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6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贻误(y) 逮捕(di) 热忱(chn) 消遣(qin)b倔(ju)强 嫉妒(j) 煎熬(o) 编撰(zun)c惩(chng)罚 驾驭(y) 坯子(pi) 萎谢(wi)d粗糙(zo) 箱箧 (qi) 跻身( j ) 焕发(hun)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帝饶恕我!”不一会儿他又接着说:“不要让别人来干涉我。我得到她了,我要守着她。”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尖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c“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d茅盾先生的散文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文光书店1943年版)3下列句子的主干找得正确的一项是(3分) ( )这段时间,扬州人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即将开幕的“运博会”。a.扬州人目光投向“运博会” b.目光投向“运博会”c.扬州人开幕“运博会” d.扬州人投向“运博会”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b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演讲,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c这些画里的虾之所以栩栩如生,是由于他仔细观察过真正的虾的生活,笔墨变化、写照已经达到了即高境界的缘故。d他的口才是我们学校数一数二的,发表演讲时,那真是口若悬河,络绎不绝。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活板作者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本文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紧扣“活”字这一特征进行说明,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b范进中举中吴敬梓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力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c错过这篇杂文以辩证的观点阐述了对“错过”的正确认识,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安排思路,巧妙的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很有说服力。d紫藤萝瀑布这篇状物抒情的散文按照赏花、思花、惜花的感情变化来结构全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融情于景,由情入理,在写花中抒发了积极的人生情怀,寄予了深刻的人生哲理。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方格内,4分)每一朵鲜花都因为拥有一方净土,才会如此五彩斑ln;每一羽白鸽都因为拥有一片碧空,才会如此自由自在;每一颗童心都因为拥有一个明净单纯的网络环境,才会如此朝气png勃、幸福ng然。我们盼望着能够在干净的互联网上自由自在地驰chng,我们盼望着能领略到窗明几净的网络新时代。 7.默写。(每空1分,共9分)(1)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2)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3)谈笑有鸿儒,_。(刘禹锡陋室铭 )(4)翅湿沾微雨,_。(葛天民迎燕 )(5)临风一唳思何事,_。(白居易池鹤 )(6)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_。(韩愈马说 )(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_。( 论语雍也 )(8)李白在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化抽象为形象的比喻,来表达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只能愁上加愁的句子是_,_。8.名著阅读与综合实践。(8分)阅读名著片段,回答下列问题。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地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需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1)选文出自古典名著_ ,作者元末明初作家_。(2分)(2)请概括鲁达的主要性格特点。(2分) _(3)请再写出另外一个与鲁达相关的经典故事名称。(2分) _(4)根据情境,补全对话,做到语意连贯,表达得体。(2分)波波正在聚精会神地读书,妈妈走过来问:“明天几点开家长会?”波波不耐烦地答道:“我哪知道,难道你没看到老师发的短信通知吗?”意识到自己口气不对,波波忙改口道:“_”妈妈笑道:“哦!老师这就看。”二、阅读理解(51分)(一)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9、10题。(6分)客发笤溪叶燮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注】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9诗开头两句是如何表现“愁”的?(3分)_10.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_(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114题。(15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节选自韩愈师说)注释 道:学问,道理。 庸:岂,难道。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余因得遍观群书 礼愈至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吾从而师之 。1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b俯身倾耳以请 无从致书以观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古之学者必有师d惑而不从师 中峨冠而多髯者1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14甲文中作者选择“德隆望尊”的“先达”和“硕师”为师,乙文中韩愈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关于“择师之道”,两位作者都有独到的见解,请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经历简要说说你对“择师之道”的看法。(2分) .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4分)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中华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优秀道德遗产,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践结晶。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今天,中华传统美德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传统美德中最重视一个“忠”字。传统意义上的“忠”,虽然有忠于君主的糟粕成分,但更多的是对祖国的忠诚。屈原自投汩罗,张骞出使西域,戚继光抗倭,林则徐销烟这些先贤的事迹之所以为人们世代传颂,就在于这种“忠”实际上促进了国家、民族发展。孙中山先生曾说:“现在说到忠于君,固然是不可为;说忠于国是可不可呢?忠于事又是可不可呢?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生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今天弘扬“忠”,就是提倡每一个人既要热爱我们的文化、族群,又要忠于职守,尽心竭力做好每一件事。这种于国于事的担当意识,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传统美德对促进人际和谐有积极作用。传统美德以仁爱为本,论语中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体现了这种仁爱美德。