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doc_第1页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doc_第2页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doc_第3页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主题:月是故乡明具体要求:1、 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2、 对比阅读:异同点(方式、寄托的物象因人而异)3、 语言积累课题5古诗词三首总课时数2本课教学总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泊船瓜洲、秋思,能够背诵、默写。2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想象说话、写话等方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3感受作者推敲用词的认真态度。4积累其它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5. 阅读贾岛推敲词句的故事,感受故人斟酌词句的认真态度。重点整理景物的选取与心境吻合对比阅读推敲词句的态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泊船瓜洲、秋思,能够背诵、默写。2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想象说话、写话等方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3感受作者推敲用词的认真态度。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积累语言,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感,推敲诗句用词。教学准备:了解诗人及与诗相关的情况。板书设计:泊船瓜洲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 jin chn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一水间? 只隔? hun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月亮思乡秋 思 【宋】 张 籍见秋风 意万重说不尽 又开封 秋(思乡) 写家书 (说不尽)思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静夜思吗?(出示整首诗,读)李白写这首诗是为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思乡)是什么引发了李白的思乡之情呢?(月亮)板书:月亮思乡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亮象征着团圆,古人常常因为看到月亮,想起了家乡和亲人,所以表达思念家乡之情的古诗中常常提到月亮。今天,我们就要来读这样的一首古诗。【出示诗题:泊船瓜洲】3. 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关键理解:泊(在瓜洲停船) 瓜洲:地名(看注释)二、初读古诗,交流资料1. 你对王安石有哪些了解?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1)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政治家,立志于国家改革。字介甫,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2)王安石老家江西临川,但幼年便随父亲居住江宁(南京),因此把它视作第二故乡。(3)这首诗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经瓜洲时所写。短短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2把古诗读正确,读出诗的韵味(指名读诗全班读)3. 自己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三、品读古诗,体会情感1.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1)说说诗句的意思:京口和瓜洲一水相隔,钟山和京口只隔着几重山。(2)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京口、瓜洲、钟山之间的距离很近) 你从哪里体会到的?(“一水间”、“只隔”、“数重山”)(3)看地图:了解瓜洲、京口(江苏镇江)、钟山(南京)的实际位置 诗中所说的“水”就是(长江)(4)京口和瓜洲相隔奔流不息的长江,并不那么近;而南京和镇江的实际距离有70多公里,就算现在坐火车也要两个小时,古代交通不便,更不要说当时还隔着“数重山”,是要翻越大山的。就是这样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在诗人看来,却觉得只是“一水间”,“只隔数重山”这样呢?(作者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思乡之情跃然纸上)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春风又绿江南岸”,读了这句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2)作者离开家乡的时候,正是草长莺飞的春天。想象作者看到的江南春景,你还可以用“( )又( )( )”来说说吗?(3)拓展阅读课后“资料袋”中推敲“绿”字的故事。作者曾用过春风又“到/过/入”江南岸,为什么最终选择用“绿”?你是怎么理解的?(春天,满目的新绿;绿色是生机昂然的,把这春风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描绘出来了,使诗句也有了生命力。我们惊叹的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4)朗读(5)面对这样的情景,作者的心情是愉悦的吗?从哪里体会到?(“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是什么意思?(6)是啊,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自己离开了家乡,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呢?这一句与前一句描绘的江南春意盎然的景象对比,更加体现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对家乡的思念。朗读与遥远的京城相比,作者到瓜洲确实离开家乡还不很远,但就是刚刚离开家乡,作者就已经开始思念故乡,想着什么时候能够回去了。朗读作者又是因为什么引发了思乡之情呢?诗句中为什么提到明月?(一是因为夜宿瓜洲;二是因为月亮代表团圆之意。)是啊,看到月亮,想到家乡、亲人,想到人月不能两圆,作者怎能不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四、学习第二首王安石离开家不久便开始思念起家乡,春天去了,夏天走了,代表生命的绿色也没有了。秋风萧萧,落叶纷纷,是人平添了无数惆怅。身在异乡的游子常常会生出思乡的情思。今天,我们再来读这样的一首诗。【出示诗题:秋思】谁来告诉大家:“秋思”是什么意思?(秋天的思念 面对秋天的景象,作者思念起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一)初读古诗,了解诗人1. 我们第一次读张籍的诗,你了解张籍吗?板书:张籍唐代诗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曾任水部员外郎,人称“张水部”。我们学过的韩愈的早春一诗就是写来送给张籍的,这首诗全名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水部张十八员外”指的就是张籍。(此段出示)2. 把古诗读正确,读出诗的韵味(指名读诗全班读)(注意读准“意万重”)3. 自己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二)、品读古诗,体会情感1.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1) 说说诗句的意思:秋风吹遍了洛阳城,秋风乍起,倍感孤独和寂寞,决定提笔给家乡的亲人写封信,想提起笔,却发现想要说的话有很多,不知从何说起。(2)作者在洛阳城里看到的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引导:作者眼中看到的秋天的景象会是怎样的?他看到的仅仅是秋天的景象吗?体会客居他乡的感受)(3)这样的落叶纷纷,满目萧瑟,给人凄凉寥落的感受,身在异乡的游子不禁思念起了自己的故乡和亲人朗读。(4)想要给家乡的亲人写信却发现想说的话太多太多。你觉得他会想到家乡的什么?想和家人说些什么?(引导说说思路写一写)(5)离家多时,内心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家人说,再一起读读这句诗。2.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1)同桌一起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用表演展示给大家:抓住表演细节点拨重点词“复”、“行人”、“临发”等。(2)说说诗句意思:写完了信,封了口。但当捎信人准备上路的时候,又忽然感到刚才写得太匆忙,生怕漏写了一些事,于是又拆开了信封。(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因为古代通信不便,写一次信,家人要很久才能收到,因此很珍惜每一次写信的机会,希望能尽可能把想说的话都写下来。)师小结:信短情长,小小的一封信哪能承载游子所有的情感呢。通过这个细节,我们仿佛看见了诗人急切地要与家人交流的心情。他的心情因思乡而纷乱,所以才出现了“又开封”的事。书信,是联系游子亲情的纽带,所以诗人借家书写思乡之情的诗很多。如唐代孟郊归信吟中说“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我相信,当书信被捎走的时候,诗人的心也随之而去了。此情此景,让人生出多少感慨啊!(4)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来读读这两句诗。五、背诵古诗和积累1. 有感情地朗读2首诗。2. 根据理解,带着感情,背诵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