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章教材主要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它是在学生已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章教材内容共分为四部分: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以及一般笔算方法,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在试一试的教学中出现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和一般方法,并能将一般方法迁移到多位数的乘法运算中。2.乘法的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先安排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有较深刻的印象;然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所学乘法知识,通过估算的手段解决具体问题。估算没有固定的法则,应依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策略,使估算结果尽可能接近实际。通过让学生经历用估算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灵活的估算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3.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探索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的主要内容之一。当遇到大数的运算时,需要借助计算器来计算,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交流等活动,体会计算器在探索规律中的作用。本单元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这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能够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方法,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以及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引导学生自己计算、交流,获得一般算法。学生在前三年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具有乘法笔算的经验,可以自己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因此列出竖式,启发学生自己完成计算,并通过小组交流,获得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一般方法。教学时主要让学生尝试计算,帮助总结出笔算方法,即先从个位起依次用各数位上的数乘另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2.让学生尝试、思考末尾有0的乘法。在掌握笔算的一般方法之后,教材安排了试一试,让学生自主尝试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以及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时,在列出算式后,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认识自己列竖式计算,再和同学交流,获得比较简便的笔算方法。即先把0前面的数对齐相乘,然后在得数的末尾添一个0。教学时要注意,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情况,讨论积的末尾要添上几个0,明白可以先算0前面数的乘积,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出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这里要让学生明白,哪些0是计算出来的,哪些0是计算后添上的,以免学生产生误解。3.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使用计算器探索大数的规律时,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索、交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本章所学内容,是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扩展和提升。因此,教学时应密切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发展水平,应为学生提供由旧知迁移到新知的广阔背景。2. 引导学生回忆两位数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估算,想一想列竖式后,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比较方便合理;想一想如何根据具体情境取乘数的近似值,才可能使计算结果既接近准确数,又灵活方便。3. 使学生在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运算意义的理解,提高乘法笔算、估算的计算技能,提高用乘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形成笔算乘法的良好认知结构。1卫星运行时间2课时2有多少名观众1课时新|课 |标|第 | 一| 网3神奇的计算工具1课时4有趣的算式1课时5练习三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教材第3031页)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估算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估算,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使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3.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对估算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重点:能熟练、正确地进行估算和笔算。难点:掌握乘法竖式的算理。课件。(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情境图)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10圈、20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指名让学生口算汇报。1142=228(分)11410=1140(分)11420=2280(分)师:说一说“11410”“11420”,你是怎样算的。【设计意图:借助时事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引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估一估: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很容易列出算式:11421=()(分)师:同学们,这是几位数乘法?(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你想用什么方法算11421=()?要求: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新|课 |标|第 | 一| 网预测:学生可以把114看作100来估算,也可以把21看作20来估算。生1:我是把114看作100,10021=2100(分),所以114212100,比2100多。生2:我是把21看作20,11420=2280(分),所以114212280,比2280多。生3:我是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分),所以114212200,比2200多。生4:我是把114看作120,把21看作20,12020=2400(分),所以114212400,大约2400。师:估算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两个乘数都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整百数;也可以只把其中的一个乘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同学们,这两种方法相比,哪种方法更简便些?生:都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这样口算起来更快。师:所以,在估算的时候,我们一般都选用这种方法。2.算一算: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师:当我们需要准确的数值时,该怎么办呢?