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课测试.doc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课测试.doc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课测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课测试班级: 姓名: 一 选择题:1. 亚非大河文明的古国有: ()埃及 波斯 巴比伦 印度 罗马 A 、B、C、 D、2. 亚非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 ):地处大河流域 对外进行军事扩张以农业经济为主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A. B. C. D.3. 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被称为文明古国的主要原因是( )A. 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B. 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C. 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D. 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 4. 世界上最早出现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大河流域是: ( )A. 尼罗河流域 B. 两河流域 C. 黄河流域 D. 印度河流域5. 什么是古埃及统治者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 )A. 金字塔 B. 狮身人面像 C. 战车 D、王冠6. 埃及成为一个地跨亚非的军事帝国是在: ( )A. 公元前15世纪 B. 公元前14世纪 C. 公元15世纪 D. 公元14世纪7. 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来自:A. 古埃及 B.古罗马 C.古巴比伦 D.古希腊9. 亚非大河文明地区是: ()尼罗河流域 两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爱琴文明区域 A 、B、C、 D、10古代印度社会等级排列中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婆罗门 吠舍 刹帝利 首陀罗 A. B. C. D.11古代印度社会的四个等级中,把持国家行政大权的是:(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12在印度的4个等级中,哪几个等级是受压迫的:( )婆罗门 吠舍 刹帝利 首陀罗A. B. C. D.13.从西北方向侵入古印度是下列哪种人:( )A、希腊人 B、雅利安人 C、罗马人 D、 波斯人14.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迎来文明曙光的地区之一,大约在公元前 年已出现统一的国家? A、3500 B、2000 C、2500 D、300015.佛教的发源地在:( )A 、古代中国 B 古代印度 C、古代埃及 D、古代巴比伦16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是:( )A 、从印度直接传入 B、从中亚传入 C 、从朝鲜,日本传入 D、从东南亚传入17.下列四大文明古国中,最早建立起统一的奴隶制国家,进入文明社会的是 A古代中国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巴比伦18.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反映出的实际问题是A社会成员分工不同 B四个等级间权利义务不同 C严格的阶级关系 D等级间的种族差别19.古代印度的婆罗门祭司编造说:造物神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造出刹帝利,用眼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他们这样宣传的根本目的是A神话等级制度 B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C显示婆罗门的高贵身份 D为人们选择职业创造依据20下列既象征古埃及文明,又代表国王权利的象征是A金字塔 B狮身人面像C卡尔纳克神庙 D空中花园2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意思是A尼罗河哺育了古代埃及文明 B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的国土范围C古埃及人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 D有了古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22.下列文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罗马文明 爱琴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A B C D23.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兴起的共同原因之一是: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 B.地处大河流域,土质肥沃; C.城市国家兴起教早; D.长于军事远征。24.阿育王在印度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请问,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种姓?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25曾入侵古代印度并把当地居民变为奴隶的中亚部落是A苏美尔人 B腓尼基人 C雅利安人 D波斯人26.“新月沃地”位于 A两河流域 B亚洲西部 C亚洲东部 D地中海地区27、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之说。我们知道,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但它并非文明的本质。那么人类文明产生的根本标志是A金字塔、空中花园等世界奇迹的出现 B古代哲学的产生C汉谟拉比法典等成文法典的出现 D奴隶制社会的形成二、阅读题28.A“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B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产生于人的欲望。人若想进入极乐世界,必须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 请回答:1 这是哪种宗教的教义?说出该宗教产生的时间。2这种宗教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3这种宗教的创始人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4这种宗教为什么会得到迅速传播? 5这种宗教什么时候传入我国?26材料一:序言: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材料二:正文第15至20条: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正文第203条、205条: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正文第247条:如果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就与弄瞎牛的眼睛同罪。 材料三:结语:(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改,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 请回答:1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哪部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