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课件】流感大流行预防与准备_第1页
【医学ppt课件】流感大流行预防与准备_第2页
【医学ppt课件】流感大流行预防与准备_第3页
【医学ppt课件】流感大流行预防与准备_第4页
【医学ppt课件】流感大流行预防与准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禽流感 流感大流行預防和準備 衛生局2005年11月 提要 問題全球禽流感疫情禽流感與大流行大流行歷史回顧世衛評估 應對澳門預防工作大流行防備部署個人防備 全球禽流感疫情 2003年11月開始史無前例的禽流感暴發 採取強力控制措施 包括 隔離疫點 撲殺禽鳥 環境消毒 1 CumulativenumberofConfirmedHumanCasesofInfluenzaA H5N1 ReportedtoWHO Till07November2005 最新發展情況 禽流感擴展至歐洲多國 俄羅斯 土耳其 羅馬尼亞 克羅地亞 威脅非洲和美洲人類感染個案印尼首現 泰國重現中國湖南 懷疑個案 禽流感與大流行 N神經胺酸酶 H血凝素 關鍵環節 候鳥 野鳥 家禽水禽 鴨 陸禽 雞 家禽 家畜 豬 家禽 人 農民 人 人 早期傳播 大流行歷史回顧 流感流行史 流感是與人類共存的古老疾病公元前412年 Hippocrates記述了類似流感的疾病1580年流感大流行首次被詳盡描述1658年 威尼斯城發生嚴重流行 6萬人死亡 意大利人將此病稱為Influenza 意指天上行星帶來的厄運1933年首次分離出人甲型流感病毒 歷次大流行總結 每一世紀平均有3次大流行 大流行之間的間隔為10 50年傳播迅速 常在1年以內傳遍全世界 公共衛生措施或可略為阻延 但不能停止流行 常發生引致更嚴重疾病的第二波以至第三波使多於25 人口染病 醫療服務需求驟增 歷次大流行總結 大流行和引致大流行的病毒屬不可預見 歷次大流行的傳播模式 疾病嚴重程度 死亡情況有很大的差異史上最強 1918 全球人口約20億 5000萬人死亡 死亡率2 5 史上最弱 1968 全球人口35億 100萬人死亡 死亡率0 03 相差87 5倍 2 20世紀的大流行 1918pandemic Wartoendallwars 1918年3月美國堪薩斯州Funston軍營 11日清晨 年輕的部隊廚師AlbertGitchell被發熱 103oF 寒顫 喉痛 頭疼 肌痛折騰一夜之後 一早到部隊醫院看病 醫生讓他入住病房緊隨而來的是有類似病狀的下士LeeDrak 中士AdolphHurby 到中午 同類病者達107人兩天後 達522人暴發持續了五周 累計1127人患病 46人死亡罹患率4 3 病死率4 0 1918年3月美國喬治亞州軍營 18日開始 先後有2900名官兵染病有少數人死亡罹患率10 1 大流行第一波 1918年3 7月 傳染性強 發病率高 傳播迅速大多數人的症狀只是輕微 病死率低 沿下列路線傳播至世界各國 3月隨美國20萬遠征軍經海路傳至歐洲法國前線4月傳至在法國前線的法國 英國和德國軍隊5月至英國 西班牙 意大利 德國 波蘭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非洲 印度6月至俄羅斯 中國 菲律賓 印尼 新西蘭 波多黎各 巴西7月至古巴 巴拿馬 日本 第二波 1918年8 12月 症狀重 病死率高在歐洲法國 非洲塞拉利昂和北美洲美國幾乎同時發生 侵襲全部五大洲的幾乎每個國家 新西蘭遠征軍 一艘來自新西蘭載有1150名士兵的運輸艦在塞拉利昂首都Freetown對開停泊 當時岸上及附近幾艘英國戰艦正受嚴重的流感侵襲 有人召集各艦長到一艘英艦上開會 運輸艦艦長與會之後的幾天感到有些不適 但不算真病 運輸艦並無與岸上接觸 只曾有一些供應品被送到船邊 船開拔約四天後 便開始暴發傳播迅速和猛烈的流感 直至基本上所有士兵都受到感染 其中 有900人病況嚴重 83人死亡 病死率7 2 第三波 1919年1 3月 流行程度輕 時間短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席捲全球 凡有人類居住的地方 不論是大城市 小鎮 農村 均受到波及在非洲南部人口稀疏的國家 