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3.2.5生态环境的保护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3.2.5生态环境的保护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3.2.5生态环境的保护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3.2.5生态环境的保护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3.2.5生态环境的保护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届高考生物二复习 3.2.5生态环境的保护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1. 【题文】梅托斯于1970年提出了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模型(如右图)。根据模型分析,人口激增不会导致()a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不能继续加以使用,导致粮食产量下降b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发生严重枯竭,工业产品的产量也随之下降c环境污染严重,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d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地球毁灭【解析】虽然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但是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故地球不一定会因此而毁灭。【答案】d2. 【题文】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口增长过快,环境势必受到不良影响b环境污染问题是人口增长和人类生产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c随着科学水平的进步,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将大大减轻d目前世界人口的主要问题是数量增长过快【解析】随着科学水平的进步,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将大大增加。【答案】c3【题文】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项食物结构()a以植物性食物为主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c以禽类、蛋类为主d以猪等家畜的肉类为主【解析】人口急剧增长导致人类各种需求增加,从而会导致粮食短缺。为了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人们可以通过以食用植物性食物为主来减少能量损耗。【答案】a4【题文】低碳生活已逐渐被全社会所认同。从减少co2排放的角度分析,下列生产和生活方式中与低碳生活相符合的是()a过度使用化石燃料 b乱砍滥伐c过度放牧 d风能发电【解析】过度使用化石燃料,co2等大量释放;乱砍滥伐使森林系统遭到破坏,过度放牧使草原退化,植被吸收co2的量减少;风能发电过程中不利用化石燃料,减少了co2的排放。【答案】d5【题文】龙血树是一种生长在我国云南、海南等地的观赏树种,其树脂可加工成一种名贵的中药。随着人们对龙血树野生资源掠夺性采伐,龙血树资源日趋枯竭,被列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龙血树对人类有直接价值b人类活动是造成龙血树成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c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龙血树的基因进行保护d保护龙血树最好的方法是建立龙血树自然保护区【解析】龙血树可以作为中药,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人类对龙血树的掠夺性开发是导致其濒危的主要原因;对于濒危物种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其进行保护;龙血树已经是濒危物种,应易地保护,而不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答案】d6【题文】珍稀物种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栖息地的破碎。人类已经把大部分陆地用于农业种植,而很多野生动物是无法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生存的,其余的陆地很多都在经历破碎过程或已经破碎成许多很小的板块。如图表示白脸猴的种群大小与种群持续时间的关系。下列关于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于白脸猴来说,栖息地越大,种内斗争越小,个体生存机会越大b白脸猴种群增大,种群维持时间增长导致出生率高c白脸猴种群越小,种群维持时间越短,是因为气候和疾病等容易导致种群内生物忽然灭绝d栖息地的破碎会导致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解析】若栖息地范围较广,则种内斗争不激烈,个体生存机会增大,a项正确;出生率高导致白脸猴种群增大,种群维持时间增长,b项错误;种群小,变异类型少,遇到不良环境容易被淘汰,c项正确;栖息地的破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d项正确。【答案】b7【题文】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这种环保措施的是()a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即“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物的多样性c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平衡d禁止捕杀任何野生动物【解析】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包括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措施,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并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任何野生生物资源。【答案】d8【题文】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a努力实现物质的分层分级利用b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d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解析】生态农业的建设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但不能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答案】d9【题文】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减轻酸雨危害的有效途径b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物种丰富度越高c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体细胞克隆等为之提供了技术支持d当水和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时,营养级越高的消费者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越高【解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含硫化合物,进而造成酸雨危害,a项正确;被有机物污染的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物种丰富度越低,b项错误;体细胞克隆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技术支持,c项正确;重金属具有生物富集作用,营养级越高,含量越多,d项正确。