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康综合预案-2017-3(定稿)_第1页
万康综合预案-2017-3(定稿)_第2页
万康综合预案-2017-3(定稿)_第3页
万康综合预案-2017-3(定稿)_第4页
万康综合预案-2017-3(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1 总则31.1 编制目的31.2 编制依据31.3 适用范围51.4 应急预案体系61.5 应急工作原则72 事故风险描述72.1 公司概况72.2 事故风险描述8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43.1 应急组织体系243.2 指挥机构及职责254 预防与信息报告274.1 预警274.2 信息报告285 应急响应305.1 响应分级305.2 响应程序305.3 处置措施325.4 应急结束396 信息公开407 后期处置408 保障措施408.1 通信与信息保障408.2 应急队伍保障418.3 物资装备保障428.4 其他保障429 应急预案管理439.1 应急预案培训439.2 应急预案演练459.3 应急预案修订459.4 应急预案备案469.5 应急预案实施46附件1:公司应急部门及人员联系电话、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59附件2: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59附件3:规范化格式文本60附件4: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61附件5:有关协议或备忘录 671 总则 为了加强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并能在事故发生后快速、有效地处理事故,开展救援行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不受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91号令)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88号令)的规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1.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及其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我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在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控制和处置事故,特编制本应急预案。同时,通过本次应急预案的修订不断提高我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规范、指导我公司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工作,增强我公司预防和处理安全事故的应及能力,以实现持续改进,安全发展。1.2 编制依据1.2.1 有关安全生产主要法律、法规1.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2014年12月1日施行)1.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2015年1月1日施行)1.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8号,2016年9月1日施行)1.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2014年1月1日施行)1.2.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2009年5月1日施行)1.2.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8号,2013年7月1日施行) 1.2.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88号,2011年1月8日施行)1.2.1.8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年12月1日施行)1.2.1.9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国家安监局公告2015年第5号,2015年5月1日施行)1.2.1.10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年5月1日施行)1.2.1.11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2011年1月1日施行)1.2.1.12 安全生产许可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14年7月9日国务院第54次常务会议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1.2.1.13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 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1.2.1.14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部发1996140号)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D0001-2009)1.2.1.15 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2016年10月1日施行)1.2.1.16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0号, 