大流行很容易地從海港城市到達阻隔的內陸地區在南太平洋的島嶼 發病和死亡情況通常更嚴重一些邊遠的部落甚至遭受滅頂之災據記載倖免的地方僅有 美屬薩摩亞 白令海的Pribilof島和St Lawrence島 冰島北部沿岸 巴西亞瑪遜河口的Marajo島 南大西洋的TristandaCunha島 全球逾5億人發病 當時全球人口約20億 其中25 30 染病美國人口98 受感染 25 發病染病者包括 美國總統WoodrowWilson 英國國王GeorgeV和首相DavidLloydGeorge 德國皇帝Wilhelm 西班牙國王AlfonsoXIII 丹麥女王Alexandria等 它的魔爪伸向了世上的幾乎每一戶家庭 所到之處無不滿目瘡痍 全球5000萬人死亡 全球人口2 5 死亡美國死了67萬人 相當於當時人口的0 7 英格蘭和威爾斯20萬人死亡印度死亡人數達1800萬 超過當時人口的5 死亡曲線呈 W 型 15 35歲的青壯年人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Purpledeath 除併發常見的繼發性細菌性肺炎外 亦引起伴有嚴重肺出血的原發性病毒性肺炎使病者在48小時或更短的時間內死亡死者肺內常有積血並從口鼻噴出 伴有紫紺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 病死率約為3 在不發達國家可能要高得多 社會影響 軍隊無法作戰政府部門關門 電車停運 學校 劇院 電影院 娛樂場所空無一人 所有公眾聚會地方 從教堂至理髮店均被關閉白天滿街出殯 夜晚救護車穿梭患病人數太多 從醫護人員至掘墓工人都出現短缺商業活動基本上完全停止 Impactsofnextpandemic best casescenarios 流感大流行與SARS暴發的比較 流感大流行與SARS暴發的比較 1000倍 175倍 大流行的威力 突然暴發 迅速傳播同時侵襲全球所有國家 地區 家庭和個人引致嚴重疾病和死亡 世衛評估 WHO 控制前景 H5N1禽流感已在亞洲部份地區成為地方病 病毒已在禽鳥中確立永久性的生態位置發生更多人類感染個案以及出現大流行病毒的風險將繼續存在通過消除人類暴露機會而避免大流行已不再可能 H5N1virusisnowendemicinpartsofAsia havingestablishedapermanentecologicalnicheinpoultry Theriskoffurtherhumancaseswillcontinueaswillopportunitiesforapandemicvirustoemerge Toavertapandemicbyeliminatingfurtheropportunitiesforhumanexposurenolongerappearsfeasible WHO H5N1與大流行 H5N1病毒顯示了顯著的大流行潛力 而且與1918年的大流行病毒相似 從禽類病毒到類人類病毒的逐步調整疾病的嚴重程度疾病集中於年輕和身體健康人除併發細菌性肺炎外 引致原發性病毒性肺炎 WHO 何時會變成大流行 無法精確預見大流行發生的時間當前情況顯示世界比1968年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加臨近大流行H5N1禽流感已具備大流行開始所需的所有先決條件 只差一項 有效率的人傳人 澳門預防工作 澳門預防禽流感 流感大流行工作階段 第一階段 H5N1乍現 1997年11月 2003年11月 第二階段 前所未有的暴發 2003年12月 2005年3月 第三階段 防備大流行 2005年4月 第一階段 H5N1乍現 1997年11月 2003年11月 工作組織預防和應對H5N1病毒工作小組 1998年1月 預防和控制在澳門出現和重現疾病工作小組 1998年8月 禽流感應變統籌小組 2001年6月 行政法務司司長協調 成員包括臨時澳門市政局 臨時海島市政局 衛生局 新聞局 第一階段 H5N1乍現 1997年11月 2003年11月 預防策略監控進入澳門的禽鳥改善及監測所有存放 售賣 屠宰禽鳥場所衛生加強對已在禽鳥批發和零售場所的禽鳥的監測加強對人的監測 健康信息和教育選擇性屠宰懷疑或證實受感染的禽鳥群倘上述措施未足以控制感染播散 