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维设计】2013高中生物 生物群落的演替阶段质量检测(二) 苏教版必修3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2镇江高二检测)某种群的年龄结构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b甲图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c甲图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d甲图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解析:甲图中,幼年个体数量较多,老年个体数量较少,这种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在t1时期,种群的出生率高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长速率较快。答案:c2下图是对某地种植的广东松种群年龄结构调查结果,该种群的最终发展趋势是()a总能量增加b种群密度上升c环境阻力不变 d营养级能量降低解析:图示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该种群密度将会下降,该种群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能量降低,环境阻力下降。答案:d3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1990年紫茎泽兰(一种毒草)侵入我国四川凉山地区后,泛滥成灾,其增长曲线近似于“j型”b对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k值c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率最大d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解析:紫茎泽兰侵入后,能泛滥成灾,说明环境条件适宜,所以开始一段时间其种群近似于“j型”增长是正确的。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所以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超过此量。当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其环境可能对种群的增长十分有利,也可能有多种限制因素,在后一种情况下,不可能呈“j型”增长。答案:d4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解析:土壤小动物体型一般较小,且活动范围很小,不适宜用标记重捕法;土壤小动物一般具有趋暗、趋湿的特性,可用热光源收集;不同时间调查同一块土地,可增加调查结果的准确性。答案:b5(2012无锡高二检测)在决定鲸的捕捞量时,需研究右图。该图表示了生殖数量、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图中哪条线表示生殖的数量,p点代表什么()a曲线1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各种群的最大数量b曲线2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各种群的最大数量c曲线1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环境的负载能力d曲线2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环境的负载能力解析:随种群数量的增加,由于密度因素导致死亡速率上升,生殖速率下降。p点时死亡速率和生殖速率相等,即代表环境已达到负载能力时的情况。答案:c6分析以下实例,正确的是()白蚁消化道中生活着以纤维素为养料的鞭毛虫白尾鹿遇危险而逃跑时,尾巴高举显示出臀部白斑以告诉同类小丑鱼喜欢在有毒的海葵触手间活动,以求保护鸣禽在繁殖季节有鸣叫占区行为,以保证其繁殖所需空间榕树的气生根能沿着附近其他树木向上生长,但这一过程往往最终把其他树木缠死选项种内互助种内斗争共生寄生竞争捕食a.b.c.d.解析:白蚁本身不能消化纤维素,依靠其消化道中的鞭毛虫将纤维素分解成单糖供白蚁生存,两种生物共生;小丑鱼和海葵之间也是共生;榕树的气生根将其他树木缠死,是竞争;白尾鹿遇危险将尾巴高举露出臀部白斑以警示同伴,是种内互助。答案:b7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相同b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大小c一个种群由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全部成年个体组成d在自然开放的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会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而波动解析: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因而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全部成年个体不能构成一个种群;不同种群的年龄结构一般不相同;出生率、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直接因素,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迁入率和迁出率也直接影响着种群的密度大小,因而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的密度大小。答案:d8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解析:由图中的数量变化趋势可知,甲为藻类,乙为浮游动物,引入丙后构成的食物链为甲乙丙。题目中强调投放的丙数量很多,则丙进入该水池后除与乙构成捕食关系外,还会因争夺空间和氧气,与乙构成竞争关系。该食物链中由于投入丙过多,首先会导致乙灭绝,随后,丙因失去食物来源也会灭绝,最终只剩下甲。答案:c9右图是某高等动物种群增长曲线,对其理解合理的是()a图中oa段是种内斗争限制了种群增长b图中ab段,幼年个体明显多于老年个体c从b点开始种间竞争成为制约种群数量的主导因素d如果该物种是海洋经济鱼类,适当捕捞应使种群数量降至a点解析:某高等动物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曲线。图中oa段空间和食物都很充足,此时种内斗争并不是限制种群增长的因素;图ab段种群数量急剧增长,说明属于增长型,幼年个体明显多于老年个体;从b点开始种内斗争剧烈成为制约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而不是种间竞争;适当捕捞不应使种群的数量下降至a点,如果降至a点就影响了种群自身发展。答案:b10(2012扬州高二检测)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分为图示甲、乙、丙三种类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在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生育高峰,因此造成20世纪70年代初期人口的年龄结构成为图甲所示类型。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中该鱼种群的年龄结构成为图甲所示类型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结构成为图丙所示类型d一个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稳定不变的解析:年龄结构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答案:d11双选右图显示了蝌蚪的生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的变化情况(在同样的空间里,个数由5增加到160),图中曲线可以说明()a食物短缺降低了蝌蚪的存活率b蝌蚪变态所需的时间与种群密度成正相关c一定范围内,蝌蚪生长速率与种群密度成正相关d高种群密度下,能够变态为青蛙的可能性减小解析:曲线不能提供食物短缺能降低蝌蚪存活率的信息;蝌蚪变态所需的时间与种群密度应该成正相关,一定范围内,蝌蚪生长速率与种群密度成负相关。