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名花应用.doc_第1页
十大名花应用.doc_第2页
十大名花应用.doc_第3页
十大名花应用.doc_第4页
十大名花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大名花应用梅花神、色、香、姿俱佳,铁骨傲霜,深受群众喜爱,在园林绿化中早已被广泛应用。依山畔水大面积栽培梅花,可构成壮丽的自然景观,形成“香雪海”、“十里梅海”等,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成都赏梅就记载下了这样的画面:“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碎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阳宫到浣花溪!”根据梅花颜色的差异,集中栽植形成梅山、梅岭、梅坡、梅坞、梅溪、梅径等,突出梅花特有的色彩景观。还可利用梅溪、梅径通幽,获得“动态赏梅”,步移景异之趣。在园林造景中,常选用红色的老梅作主景,以苍松为背景,修竹为客景,形成一幅有生命的“三友图”。还可把梅同兰、竹、菊相配植,集中展现园林“四君子”的风采。在较显眼的景点,常以山岗或建筑物作背景,前植梅花,可突出梅花的色香之胜,达到古之“栽梅绕屋”的妙境。还可开辟“踏雪寻梅”、“月下赏梅”等景点,展现梅花的奋斗精神。梅花还非常适宜和草坪配植,形成通透开朗,景物深远的画面。梅石相配,刚劲简洁,妙笔生花,石因梅而活,梅因石更绝,对比强烈,收效甚佳。 梅花也是优良的孤植树种,在绿地中间常采用孤植朱砂型梅花,花盛开时,万绿丛中一树红,最能引人入胜。垂枝梅,姿态飘逸别致,可装饰园林水景,有“池水倒窥疏影动”的情趣。龙游类梅,枝条自然扭曲可爱,宜配湖石,点缀小院或盆栽观赏。 古梅,曲干虬枝,老态龙钟,除本身就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加之有社会文化背景或有美丽的传说,可辟为旅游景点,为古迹名胜添光增色。(一)配置的特点 桂花的配置在基本满足桂花习性要求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美观和经济这三项原则要求而与其他树种进行一种合理的搭配,组成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在具体配置桂花这一树种时,应重视以下几项原则性的要求。 1因地制宜 所谓因地制宜,就是把桂花尽可能地配置在最适合它生长的地方。这个地方不仅要适合桂花的生长,而且同时也要适合与桂花搭配在一起的其他植物的生长。 2层次错落 在以观赏栽培为主要目的园林中,桂花的层次安排显得非常重要。通常第一层是树冠衡疏的阳性落叶大乔木,第二层是骨干树种桂花,第三层是比较耐荫的落叶或常绿的花灌木,第四层是耐荫的地被植物。有了这几个垂直层次,地面不同空间的光照和地下不同深度层次的土壤水分和养分,都能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使绿化覆盖率大为增加,并实现黄土不见天的理想效果。 3季相变化 所谓季相变化,就是指植物在一年中随季节的更替而发生的周期性的物候变化,例如发叶、开花、结果、落叶等等。它对组成景观效果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桂花是常绿阔叶树种,花期较短,花朵又小,季相变化不很丰富。为此,需要和其他树种合理搭配起来,以充实景观内容。由于桂花常绿,所以与其混交的树种应以落叶树种为主,既要有乔木类,也要有灌木类;既要有花木类,也要有果土灯;既要考虑到时令上的衔接,又要注意到色彩上的协调等等。这样,才能起到众星捧月的理想效果,使整个园容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出气象万千、绚丽多采的动人景观。4背景烘托 背景是衬托主景和配景的物体。桂花常绿,枝下高度又低,作为一些落叶花灌木的背景树是非常适合的,可以衬托出配景花灌木的婀娜多姿。同时,桂花树身较低、树冠圆整、叶色明亮,倘若使用一些树身高大、叶色深暗、或有红黄叶的秋色叶树种,作为桂花的背景树,则可充分衬托出主景桂花的特色。 