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某同学在研究一战爆发的有关史实时找到了以下因素。下列各项按一定的逻辑联系排列起来,正确的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a. b. c. d.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英日同盟”的缔结 b.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 c.法、俄军事协定的缔结 d.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签订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作战,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列强以自身利益作为其外交政策出发点 b.意大利不守信用,背信弃义 c.同盟国内部矛盾不断激化 d.协约国方面具有一定的正义性4.一战又被称为堑壕战(是一种利用低于地面,并能够保护士兵的战壕进行作战的战争形式),双方都在试图打破这种格局,而新式武器的运用有利于打破战争的僵局,新式武器的运用可谓是陆战的巨大转折。符合以上论断的典型战例是 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5.一位史家讨论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说:政府部门急剧膨胀与男子短缺,使妇女的社会经济力量突然获得进展。妇女就业人数增长到297万人,增加了80万人。过去,她们充当女侍,或待在父母身边,或依附丈夫;现在,她们离家工作,甚至远离家乡,取得独立的社会地位。这里描述的历史现象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a北美洲独立战争期间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6.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 a. b. c. d.7.1919年美、英、法、 意、日在巴黎和会上都 a.要求最大限度削弱德国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8.英法这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向,甚至以退出和会相要 挟,两国的矛盾焦点是 a.远东与太平洋利益之争 b.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 c.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 d.欧洲大陆均势和霸权政策之争9.1919年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莱茵河非军事区”不得设防。当时的“莱茵河非军事区”是指 a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 b莱茵河西岸50千米内 c莱茵河东西两岸50千米内 d法国设想中的“莱茵河共和国”10.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反映此结论的是 a.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b.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c.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d.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11.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仅仅学习西洋的富国强兵、政治法律是没有用的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12.国联盟约规定:“殖民地及领土于此次战争之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则应适用下列之原则:即将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为文明之神圣任务”。为实现这一神圣任务,国联认为最合适的途径 a委任统治 b集体安全 c维护和平 d民族自决13.在华盛顿会上,英、美向日本施加压力,要求日本归还其在山东攫取的权益给中国。英美的真实意图是 a.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b.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c.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d.利用中国的力量来牵制日本14.法国将领在1919年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 a国际联盟软弱无力 b英国推行“均势”政策 c美国抛出了“十四点原则”,企图称霸世界 d战胜国的宰割行径,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15.老子作为中国美学的开山祖师,其美学思想的特点之一是和谐统一。下列符合他这一特点是a强调“大一统” b推崇法的作用 c主张顺其自然 d相信天人感应16.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17.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韩非子、董仲舒d商鞅、孟子18.“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d王夫之19.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20.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在西方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同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b受到西方殖民者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21.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22.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23.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宋代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c中国书法注重表现精神风貌,力求传统,以形写神 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24.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学习的西方“长技”,指的是 a.外国先进科学技术 b西方的政治制度 c.西方的思想文化d外国历史地理知识25.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26.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支配,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思想家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d谭嗣同27.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28.1920年,国内的中小学都开始使用白话文语文教材。这作为个例可以反映新文化运动a促进了中国的文化转型 b着重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 c使青年学生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d打倒了传统的权威,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9.“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此,他做出的选择是 a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 b发动国民大革命 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开展社会主义革命30.下面漫画反映的是票证在不同时期价值的变化,从理论根源上看,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二、非选择题(共2大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7分) 材料一: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就叫做“公理战胜强权”。 独秀文存 材料二:1918年11月,北京大学举行集会。胡适在演讲中说:“这一次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所以加入战国,全是因为要寻一个解决武力的办法。”“如今且说美大总统所主张,协商各国所同声赞成的解决武力的办法” 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三: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2月6日(1)材料一中,陈独秀评论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中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2分)(2)材料二中的“协商国”主要指哪些国家?请结合史实分析胡适为什么说“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武力”的办法?这一办法的真实目的是什么?(9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演讲的题目。演讲中提到的“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的是什么?演讲反映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历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3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共23分) 材料一: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保留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和约中受到不公正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报复的手段。因此,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前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 材料二: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四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的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就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的国家。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德国全部的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队以及它控制的海外市场,已被剥夺或将被剥夺。因此德国已经感到给予它的最大的打击,而人们以为通过某些领土条件的改善能使德国平息下来,这纯粹是幻想。 克里孟梭对劳合乔治先生3月25日照会的总意见 材料四:(英国)于1935年6月18日同德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舰队的总吨位永不超过英国海军总吨位的35%,德国潜水艇吨位将不超过英国吨位总额的45%。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主张如何处置德国?(4分)英国持这种主张的原因是什么?(6分)(2)根据材料说明法国的主张与英国的主张有什么主要分歧?(5分)说明法国的目的和表面理由。(4分)(3)根据材料四指出德国的海军问题实际上是如何处置的?(4分)2014学年第一学期乐清市二中10月月考座位号高二历史答题卷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1.(1)材料一中,陈独秀评论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中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2分)(2)材料二中的“协商国”主要指哪些国家?请结合史实分析胡适为什么说“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武力”的办法?这一办法的真实目的是什么?(9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演讲的题目。演讲中提到的“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的是什么?演讲反映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历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3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主张如何处置德国?(4分)英国持这种主张的原因是什么?(6分)(2)根据材料说明法国的主张与英国的主张有什么主要分歧?(5分)说明法国的目的和表面理由。(4分)(3)根据材料四指出德国的海军问题实际上是如何处置的?(4分)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bc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徽交控集团所属安徽交控石油有限公司招聘16人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区域代理独家买卖合同3篇
- 2025年长春急救中心公开招聘编外聘用制工作人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上半年四川内江市隆昌市选调120指挥中心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福建省龙岩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招聘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湖南邵阳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招聘合同制员工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妇产科护士年终工作总结合集15篇
- 2025年数字艺术展览展示空间设计展示技术融合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隔离技术与物联网设备安全防护融合报告
- 2025年影视行业工业化生产流程与质量控制创新报告
- 2025云南红河红家众服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社会招聘工作人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明德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仁怀市中小学校长绩效考核的实施方案a
- 中国工商银行2026年度校园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气象系统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模拟试卷(结构化小组)
- 风力发电项目审批流程及要点梳理
- 医院污水站维护方案(3篇)
- 视频监控考核管理办法
- StarterUnit3Wele!SectionB1a1e(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快递安全收寄培训课件
- 抖音公会入股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