 ( )a 矿产、淡水资源的考察 b 海洋生物资源的考察c 森林生态系统的考察 d原始自然环境的考察6、人们去极地考察的最终目的是 ( )a 为了自然探险 b 为了观光旅游 c 为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d 为了人类更好地进行持续发展7、南极考察队员们可能遇到的危险有 ( )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积雪、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人酷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整个南极大陆碰不到任何人,无法求援随时可能遭到熊的袭击 a b c d 8、为了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a南极条约b世纪议程c巴西环境报告 d生物多样性公约9、爱护和保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下列哪一项做法是正确的a.去南极捕鱼 b.大规模的开发南极矿产 c.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里 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10、材料一: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于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昆仑站的成功建立,标志着我国已成功跻身国际极地考察的“第一方阵”。材料二:南极洲图(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大洋:a b c 大洲:d (2)我国建立的科学考察站:e f g ,e站在南极点的 方向,e站在g站的 方向,三个科考站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填代号)。(3)我国南极科考队在下列什么时间到南极考察合适( )a、12月 b、5月 c、7月 d、10月(4)在南极的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建安综合类考试试题及答案
- 停电停水考试题及答案
- 科研道德试题及答案
- 自动挡科目一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贵州云岩区第十六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大连市属国有企业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4年体育教师编制考试体育专业基础知识必考题库和答案
- 2025中药治疗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4新 公司法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
- 120急救考试题及答案
- 妊娠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 项目人员离职与人员替补计划管理方案
- 隧道坍塌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货车司机服务流程
- 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方案
- 2022年江苏省春季高考数学试卷
- XXX加油站风险分级管控台账
- 甘12J8 屋面标准图集
- 购买设备合同
- GB/T 19666-2019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通则
- GA/T 1241-2015法庭科学四甲基联苯胺显现血手印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