5民族传统 桂花在我国古代就有应用,它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我国人民常把秋桂与秋月联系在一起,编喻了许多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一直成为脍炙人口的美谈。我国旧时庭院,常把玉兰、海裳、牡丹、桂花四种传统名花同栽庭前,以取玉、堂、富、贵之谐音,此外,双桂当庭或双桂留芳等对植方式也是我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配植手法,并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古代的这些艺术风格,使之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园林建设事业服务。(二)配置的形式 桂花的配置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类。自然式配置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幽雅的自然情调,有孤植、丛植、群植等方法。规则式配置多以某一轴线为主,呈对称或成行排列,以强调整齐、对称为主,给人以雄伟肃穆之感,有对植、列植等方法。 1、孤植。桂花树型优美,可孤植成景。南京灵谷寺大草坪上孤植着一株桂花王,形如巨伞,在周围成片的桂花林的映衬下,个性鲜明,具有“鹤立鸡群”的效果;镇江焦山景区桂花广场中也有一株孤植桂花,广场呈方形,广场中央用卵石做成一个大圆,圆的中心取桂花花开四瓣的特征,以十字形花瓣状砌成花坛,花坛中心栽培一株姿态优美的桂花,俯视其景,方中有圆,圆中有花,不仅体现出“花开月圆,幸福圆满”的寓意,而且点出了广场主题。 4列植 自古以业桂花就有种植在甬道两侧的习惯。列植主要体现植物的整齐美、线条美,树龄相近的桂花一般树型近似,按直线或曲线以等距离栽植,很容易取得整齐一致的艺术效果。在园林中,桂花一般作为行道树、林带及水边等绿化栽培或作为树墙,绿篱栽培。南京灵谷寺道路的两侧就是以桂花与其他树种配置作为行道树栽培的,使道路两侧的植物景观富有层次变化,十分独特。焦山定慧寺围墙外,分别以数株桂花列植,黄墙、碧瓦,绿树色彩丰富,构图优美。 三)与搭配植物的关系 与桂花常用的搭配植物是比较丰富的,有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等。 1乔木类 园林中能与桂花搭配的常见落叶乔木有银杏、金钱松、水杉、白玉兰、檫树、枫香、三角枫、樱花、杏花、梅花、桃花、红叶李、木瓜、垂丝海裳、西府海棠、海棠花、合欢、紫荆、乌桕、黄连木、鸡爪槭、七叶树、无患子、山膀胱、梧桐、紫薇、石榴和柿树等。常见的常绿乔木有马尾松、龙柏、罗汉松、杨梅、广玉兰、珊瑚、月桂、蚊母、楷杷、石楠、女贞、冬青、山茶、厚皮香、柞木和棕榈等。桂花是常绿树种,在与其他树种搭配时要考虑季相、色彩和景观等因素,在以桂花为优势种的群落中进行搭配时,落叶乔木的数量和比例应适当增加,即多用落叶乔木,少用常绿乔木。 在常用的桂花搭配树种中,有许多树种的高度超出桂花,如常绿乔木马尾松、龙柏、广玉兰和樟树等,这些树种应该配置在桂花的北侧而不能配置在桂花的南侧,以免遮去南侧的光线,影响桂花的生长发育。 与桂花树身高度基本平齐的乔木树种,如红叶李、西府海棠、合欢、鸡爪槭等,则应该根据这些树种成年的冠幅大小,来决定它们和桂花之间的合理间距,以求稳定和持久。 为了突出桂花园林的春色,可适当搭配白玉兰、山茶、梅花和桃花等春季花木树种。另外,为了体现桂花种植园的秋色,则可栽植银杏、无患子、乌桕和鸡爪槭等秋色叶树种。夏季开花树种少,色彩比较单调,可选用楷杷、杨梅等夏季果木树种,以及紫薇、石榴等夏季花木树种,力求使桂花园的季相变化丰富多彩。 冠大荫浓的乔木树种如悬铃木、樟树等,应尽可能少用,至少不能距桂花太近,否则会造成花开花少或不开花。这在上海的人民公园和南京的玄武湖公园都曾发现过。 