2015年5月27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79号修正,)1.2.1.17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2002年5月12日施行)1.2.1.18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实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31346号)1.2.1.19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方法(安监总局第88号令)1.2.1.20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45号令2012年4月1日实施,安监总局令79号修订)1.2.1.2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安监总局令77号,2015年5月1日起施行)1.2.1.22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0号,2014年12月10日施行)1.2.2 有关安全生产主要技术标准1.2.2.1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1.2.2.2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1.2.2.3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2.2.4 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1990)1.2.2.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1.2.2.6 化工行业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1.2.2.7 化工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1.2.2.8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GBZ2.1-2007)1.2.2.9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 20571-2014)1.2.2.10 危险化学品罐区作业安全通则(AQ3018-2008)1.2.2.11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GB30077-2013)1.3 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公司区域内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等过程的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置。1.3.1 事故类型 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烫伤、电气伤害、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车辆伤害、噪声危害、淹溺、低温冻伤、物体打击、起重伤害等。1.3.2 事故级别 根据危险化学品发生事故危害程度及公司生产过程中实际情况分为级、级、级三个级别。 级:胺化工艺、丙酮精馏、加氢工艺、异丙醇蒸馏、酯化反应、酯交换反应及甲醇精馏、石油醚蒸馏过程中超温、超压,安全附件失灵或损坏,造成反应釜中的危险化学品冲出、发生火灾、爆炸等;危险化学品储罐区、仓库和相关岗位发生泄漏,且难以控制,并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造成1人及以上死亡或2人及以上重伤,设备损坏,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需外部救援的事故。 级:胺化工艺、丙酮精馏、加氢工艺、异丙醇蒸馏酯化反应、酯交换反应及甲醇精馏、石油醚蒸馏过程中超温、超压,安全附件失灵或损坏,出现反应釜中的危险化学品较大量泄漏,危险化学品储罐、储仓库较大量泄漏,可能形成轻度火灾、中毒,设备损坏,造成1人重伤,设备损坏,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下,2万元以上的。公司采取应急措施可控制事故扩大,短时间可以恢复正常生产。 级:生产岗位和罐区、仓库发生危险品物料轻微泄漏,设备短时间超温、超压,形成火灾隐患、人员轻度中毒,经济损失2万元以下的。采取现场应急处置即可恢复生产的。当发生级事故时,立即启动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或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并报告相关部。当发生级事故时,立即启动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或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并报告相关部。 当发生级事故时,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并报告公司。1.4 应急预案体系我公司建立了应急组织体系,预案由综合应急预案、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组成。预案明确了应急预案体系、应急工作原则、事故风险描述、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警与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信息公开、后期处置、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本预案为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另编制了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本预案与园区应急预案衔接。园区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1.5 应急工作原则1.5.1 以人为本,保护人员优先原则。最大程度的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1.5.2 统一领导,高效协调的原则。