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精细复习 121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定时演练(含解析)(1).doc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精细复习 121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定时演练(含解析)(1).doc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精细复习 121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定时演练(含解析)(1).doc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精细复习 121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定时演练(含解析)(1).doc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精细复习 121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定时演练(含解析)(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第1讲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间:30分钟)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细胞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磷脂分子的头部是极性亲水的,尾部是非极性疏水的。植物种子中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研究发现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基本相同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解析由题意可知,小油滴被磷脂包被着,说明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由于外部是水环境,故磷脂的头部朝外,综合分析可知,该膜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答案a2(2013湖南长沙重点中学联考)下图所示脂质体是一种人工膜,主要由磷脂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磷脂分子在水介质中可自动形成该脂质体b该脂质体可用作转基因研究c该脂质体表面交联抗体,能靶向给药治疗癌症d该脂质体交联胆固醇分子,可增强膜的流动性解析此脂质体可以与细胞膜相融合。胆固醇的作用主要是降低膜的流动性。答案d3下列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判断,正确的是()。a由于细胞膜能严格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因而能保证生物体的健康b将玉米花粉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隔开的结构是细胞壁c器官移植时的异体排斥反应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结果d精子和卵细胞、胰岛b细胞和肝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相同解析仅靠细胞膜未必能“保证”生物体的健康;植物细胞壁为“全透性”的,不能构成细胞真正的边界;精卵间依靠膜直接识别,胰岛b细胞则通过“胰岛素”这种信息分子间接与靶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流。答案c4(2013银川一中考试)下表中关于生物膜的探索历程的对应关系,不确切的是()。实例(实验)结论(假说)a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红细胞膜中的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其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d人鼠细胞杂交实验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膜的探索历程,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人鼠细胞杂交实验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答案d5(2013湖北十校联合测试)下列没有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的是()。a花粉与柱头相结合b高等植物细胞间依靠胞间连丝相互交换某些物质c甲状腺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d抗体与异物蛋白结合解析a、b、c选项内容都涉及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而d项中的异物蛋白是物质,其与抗体结合不涉及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答案d考点二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6(2014试题调研)如图表示细胞核的结构,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说法错误的是()。a能够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与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数量较多,数目较多drna主要是通过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 解析分别表示核糖体、内质网、核膜、染色质、核仁和核孔。核膜能够将细胞核内的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来。核仁与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蛋白质合成越旺盛核孔数量越多,但染色质的数目不变。答案c7(2013合肥二检)如图表示伞藻的核移植实验过程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细胞核能通过细胞分裂控制生物的遗传b细胞核能通过控制代谢控制生物的性状c细胞核发挥其重要作用与细胞器没有关系d细胞核在该实验中表现出全能性特点解析伞藻是单细胞生物,本实验中没有涉及细胞的分裂,a项错误;细胞核通过控制代谢合成了伞形帽,所以说是通过控制代谢控制生物的性状,b项正确;真核细胞细胞核控制合成的多种物质都需要细胞器参与,c项错误;整个实验过程中,通过核移植长出的菊花形帽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故通过本实验不能体现出细胞核的全能性。答案b提能强化练考点强化重能力8(2013山东淄博一模)右图为生物膜简明结构模式图,a、b表示两种物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细胞膜局部,则膜两侧还应分布着多糖b若b表示抗体,则该膜为核糖体膜局部c若该图表示内质网膜局部,则b可表示性激素d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既是单层膜又在结构上具有直接联系解析高尔基体膜与细胞膜在结构上可通过囊泡间接联系。答案c9(2013泰安模拟)如图表示各种膜的组成成分含量,图示不能说明的是()。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b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c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少d蛋白质在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解析由柱状图数据可知,在各种膜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含量相对较高,因此构成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功能越复杂的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如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反之就越少。蛋白质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作用有关,但从图中所给数据不能确定。答案d10(2013安徽六校联考)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atp的主要场所,下列关于线粒体膜结构的分子模型,正确的是()。解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头部朝向外面,尾部集中在中间。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构成;内膜的功能比外膜复杂,其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较外膜多。答案c11为了研究细胞核是否为活细胞所必需,某科学家将200个相同的细胞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含有细胞核,另一部分没有细胞核。所有的细胞都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测得的数据如下:时间/d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数18179262783207740741006730065由表中数据不能推出的结论是()。a细胞有核部分存活个数和时间都要比无核部分多和长b细胞核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不可或缺的c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离不开细胞核d细胞有核部分出现死亡现象可能是正常凋亡解析 由题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细胞有核部分存活个数和时间都比无核部分多和长,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不可或缺的。从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判断细胞核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关系。有核部分的死亡可能是正常情况下发生的细胞凋亡。答案c大题冲关练综合创新求突破12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表示_,请举例:_。(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表示_。(4)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间信息交流是上图中图_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解析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信息交流,其中是血液,是受体蛋白。图b表示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是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图c表示通过细胞通道传递信息,是胞间连丝。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紧密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从而裂解靶细胞,由此说明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是通过直接接触传递信息的。答案(1)受体(2)细胞膜接触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3)通道胞间连丝(4)b13如图是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表示细胞结构,其中包括附着核糖体和内质网两种细胞器,是细胞核结构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细胞不同表面执行不同的功能,从细胞膜的成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_。(2)膜蛋白a吸收物质时,消耗的atp主要由图中的结构_产生。 (3)为了增加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面积,面向肠腔一侧的细胞膜形成了很多_。结构增加膜面积的方式为_。(4)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_功能。(5)与膜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_(填序号)。膜蛋白的形成也离不开结构,因为它与_有关。解析(1)细胞不同表面执行不同的功能主要是由组成膜的蛋白质种类不同造成的。(2)细胞中的atp主要由线粒体提供。(3)面向肠腔一侧的细胞膜形成很多微绒毛有利于增大小肠上皮细胞的吸收面积。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4)膜蛋白d能够水解二糖,说明膜蛋白还具有生物催化功能。(5)与膜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结构是核仁,其与r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答案(1)膜蛋白种类不同(2)线粒体(3)微绒毛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4)催化(5)r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14为探究温度对膜透性的影响,取质量和形态相同的两块马铃薯进行对照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如下:00.51.01.52.02.53.020 057912141640 00.030233.54在40 时,随着时间增加,马铃薯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膜的通透性增大、细胞内容物外渗造成的。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并回答问题:实验原理:随膜的通透性增大,细胞内容物外渗,会使外部溶液的电导度增大。溶液电导度的大小可以用电导仪进行检测。电导仪非常灵敏,空气中的co2、温度会影响测量结果。实验仪器与药品:电导仪、恒温水浴锅、烧杯、量筒、洗瓶滤纸、蒸馏水。实验步骤:第一步:取4只相同的烧杯,分别加入10 ml蒸馏水,编号为a、b、c、d;第二步:取2块质量为10 g且形态相同的马铃薯块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次,用滤纸将水吸干,再分别放入a、b两烧杯中,c、d两烧杯作为对照;第三步:_;第四步:1.5 h后取出烧杯中的马铃薯,使烧杯中的溶液保持或恢复至20 ;第五步:_。结果预测:_。讨论:实验步骤中设计c、d组作为对照的目的是_。解析(1)确定实验目的。证明40 时,马铃薯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膜通透性增大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渗造成的。(2)明确实验原理。膜通透性增大细胞内容物外渗外部溶液的电导度增大。电导度大小与外部溶液浓度成正相关,外部溶液浓度与膜通透性成正相关。因此电导度大小可表示膜通透性大小。(3)结果预测。验证性实验的结果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