答案:bd12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情况,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的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为a、b、c,如图所示。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d三组的营养物质初始供给量可能不同,c组的营养物质初始供给量最少解析:如果研究温度对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则从题图中可以看出,b组的酵母菌数量在培养液中的最大值比a、c出现早,所以b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答案:b13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强到弱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物种进入该生态系统后,开始都表现出了增长的现象,一段时间后,a种群的数量变化表现为“s型”增长,其原因是受自身密度的制约,b种群数量增长到一定数量后,逐渐减少,最后全部死亡。所以两个种群之间可能是竞争关系,但竞争强度是由弱到强再到弱。答案:c14(2012淮安高二检测)右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如乙为农作物害虫,t4时间点防治最好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同ct1t2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死亡率大于出生率d甲、乙两种群肯定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由强弱解析:如乙为农作物害虫,t1时间点防治最好。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同,甲为衰退型,乙为增长型。t1t2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死亡率小于出生率。若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弱强弱。答案:b15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记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解析:标记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记物脱落导致重捕后被标记个体减少,而未标记个体增多,会使所得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也会使调查结果偏大。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时,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d项是正确的操作,所得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答案:c16双选分析右图所示曲线,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进行海洋渔业捕捞的最佳时期是c时期b影响cd段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c该种群数量在c点达到k值d如果人为地给此种群提供营养物质,达到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值c点的时间应延后解析:由题图可知,在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这时种群数量在k/2左右,是进行海洋渔业捕捞的最佳时期;并且从图中还可以看出,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是先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又减小,最后种群增长速率为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即达到k值。答案:bc17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乙图所示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d丙实验初期,种内的互助与种间的斗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关系;噬菌体与细菌为寄生关系,而不是捕食关系。答案:b18有关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原生演替,火灾过后的草原、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原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c原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d原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解析:原生演替、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均有竞争现象;相比较来看,原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而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演替的结果是否形成森林,取决于群落所处的地理位置,而与演替的类型关系不大。答案:a19下列实例中,不属于次生演替的是()a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内发生了一次火灾,几年后,该地又长出了许多植物b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一个新岛上,开始出现了一些植物c人行道的缝隙中长出了小草d种植过大片草莓的农田,闲置数年后被柳树等木本植物覆盖解析: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上述各选项中,a、c、d是或受到火灾或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的次生演替;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新岛上从未有过生物,因而发生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答案:b20(2010海南高考)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年数物种数量植物类别14152540草本2827263034灌木0341219乔木0001423总计2830305676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原)生演替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解析:据表可知,该弃耕农田发生了次生演替。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共40分)21(8分)(2012泰州高二检测)右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的增长曲线是_,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_特征。(2)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长曲线是_。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_、_、_和_。