你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地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小组展示汇报结果。解决方法1:11420=22801141=1142280+114=2394解决方法2:11421=11473(把21看成“73”)=7983(利用旧知,多位数乘一位数)=2394解决方法3:11421100104202000200801100104 2280+1142394 1 1 4(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2 11 1 411412 2 8114202 3 9 4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着重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乘得的数就要和那一位对齐”这一难点。3.算一算,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使他们掌握笔算方法。小组内交流,并汇报运算结果。【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把旧知迁移应用到新知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内在规律,学好每一块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对照着竖式,小组内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X k B 1 . c o m小组交流后,教师小结方法。【设计意图:及时归纳新知,提取规律性的学习方法,并且牢牢把握。从旧知到新知,由归纳总结到发散运用,是举一反三的必要前提。】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11421=竖式1 1 4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2 11 1 4 11412 2 8 114202 3 9 41. 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教师的工作贵在启发,重在信任,让学生有表现自己才干的机会。2.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比较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已能通过各种思维去寻找解决的办法。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案,每种方法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教师只要稍微指点一下,就很容易找到最简便、最具普遍性的方法。我认为这样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是非常重要的。http :/ww w.xk 3.在练习设计中,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计算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原本枯燥的计算充满了活力,并且培养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A类1.先估一估,再列竖式计算。98223172180821341210531(考查知识点:掌握估算的方法以及笔算方法;能力要求:提高计算能力。)B类2.解决实际问题。队别一队二队三队每天架设的米数204180193工作天数111312(1)三个队共架设电缆多少米?(2)哪个队架设的电缆最长? w W w .x K b 1.c o M(3)三个队合作6天可完成一项工程,请问这条电缆长多少米?(考查知识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力要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 9822200031721640080821160003412350105313000(竖式略)9822=215631721=665780821=169683412=40810531=3255B类:2. (1)20411=2244(米)18013=2340(米)19312=2316(米)2244+2340+2316=6900(米)(2)因为2244米2316米90米,不够。7. 22800132443380259233046105808. (1)80140=11200(元)(2)70160+(80-70)138=12580(元)12580元11200元,赚钱。有多少名观众。(教材第3334页)1.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重点: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能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难点: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新 课 标 第 一 网课件、同桌准备一份报纸、黄豆1千克。课件出示大型演唱会图片。师:这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谈论。师:你估计这个体育场能容纳多少名观众?【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的情境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1.出示教材主题图(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情境图)。师:认真观察体育场座位排列情况,要估计这个体育场能容纳多少名观众,你有什么办法?学生独立思考,估算整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小组交流,让每个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和估算结果。小组选派代表,展示汇报结果。生1:先算每个看台大约有多少个座位,再算一共有多少个看台,就可以算出大约有多少人。生2:先看每排大约有多少个座位,再算一共有多少排,也可以算出大约有多少人。学生的估算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2.估算观众人数,(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看台放大图)。师:数一数,一个看台有多少人?学生小组交流展示汇报。将座位分成大致相等的3份,每份中的一行有7人,这样的8行就是78=56(人);一共3份,就是563=168(人)。师:有28个看台,你能估算出这个体育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吗?师:理解数量关系,列式解答。281685100(人)把28看成30,168看成170,30170=5100,所以281685100(人)。小结:一般情况下,估算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据估算成整十、整百的数,这样计算简便。3.巩固练习。出示一张报纸,算一算一张版面的字数(同桌合作)。A.数一行的字数和总行数。http :/ww w.xk B.报纸折出一块的字数与整版字数。学生小组交流展示汇报。4.小组活动:每小组拿出自带的1千克黄豆,估算大约有多少粒。活动要求:(1)学生每四人一组,各小组准备1千克黄豆。(提前布置好)(2)提问:每组有1千克黄豆,估计有多少粒?(3)先讨论估计步骤,再操作。(4)动手操作时,合理分工协作。汇报方法:(1)抓一把黄豆,猜测有多少粒。(2)装满一个盒子大约需要多少粒,看1千克黄豆能装几盒,计算出1千克黄豆的粒数。小组汇报估计结果。生1:一把大约有100粒,可以抓56把,估计有10056=5600(粒)。生2:装满一个盒子大约需要500粒,1千克黄豆大约能装11盒,估计有50011=5500(粒)。以上活动只要学生说法合理,都要给予肯定、表扬。【设计意图:估计具体事物的数量时,可以把它分成相同的几部分,先估计出一部分的数量,再估计出总数量;也可以列出乘法算式,估计出乘法算式的积,再确定事物的数量。】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总结。【设计意图:能用不同的方法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进行估算,要不断总结自己估计的方法,并能与同学交流合作。会灵活地估计生活中的一些数据,养成良好的探索意识。】A类1.下面是一幅草坪图,如果每小格是10平方米,估一估,草坪的面积约是()平方米。(考查知识点: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能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能力要求: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B类2.下面是一幅铺满豆子的图,估一估有多少粒豆子。(1)把上图平均分成()份。(2)数一数,每份有()粒豆子,图中大约一共有()粒豆子。(考查知识点: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能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能力要求: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 180B类:2. (1)64(2)7448教材第34页“练一练”1. 