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觅栈道.doc_第1页
古诗词中觅栈道.doc_第2页
古诗词中觅栈道.doc_第3页
古诗词中觅栈道.doc_第4页
古诗词中觅栈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宝鸡古道文化研讨会论文古诗词中觅栈道栈道古诗赏析 常崇信摘要:本文通过对古栈道诗的鉴赏,把古栈道方面的诗大略归为:蜀道艰险行旅困难;栈道促进交流和融合;栈道沿途风光;栈道战事和沿途人民生活风情等方面,并对栈道诗词文化作了一定的赏析。古代的道路中,有一种栈道,也称作“阁道”、“复道”或“栈阁”,被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为可与长城、大运河比肩的中国古代三大建筑奇迹。栈道是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通道,它跨河过涧,变千堑为通途,成为古代交通之道,商贸之道,兵家攻守之道,文化传播之道。古栈道,关中到川蜀开凿为最早之一,先后形成了陈仓道、子午道、褒斜道、金牛道、傥骆道、米仓道、荔枝道等多条栈道。历代文人骚客曾作文写诗,形成了以栈道为题材的古栈道诗词。这些诗词,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今人了解古栈道,研究栈道文化,借鉴栈道建设艺术,品赏栈道建设成就,发展古栈道观光旅游业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赏析。一、行道的艰险和困难。描写古代道路行走艰辛的诗词,当属唐代李白蜀道难,诗曰: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李白所处的年代,通往蜀地的栈道应该是开通千余年了,李白惊叹长安到蜀地的道路上仍然是: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青泥河盘,剑阁峥嵘等险关重隘。李白发出了“问君西游何是还”的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们谈蜀道而色变,望蜀道而叹息。南朝阴铿也作了一首蜀道难诗曰:王尊奉汉朝,灵关不惮遥。高岷长有雪,阴栈屡经烧。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诗中描写汉朝益州刺史王尊奉命到蜀地任职中行路于栈道的艰辛,灵官峡的险峻,岷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栈道多处毁坏焚烧,行车在栈道上多次被毁坏,车骑在七星桥上受阻。王尊在艰辛的上任途中都发出了蜀道如此难,难道还要那些功名利禄吗?艰辛归艰辛,牢骚归牢骚,路还是要走,官还是要去任,这也是朝延使命吗?描写栈道艰辛和行路难的还有岑参的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与鲜于。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诗曰:闻君行路难,惆怅临长衢。岂不惮险艰,王程剩相拘。忆昨蓬莱宫,新授刺史符。明主仍赐衣,价值千万馀。何幸承命日,得与夫子俱。携手出华省,连镳赴长途。五马当路嘶,按节投蜀都。千崖信萦折,一径何盘纡。层冰滑征轮,密竹碍隼旟。深林迷昏旦,栈道凌空虚。飞雪缩马毛,烈风擘我肤。峰攒望天小,亭午见日初。夜宿月近人,朝行云满车。泉浇石罅坼,火入松心枯。亚尹同心者,风流贤大夫。荣禄上及亲,之官随板舆。高价振台阁,清词出应徐。成都春酒香,且用俸钱沽。浮名何足道,海上堪乘桴。诗人描写了君被任命为刺史后,长途跋涉云蜀地任职中跨崖窟攀山,竹密林深,栈道雪冰,烈风刺骨,一路风尘到达成都的艰辛与喜悦。与鲜于诗曰:剖竹向西蜀,岷峨眇天涯。空深北阙恋,岂惮南路赊。前日登七盘,旷然见三巴。汉水出嶓冢,梁山控褒斜。栈道龙迅湍,行人贯层崖。岩倾劣通马,石窄难容车。深林怯魑魅,洞穴防龙蛇。水种新插秧,山田正烧畬。夜猿啸山雨,曙鸟鸣江花。