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江苏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4章第3、4节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优化方案】江苏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4章第3、4节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优化方案】江苏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4章第3、4节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优化方案】江苏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4章第3、4节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优化方案】江苏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4章第3、4节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 4节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高频考点突破 实验专题探究 第3 4节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基础自主梳理 命题视角剖析 即时达标训练 基础自主梳理 一 群落的结构1 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 的集合 2 物种组成 1 丰富度 群落中 数目的多少 2 特点 不同群落 不同 3 探究实验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3 种间关系 1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种群 物种 丰富度 2 竞争 概念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 等 结果 相互抑制或一方占优势 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3 寄生 一种生物 寄生者 寄居于另一种生物 寄主 的 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 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存 彼此有利 4 空间结构 1 垂直结构 在垂直方向上 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 现象 资源和空间 体内或体表 分层 2 水平结构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 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 常呈 分布 二 群落的演替1 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个群落被 代替的过程 2 类型 1 初生演替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 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物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例如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镶嵌 另一个群落 2 次生演替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 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例如 火灾过后的草原 3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和 进行 速率 方向 思考感悟有人根据生物群落的概念说 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 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你认为他的这种说法正确吗 提示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根据群落演替的概念 演替应是其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的过程 大火 洪水 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会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群落 但即使没有这些灾难 群落也是会发生演替的 演替现象是一直存在的 它贯穿着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 在自然状态下 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种群稳定性的提高 高频考点突破 易误警示 1 两种生物之间可能有多种种间关系 2 上述种间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 即时应用 随学随练 轻松夺冠 1 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 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 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 一种数量增加 另一种数量减少 解析 选d 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 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竞争的结果常是一种生物生存下来 而另一种生物逐渐消亡 d项两种绿藻为竞争关系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蚜虫因此而免遭天敌瓢虫的捕食 这是互利共生关系 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的食物不同 不是竞争关系 细菌和噬菌体是寄生关系 1 群落演替的原因 1 环境不断变化 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 而对另一些物种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2 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 迁徙 3 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 4 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5 人类活动的干扰 2 群落演替的过程群落演替的过程可人为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1 侵入定居阶段 先锋群落阶段 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 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 2 竞争平衡阶段 通过种内或种间竞争 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 劣势物种被排斥 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 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 3 相对稳定阶段 物种通过竞争 平衡地进入协调进化 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 群落结构更加完善 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群落结构复杂 层次多 即时应用 随学随练 轻松夺冠 2 2011年北京海淀区期末测试 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 对群落演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特点 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增强 抵抗力稳定性增大 实验专题探究 调查类实验结果的分析1 调查类实验结果的表示方法 1 现象描述法 如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的实验结果可以用多度等级 多 较多 较少 少 等表示 2 数据统计法 如 调查某地某种生物的种群密度 的实验结果可以通过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计算得出的数据来表示 2 结果分析的方法对比现象变化或数据变化 找到规律 得出结论 3 典例分析下表是某小组同学对某地区一定区域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结果 单位 株 m2 请分析豚草在2006 2010年间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类型及三种植物中占有生存优势的是哪种 分析 通过比较2006 2010年间豚草的种群密度 数值变化 得出它的种群密度持续增加 其种群数量增长呈 j 型曲线 而龙葵和狗尾草的种群密度持续减少 说明豚草存在着明显的生存优势 实战演练 专项提能 小试牛刀 2010年高考天津卷 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a 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b 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c 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d 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解析 选d 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 要随机取样 不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取样 以免数据不真实 a项错误 表格中的统计数据只能表明典型草原的植物平均种数大于荒漠草原的平均种数 而没有每个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信息 b项错误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表中的平均产量并不代表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还有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掉 还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 所以由表中信息得不到c项的结论 三个生态系统中旱生植物的种数 植物总种数 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 计算可知 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d项正确 命题视角剖析 物种丰富度的调查 2010年高考安徽卷 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 甲 乙 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 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 网口内径50cm 网身长145cm 网目孔径0 169mm 各随机取样3次 调查结果如下表 单位 个 下列关于甲 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 正确的是 a 甲类群的丰富度大 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b 甲类群的丰富度小 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c 乙类群的丰富度大 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d 乙类群的丰富度小 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 尝试解答 c 解析 考查物种丰富度及种群密度的概念逐项分析如下 种间关系的判断 1 两种生物之间可能有多种种间关系 2 各种种间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 但竞争可使弱势种淘汰 而捕食者不会使被捕食者灭绝 2010年高考广东卷 谚语 苗多欺草 草多欺苗 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a 竞争b 共生c 寄生d 捕食 思路点拨 本题是对生物种间关系的考查 解题时 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关键点 1 明确各种生物种间关系的特点 2 根据实例的生物特点结合种间关系的区别加以分析判断 尝试解答 a 解析 苗多欺草 草多欺苗 的意思是说禾苗多时影响草的生长 草多时影响禾苗的生长 说明禾苗与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变式训练非洲犀牛背上常有犀牛鸟停落 犀牛鸟停落后啄食犀牛背上的昆虫 昆虫与犀牛 犀牛鸟与昆虫 犀牛鸟与犀牛之间的关系依次属于 a 捕食 捕食 共生b 寄生 捕食 共生c 寄生 捕食 种间互助d 寄生 竞争 竞争答案 c 对种间关系相关曲线解读不清 1 互利共生曲线 同步变化 同生共死 2 捕食曲线 不同步变化的此消彼长 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 3 竞争曲线 看最终结果 一种数量增加 另一种下降甚至降为0 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 则必为竞争 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 食物的重叠范围 自我挑战下图 一 中所示的生物间关系 a b代表两种生物 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 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 图 二 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下列图 一 二 中所表示的生物关系配对正确的一组是 a 甲b 甲c 丙d 乙 尝试解答 a 解析 图 一 中a b两种生物在营养上互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