200株2. 约600粒3. 30平方米4. 略5. 略神奇的计算工具。(教材第3536页)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算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和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探索意识。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算式的运算和只有用同一级运算的两步算式的运算。难点: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新 课 标 第 一 网课件、计算器等。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计算器。师:关于计算器,你都知道哪些知识?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的计算器。师:你们小组的计算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小组内交流,并汇报。教师总结:计算器有很多种,一般都由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组成。(展示计算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计算器。(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由计算器导入新课。借助计算器这一教具,通过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件出示:计算器)1.整体认识。这是一个计算器的面板,上面部分是显示器(突出显示),下面部分是键盘(突出显示)。2.认识键盘。(1)观察一下,这个键盘上的哪些键你已经认识了?上来指给大家看看。(2)互动生成。有0、1、2、3、4、5、6、7、8、9这些数字的键叫数字键(板书:数字键)。自己指一指你手中计算器的数字键。有+、-、这些运算符号的键叫运算符号键(板书:运算符号键)。自己指一指你手中计算器的运算符号键。有ON字母的是开机键(板书:开机键)。你能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到开机键吗?你知道开机键除了开机还有其他功能吗?(清零,或者利用清零键AC键)有OFF字母的是关机键(板书:关机键)。你能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到关机键吗?有些计算器上没有关机键,又是怎样关机的呢?(自动关机)如果按错了,你知道用哪个键清除你按错的数字吗?清零键AC键或者ON键。新|课 |标|第 | 一| 网其他一些键的名称和功能又是什么呢?我们以后慢慢认识,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阅配套的说明书。3.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出示题目,你会用计算器上你认识的键进行计算吗?试一试。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观察怎样按键比较方便,而且不容易出错。计算完第一道题,怎样才能开始算第二道题?应该先按什么键?认识清零键AC键。4.计算比赛,任选一个自然数,进行计算。学生汇报结果,并谈谈自己的感受。5.你还知道哪些计算工具? 新 课 标 第 一 网出示教材的情境图,让学生了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以了解计算器的键盘及各功能键的作用为基础,进而带动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一些四则运算的题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什么情况下使用计算器最合适?学生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神奇的计算工具计算器w W w . X k b 1.c O m1. 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设计教案之前进行了调查,得知大多数学生都会使用计算器。有的是家长教的,有的是自己拿计算器按按就会了,所以用计算器计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的按键及功能,教师作补充,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认识与运用上。A类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756+4673028-2965380+192+43(考查知识点:会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算式的运算;能力要求: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B类2.用计算器计算第一行四道题,找出规律后直接写出下面五道题的答案。191234567892912345678939123456789491234567895912345678969123456789791234567898912345678999123456789(考查知识点: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能力要求: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探索意识。)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 122363615X|k |B| 1 . c|O |mB类:2. 111111110122222222023333333303444444440455555555056666666606777777770788888888089999999909教材第36页“练一练”1. 1445325041758811431239140342. 3538(任选一个)5557(任选一个)3. 大约浪费的电量:41000000048=19680000000(千瓦时)一年用电:41000000010012=492000000000(千瓦时)196800000001200=16400000(个)够16400000个家庭用一年。4. 52431=22412最大。有趣的算式。(教材第3738页)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两步连续运算。2.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重点: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两步连续运算。难点:通过大数目的计算,探索与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课件、计数器等。1.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32456+781321398401-4296296205435=289500+3276-384675661282252233133=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操作方法。X|k |B| 1 . c|O |m2.同桌出题,练习使用计算器的方法。【设计意图:以令人头晕目眩的算式导入课题,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通过同桌的互相出题考查,培养仔细认真的习惯。使学生必须明白,即使使用计算器计算,也是不能马虎的。】师:要做好一件事,先要把相关工具准备好,而且还要熟练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下面我们比一比谁使用计算器更熟练。1.规则:在1到9之间,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数字记在心里,把这个数字在计算器上按9次,然后除以12345678。你只要告诉我结果是多少,我就可以猜出你最喜欢的数字是几。2.学生算,教师猜。3.请学生猜。观察:11111111112345678,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把算式写出来,观察并交流汇报。小结:计算的结果是你喜欢的数字的9倍,只要用这个结果除以9就可以猜到你喜欢的数字是几了。4.探索规律。师:数学中很多好玩的游戏,都是运用了奇妙的数学规律。看你能顺利闯到第几关。第一关: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你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例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学生小组交流,并展示汇报。找出规律,说出111111111111111111的结果是多少。第二关: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你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例2)9999=新 课 标 第 一 网999999=99999999=不用计算,你能知道下面算式的结果是多少吗?9999999999=999999999999=(1)找出规律,直接写得数。