“仁者爱人”,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就必然为爱所驱使,为所爱的人奉献,关心他,爱护他。因此,这种美德是调节人际关系、保障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近年来,一些人过分追求个人私利,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紧张,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倡导仁爱,可以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提升奉献意识,使人与人相互为善,彼此之间充满友爱。因此,充分汲取传统道德中的仁爱美德,既是净化社会风气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需要。就个人而言,传统美德有助于为安身之命提供精神营养。读陋室铭可以知道,唐朝诗人刘禹锡,虽身处逆境却不改高洁的情操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就是因为他在仕途失意、不能“兼济天下”时,便以“穷则独善其身”作为立身行事的准则,从而获得了“惟吾德馨”的精神回报和巨大的自我满足感。可见,中华传统美德,会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进而转化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总之,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对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升华。我们只有继承中华传统美德,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才能促进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6. 如果将莫怀戚一家四口散步的故事作为论据,放在文中哪个小节比较恰当?结合散步一文的内容,谈谈你的理由。(4分) 17.第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18.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实际,谈谈中学生如何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不少于80字)(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16分) 我的暖,一寸长葛闪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我一听,就有点蒙。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你要到哪里?” 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有芥蒂。“不不不,”他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句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车前的车牌望了一眼。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放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喊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廉价香烟给我,便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又遇上他,他才告诉了我答案。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里因此出现了阴影。“其实俺明白,大多数城里人也像您一样,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孩子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孩子,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长的长度。“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就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 (选自葛闪新浪网博客,有删改)19文章第段 使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 20文中的“他”为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 2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 22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4分) . 23“一寸长的暖”深深地震撼了“我”,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4分) .三、作文(60+3分)行船有顺流逆流,人生有顺境逆境,遇上顺境是人生之幸。但若随波逐流、不思进取,则顺境变逆境;若能敢于逆水行舟,在逆境中勇往直前,则逆境变顺境。请以“顺流逆流”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抒发真情实感。(2)字数600字以上。(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测试答题纸 2016.5一、积累运用(36分) 题号1(3分)2(3分)3(3分)4(3分)5(3分)答案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方格内,4分) 7、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 (2) (4) (5) (6) (7) (8)_,_8、名著欣赏与综合实践(8分)(1) , (2分)(2) (2分)(3)_(2分)(4)_(2分)二、阅读理解。(51分)(一)阅读诗歌,完成9-10题(6分)9_(3分)10_(3分)(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15分)1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1)因( ) (2)至( ) (3)受( ) (4)师( ) 12.( )(3分)13.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14.(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4分)15. (2分)_ 16. (4分)_ _ _17. (4分)_18. (4分)_(四)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16分)19(4分) 20.(2分) 21(2分) 22.(4分) 23.(4分) 作文(60分+3分)行船有顺流逆流,人生有顺境逆境,遇上顺境是人生之幸。但若随波逐流、不思进取,则顺境变逆境;若能敢于逆水行舟,在逆境中勇往直前,则逆境变顺境。请以“顺流与逆流”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抒发真情实感。(2)字数600字以上。(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题目:顺流与逆流 100200300400500600700 800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测试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5abbcd6、斓、蓬、盎、骋7、略8(1)水浒传、施耐庵(每空1分) (2)侠肝义胆、嫉恶如仇但又粗中有细(答对两点两分,意思对即可)(2分) (3)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等(2分)(4)示例一:妈,我刚才正在看书,老师发短信通知了,你自己去看一下,号码? 示例二:妈,对不起。我也不清楚。你还是看一下老师发的短信通知吧。(2分)二、阅读理解9. (1)诗句运用了比喻、顶真(可不写)的手法(1分),将客愁比成源源不断的流水(1分)突出客愁的绵长。(1分)10通过听、视两个情景表现心情(1分):先是突然听到乡音吴语,竟不敢相信已到家乡,接着抬头望故山明月,恍悟确已到家。(1分)表现了诗人船到家乡那一瞬间的喜悦之情。(1分)11.于是,就 周到 同“授”,教授 学习, 以为师,把当作老师12.c13.(3)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道理的,谁能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