在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各个专业组按各自职责负责事故应急工作。1.5.3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预防、应急与公司生产实际相结合,切实做好防范、预警、演练和持续改进工作。1.5.4 遵循单位自救,政府指导组织、相关部门相结合的原则。事故单位自救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最基本最重要的救援方式。2 事故风险描述2.1 公司概况宿迁万康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康新材料)位于江苏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扬子路88号,成立于2011年3月29日,占地面积为195亩,法定代表人为项瞻波。项目劳动定员280人。生产厂区大门向南,紧临园区交通主干道路宽约16m的扬子路,扬子路南侧为园区规划建设用地,目前为空地;厂区西侧为宽9m园区道路中兴路,路西侧为沃特凯尔化学品(宿迁)有限公司;北侧为宽9m园区道路,路北为宿迁南翔化学品制造有限公司;万康新材料厂区东侧为宽9m园区道路,路东为为园区规划建设用地,目前为空地。目前,我公司厂区周边500m范围内无集中居民区、重要的公共设施等环境保护目标,交通便利。目前,万康新材料厂区已建成的生产车间有:15#生产车间(年产4000吨光稳定剂770)20、21#车间(年产5300吨四甲基哌啶醇)22#生产车间(年产7000吨三丙酮胺)。主要涉及化学品有氢气、异丙醇、镍、丙酮、液氨、硝酸铵、氢氧化钠、四甲基哌啶醇、甲醇、硫酸、癸二酸二甲酯、石油醚、甲醇钠、压缩氮气、癸二酸及产品770、三丙酮胺等。2.2 事故风险描述2.2.1 主要危险化学品物料危险有害性情况表名称危规号熔点()闪点()沸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主要危险特性下限上限氢气22001-250.2-252.84004.175易燃、易爆异丙醇32064-88.51280.3399212.7易燃、易爆、有毒镍420041453-2732-自燃、具刺激性液氨23003-77.7-33.565115.727.4强腐蚀性、有毒丙酮31025-94.6-2056.54652.513.0易燃、易爆、有毒硝酸铵50169169.6-210-助燃、易爆氢氧化钠82001318.4-1390-强腐蚀性甲醇32058-97.81164.8385636.5易燃、易爆、有毒压缩氮气22005-209.8-195.6-不燃、具窒息性硫酸8100710.5-330-不燃、强腐蚀性石油醚32002-73-2090-1202801.18.7易燃、易爆、有毒甲醇钠42020-450-易燃、强腐蚀性2.2.2 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种类、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2.2.2.1泄漏、火灾、爆炸事故2.2.2.1.1 三丙酮胺生产单元火灾、爆炸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2车间三丙酮胺生产过程:首先液氨和丙酮在硝酸铵的催化下生产三丙酮胺粗品,碱洗分层后三丙酮胺蒸馏出丙酮,丙酮精馏后套用、三丙酮胺精馏后成为成品入库。(1) 三丙酮胺合成单元泄漏、火灾、爆炸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三丙酮胺合成为胺化工艺,属于高危工艺,在反应失控、停水缺少冷却、蒸汽加热失控情况下出现超温、超压可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和连续的爆炸事故;丙酮为易燃易爆危险品,在发生泄漏与明火、高热、静电可引发火灾、爆炸;硝酸铵为易制爆化学品,在遇高热和猛烈撞击可发生爆炸事故;(2) 三丙酮胺精馏单元泄漏、火灾、爆炸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三丙酮胺粗品虽不是危险化学品,但具有可燃性,在发生泄漏后与明火可引发火灾事故;三丙酮胺粗品中含有一定量的丙酮,在发生超温超压或设备、管道、法兰破损发生泄漏,遇明火、高热、静电可造成火灾、爆炸事故;(3) 丙酮精馏单元泄漏、火灾、爆炸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丙酮为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在精馏过程中设备、储罐内混有空气,在高温下可引发火灾、爆炸事故,丙酮发生泄漏后与明火、高热、静电可引发火灾、爆炸事故;2.2.2.1.2 四甲基哌啶醇生产单元火灾、爆炸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0#车间四甲基哌啶醇生产过程:三丙酮胺、溶剂异丙醇在加氢釜中进行搅拌加入催化剂镍,通入氢气进行氢化反应生成四甲基哌啶醇,21#车间将四甲基哌啶醇结晶、离心得中间体四甲基哌啶醇装桶待用, (1)三丙酮胺氢化反应单元泄漏、火灾、爆炸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该工序涉及的物料异丙醇属于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氢气属于第2.1 类易燃气体;三丙酮胺属于可燃液体。异丙醇、氢气均易燃,其蒸气或气体与空气均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使用异丙醇、氢气过程中若发生泄漏,泄漏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事故;三丙酮胺在生产场所若存量过大,遇明火、高热可能造成火灾事故。异丙醇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易回燃。氢气比空气轻,具有易扩散、易泄漏且爆炸范围宽(在空气中4.1 75%)、点燃爆炸混合物所需能量低(在空气中最小点火能约为0.019 mJ)的特点。氢化过程中一旦氢气发生泄漏,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氢气密度较小,泄漏的氢气容易积聚在车间的顶部,与空气形成爆炸氛围,容易发生爆炸事故。