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树龄的增产,桂花与配植的乔木树种的树冠相互交错或重迭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应该重度修剪并控制其他乔木树种的树冠,以保证骨干树种-桂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2灌木类 园林中可以同桂花配植的落叶灌木有小檗、紫玉兰、蜡梅、溲疏、山梅花、八仙花、白鹃梅、榆叶梅、郁李、棣棠、平枝枸子、野蔷薇、喷雪花、笑靥花、日本绣线菊、贴梗海棠、木瓜海棠、倭海棠、山麻杆、卫矛、木芙蓉、木槿、结香、杜鹃花、老鸦柿、瓶兰、金钟花、迎春、丁香、海仙花、绣球花、紫珠、枸杞等。常绿灌木有十大功劳、南天竺、含笑、海桐、火棘、月季、金柑、黄杨、枸骨、大叶黄杨、金丝桃、胡颓子、八角金盘、洒金东瀛珊瑚、马银花、紫金牛、云南黄馨、夹竹桃、栀子花、六月雪雏菊园林绿化的用途: (1)生长势强,容易栽培,是优良的地被花卉。 (2)花梗高矮适中,花朵整齐,色彩明媚素净,是园林地被花卉中的佼佼者。 (3)花期长,耐寒能力强,是早春地被花卉的首选。 (4)雏菊作为街头绿地的地被花卉,具有较高的魅力,它可与金盏菊、三色堇、杜鹃、红叶小檗等配植,色彩协调。 (1)荷花专类园:近来国内兴起的荷花专类园与三种:一是象武汉东湖磨山的园林植物园,园中开辟一处以观赏,研究荷花为主的大型水生花卉区;一是象南京莫愁湖,杭州新“曲院风荷”这类是以荷花欣赏为主的大型公园,再一类就是以野趣为主,旅游结合生产的荷花民俗旅游资源景区,如广东三水的荷花世界,湖南岳阳的团湖风景区。后者距城30公里,有水面3000亩,又称莲湖。夏秋季节,只见“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泛舟其间,日赏荷花采莲,也观莲舞放荷(河)灯,别有情趣。2)在山水园林中作为主题水景植物:俗话说,“园无山不壮,山无水不丽”,用荷花布置水景,在中国园林中极为普通。江南一带名园,多设有欣赏荷花风景的建筑,扬州的瘦西湖在堤上建有“荷花桥”,桥上玉亭高低错落,造型古朴淡雅,精美别致,与湖中荷花相映成趣,是瘦西湖的风景最佳处,岳阳金鹗公园的荷香坊临水而建,与曲栏遥相贯通,香蒲薰风,雨中赏荷,深受群众喜爱。(3)作四季有花可赏中的夏花:四时景观的不同,是中国造园家恪守的造园规则,如梅花耐冬,柳丝迎春,绿荷消夏,桐叶惊秋。荷花的绿色观赏期长达8个月,群体花期在2-3个月左右。夏秋时节,人乏蝉鸣,桃李无言,亭亭荷莲在一汪碧水中散发着沁人清香,使人上行下效,心旷神怡。(4)作多层次配置中的前景,中景,主景:中国园林在配置植物时十分注意层次的变化,以形成远近,高低不同的丰富景观。柳荷并载就是典型的手法。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曾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来概括济南大明湖。湖南湘潭的雨湖公园春季柳絮纷飞,小荷露尖;夏秋花叶亭亭,柳丝;冬季柳丝批雪,残荷有声,不失为佳景胜地。(5)渲染衬托人文景观:荷花呀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象征崇高,圣洁,吉祥,平安。园林设计师由此常利用荷花的高洁来渲染,衬托人文景观,借以表达敬仰,怀念,赞美,讴歌之情。(6)作工业三废水污染水域的“过滤器”:由于莲藕地下茎能吸收水中的好氧微生物分解污染物后的产物,所以荷花可帮助污染水域恢复食物链结构,促使水域生态系统逐步实现良性循环。荷花造景荷花在园林水景中的配置,应按水面的大小而论。若在数十亩或百余亩的宽阔水面上,遍植荷花,能造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蔚然景观。如杭州西湖、武汉东湖、济南大明湖、承德避暑山庄、北京昆明湖和北海、广东三水荷花世界、深圳洪湖公园等,都是以大水面广植荷花而著称。大水面的荷花造景,要与岸边植物相协调,如沿岸植垂柳、水杉、水松、落羽杉、竹类等耐湿植物作背景;同时还要留有一定的空旷水面点缀睡莲、王莲等浮叶花卉,这样荷景才有空间层次感和韵律节奏感。如深圳洪湖公园沿岸浅水区种植荷花,岸边以大王椰、假槟榔等棕榈科植物相衬,并沿石岸栽种水竹芋、纸莎草、花叶芦荻、水生美人蕉等,游人漫步于湖岸赏荷,风过荷举,碧波荡漾,景观效果别样,生机盎然。 