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活页.doc_第1页
李德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活页.doc_第2页
李德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活页.doc_第3页
李德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活页.doc_第4页
李德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活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登记号 项目序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意见表评审专家姓名: 评审专家单位: 您对该项目内容的熟悉程度: A.熟悉 B.较熟悉 C.不熟悉评价指标权重指标说明专 家 评 分选题3主要考察选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论述和评价。10分9分8分7分6分5分4分3分论证5主要考察研究思路、研究内容、重点难点、研究方法、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10分9分8分7分6分5分4分3分研究基础2主要考察课题负责人的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10分9分8分7分6分5分4分3分综合评价是否建议入围A 建议入围备注评审专家(签章):说明:1、本表由通讯评审专家填写,申请人不得填写。项目登记号、项目序号两栏不填。2、请在“您对该项目内容的熟悉程度”A、B、C选择一个画圈;在与“评价指标”对应的“专家评分”栏选择一个分值画圈,不能漏划,也不能多划,权重仅供参考;如建议该课题入围,请在“综合评价”栏A上画圈。“备注”栏可填写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或不填写。本表须评审专家本人签字有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论证活页课题名称:认同机制与重大群体事件的预防化解策略研究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3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4000字以内。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一)研究评述近年来,我国群体事件出现了新变化。群体事件持续时间延长,参与者团结性增强,社会大众关注度提高,对政治社会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乌坎事件”便是典型。在这类群体事件过程中,认同机制提高了参与者的团结性,维系着事件行动的持续进行。因此,分析群体事件中的认同机制,探讨重大群体事件中认同的生成机制及作用机制,以此研究预防与化解重大群体事件的策略,意义重大。所谓认同,指的是个体将对象视为自我的重要来源或组成部分,为之付出甚至不惜代价。认同在社会冲突与群体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备受研究者关注。国外关于群体事件中认同的研究,多以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新社会运动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认同的生成机制和作用机制。所谓生成机制,关注群体事件中认同如何形成;所谓作用机制,旨在探究群体事件中认同如何发挥作用。关于群体事件中认同的形成,研究者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做了分析。宏观分析主要从整体社会变迁来解释新社会运动的认同基础,研究者指出后工业社会的价值变迁(Inglehart 1977),意识形态变化(Alan scott 1990),中产阶级激进主义的兴起(Cotgrove Duff 1980),女性境遇及其意识的变化(Mansbridge 1986,Whittier 1995)等因素是新社会运动中认同的社会根源;微观视野的分析主要探讨在具体的群体事件中,参与者如何建构并分享认同。主要成果包括斯诺等人的框架分析理论(Snow 1986,2004),麦克亚当对社会网络与认同形成关系的探讨(Friedman McAdam 1992),以及戈德温对情感与认同构建的关系的分析等(Goodwin 1992,2009)。关于群体事件中认同的作用,研究者从宏观上分析了政治认同的变迁对于政治社会发展和欧洲民主化的作用(Tilly 2002,2008)。微观层面上说,学者指出了认同对于人们参与高风险行动的作用(McAdam 1986),参与成员的团结性和忠诚度与认同紧密相关(Hunt Benford 2004),运用恰当的策略争取社会大众的认同是实现既定目标的关键环节(Gamson 2004)。因此,运用理性策略获取社会的认同,是群体事件中领导人的关键工作(Bernstein 1998,2002)。国内学者对群体事件中认同问题也做了研究,学者指出,以宗族和血缘为基础的身份认同在乡村群体事件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应星 2000,景军 2003,肖唐镖 2006,邱新有 2008),宗族认同往往与紧密的内部网络一起使得乡村群体事件激进化、暴力化(王国勤 2008)。毛泽东时代遗留的阶级身份认同吸引了大量的工人参与群体事件(于建嵘 2006);新型小区的业主身份则为小区业主参与维权运动提供了动力(孟伟2007,史云桐 2008)。国内学者对群体事件中认同的分析起步较晚,专门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因为认同机制在过去中国的群体事件中体现得不够明显。随着群体事件新特征的出现,认同机制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本课题旨在对重大群体事件中的认同机制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当下中国群体事件中认同是如何生成的,分析认同在群体事件中的具体作用,并以此为依据寻求预防与化解群体事件长期化、扩大化和暴力化的应对策略。(二)研究意义理论意义:以中国经验为基础,分析在中国社会转型以及复杂的文化背景下,群体事件的认同的生成机制与过程,探讨认同在群体事件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是拓展群体事件理论和认同理论的必然要求。实践意义:持续时间长、内部高度团结、外部高度关注的群体事件对中国政治社会产生的影响深远而复杂,内部认同、外部认同等多重认同在群体事件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分析群体事件中认同的生成机制,探究认同在群体事件中的作用机制,并寻求相应的预防和化解策略,避免因认同机制而导致群体事件扩大化、长期化、暴力化,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一)主要内容本课题以实证案例分析为基础,探讨群体事件中认同的生成机制及其作用机制,寻求预防与化解重大群体事件的基本策略。围绕此目的,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现有研究总结。梳理国内外关于群体事件中认同的生成机制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归纳群体事件中认同的类型、基础来源、构建策略,概括群体事件中认同的作用机制,总结群体事件中认同的消解策略。综合分析关于认同理论的研究成果,探究群体事件中认同机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以中国的社会条件为背景辨析各种西方理论的适用性,并为进一步研究做铺垫。第二部分:群体事件中认同的类型及其生成机制。