加氢反应属于高危工艺,氢化反应是在加热加压条件下进行的,且加氢工艺为放热反应,温度、压力控制不当,易发生容器爆炸事故。氢化设备及管线静电接地不良、未使用防爆电器或防爆等级不符合要求均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在开停车时,氢化设备及管线内未采取清扫措施或不彻底,均有可能出现爆炸性混合气体环境,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氢脆及氢腐蚀危害。氢脆现象是在高应力和氢气的联合作用下发生的一种脆性破坏,使金属延性和韧性降低甚至产生裂纹。氢腐蚀是高温下侵入钢中的氢与金属晶体碳化物反应产生甲烷气泡,并在金属晶体间和非金属灰渣部位聚焦,引起延性和韧性劣化的现象。氢化过程使用溶剂异丙醇,异丙醇易燃易爆,氢化反应和异丙醇蒸馏回收过程中,异丙醇或其蒸气若泄漏到作业场所易引发火灾事故,空气中异丙醇蒸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一旦存在火源,则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加氢反应需要使用的催化剂骨架镍,骨架镍投入使用前,需要在活化釜用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活化,活化过程产生的氢气若不及时排放到安全地带,也容易造成爆炸、火灾事故。加氢釜为压力容器,若超压有发生容器爆炸可能。反应釜夹套蒸汽若泄漏到反应釜内,会造成反应釜内物料突沸冲料,有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可能。(2) 四甲基哌啶醇结晶、离心单元泄漏、火灾、爆炸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离心溶剂为异丙醇属于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在离心过程中离心机氮气置换不合格或离心机静电接地不符合规范均有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可能。 2.2.2.1.3光稳定剂770生产单元火灾、爆炸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5#车间产品光稳定剂770合成分2个步骤进行。首先合成癸二酸二甲酯,然后由四甲基哌啶醇合成产品光稳定剂770。(1) 中间产品癸二酸二甲酯生产单元火灾、爆炸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癸二酸二甲酯的生产只有一步酯化反应,该反应过程涉及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甲醇,甲醇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甲醇在生产过程中若发生泄漏,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酯化反应过程中如没搅拌中断或停止,容易引起局部剧烈反应,造成跑料,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反应过程超温、超压容易引起物料泄漏,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2)产品光稳定剂770生产单元火灾、爆炸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光稳定剂770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酯交换反应、水洗、脱色过滤、蒸馏脱溶、冷冻结晶、烘干包装等六个工序。该六个生产工序涉及的溶剂石油醚属于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甲醇钠属于第4.2类自燃物品;四甲基哌啶醇、癸二酸二甲酯、产品770均为可燃物质。石油醚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均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石油醚在生产过程中若发生泄漏,泄漏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事故;甲醇钠、四甲基哌啶醇、癸二酸二甲酯、产品770在生产场所若存量过大,遇明火、高热可能造成火灾事故;石油醚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易回燃。生产场所若存量过大,遇明火、高热可能造成火灾事故。酯交换反应过程中如搅拌中断或停止,容易引起局部剧烈反应,造成跑料,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酯交换反应釜若超温、超压会造成石油醚泄漏,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石油醚溶剂蒸馏回收过程若泄漏,易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产品水洗、脱色过滤、精制结晶过滤过程使用的石油醚若泄漏极易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产品造粒过程中,如粉尘粒度过小造形成粉尘,也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酯交换反应釜、水洗釜、脱色釜、结晶釜、离心机、热熔釜、中间槽、计量槽等设备及管线的静电接地若不符合规范要求、生产场所未使用防爆电器或防爆等级不符合要求均有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可能。 2.2.2.1.4 罐区、仓库火灾、爆炸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化学品原料丙酮、甲醇、癸二酸二甲酯、石油醚、异丙醇等采用立式储罐储存,甲醇钠、硝酸铵、四甲基哌啶醇、产品770、镍、氢氧化钠等釆用仓库储存。甲醇等属于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丙酮、石油醚属于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异丙醇属于第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氢氧化钠属于第8.2类 碱性腐蚀品。