庭院小池植荷造景,如苏州拙政园、无锡寄畅园、北京谐趣园、濠濮涧等,都是利用小水面植荷的代表作。以拙政园为例,全园面积仅40000平方米,而以荷花造景的景点就有6个之多,如“远香堂”、“荷风四面亭”、“芙蓉榭”、“留听阁”等。“芙蓉榭”位于该园东部,进园门后,经“兰雪堂”北折便是。池中植荷宜稀,强调古诗中“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之意境。一般叶隙间见水可免单调、沉闷,而散植依稀反觉水面有宽阔之感。池畔植高柳以利夏日遮荫,榭边种香樟大木,则可浓荫却暑。还有北京北海濠濮涧之景,背山面水,池边筑有一水榭,红柱灰瓦,古朴淡雅,池中植有红荷,与小桥、石坊、假山、云树、蓝天相映,景色清幽,充满了山林隐逸野趣。随着城市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根据自身条件在庭院私宅、屋顶阳台筑池种荷,已成为现代都市人绿化环境,美化生活的一种时尚。如深圳东湖宾馆庭院小池,池中荷花与池畔的水榭和池岸的垂柳相映,田园风光,饶有情趣。而广州东方宾馆内庭水池中,点缀数丛荷花和睡莲,环境清新自然,景色倍觉幽雅。杜鹃花是著名的观花树种,花叶兼美,自古即作庭、苑栽培,无论孤植、片植、丛植、盆栽均可。我国目前繁育的杜鹃花园艺品种品质优良,花色花型十分丰富,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如果配置得当,正是锦上添花。主要应用有:作为草坪绿篱,可与小叶女贞、金叶女贞、千头柏、红檵木、金边六月雪,桂花 等多种绿篱植物配置。青青草地,灼灼鲜花,相映成趣。作为盆景(花)材料,可做成形态各异、枝繁叶茂、花色似锦的树桩盆景,植于室内或置于庭前、院内,也可作为盆花栽培,无论春秋冬夏,绿叶鲜花常现,给人以春天般的感觉。作为装饰树种,在庭、苑尤其是大型广场、公园中,既可与红檵木、金边六月雪、金叶女贞、红枫等色彩灌木搭配,镶嵌成各种规则的几何图形和动感图形,体现强烈的节奏和韵律,展示生态美、自然美和人工美,也可依山傍水,组成美丽的园林景观。1 牡丹专类园牡丹作为我国的特产花卉,栽培历史悠久,园艺品种繁多,观赏价值各异,因而常常作为专类园或园中园的形式在园林中广泛应用.牡丹专类园在我国园林中可谓层出不穷,各领风骚.从南到北,从东向西,公园、庭院、寺庙几乎随处可见牡丹园的倩影。对于牡丹专类园的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以牡丹为主体,表现牡丹的群体及个体景观效果;通过诗词、歌赋、传说、神话等,增添牡丹园的文化内涵;应用多种造园要素(建筑、水体、园路等)多方位体现牡丹园的文化氛围及艺术景观效果;为游人提供全方位的观赏空间,或群观,或孤赏,同时提供必要的游憩服务设施;对牡丹园四季景观统筹考虑。一般牡丹专类园采用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布置方式。(1)规则式牡丹专类园 主要应用于地形平坦、便于做几何式布置的区域。一般以品种圃的形式出现,即将园圃划分为规则式的几何形栽植床,内部等距离栽植各种牡丹品种。这类专类园比较整齐、统一、可以突出牡丹主体,便于进行品种间的比较和研究,是以观赏或生产兼观赏或品种资源保存为目的的专类园的最佳布置方式,如山东菏泽曹州牡丹园就以这种布置方式为主,北京景山公园也采用这种方式。(2)自然式牡丹专类园 采用以牡丹为主要植物材料,结合其他树木花草的配置及地形、山石、雕塑、建筑、壁画等造园要素,自然和谐地配置在一起,展示综合园林景观的外貌。自然式的牡丹专类园可以通过地形与道路的设置,不同花期与不同观赏特征牡丹品种的组合,并通过结合其它植物材料搭配组成群落。既给牡丹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如高大乔木对牡丹的侧方庇荫),或在花期对牡丹起到衬托作用(如以常绿植物为背景和底色,可以更好地衬托牡丹的繁花似锦),还可补充牡丹花期前后的景色欠缺,做到四季(三季)有景。配景植物材料的选择要与牡丹园整体风格协调,且不宜喧宾夺主,如具有中国园林特色的白皮松、侧柏、圆柏、银杏、槐树、玉兰等乔木,早春开花的迎春、秋季果实累累的金银木、冬青类等灌木,以及书带草、玉簪、萱草等花卉,充分烘托出牡丹的雍容华贵和天生丽质并延长观赏期。