过午方始饭,经时旋及瓜。数公各游宦,千里皆辞家。言笑忘羁旅,还如在京华。诗人描写了在褒斜道上,行在崖岩、河流湍急,道路窄小,林深阴森,蛇虫出没,猿啸雨淋,道路湿滑的艰难。北宋诗人李廌的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诗句:蜀山如鸟道,剑阁郁嵯峨。秋雨峨眉道,春风濯锦波。青山一羸马,古今应更多。诗人站在茫茫秦岭,蜀山之巅,鸟瞰蜀道的险峨,叹行走的艰辛。二、栈道便捷促进交流和融合一统。栈道开通虽然艰辛,但终于有路可循,比起无路径可循来说是便捷的多了,又促进中央政府与蜀地的交流往来,起了划时代的作用。栈道如放射性的网,把西南蜀地与内地紧紧相连,有效及时的传递了信息,对促进政令畅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起了重要的作用。岑参早上五盘岭却一反原来蜀道难的基调,感觉到蜀道并不难了。诗曰: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沈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北宋诗人赵抃有首过青泥岭的诗,对杜甫过青泥山的难行不以为然,表现出了对蜀道与众不同的赞赏,表现出了一种大无畏的气概。人们都说蜀道难,他却20年间7次往返,即3年一次,可谓走蜀道如履平地。诗曰:老杜休夸蜀道难,我闻天险不同山。青泥岭上青云路,二十年来七往还。同样赵抃又有了一首与杜甫过飞仙岭的和云弟过飞仙岭相对应的诗,表现出了明知征途有险,而且迎险而上的得意与自豪。诗曰:谁云蜀道上天难,险栈排云彻万山。我愧于时无所补,十年三出剑门关。在赵抃看来,行走于栈道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天高人为峰,路险但人攀的豪气。唐代杨贵妃喜好荔枝,而且必须鲜食。皇帝唐玄宗为博美人心欢,将子午道南延,从四川涪陵快马送荔枝到京城长安。从长安到涪陵2千里路程,快马在栈道上,30里换一人,60里换一马,昼夜不停,风雪无阻,3天可抵京城。由于送荔枝的役士连枝摘果,装入粗壮竹筒里,用蜡封口,保证荔枝鲜美,博得皇上的赞扬。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这样描写: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万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甫看见这种奢华和劳民伤财后在病橘一诗中叹曰:“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百马死山谷,至今耆归悲。”从两位诗人的诗中,似乎窥见到荔枝道上奔马飞驰,路人躲避不及坠崖,运送荔枝的人马多因疲劳过度而死亡,京城门第洞开,迎接送荔枝的马队,只有妃子知道,这是岭南的荔枝来了,贵妃笑了。贵妃吃鲜荔枝,这归功于栈道,说明栈道的便捷。那时的荔枝道,就如现在的邮政特快专递一样迅达。明代方孝儒在蜀道易(并序)是说,唐代李白作蜀道难,可当朝(明)自领蜀国以来实行惠政,蜀道便利,行旅畅通,商贾云集,他所作蜀道易。王道有通塞,蜀道无古今。至险不在山奥水,只在国政辨人心。六朝五季时,五路嗟陆沉。遂令三代民,民为兽与禽。当时岂惟蜀道难,八荒之内皆晦阴。戎夷杂寇盗,干戈密如林。今逢天子圣,贤王之德世所钦。文教治飞功,风俗无邪淫。孱夫弱妇怀千金,悍吏熟视不敢侵。蜀道之易谅在此,咄尔四方来者,不惮高山水深。明代人何景明,有一首镇远诗:地僻先摇落,空亭长绿莎。山川连蜀道,市井杂夷歌。旅箧衣裳少,秋程风雨多。无人相问讯,尽日抚寒柯。镇远是今日贵州省的一古镇,诗中可以看出川、陕、贵相连通,一派少数民族风情和习俗,古栈道的联通作用和民族大溶合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三、栈道沿途旖旎风光。栈道穿越了秦岭,巴山、米仓山等山川,跨嘉陵江、汉江等江河。沿线山河壮丽,风光旖旎,人们在栈道行走中,一览高山大河美丽风光,不能不说是一件极为惬意的事,这可能也是我国山水旅游最早的实践活动。