储罐因安装质量问题或本身存在缺陷(如罐体腐蚀、焊缝开裂、密封损坏等)以及装卸过程造成泄漏,若丙酮、甲醇、石油醚、异丙醇发生泄漏,泄漏物遇火源容易发生火灾甚至爆炸事故。罐区未采取防雷接地措施,可能在雷雨季节遭受雷击。易燃物料储罐受雷击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此外,储罐如未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造成易燃物料泄漏,会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储罐未采取防静电接地或接地有缺陷,当管道输送过程流速较快,泵与法兰、法兰与法兰之间未采取跨接,易产生静电,严重时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储罐之间间距不足,当其中一只储罐发生火灾事故时,对另一只储罐会产生严重影响。储罐与周边建筑物间距不足,外部发生火灾时对储罐产生严重威胁。忌物储罐混储,容易引发火灾等事故发生。燃物料泵若存在漏电、短路,可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夏季高温期间如防护措施不力或冷却降温系统发生故障,易引发易燃物料贮罐的火灾、爆炸。物料甲醇钠、四甲基哌啶醇、硝酸铵、产品770、镍、氢氧化钠等这些危险物品若未按规定分开、分类、分区存放,未严格按照危化品的要求管理,有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可能,易燃易爆品储存在甲类仓库,储存过程中遇明火或雷击有发生火灾爆炸危险。包装物或储罐泄漏遇明火、火花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硝酸铵在装卸、转运过程中受猛烈撞击可造成爆炸事故; 2.2.2.1.5配电:使用变压器、电机等在严重过热和故障情况下,也容易引起火灾。尤其是充油型电气设备,火灾危险性更大。电缆分布广,所处环境恶劣,而电缆表面绝缘材料为可燃物,当电缆自身故障或其他高温物体与电缆接触时,极易引起着火,且电缆着火后蔓延速度极快,因而使之相连的电气仪表设备烧坏,酿成重大火灾。变压器短路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电气设备选用防爆等级不够,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供电线路选用的电缆、电线若负荷超载,可能由于发热而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电气设备选型不当,升温过高,在散热不良情况下,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接线错误、接地不良可能引发火灾、爆炸、触电事故。雷击、地震等自然灾害亦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变压器、高、低压配电装置若发生内部短路则会引起火灾甚至爆炸事故。 2.2.2.1.6压力容器和压力管线:生产现场压缩氮气罐,反应釜夹套,压缩空气储气罐及蒸汽管、氢气管线等由于安全附件失灵或超温超压运行,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安全附件不符合要求或超压运行,或由于金属材料疲劳、蠕变出现裂缝及安装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均有发生容器爆炸的危险。 2.2.2.1.7维修:设备安装施工、检修等施工过程中未执行作业安全规范,或作业安全规范执行不严格,都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使用气割作业,使用乙炔和氧气,乙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氧气属于助燃气体,当乙炔大量泄漏或厂区内存在易燃物质并且有大量氧气泄漏时,如果有点火源的存在,会有火灾爆炸的危险。乙炔气瓶、氧气瓶压力高,遇到高温、阳光曝晒、猛烈撞击等因素,有物理爆炸的可能。 2.2.2.1.8高温表面:车间内凡是使用导热油或蒸汽加热的反应釜、蒸汽管线、导热油管线等可以形成高温表面,如长期不进行清理或出现物料滴漏、结垢,长期受高温影响很可能发生火灾事故,进而引起其他次生事故的发生。2.2.2.2 中毒窒息(1)三丙酮胺生产岗位使用液氨、丙酮,泄漏的氨气可导致人员中毒,高浓度的丙酮可至神经麻痹、严重可至休克甚至死亡;(2)四甲基哌啶醇生产岗位:本岗位使用的物料镍属于高度危害有毒介质;异丙醇属于中度危害有毒介质。(3)产品光稳定剂770生产岗位:本岗位副产品甲醇和使用的溶剂石油醚属于中度危害有毒介质。 (4)空分制氮岗位:空分制氮岗位产生氮气属于窒息性气体。以上岗位涉及的有毒、有害物料在生产过程中若发生泄漏,当作业场所通风不良,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达到职业接触限值时,易发生中毒事故;操作人员若长时间接触到有毒物料或误食有毒物料,也会发生中毒事故。罐区储存上述有毒、有害物料若发生泄漏,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达到职业接触限值时,易发生中毒事故;装卸人员在有毒、有害物料装卸过程中,接触到有毒物料,也会发生中毒事故。压缩氮气若大量泄漏到作业场所,会造成从业人员窒息死亡事故。2.2.2.3 灼烫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物理灼伤。可能造成灼烫的类型主要包括高温烫伤和化学灼伤。(1)高温烫伤反应加热、溶剂脱溶、产品蒸馏、精馏过程使用高温蒸汽供热,高温蒸汽或高温物料发生泄漏,操作人员在缺乏防护的条件下接触高温物质,容易发生烫伤事故。高温设备或管线未采取隔热防护措施,人体接触高温设备、管线,容易发生烫伤事故。高温烫伤会造成人员伤亡。(2)化学灼伤。氢氧化钠、甲醇钠、硫酸等腐蚀性物料对人体具有腐蚀性,装卸、储存、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在缺乏防护的条件下接触这些腐蚀品容易造成化学灼伤事故。 (3)电弧灼伤 操作人员未按操作票操作、带负荷拉合刀闸、带电作业短路,产生的高温电弧触及人体会造成人体烫伤,周围有易燃、可燃物还会导致火灾事故。2.2.2.4 电气伤害电气伤害包括触电、雷电、静电、漏电伤害及电弧烧伤事故。