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doc_第1页
让每个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doc_第2页
让每个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doc_第3页
让每个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每个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语文课堂日益丰富多彩。应该怎样让我们的课堂更具活力,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我在这里略谈一下我个人在教学活动中的尝试以及感受,希望得到更多专家和同行的指正和帮助。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高效学习方法中首要的环节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当我们带着莫种不可遏止的渴望投入到学习中的时候,学习便不再枯燥,不再痛苦了。教学中,教师处于领导、支配地位,但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却是学生。所以我们相信,能否最大程度调动主体的能动性,是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在这一环节的讨论和分析中,所有的语言都是空洞乏味的,实践是我们一步步深入,透彻理解的有效方式。让每个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认为也正是响应了许多专家提出的“让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论。让学生来带动学生,用学生来感染学生,我相信是一种可以多领域,长时间坚持的方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教学中过多的说教与命令会破坏和扼杀他们天性中的热情和求知欲。“人生的三次觉醒”的提出者说,每一个孩子从他们的内心来讲都渴望成为一个好孩子。所以,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向榜样靠拢,并且向榜样学习的愿望。尤其是那些在学习中多次受挫的孩子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会因为喜欢的歌者而歌声悠扬,会因迷恋的舞者而舞姿绰约。那么,应怎样将他们的视野和注意力从盲目的崇拜拉回到本应多彩的课堂呢? 所幸的是,语文教学资源异常丰富,形式也更是多样。我在前一届的高中教学中发现了这样一位学生:他在班上身兼数职,但是在较为忙碌的班级日常管理之余,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学习状态,并以其优秀的个人魅力带动全班的凝聚力、自信心迎接高考。进入大学后的他更是在学习、组织等多方面有较好的发展。于是,在一次他回到学校看望高中老师的过程中,我希望安排这位同学在我的课堂上,为新一届的学弟学妹们作一次简短的演讲。 演讲的主要内容为高中的学习方法和大学的学习生活,演讲并没有充分的时间准备。但这之间,教室里出现了我意想不到的情况:在没有老师的督促下,大家整齐划一地坐下聆听,认真讨论,流露出对师兄的尊重和羡慕,更重要的是对未来大学生活的渴望和信心。演讲结束后,更有部分平时对学习较为冷淡、极不自信的同学来积极地咨询学习上的方法,希望获取帮助和鼓励。在那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大家开始更多地关注语文,关心学习。仅以一点为例,师兄漂亮的书写便带动了不少同学对书法的热情。 由此,我认为此次演讲算是我在“让学生来带动学生,用学生来感染学生”这一尝试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但是这一方法也存在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抛开演讲本身不说,我认为要想使这一方法更具影响力,演讲者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思想的纯度演讲者即为思想的引领者,其思想品德(我们应该格外关注的人品)应具有相当程度的道德水准。他应本着为听众负责的原则,用自己的思想、行动以及个人魅力来感染并带动对方。2、 方法的启蒙听众往往希望从演讲者那里得到更多的,实用合理的人生经验。所以,演讲者最好是某一领域的先驱人物,应具备令人信服的个人成就,从而在人生经验上成为一个出色的榜样。 教育是一个需要时时反思,处处留心的工作,其中作文教学对我来说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从前,我更多地着眼于怎样延伸思路,怎样审题,怎样深化主题这三个方面。但往往在我讲解这些内容的时候,语言显得十分无力。尤其是面对刚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来讲,这些概念显得过于急迫。所以,我个人认为,在这个阶段作文教学的主要方向应该是文章的语言和结构。 在语言方面,我们需要的当然不是单纯的华美。华而不实的文字会偏离教育最初的目的,且会使写作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很难回到应有的方向和水准。但更为严重的是另一现状学生文章中语言的粗俗和低趣及许多为“凑数”而生造的无稽之语。“腥臊并御,芳不薄兮”,所以,净化语言是我们的首要工作之一。那么怎样才能更加有效的让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完全摒弃这种语言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阅读。例如,在讲解郑愁予的诗歌错误的时候,我们都曾经让学生仿写和改写。在进行这一环节的时候,我借用了席慕容的诗句,使之改为“用一根绣花针,绣着我冰冷而匆忙的青春。三月的江南,草长莺飞,我的心却如楼前的潭水,无痕。”用一些简单而清丽的词汇来填充他们低浅而匮乏的语言。让美丽的语言,美丽的事物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我相信爱美是人的天性,没有人会回避这样的熏陶,更何况天性本来纯真的孩子。长时间的积累,他们会记得史铁生笔下的像一团小雾停留在空中的蜂,捋着胡须匆匆赶路的蚂蚁;他们也会记得有一个叫周国平的作家把太阳比喻成一粒沙子;记得泰戈尔诗中那些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诗句 在写作练习中,老师的示范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可以提供足够可行的摹本这些范文本就出自他们的身边,他们的生活,来自他们那个年纪可以想象的世界。此时我就选用了一位对海子十分喜爱,并在课后阅读了大量有关海子的书籍和诗歌的同学的作文。她的文章中充满了对孩子的喜爱甚至是迷恋,文中的许多语言是现阶段大部分高中生很少接触甚至是闻所未闻的。例如,“这个海子,来自贫穷而寒冷的乡村。沉默寡言的他忍受了所有物质的贫乏而歌颂大地、受伤的麦子、黎明和雨。他曾那么真诚地说道那是五谷丰盛的村庄,村庄静坐像黑漆漆的财宝。起初,这只是默默的渴望,继而却又变成对光明古典文化北方胜地狂热的追求。于是,有了一种更为极端的渴望,叙述得有些得意忘形了于是,我一路高过扶桑之木,贵为羲和十子,于是,我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甘泉不饮,我头戴荷叶,腰缠香草,半肢为鳞,我是圣贤、祭酒、药巫、歌王,我是一切的诗。” 这样的带动力量是无法估量的,课后几乎全班的同学都在争相阅读她的文章。他们想知道的不仅仅是文章写成了什么样,关键是怎么能够写成这样。一番交流之后,也是融入学校读书月的氛围中,许多同学更是积极主动地开展了课外阅读活动。我在批改作文时发现,班上的写作练习有了许多明显的改观:首先是低幼的语言明显减少;其次是许多同学能够在语言和结构上努力模仿优秀文章的写作方式;最重要的是,在丰富的积累之后,他们的文章已很少再有“凑数”的必要了。虽然这样的变化对于作文教学来讲,只能算是星星之火,但任何的进步都不及思想上的进步让人震撼。我有理由相信,任何的努力都是一种进步,在今后的写作练习中他们会有更加优秀的表现。 教师,仅仅是学习过程中引导者和监督者,而语文教学的资源更是丰富多彩,语文课的内容更应该贴近自然,贴近生活。每个学生都有充满好奇的童心和稚趣,只要略加引导,他们便会用极大的热情来拥抱它。 每个孩子的心里都住了一个盖世英雄,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个美丽愿望。他们比任何年纪的人都更加渴望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成为生活的中心。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带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