有关栈道的诗中,约有半数以上是壮物写景的。杜甫诗五盘,就赞美了栈道及栈道周边的美丽景色。五盘虽云险,山色佳有馀。仰凌栈道细,俯映江木疏。地僻无网罟,水清反多鱼。好鸟不妄飞,野人半巢居。喜见淳朴俗,坦然心神舒。东郊尚格斗,巨猾何时除。故乡有弟妹,流落随丘墟。成都万事好,岂若归吾庐。栈道像细细的带子,缠绕在山间,伸向远方。江水在山间流淌,水很清,鱼很多。鸟儿在飞翔,山民们住在半山腰中,民风淳朴,在栈道让人心旷神怡。成都什么都好,竟像回到自己的家中一样。杜甫在龙门镇诗中曰: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不辞辛苦行,迫此短景急。石门雪云隘,古镇峰峦集。旌竿暮惨澹,风水白刃涩。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泉水结了薄薄的冰,沮水河畔的栈道被河水打湿了,行旅中,景色不停的变换着,石门雪云,古镇峰峦,旌旗在暮色中飘荡。在美景与寂静中,恶运即将来临,行者多不知晓,少数知情者在寒夜中发出声声哭泣,因为远处就有敌军驻防,但夜色笼罩了一切。陆游的紫溪驿一诗中曰:云外丹青万仞梯,木阴合处子规啼。嘉陵栈道吾能说,略似黄亭到紫溪。云雾锁定处的高山险路,如万仞之梯忽影忽现,村鹃声声在山涧鸣啼,走在嘉陵栈道上与同行者聊着天,不知不觉中就到了紫溪驿了。一切是那么洒脱,自然,一幅闲散自在的旅行图。四、栈道周边的战事。栈道的军事功能在当初修建者心理具有重要的地位。攻城掠地,扩地戎边,保境安民是其主要功能之一。在栈道建成到近代,这一功能在弱化,直到现代基本丧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公路、高速、公路、火车、高速列车等。但在历史长河中,栈道作为军事功能,运兵作战成为之要,文人骚客在栈道留下了大量诗赋,“明修栈道,暗度成仓”是栈道用于军事最为鲜活的例证。历史上,围绕栈道而发生的战争数不胜数。杜甫黄草诗就是描写战争的。诗圣杜甫的黄草诗: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行人稀。秦中驿使无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莫愁剑阁终堪据,闻道松州已被围。杜甫在唐大历年(公元766)以后旅居蜀地夔州(重庆奉节),诗中“黄草峡” 在今四川涪陵、“赤甲山”蜀地山名、“秦中”指朝廷、“锦水”指成都、松州即现在的松藩。诗中描写,诗人所住的地方很少有朋友来往来了,中原信息全无。蜀地的藩镇割据,军阀混战,边境不安定。成都的秋天,人去屋空,战乱不宁,泪水打湿了诗人的衣裳。蜀道上剑阁天险失守了,军事重镇松藩都被围困。诗人陆游书愤,62岁时在家乡所作,人虽不在栈道,但写的栈道有关的抗金之事。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诗人回想当年铁马金戈,大散关一带与金兵作战,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气。但世事艰难,小人误国,郁愤之情喷薄而出于诗间。诗人报国无门,但追慕先贤报国热情不减,在诗人82岁去世前,以示儿诗表现出失志不移的信念: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五、栈道周边社会及风情。栈道开通后,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与关中等平原地区相比乃有不少的差距,特别是战争、灾荒、瘟疫、病患等使人民流离失所,经济萧条。这类诗在栈道诗类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唐代诗人李商隐,在行次西交作一百韵中节选曰:蛇年建丑月,我自梁还秦。南下大散关,北济渭之滨。草木半舒坼,不类冰雪晨。又若夏苦热,燋卷无芳津。高田长檞枥,下田长荆榛。农具弃道旁,饥牛死空墩。诗人在公元837年十二月,从汉中到首都长安,南下大散关到位于宝鸡的渭河之滨,沿途所见,草木裂断、干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