本项目电气设备较多,如变压器、制冷机组、空压机、制氮机、搅拌、水泵等电机以及电缆等。因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安装不当、保养不善或环境潮湿等将引起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操作人员接触这些电气设备,有可能造成人身触电事故;各电气设备的非带电金属外壳,由于漏电或静电感应等原因,有可能发生操作人员触电伤害事故;高压电气设备单相接地可能造成跨步电压触电事故。配电系统电压有10KV和400V两个等级,变压器、开关柜如防护间距不够、电气设备有缺陷或从业人员不严格遵守电业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有触电的危险。本项目的主厂房、库房易遭雷击,从而引发二次事故。2.2.2.5 机械伤害制冷机组、空压机、制氮机、搅拌机、各类风机和泵类等转动设备的轴、轮、联轴器和皮带在运行过程中,若无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有缺欠,操作人员在巡查、检修时有被卷入运动的装置中造成夹伤的可能;人体与运动部件接触会造成擦伤;肢体绊卷到机器轮子、带子中造成卷入伤害。机修岗位使用磨光机、切割机,若操作不当容易造成肢体卷、夹、绞、碾、碰、戳、压伤现象。2.2.2.6 高处坠落尾气吸收塔、蒸馏塔的工作面均在3m以上,其他设备也有2m以上高度的工作平台,这些作业平台若无防护栏或防护栏缺损,人员有不慎失足坠落的危险。2.2.2.7 物体打击高处作业人员从高处随意往下乱抛物体;或放在高处脚手架上的物品与材料等堆放不稳发生塌落或滚动掉落;或正在转动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因安装不牢固而飞出;或检修作业过程中工具、器件不慎脱落飞出等,均有可能对周围人员造成物体打击伤害。含有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反应釜、储槽、容器若发生爆炸,其爆炸抛射物也会对周围人员造成物体打击伤害。2.2.2.8 车辆伤害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产品都由机动车运输,车辆本身存在故障或无证驾驶、超载、超速行驶会造成车辆撞人、撞物、载物失落等事故,造成人员伤亡。2.2.2.9 噪声噪声主要来源于制冷机组,空压机,制氮机、各类水泵、安全阀排气等。据医学研究报道,当噪声达到60dB时就对人的心脏、神经系统有轻度危害,如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能引起职业性噪声耳聋、头痛、头晕、耳鸣、心悸及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症候群,还能引起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的高发,会使操作人员的失误率上升,严重的会导致事故发生,所以对于噪声危害不可忽视。2.2.2.10 粉尘危害公司使用的甲醇钠、硝酸铵、氢氧化钠、四甲基哌啶醇为粉体,产品光稳定剂770需要烘干包装;在加料、粉碎、烘干包装、装卸车搬运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设备安装、检修期间,使用电焊焊接设备也会产生粉尘。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除了与吸入量有关外,与粉尘的物理化学特性也有密切关系。一般说来粒径小于10m的尘粒,可以较长时间地悬浮在空气中,较易被人体吸入。其中大部分5-10m的尘粒,有可能被呼吸道的粘膜颤毛粘附或阻留下来,然后通过颤毛的生理活动,逐渐地推移到咽喉部,最终经过咳嗽、喷嚏等保护性反射作用,随痰咳出。小于5m的微小尘粒为呼吸性粉尘,可深入并滞留在肺泡内,从而对肺组织造成危害,形成尘肺病。本项目从业人员若长时间接触粉尘易造成尘肺病,吸入氢氧化钠、甲醇钠等腐蚀性粉尘还易造成化学灼伤事故。2.2.2.11 低温冻伤制冷机房及使用冷冻盐水场所的管道、阀门若泄漏,低温冷冻盐水触及人体有造成低温冻伤的可能。2.2.2.12 淹溺循环消防水池、污水处理池、循环水池、事故池等,若未设置防护栏、无警示标识、应急工具不全或防护不当,从业人员失足落入池中,极易造成人员溺水死亡事故。2.2.2.13 起重伤害设备在安装、检修时存在起重作业,若未执行作业安全规范或违反操作规程,易发生起重伤害事故。2.2.2.14 高危工艺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风险辨识(1)甲醇精馏风险辨识(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甲醇)辨识人李兆亮、蔡军、范定孟、陆敬文、项然辨识时间2016年10月26日岗位名称甲醇精馏使用危险化学品甲醇操作条件温度:70、压力:常压序号工序可能发生的事故现有控制措施可能性危害性后果风险能否接受1含水甲醇自储罐转入精馏釜内釜底阀未关闭造成含水甲醇泄漏在操作记录操作工签字确认,班长签字确认133能2升温精馏升温过快造成釜内压力过高,造成釜焊接口破裂反应釜上安装安全阀155能3塔顶冷凝器循环水供水不足或无循环水,造成大量甲醇进入尾气,造成环境污染和火灾爆炸事故冷凝器出料口安装温度报警155能4甲醇出馏甲醇量超过接收罐最大存量,造成甲醇冒料甲醇接收罐安装超液位报警144能(2)癸二酸二甲酯合成风险辨识(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甲醇)辨识人李兆亮、蔡军、范定孟、陆敬文、项然辨识时间2016年10月26日岗位名称癸二酸二甲酯合成使用危险化学品甲醇、硫酸、碳酸钠操作条件温度:110、压力:常压序号工序可能发生的事故现有控制措施可能性危害性后果风险能否接受1将甲醇、癸二酸、硫酸投入合成釜内釜底阀未关闭造成甲醇、硫酸、癸二酸泄漏在操作记录操作工签字确认,班长签字确认133能2升温反应、蒸出多余的甲醇塔顶冷凝器循环水供水不足或无循环水,造成大量甲醇进入尾气,造成环境污染和火灾爆炸事故冷凝器出料口安装温度报警155能3碳酸钠投入反应釜内中和硫酸硫酸投料失误,超出标准量,造成大量二氧化碳溢出投料操作工和班长双人确认144能(3)氨化工艺风险辨识(高危工艺:氨化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液氨、硝酸铵) 