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认识历史和理解历史_第1页
四认识历史和理解历史_第2页
四认识历史和理解历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代儒学【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重点:理解汉武帝时代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的历史背景。难点:掌握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一、 课前自习(一)百家思想儒家1. 孔子(1)政治思想:提出“ ”与“ ”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 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彻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2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发挥其“德治”的思想,提倡“ ”学说,并提出“ ”思想,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3.荀子(1)主要思想:强调“ ”,提出“ ”的思想,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道家思想主张:以虚无的“ ”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 ”“逍遥”为处事的方法。他们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法家(1)商鞅:废除 制度和井田制;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推行 政策;实行编户制,以加强中央集权;燔诗书而明法令,以吏为师。(2)韩非:主张加强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 (二)汉代儒学(1)加强中央集权:“ ”“ ”(2)加强君权:“ ”“ ”(3)维护秩序:“ ” (4)抑制暴政:“ ”, 等仁政思想二、问题探究(一) 汉武帝继位时面临什么样的国家状况?材料一 :窦太后历经三朝更替,她是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皇太后、汉武帝的太皇太后。在汉武帝继位之初临朝干政。汉武帝时期的官员赵绾建议武帝不要把奏折上报给窦太后,这件被窦太后知晓后,引起窦太后的不满,随即她着手处理汉武帝新政改革的官员,最后直接导致汉武帝时期的“建元新政”的失败。 材料二:公元前177年,济北王刘兴居乘文帝去太原击匈奴之机,发动武装叛乱,开王国武装反抗中央之端。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举兵叛乱,称东帝,是为七国之乱,于是,景帝决心讨平叛乱,命周亚夫率大军迎击吴楚军队,经过三个月平息叛乱。 材料三:经过汉文帝、景帝的努力,汉代经济逐步恢复并获得发展,然而贾谊却对日渐发展的经济状况越来越担忧,因为“当时已建国三四十年,生产力也已经恢复,在自由放任的政治之下,蒙受恩惠最多的是富人大贾、豪强地主。据说他们在家中的墙壁上铺上本应用来制作天子衣服的锦绣,让妻妾身穿本应用来制作皇后衣服的罗纨。” 材料四:儒学最大的长处即以历史学为基础。老庄尊崇无为而自然,排斥人为,因为没有历史学;墨子之学只有尚书而没有春秋,也就是说有古代史(夏商周)而没有中世(秦到清)以后的历史但儒学在古代有夏商周三代的全盛期,其后有春秋,而春秋末期是孔子的时代,之后有孟子、荀子等学者接续,一直到达现代史。 中国史宫崎市定 材料五:汉初继承了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的形势 ,朝廷官僚的兴趣也各不相同,儒学、老庄以及法家之学浑然并行在对策的一百多人中,董仲舒的文章最符合武帝心愿。 中国宫崎市定 (二) 董仲舒儒学的内容及作用分别是什么?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董仲舒生活的时代,官僚、贵族、侯王凭借封建特权,对土地进行大规模的掠夺,种种违法逾制行为十分严重。土地兼并造成“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阶级矛盾日益剧烈。他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提出“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塞兼并之路”,国家对百姓“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材料五 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汉书董仲舒传(三) 结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归纳汉代新儒学的特点。三、 课堂练习1、汉武帝接受新儒学的根本原因在( )A.其“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新儒学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国家统一的需要C.新儒学吸收了各家思想,适应了不同阶级的要求 D.汉武帝对先秦儒学的不满 3、汉代的新儒学被赋予的新含义( )A.人定胜天 B.无为而治 C.君权神授 D.仁政思想4、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 )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的形成 儒学之外其它各个学派消亡A. B. C. D.5、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理论基础的主要是( )A.“春秋大一统”思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三纲五常”6、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律机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