(2)按规律接着编题,并写出答案。第三关:观察下面的算式和得数分别有什么特点,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用计算器验证结果。(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例3)19+2=11129+3=111新 课 标 第 一 网1239+4=111112349+5=123459+=123456+=【设计意图:仔细观察算式的结构,在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学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归纳算式的特点,提高学习的兴趣。】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感受?与同伴说一说。【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交流与运算,归纳算式与结果之间存在的规律,达到不用运算就能写出正确答案的效果。】有趣的算式探索规律1. 本节课的设计着重巧妙安排,体验计算器的好处。2. 如何让学生体会用计算器的好处,我设计了一个数目较大的计算。能主动用计算器计算的学生,选择计算工具的能力较强,很有成就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正确计算,也显示了其较强的计算能力。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交流,自然地发现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好处快捷、准确,为今后合理选择计算方法作了有效的铺垫。A类1. 用计算器计算。999911=999912=999913=999914=不用计算,你能知道999919的结果是多少吗?(考查知识点:通过大数目的计算,探索与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能力要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新 课 标 第 一 网B类2. 找出规律,快速计算。25=2255=222555=22225555=2222255555=(考查知识点:通过大数目的计算,探索与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能力要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 109989119988129987139986999919=189981B类:2. 101210123210123432101234543210http :/ww w.xk 教材第38页“练一练”1. 1428572857144285715714287142858571421428577=9999992. 6174练习三。(教材第3941页)1.能结合具体情境活动,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解决两、三步乘法运算的实际问题。2.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3.认识计算器,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4.通过对乘法运算规律以及有趣的算式规律的探索,经历问题探索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方法,并会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运算。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乘法竖式计算、乘法估算,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材,课件,计算器。师:同学们,第三单元“乘法”的学习到这儿就要结束了,关于这部分内容,你们学会了多少?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可能会说:我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我学习了大数的估计,在估计具体事物的数量时,可以把它分成相等的几部分,先估计每部分的数量,再估计总数;也可以列出乘法算式,估计出算式的积,再估计具体事物的数量。我学会了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用电子计算器计算时,先用数字键按出第一个数,再按运算符号键,接着按出第二个数,最后按等号键得出结果。我明白了,原来在寻找有规律算式的规律时,需要连续求出几个算式的结果,最后观察算式与结果,得出规律。【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梳理、概括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加深对算理的认识,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http :/ww w.xk 1.三位数乘两位数。师:在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巩固竖式运算的知识。(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第2题)淘气:先用13620=2720,再用1364=544,再把两个乘积相加,即2720+544=3264。这种分步算法,前面的一步是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后面的一步是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运用起来比较复杂。笑笑:直接按照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计算,首先是用两位数的个位分别和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23001-17:2024/AMD1: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MPEG systems technologies - Part 17: Carriage of uncompressed video and images in ISO base media file format - Am
- 【正版授权】 ISO 37114:2025 EN 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Appraisal framework for dataset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that create urba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 【正版授权】 ISO 22932-8:2025 EN Mining - Vocabulary - Part 8: Extraction
- 【正版授权】 ISO 10545-23:2025 EN Ceramic tiles - Part 23: Determination of elastic modulus for glazed and unglazed ceramic tiles,substrate and glaze layer
- 【正版授权】 ISO 12231-1:2025 EN Digital imaging - Vocabulary - Part 1: Fundamental terms
- 【正版授权】 IEC 60245-5:1994 FR-D Rubber insulated cables - Rated voltages up to and including 450/750 V - Part 5: Lift cables
- GB/T 19851.12-2025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第12部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器材
- 校园防病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北仑驾校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护理常规应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医院安保课件
- 文印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涂料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河北唐山某国有企业单位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留疆战士考试题库及答案
-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课件
- 赏识你的学生
- 哲学导论(完整版)
- 合成孔径雷达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 汉语拼音发音表(适合初学者和老年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