充分开发牡丹园文化资源,结合园林建筑、壁画、置石、雕塑等园林小品及其它造园要素,创造高低错落,步移景异,可游可赏的园林景观,又可增加观赏性和文化内涵,同时起到科普及审美教育的作用,使人在欣赏牡丹花的同时能做到赏花怀古、陶冶情操等多方位的美的享受。杭州“花港观鱼”牡丹园、北京植物园牡丹园、在第四届全国花博会获特别奖的菏泽牡丹园、在昆明世博会获大奖的曹州牡丹园、就主要是采用自然式的布置形式效果极佳。2 牡丹花台花台是指将花卉栽植于高于地面的台座上,其形式与花坛有很大的相似性。牡丹性喜高燥,不耐积水,故园林中常常采用砌筑花台的方式,既避免了水涝地区栽植牡丹的不利因素,同时单层或复层布置的花台也增加了竖向景观效果。牡丹花台的设计根据周围环境可设计为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种。(1)规则式牡丹台:用花岗石、汉白玉、琉璃砖等砌成,通常为长方形,也有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扇形等形式,花台内等距离栽植牡丹。如颐和园排云殿东侧的“国花台”、中南海小瀛台上的牡丹台、洛阳王城公园牡丹阁周围的牡丹台即是。(2)自然式牡丹台:为不规则形状,随地势起伏而高低错落,一般用自然山石砌成。参差起伏,自然多变。并点缀太湖石和一些观赏树种做陪景。如杭州的花港公园里的牡丹园就是范例。园中有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叠山石,观赏树、牡丹、芍药散植其中,高处还有可供人凌空远眺的牡丹亭。另外,上海植物园牡丹园的花台、颐和园大门内侧不远处的牡丹台等均以形貌奇特的山石和花草树木为衬景,形式了富有山野情趣的自然景观,使牡丹更贴近游人。 3 牡丹花境、丛植、群植花境是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等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这种布置根据自然风景中林缘野生花卉自然散布生长的规律加以艺术提炼,应用于园林中可配置于城市主干道的分车带上、街道两侧或公园道路旁,以不同品种相配形成连续有变化的景观。如河南省洛阳市内中州大道的分车带上,将牡丹与芍药间种,并与雪松、紫薇、凤尾兰、月季、大叶黄杨等配置在一起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花开时节,牡丹争奇斗艳,成为洛阳市最美的街景之一。牡丹常在林缘、草坪及山石边作自然式丛植或群植,如四川省彭州市丹景山牡丹园、杭州“花港观鱼”牡丹园以及北京植物园牡丹园都有此类布置形式,显得自然朴实、妙趣天成。 4 牡丹盆花、插花、盆景如果说牡丹专类园、花台、花境等起到了美化室外环境的作用,那么牡丹盆花、插花、盆景在美化室内环境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小视。随着牡丹花期调控技术的日益成熟,牡丹的盆花摆放也日益广泛。尤其是春节时期的促成栽培,不仅大大提高了牡丹的销售价格,而且对烘托节日的环境气氛,也具有重大作用。另外,将大田自然开放的牡丹上盆装点环境也越来越时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牡丹插花盛行于唐代,那时宫廷贵族的插花以华丽富贵、装饰浓厚为主要特色,往往以色丽形美的牡丹为主要素材。近代,牡丹插花更是深受人们喜爱,牡丹花大艳丽,可插作中型、大型插花作品,装饰效果强,适于布置在厅堂、会议室、书房、居室等处。牡丹盆景是一种新兴的观花类盆景。富丽堂皇的牡丹和古朴高雅的盆景艺术相结合,己成为盆景艺术中的一枝奇葩。在第四届全国花博会获奖的牡丹盆景和1994 年新年在北海公园展出的牡丹盆景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1、月季根据其种类的不同,应用时亦有所差别。茶香月季具有鲜明的色彩和美丽的树姿,可用来构成庭院的主景和衬景;丰花月季花期不断,生长势强壮,株高中等,适宜装饰街心、道旁,做沿墙的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