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红绿灯眨眼睛》解读.doc_第1页
绘本《红绿灯眨眼睛》解读.doc_第2页
绘本《红绿灯眨眼睛》解读.doc_第3页
绘本《红绿灯眨眼睛》解读.doc_第4页
绘本《红绿灯眨眼睛》解读.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绿灯眨眼睛全解读1、 看看这本书作者:日 松居直/文 日 长新太/图 日 猿渡静子/译出版社:南海出版公55司出版日期:2008年中国 1966年日本页码:27 页装帧:精装纸张:胶版纸开本:16适读对象:3-6岁内容简介:每天清晨,警察叔叔要来叫醒红绿灯:“今天也会很忙哦,拜托了!”红绿灯努力地工作着,绿灯前进;黄灯减速;红灯停下。突然,怎么回事?红绿灯的信号变得乱糟糟的,车辆已经排成一串长龙了,红绿灯是不是忙晕了呀?本书从一个新奇有趣的视角为孩子讲述了红绿灯的重要作用,告诉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会给大家带来便利,以及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故事中滑稽的人物表情、夸张热闹的场面,定会让孩子们开怀大笑的。2、 品品这本书1. 图画孩子进入故事的大门,您的引导则是递给孩子的钥匙!(1) 画法 水彩涂色,钢笔勾勒轮廓;基本没有采用透视效果,线条也比较拙朴,道具、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比较夸张,有种近似儿童画的感觉,很容易拉近孩子和图画的距离,产生亲切感;但习惯于看写实、透视、立体作品的成人,却可能有一些不适应,不过这也是家长走近孩子、了解孩子的一种方式。(2) 构图 在具体物象的绘制方面基本上是没有立体感(如正文第二页牛奶车),这比较符合学龄前儿童的绘画特点。但难能可贵的是能通过构图技巧将平面画表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如立体感、延伸感等。最典型的要数交通堵塞那一页:车辆拥堵的十字路口位于画面的正中心,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视线;近处马路很宽,远处越来越窄,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延伸;近处的人物和车辆细节很多,而远处的则采用了模糊处理,但依然能看到远处人的动作,很好的造成了距离感、立体感、丰富感。(3) 叙事性 诚恳的来讲,这本图画书的叙事性并不是很强,这可能是由于文字内容本身的情节性、角色分配不是很显性,不同于我们常见的叙事类图画书,有主角、主线之分。这本书的图画更像是一个第三者来旁观某一个十字路口同一个红绿灯所经历的一天,所以叙事性较弱。(4) 表现力 图画的表现力还是非常强的,以警察叔叔叫醒红绿灯这页为例,左边一页是在睡觉的红绿灯,右边一页是一个笑脸盈盈的警察叔叔正朝红绿灯这个方面走来。但到底要做什么就没有画出来了,这时先读图再读字的优势就体现了,您可以先问问孩子,警察叔叔是来干什么的呢?让孩子来猜一猜,然后再读一读故事原文,这就是运用预期这一策略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方式。上一个例子是“图有所少”,也即图画表现的比文字少;再举一个例子是“图有所多”,也即图画表现的要超于文字的范畴,给予了更多的信息和更丰富的细节。再看交通堵塞那一个跨页,不仅表现了所有的车都动不了了,而且还呈现了当时人们的反应:都聚集到楼顶来看,表现出大家的担心、着急。2. 语言张口吐纳风雨云雾,托起孩子想象的翅膀!本书的文字为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所作,整体是以第三人称来叙述一个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从早到晚发生的事情。为了让孩子容易理解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本书刚开始只是截取了一个面朝读者的红绿灯来叙述(跨页1-4),接着用镜头向前推移(跨页5)然后拉远(跨页6)的手法来将十字路口的原貌给呈现出来。但是文字内容并没有任何提示,关注的对象也是时刻发生变化,有的话是对汽车说的,有的话是对孩子说的,有的话是对走到路中间的行人说的,跳跃性比较大,连贯性较弱,因此需要家长在通读第一遍之后结合图画仔细想一想语言之间的逻辑性,然后对文字进行补充,以便能连贯的讲给孩子。