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1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5份1-4.doc_第1页
2014-2015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1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5份1-4.doc_第2页
2014-2015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1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5份1-4.doc_第3页
2014-2015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1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5份1-4.doc_第4页
2014-2015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1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5份1-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卷(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30分)“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跨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它将有利于缓解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据此回答13题。1我国陆地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在()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C四川、陕甘宁、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D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2我国西部地区的天然气开发受到种种约束与限制的原因是()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普遍较为落后,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严重西部天然气市场需求量有限现有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不能满足大批油气产品的生产和外运地域狭小,气候干旱A BC D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西气东输工程只拉动西部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B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贯穿了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6个省区属中西部C西气东输工程对于东部地区的发展意义更为重大D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13.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西气东输的线路、制约因素及其影响。考查内容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即容易解决。答案1.C2.A3.D“双转移”具体是指珠三角的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图中箭头);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图中箭头),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图中箭头)。读图回答45题。4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方向示意图造成图示箭头转移的主要原因有()劳动力数量减少,成本上升建设用地紧张,土地成本上升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推动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A BC D解析表示从珠三角向边远山区进行产业转移,因为珠三角土地成本上升,需要腾巢换鸟,迎接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答案B5图中“双转移”箭头和箭头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促进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发展资金和技术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造成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劳动力的短缺A BC D解析对转入地可能会带来环境问题,不会造成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劳动力的短缺。答案A下图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6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B加剧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C不易产生华北地区的土地盐渍化D消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解析南水北调工程使输水沿线的低洼地引发盐渍化;而对北方沙尘暴和海河流域的洪涝没有影响。答案A7图中A、B、C各段输水通道中,依靠地形能自流输水的是()AA段 BB段CC段 DD段解析东线工程黄河以北能自流输水。答案A8南水北调工程能给受水区带来()A经济效益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B生态效益促进经济发展C社会效益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D环境效益治理工业“三废”解析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属生态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属经济效益。答案C读晋、陕、内蒙古区煤炭南运通道图,回答910题。9图示区域最大的能源输出港是()A天津 B青岛C黄骅 D秦皇岛解析根据我国第一条专门运煤铁路大秦线所连接的海港来推测。答案D10晋、陕、内蒙古的能源基地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环境脆弱和铁路运力不足B人口太多与粮食短缺C水源缺乏与经济落后D工业基础落后与市场容量有限解析图中的能源基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这里生态环境脆弱,开发不当容易导致环境恶化。制约当地能源外运的问题还有铁路运力不足。答案A我国某电冰箱生产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单一的电冰箱产品增加到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电视机等,成为一个企业集团。该企业集团产品开始在国内销售,以后产品逐渐销往国外,目前已经在数个国家投资办厂,以避开贸易壁垒。据此回答1112题。11影响该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 B动力C原料 D资金解析由于我国的企业集团产品逐渐销往国外,在国外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因素。答案A12一旦关税等贸易壁垒降低,该公司仍然保持在国外的生产布局,是因为这样有利于()A利用廉价劳动力 B降低能源消耗C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D提高管理水平解析关税等贸易壁垒降低,可使产品的流通性加强,该企业集团仍然保持在国外投资办厂,这样有利于降低产品运输成本。答案C13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线路走向示意图”,该工程对沿线地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减少四川省的酸雨发生B干线主要经过东部经济地带C对沿线地区造成极大的生态破坏D可以改善珠江三角洲的能源消费结构解析该工程没有经过四川省;干线主要经过西部和中部经济地带;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沿线造成一定的生态破坏,但不是极大的破坏;该工程能提高珠江三角洲的天然气消费比重,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答案D近期国家水利部专家提出设想,南水北调工程可以把调水变为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完成1415题。14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增加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充分发挥西南地区水力资源的优势在西北地区增加灌溉面积,全面发展耕作业破坏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A BC D解析由材料可知,由于西南地区水电调入西北地区,使西北地区水力发电比例降低,增加了下游地区的黄河输水量,保护了黄河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充分发挥西南地区丰富的水能优势。答案C15下列河流属于南水北调西线输出河段的是()A怒江 B澜沧江C雅砻江 D汉江解析南水北调西线是把雅砻江、通天河、大渡河的水调到黄河上游。答案C二、综合题(20分)16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范围内已完成了三次大型的产业转移,平均20年就完成一次大型的产业转移,目前正在启动第四次产业转移。前两次产业转移是国际产业中心之间的转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参与了第三次产业转移和正在发生的第四次产业转移。材料二下图为“世界工业三次转移示意图”。材料三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国家地区每个雇员年产值(千美元)日工资(美元)年工资/年产值美国10560208.6德国8745188.8英国5036262.8中国291.518.9菲律宾23579.4(1)根据材料一、二写出全球前三次产业转移的路线及第四次产业转移策源地主要来自我国东南沿海的哪些区域。(2)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3)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4)简述产业大量转出对转出地的就业和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解析第(1)题,从材料二中读图即可得到答案,但必须按照正确的迁移顺序来回答。第(2)(3)题,要结合表中数据,从年工资/年产值的大小、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和工业区位因素进行分析。第(4)题,产业转移会导致转出地失业率上升,但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答案(1)第一次:美国日本、德国。第二次:日本、德国亚洲“四小龙”,美国亚洲“四小龙”。第三次:亚洲“四小龙”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德国我国东南沿海,美国我国东南沿海。第四次产业转移策源地:长三角、珠三角。(2)德国的年工资/年产值小于英国,利润更高。(3)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年工资/年产值最低;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中国资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土地价格低;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等。(4)失业率有所上升,但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17下图分别反映“苏南某城镇主要工业产值比重构成”和“外来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比重”,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镇的支柱性产业是_、_、_。这些工业在该镇出口企业中占主体,其主要的竞争优势是_。(2)经济要实现持续增长,该地区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是_。(3)该地的电子装配企业近年有向苏北和皖中转移的趋势,分析这种转移产生的原因。(4)我国加入WTO后的过渡阶段,关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