以实证调研的案例为基础,分析群体事件中认同的具体类型,并探讨这些认同形成的原因和建构策略。当下中国群体事件中的认同包括参与者的内部认同和社会大众的外部认同。共同利益、宗族血缘、受害经历这三者是形成内部认同的核心因素,频繁的互动、紧密的关系网络增强了参与者的认同;而诉诸“权利话语”是构建社会大众外部认同的基本策略。第三部分:群体事件中认同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以实证调研案例为基础,分析不同类型的认同在群体事件中的具体作用和功能。群体事件中,认同的主要作用就是获得参与和支持。通过共同利益、宗族血缘、受害经历生成的认同,首先能够动员相关人员参与到群体事件行动中来,成为事件行动中的参与者,减少搭便车行为;其次能为参与者提供强大的思想和心理动力,诱导其参与高风险的群体事件行动,可能使群体事件激进化;再者是能够维系参与者对群体事件行动的支持,使群体事件具有高度团结性并长期延续。通过“权利话语”构建外部认同,则能够将冲突话题公共化,获得舆论和大众的支持。第四部分:预防与化解重大群体事件的策略研究,避免因认同机制导致群体事件扩大化、长期化、暴力化。宏观层面而言,通过制度安排、政策制定和权利保护,提高民众对制度和当局的普遍信任和认同,避免或减少民众以小群体认同来对抗对制度和当局的大认同;微观层面而言,尽早解决利益纠纷,割断利益与身份之间的连接,避免群体性受挫,开放的信息沟通,明确而稳定的制度保障,这些策略是避免群体事件因认同机制而扩大化、长期化、暴力化的基本策略,也是化解重大群体事件的基本策略。对于重大群体事件中的“外部认同”,要避免冲突群体诉诸“权利话语”来构建大众认同。(二)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如下:归纳和总结现有成果做理论铺垫,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多案例的综合比较,对群体事件中成员内部认同和社会外部认同分别进行研究。逐一探讨成员内部认同和社会外部认同的生成机制和作用机制,然后根据理论总结和实证分析,探讨预防化解重大群体事件的基本策略。与研究思路相对应,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收集、田野调查、深入访谈、参与观察、问卷调查等资料收集方法。在资料分析方面则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混合方法。定性分析:通过4-6个群体事件个案的分析,归纳群体事件中认同的基本类型,分析这些认同形成的各种机制,总结群体事件中认同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与此同时,通过个案比较,分析不同个案中认同与群体事件的持续时间、团结性、激进程度的关系,寻求预防与化解策略。定量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探讨共同利益、宗族血缘、受害经历、人际网络等变量对参与者认同的影响,分析参与者的认同与其在群体事件行动中所作贡献的关系,分析大众认同群体事件的基本原因。总体思路如下图所示:现有研究理论总结重大群体事件预防化解策略研究作用机制分析生成机制分析成员内部认同/社会外部认同重大群体事件中的认同机制的实证分析(三)重点难点重点:本研究重点在于通过实证分析,揭示群体事件中认同的基本类型、形成的基础和具体机制,认同在群体事件中的功能、作用机制,以及避免群体事件因认同作用而长期化、扩大化、激进化的预防化解策略。难点:本研究的难点有二,一是田野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数据采集有一定难度;二是类型学划分和比较研究需要严格控制干扰变量,具有较大难度。(四)主要观点1.群体事件中,共同利益本身不能创造认同,然而它一旦与宗族血缘或其它共享身份相联系,就容易形成特殊的身份认同。如果参与者因此遭受危险和挫折,那共同的受害经历会极大增强参与者的内部认同。2.社会大众对群体事件的认同主要基于其公开表达的基本诉求,以“权利话语”包装其基本诉求是冲突群体构建外部认同的基本策略。3.内部认同能够极大提高群体事件参与者的积极性,他们愿意为群体奉献,甚至以身犯险。认同会提高群体事件的内部团结性、延长群体行动的时间、可能使群体行动激进化;舆论和大众的外部认同则能增加对群体事件的支持。4.尽早解决利益纠纷,割断利益与身份之间的连接,避免群体性受挫,开放的信息沟通是预防与化解重大群体事件的基本策略,也是避免群体事件长期化、激进化、扩大化的根本策略。(五)创新之处实践层面:本文以认同为切入点,重新审视群体事件长期化、扩大化和激进化的原因和基本机制,提出避免因认同作用而引发重大群体事件的新思路,探讨预防化解重大群体事件的新策略。理论层面:本文分析了中国群体事件中的认同问题,总结归纳了认同的其生成机制和作用机制,形成了以新鲜的中国经验为依托的理论成果,为群体事件理论和认同理论提供了新的知识增量。三、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一)前期成果1.负责人相关成果国家与社区抗争北京市小区业主抗争运动比较研究,博士论文十年来中国抗争运动研究评述,论文精英吸纳与组织协商,论文社会运动何以在中国产生,论文西方理论视野下的中国集体抗争,论文2.参与者研究成果混合政体与公民美德,论文经济发展、社会福利与治理结构,论文当前城市中产阶级的政治态度基于北京业主群体的调查与分析,论文集体行动的多元逻辑:情感、理性、身份与承认,论文公民网络参与:新政治系统理论的分析框架,论文公民参与北京城市居民态度与行为实证研究,专著(二)参考文献宋维强: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群体性事件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孟伟:日常生活的政治逻辑以1998-2005年间城市业主维权行动为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赵鼎新:政治与社会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于建嵘:抗争性政治,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李友梅、肖瑛、黄晓春: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以美、德、日三国为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豪格、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David S. Mayer, Nancy Whittier, Belinda Robnett. Eds. Social Movements: Identity, Culture and the Stat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Jeff Goodwin and James m. Jasper, Eds. The Social Movements Reader: Cases and Concept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2003David A. Snow, Sarah A. Soule, Hanspeter Kriesi, Eds.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Social Movement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2004Charles Tilly. Stories, Identities, and Political Change. New York. 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2002Allan Scott. Ideology and the New Social Movements. London. Unwin Hyman.1990Eliz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