辨识人李兆亮、蔡军、范定孟、陆敬文、项然辨识时间2016年10月26日岗位名称氨化工艺使用危险化学品液氨、丙酮、硝酸铵、片碱操作条件温度:60、压力:0.5MPa序号工序可能发生的事故现有控制措施可能性危害性后果风险能否接受1液氨用质量泵转入液氨高位槽液氨管道发生泄漏安装氨气检测仪和喷淋设施144能2丙酮高位槽想氨化釜内投加丙酮投料速度过快造成静电聚集发生静电火灾爆炸事故1、 管道使用金属管道,并跨接;2、 投丙酮前先向釜内通氮气155能3氨化釜投加固体硝酸铵粉末互相摩擦产生静电造成火灾爆炸事故投加硝酸铵前通氮气保护155能4向釜内通液氨超压发生爆炸事故安装压力连锁装置,在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自动切断通氨阀门155能5投加片碱中和粉末互相摩擦产生静电造成火灾爆炸事故投加片碱前通氮气保护155能6分层转料管道发生泄漏立即关闭釜底阀122能 (4)加氢反应工艺风险辨识(高危工艺:加氢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氢气)辨识人李兆亮、蔡军、范定孟、陆敬文、项然辨识时间2017年2月1日岗位名称加氢岗位使用危险化学品氢气、异丙醇操作条件温度:90、压力:0.8MPa序号工序可能发生的事故现有控制措施可能性危害性后果风险能否接受1三丙酮胺、溶剂异丙醇由高位计量槽放到加氢釜釜底阀未关闭造成三丙酮胺、异丙醇泄漏在操作记录操作工签字确认,班长签字确认133能2加入催化剂骨架镍金属镍遇空气容易自燃加入镍前加氢釜用氮气置换,溶液加入155能3用合格氮气置换加氢釜空气三次,置换压力为0.1MPa,再用氢气置换三次氢气排空时速度过快发生火灾爆炸,排空管加装阻火器155能4升温,通入氢气进行氢化反应,通情迅速过快发生超压爆炸事故1、 安装压力、温度连锁装置,在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自动切断通氢阀门2、 氢气管线设置流量计3、 设置安全阀、爆破片155能5放料过滤管道发生泄漏立即关闭釜底阀122能2.2.2.15 事故风险种类、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序号事故风险种类发生的可能性发生位置严重程度影响范围1其他泄漏可能,但不经常发生车间、仓库、罐区一般局部2液氨泄漏可能,但不经常发生车间、罐区重伤、死亡整个厂区及周边3火灾可能,但不经常发生车间、仓库、罐区重伤、死亡局部或整个车间、仓库4爆炸可能,但不经常发生车间、仓库、罐区、压力容器重伤、死亡局部或整个车间、仓库5中毒(窒息)可能,但不经常发生车间、仓库、罐区一般局部6烫伤可能,但不经常发生酸碱、高温处一般局部7电气伤害可能,但不经常发生变、配电室、用电地方人身伤亡局部8机械伤害可能,但不经常发生有转动设备地方轻伤或重伤局部9高处坠落可能,但不经常发生作业平台超过2m的生产场所轻伤或重伤局部10车辆伤害可能,但不经常发生厂区道路上重伤或死亡局部11噪声危害可能,但不经常发生发生噪声地方听力损伤局部12粉尘危害可能,但不经常发生粉尘散发的地方损害健康局部13低温冻伤可能,但不经常发生制冷场所、管线旁一般局部14物体打击可能,但不经常发生车间各个地方轻伤或重伤局部15淹溺可能,但不经常发生水池旁死亡局部16起重伤害可能,但不经常发生起重旁轻伤或重伤局部2.2.3 重大危险源辨识2.2.3.1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危险物质规定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应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2)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列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q1/Q1)+(q2/Q2)+(qn/Qn)1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Q1、Q2Qn与各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储存区的临界量(t)。2.2.3.2 重大危险源辨识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规定,对一个(套)生产装置、设置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长期或临时的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其数量是否等于或超过临界量进行辨识。本项目500m范围内被列入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的危险化学品有:甲醇、石油醚、甲醇钠、硫酸等,具体辨识表如下表2.2.3.2-1:表2.2.3.2-1建设项目重大危险源辨识表序号物质名称临界量(t)实际量(t)合计存储量储存场所生产场所1丙酮500118512.51197.52液氨10160163硝酸铵200300.0530.054甲醇50020112.1213.15石油醚100016810.1178.16甲醇钠2000.50.0250.5257镍2000.10.0050.1058氢气5-0.260.269异丙醇100020112.1213.1 本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6种,应按每一种危险化学品的实际贮存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之和计算,结果大于或等于1时,则该单元属于重大危险源。计算结果如下:1197.5/500+16/10+30.05/200+213.1/500+178.1/1000+0.525/200+0.105/200+0.26/5+213.1/10005.0181因此,万康新材料危险化学品存量构成重大危险源。2.2.3.3 重大危险源分级(1)分级指标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2)R的计算方法式中: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1,2,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3)校正系数的取值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值,见表1和表2:表1 校正系数取值表危险化学品类别毒性气体爆炸品易燃气体其他类危险化学品见表221.51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表2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值取值表毒性气体名称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环氧乙烷氯化氢溴甲烷氯2222334毒性气体名称硫化氢氟化氢二氧化氮氰化氢碳酰氯磷化氢异氰酸甲酯551010202020注: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4取值。