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教案12.doc_第1页
第六章教案12.doc_第2页
第六章教案1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学年人防教育学科备课记录授课时间主备教师刘而然组长签字课 题第六章 自然灾害及其防护讲课教师刘而然课堂环节内 容备 注目标导学知识目标:自然灾害及其防护简述6.1 地震及震后的救护一、 6.1 地震及震后的 一、什么是地震 二、地震种类 三、震级和烈度 四、家庭防震应急准备 五、地震伤害的自救互救 6.2 暴雨及其防护 一、什么是暴雨 二、暴雨危害的防护措施由两位学生导读教学目标,教师指出重难点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时点拨分组展开,注重评价适时引导,重点点拨,突破难点利用个小题,分组进行,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将知识归纳提升自主学习阅读65-70页 1.什么是地震 2. 地震的种类3. 震级和烈度 4.家庭防震应急准备 5.暴雨及其防护新课6.1 地震及震后的救护一、什么是地震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面的震动叫地震。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像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二、 地震的种类 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分为五类:1.构造地震 2.诱发地震 3.火山地震 4.火山地震5.塌陷地震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人工地震:因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三、 震级和烈度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都是衡量地震大小的标准。震级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次地震的震级只有一个震级每增加一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则增大30倍左右。烈度代表地震对地面破坏或影响的程度。烈度的大小,受震级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因素的影响。家庭防震应急准备;检查并及时消除家庭不利防震的隐患。检查和加固住房,对不利于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合理放置家具、物品。固定好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牢固的家具下面要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重上”,墙上的悬挂物要取下来成固定为,防止掉下来伤人;清理好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阳台护墙要清理拿掉花盆、杂物;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要放在安全的地方。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准备一个包括食品、水、应急灯、常用药品、绳索、口哨等在内的家庭防震包放在容易取到的地方。随身带好身份证、信用卡、保险卡、家庭成员名单、重要文件和资料等。四、地震伤害的自救互救1.自救地震中被埋废墟下的人员,应注意采取以下自救措施:(1)保持镇静,鼓起求生勇气,消除恐惧心理,感知自己被伤害的情况,尽快想办法脱离险境。(2)应注意用手帕、衣服和衣袖等捂住口鼻,防止被烟尘呛闷窒息。(3)被埋压人员不能自我脱险时,要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清除压在自己身上的物体, 6.2 暴雨及其防护一、什么是暴雨暴雨是指在短时间内出现的大量降水。气象部门为做好暴雨分析和服务,规定24小时内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的雨为暴雨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在50100毫米的称暴雨;在100-200毫米的称大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