例如跨页6:“街上渐渐热闹起来,小轿车、公共汽车、大卡车都匆匆忙忙在路上跑着。”后面紧接着“绿灯前进;黄灯减速;红灯停下”看似很突兀,但如果补充一句:“这么多车,要大家都安安全全的通行,就都要遵守红绿灯,看到绿灯要?看到黄灯要?看到红灯要?”就会更连贯一些,这也是运用对话式阅读进行补充式提问的机会。但是接下来又出现了“绿灯前进;黄灯减速;”可能有的家长感觉很罗嗦,怎么又重复了一遍,其实不然,因为下面是描述画面最中间举起双手的那个行人的,他正是看到黄灯还往前走,结果在路中间就走不动了。因此读了前半部分,可以先引导孩子观察这个人,然后再结合文字读给孩子听究竟发生了什么状况。3.内涵牵着孩子的手,与创作者对话,抵达阅读的最深处!(1)出行一定要遵守红绿灯规则,不管是车辆还是行人。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减速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同样重要,因此这本书不仅是讲给孩子听的,也是给家长看的,交通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遵守规则才能保障;当然,从小培养孩子对于交通规则的意识,掌握这些常识是很必要的;(2)对一些皆有感恩之心。拟人化的处理方式,让孩子们知道红绿灯交通警察每天都很辛苦地维持交通安全,我们更应尊重和遵守交通规则。4.细节隐藏着的小秘密,让您和孩子领略发现的快乐! 人物表情各异,生动传神。当值班警察叫醒红绿灯的时候是微笑的,当交通拥堵时交通摩托警的表情是严肃的;当车辆顺利通行时,司机的表情都是微笑的,而当红绿灯忙晕之后,紧急刹车的司机表情是紧张的。这些都是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和感受的,因为这些和故事内容都是密不可分的。5. 阅读建议在游戏中阅读,在阅读中学习!(1) 讲述和讨论过程:A、 对文字内容进行补充和加工,使语言更加的连贯和自然。在描述红绿灯规则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进行补充,看到红灯要怎么样?看到什么灯要停下,以便给孩子参与的机会,同时也巩固这一知识;B、 在此过程中需要运用观察、猜测、反思、假设的阅读策略,如:这个人是谁?/警察叔叔来了,他要去干什么呢?/怎么样才能不让交通堵塞呢?/如果你自己要过马路,要怎么走?(2) 亲子互动过程:A、 竞赛问答式总结:爸爸妈妈可以用抢答的方式来考考孩子,红绿灯到底为什么要眨眼睛呢?红绿灯有几种颜色?看到不同颜色的红绿灯要?红绿灯三兄弟眨眼睛的顺序是?如果眨错了眼睛,会怎样?交通堵塞了,我们要听谁的?什么时候才能过马路?B、 游戏:可以用手电筒包着不同颜色的纸来塑料袋来充当红绿灯,或者将不同颜色的广告纸剪成圆形,都可以。然后家长举不同颜色的红绿灯,孩子来喊出或者做出不同的动作;家长和孩子可以互换角色进行比赛;C、 儿歌:1 大马路,宽又宽,红绿灯,路边站。大汽车,小汽车,来来往往车辆多。汽车汽车慢慢开,红灯停、绿灯行。交通规则要牢记,时时刻刻记在心。2 大马路,宽又宽,警察叔叔站中间。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往前行。3 成龙的红绿灯 (3)运用于生活的过程: 实地感受:带着孩子去到马路上转一转,引导孩子认识不同的交通工具,并观察车辆和行人是如何遵守交通规则的;当然自己如果带着孩子,更要以身作则,不要闯红灯,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三、谁写了这本书1. 作者:日松居直1926年生于日本京都。同志社大学毕业后开始参与福音馆书店的创业,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日本绘本的创作及出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被誉为“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创作的绘本有木匠和鬼六古代武士桃太郎(获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变成了山的巨人桃花源的故事;所著论文集有绘本是什么看绘本的眼睛阅读绘本我的图画书论绘本的喜悦等。2. 绘者:日长新太1927年生于日本东京。这位日本绘本界的奇才一生获奖无数,与安野光雅(获得了1984年的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