解析:种群增长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是假定无资源、空间等限制条件下的指数增长模型(j型增长曲线),因为资源和空间是无限大的,所以生物可以充分发挥它的繁殖潜力,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过度繁殖”,如图中曲线a;二是有资源、空间等限制条件下的增长模型(s型增长曲线),因为在实际的生态系统中,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种群增长的起始阶段,种群很少,每个个体都有足够的资源和空间,所以还以某种形式的指数增长模式增长,但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每个个体得到的资源和空间越来越小,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种群内某些个体因承受不了生存压力,死亡率也开始增加,种群增长速度放慢,越接近环境的容纳量,种群的增长速度越慢,达到环境容纳量时,种群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种群的增长率等于零,如图中的曲线b。答案:(1)a过度繁殖(2)b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量(3)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22(10分)下列是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观察酵母菌种群的生长情况时,得出下表中的数据(在有氧情况下培养测得的酵母菌数)(106个/ml)。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培养时间(d)组别12345678a0.85.25.64.82.00.80.40.08b0.81.22.02.83.23.63.23.0c0.80.40.100000实验研究的三种条件如下:条件一:无菌水10 ml,加入干酵母液0.1 ml,环境温度28。条件二:培养液10 ml,加入干酵母液0.1 ml,环境温度28。条件三:培养液10 ml,加入干酵母液0.1 ml,环境温度5。(1)三种条件对应的组别编号依次是_。(2)请写出主要呼吸作用的反应式_。(3)上述三种条件的设置,可分别用来探究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如条件一与条件二组合可以探究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而条件二与条件三组合则可以用来探究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其中的条件二的设置在该实验中属于_。(4)本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_。每次取样前都应振荡试管,目的是使_,减少实验中计数误差。如果显微镜视野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解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在学习时要从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学模型建构等方面予以关注。特别是培养液的配制、计数方法、记录表的设计、坐标图的绘制及分析等内容。本实验仍然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答案:(1)c、a、b(2)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3)培养液、温度(及时间)培养液温度对照实验(4)抽样检测法(显微计数法)试管中酵母菌分布均匀加定量无菌水(或定量培养液)稀释(“定量”可不要求)23(12分)(2012盐城高二检测)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种群密度的统计结果:草原类型调查面积cm2abc1010332202055340408658080149890901611810010017138110110191381201202013813013020138140140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先取40 cm40 cm为最佳样方面积。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1)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_;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_。(2)如何计算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_。(3)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_。(4)如果对a草原的某种鼠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调查的方法采取标记重捕法。在某次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鼠14只,则该鼠在a草原的种群密度约为_只/公顷。(调查范围为1公顷)在标记重捕法中,对标记技术有哪些要求?a_。b_。c_。若部分标记符号在调查研究期间脱落,那么调查所得种群密度与实际值相比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解析:(1)样方法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样方的大小视对象而定,在取样时应做到随机取样。(2)种群密度应取所有样方的平均值。(3)详见答案。(4)对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标记重捕法。种群密度nm(标记个体数),在标记重捕法中,标记技术极为重要。例如,标记物和标记方法不能影响被标记动物的正常活动,也不能导致其发生疾病等。若在调查研究期间标记物脱落,则m值降低,n值增大。答案:(1)样方法随机取样,不掺入主观因素(2)计算所有样方的种群密度的平均值(3)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取物种数量达到稳定的最小面积(100 cm100 cm),以减小误差;取样的方法不对,应在b草原中随机取样;对种群密度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种群密度的估计值(或以调查样方的单位面积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4)84a.标记物和标记方法不能影响被标记动物的正常活动,也不能导致其发生疾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3D打印的制造业革新
- 2025年3D打印的定制化制造业
- 2025行业供应链变革分析报告
- 2025社会工作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中国银行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经典题及参考答案海南地区
- 邮储银行2025成都市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吐鲁番市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自贡市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2025嘉峪关市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半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辽宁地区
- 垃圾的危害教学课件
- 寻找闪闪发光的自己(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北师大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4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真题带答案分析
- 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 课件 Unit 1 Culture
- (中职)氯碱PVC生产工艺及设备8项目八 PVC生产教学课件
- 115个低风险组病种目录
- GB∕T 33425-2016 化工产品中防结块剂抗结块性能的评价方法
- 常州豪爵铃木班组长任职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科学技术史》课程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