全面屠宰禽鳥 第一階段 H5N1乍現 1997年11月 2003年11月 工作進展加強了禽鳥進口檢疫 批發和零售場所衛生和禽鳥健康監測 水陸禽分隔 取締了本地區所有的家禽養殖農場加強對公眾的健康教育 建立醫院和衛生中心流感樣疾病定點監測和流感病毒學監測系統 加強對有禽鳥接觸史或疫區旅遊史的發熱病人 重症肺炎及死因不明個案的監測 第二階段 前所未有的暴發 2003年12月 2005年3月 預防策略防止傳入早期發現和處理禽 人個案保護高危人群健康教育為流感大流行作準備 第二階段 前所未有的暴發 2003年12月 2005年3月 工作進展完善禽鳥進口檢測監控 禁止疫區禽鳥產品進口 實施禽畜工作者健康教育和防疫接種 加強打擊走私活動 確立應對各種可能情境的禽鳥衛生措施建立流感病毒培養和基本鑒定能力 加強高危人群常年流感疫苗接種 制訂和發放預防指引 進行宣傳教育 維持必需醫療物資的基本儲備制訂大流行情境應變計劃綱要 在策略上為應對流感大流行作準備 第三階段 防備大流行 2005年4月 工作組織流感大流行預防應變統籌小組 2005年4月 大流行防備部署 行政長官2005年4月7日批示 設立流感大流行預防應變統籌小組社會文化司司長協調衛生局 民政總署 新聞局 教育暨青年局 治安警察局 消防局 社會工作局 旅遊局組成 統籌小組職能 議定流感大流行的預防應變計劃促使就各項關鍵預防應變措施 尤其包括監測 防疫接種 抗病毒藥 阻延傳播 維持醫療服務 維持基本社會服務 信息溝通 恢復等 作出及時 實質性和操作性準備按照疫情發展階段和情境 通過多部門協作和社會動員 推動落實預防應變措施 策略 目標 綜合策略 協調管理 使所有預防 準備 應變工作能夠有序和互相協調地落實 是所有其他策略的基礎監測 讓我們認識敵人和把握敵情 是各項干預策略的起點疫苗 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其缺點是大流行疫苗必須等大流行真正出現之後 才可開始研制 需要至少六個月之後才能投產 到投產後的相當一段時間內 本身沒有疫苗生產能力的國家和地區 仍難以得到供應 綜合策略 抗病毒藥 尤其在未有疫苗供應的階段 抗病毒藥是減輕病情和減少死亡的重要武器 其缺點是相當昂貴且有有效期 為維持一定的儲備 須不斷付出鉅額金錢醫療服務 大流行期間醫療服務需求將驟然大幅增加 同時 許多醫護人員也會受感染患病 如何維持醫療服務並將能力提升至最高 使盡可能多的病者得到適當的醫療護理 是應對的關鍵阻延傳播 包括減少同疫區的接觸 早期病例和接觸者的隔離 減少社會接觸 特定場所內感染控制等措施 在早期或可起到阻延傳播的作用 綜合策略 基本服務 在大流行期間盡可能維持基本服務 減少社會和經濟影響恢復 在大流行之後促進社會 經濟 心理上的恢復信息溝通 所有干預策略都將通過信息溝通而落實 有效的信息溝通可使干預策略得到更大的效果 機構防備目標 配合落實本地區預防應變措施保證機構本身關鍵職能 目標一 配合落實本地區預防應變措施 瞭解大流行威脅以及預防應變情境和策略明確本部門 機構在地區預防應變計劃中的角色 責任和任務制定操作計劃在資源和能力等方面作出適當準備 目標二 保證機構本身關鍵職能 策略一 職能調整策略二 保證人力資源策略三 保證其他生產要素 策略一 職能調整 全面檢視部門 機構的職能區別在大流行期間必須持續保證和不必須持續保證的職能預測必須職能在大流行期間的需求變化評估在大流行期間保證關鍵 必須並有明顯需求的 職能的能力和要素訂定職能調整計劃 以集中能力和要素 保證關鍵職能倘有需要 並計劃調整運作方式 以便在保證必須職能時 盡可能避免人群聚集 策略二 保證人力資源 經常向員工發佈有關疫情和預防的信息鼓勵員工的健康行為 尤其包括 不吸煙 合理作息和運動 良好的個人衛生行為 患病及早就醫 如醫生認為需要應暫停上班保證良好的工作環境 尤其是通風和表面消毒倘有需要 適量儲備防疫用品 如口罩 洗手用品 環境消毒用品等 保證大流行期間的供應評估大量員工缺勤 尤其是關鍵員工缺勤 對關鍵職能的影響 制訂應變計劃 通過重新調度既有員工或動員額外人力資源等 以保證關鍵職能在大流行逼近或已開始期間 調整上班安排 減少上班人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