(4)校正系数的取值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值,见表3:表3 校正系数取值表厂外可能暴露人员数量100人以上2.050人99人1.530人49人1.2129人1.00人0.5(5)分级标准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表4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表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R值的对应关系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R值一级R100二级100R50三级50R10四级R10(6)分级过程根据标准,=2、硝酸铵=2、液氨=2、氢气=1.5其他物料=1=2(1197.5/500+2*16/10+2*30.05/200+213.1/500+178.1/1000+0.525/200+0.105/200+1.5*0.26/5+213.1/1000)13.588(7)结论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全厂500米内危险化学品的存储量构成三级重大危险源。2.3 周边企业情况企业名称方位主要危险物质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对公司的主要影响宿迁晨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西侧甲醇钠、三氯氧磷、甲苯等是火灾、有毒物质泄漏沃特凯尔化学品(宿迁)有限公司西侧停产,现场无危险化学品否宿迁市科莱博化学品有限公司西北间二氯苯、三氯化铝、乙酰氯、盐酸、丙酮、二甲基亚砜等是火灾、有毒物质泄漏宿迁南翔化学品制造有限公司北侧氯化亚砜、乙醇、甲苯、三甲胺、氯乙酸乙酯、苯甲醚、三氯甲苯、溴素等否火灾、有毒物质泄漏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是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企业内部指挥机构。公司总经理负责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并授权现场人员在发生严重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第一时间停产撤人。公司的生产、工程、安环、品保、综合办、仓储、保卫等各部门按照业务分工和在相关应急指挥机构中担任的职务,负责相关类别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总经理不在时,由副总经理依次负责公司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工作。 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是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公司应急管理工作,对公司预案的编制、解释和组织演练、评审改进,对公司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处置,对公司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情况汇总分析等工作,发挥运转枢纽作用。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公司成立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公司总经理缪克汤任总指挥,副总经理王勇任副总指挥,下设六个救援小组:事故抢险组、通讯联络组、物资保障组、警戒疏散组、技术方案组、善后处置组。指挥部设在生产部。当总经理不在,授权生产副总为第一负责人,有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停产疏散的决定权和指挥权。总指挥:缪克汤 副总指挥:项有和 王 勇仲丿 物资保障组组长:李健善后处置组组长:张朋技术方案组:组长:严峰警戒疏散组组长:蔡军事故抢险组组长:李兆亮通讯联络组:组长:沈竞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安环部,应急电话:0527-808785983.2.1 指挥部职责1)负责本公司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2)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3)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工作;4)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5)组织指挥各应急救援小组实施救援工作6)向上级汇报和有关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7)组织事故调查、保护事故现场和相关数据,做好善后处理工作,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及宣贯工作。3.2.2 总指挥、副指挥职责1) 根据现场的危险等级、潜在后果等,决定预案的启动。2)负责应急行动期间各单位的运作协调,部署应急策略,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3)指挥、协调应急程序行动及对外消息发布。4) 事故或突发事件超出公司处理能力时,向周边企业和政府应急救援提出救援申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