【答案】b10【题文】现在世界上面临的五大问题是人口膨胀、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环境污染。要解决这五大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a粮食问题 b人口问题c环境问题 d资源问题【解析】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粮食的增长速度和资源、能源的开发速度,因此造成了世界资源枯竭、能源缺乏、粮食不足,而且对环境也造成了巨大污染,故要解决五大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人口膨胀这个问题。【答案】b11【题文】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背景的是()a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b世界人口快速增长c生态环境的恶化d世界各国重视生态农业【解析】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源消耗过多、污染加重;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导致人均资源日趋减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这些都要求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答案】d12【题文】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风沙严重的地区大量栽种防护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对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禁止猎杀和采伐c易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d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解析】保持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的、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b项错误;易地保护指的是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保护的不仅仅是动物,c项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原地物种进行保护,d项错误。【答案】a13. 【题文】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下图是某奶牛场污水处理流程图。(1)进入厌氧池的污水,主要是通过池中_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2)氧气塘中的水生植物、昆虫等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_。输入氧化塘的能量有_,这些能量与厌氧池中降解的产物共同参与氧化塘食物网中的新陈代谢过程,并沿着食物链中的_逐级迁移转化,最后转变成水生作物、鱼、鸭等产物,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3)此污水处理系统的建立,提高了能量的_效率。沼渣、粪便等可作为食用菌的培养材料,又实现了物质的_,从而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解析】 (1)厌氧池的污水,主要是通过池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2)氧化塘中的水生植物、昆虫等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氧化塘中有水生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且有来自厌氧池的有机物,故输入氧化塘的能量有太阳能和化学能。食物网中能量沿着食物链在各营养级间迁移转化。【答案】 (1)微生物的分解作用(2)生物群落太阳能和化学能营养级(3)利用循环再生14【题文】目前公认包括co2、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造成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为此我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结合图甲和图乙回答与生物圈碳循环相关的问题:(1)生态系统中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2)图甲中成分a在碳循环中的主要作用是_。画出图甲中缺少的过程:_(用图中物质、字母和箭头表示)。(3)图乙反映了我国北方某地20年间co2浓度的变化。分析图示发现:从碳循环角度分析,每年的冬季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图甲中_;每年夏季co2浓度与前一年冬季相比_。(4)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_。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优化建筑结构,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5)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如“叶绿素太阳能电池”是模仿类囊体吸收光能的特征而制造的,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_阶段。【解析】 (1)co2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通过呼吸作用回归无机环境。(2)图甲是碳循环图解,根据碳循环的特点和图解中a释放o2、吸收co2的特点可以判断a为生产者,则可以推出a的作用是吸收大气中的co2;生产者也要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图甲中缺少的过程是aco2。(3)据图甲可知:过程是光合作用,过程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在每年的冬季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同时人们为了取暖燃烧化石燃料增多,所以co2的释放量增加。(4)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由此分析4种说法中,只有是错误的。(5)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答案】 (1)光合呼吸(2)吸收大气中的co2aco2(3)过程大大减少,但过程增加下降(4)(5)光反应15【题文】阅读以下资料,回答有关问题。20世纪,由于掠夺象牙者的肆意猎杀,南非大象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锐减,最少时整个南非境内只有野生大象50头左右。1995年南非开始全面禁止猎象,为大象建立自然保护区,直至今天,大象已近2万头。如此速度增长下去,再过10年大象数量将比现在翻一番。 大象数量的急剧增长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象的寿命很长且食量大,一头成年南非大象每天啃食大约170公斤的植物。为吃到多汁的嫩根或树叶,大象常把整棵树推倒,连数千年树龄的稀有古木也成为其盘中餐,其他食草动物的口粮也都被它抢占。以上事实证明,生物多样性和大象种群的大量繁衍是难以两全其美的。为保护受威胁的生态环境,南非政府已经实施一系列新的措施,其中包括有计划捕杀、给大象避孕、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等。(1)从1995年至今,南非大象数量从50头左右增至近2万头,其主要原因是_。若南非政府不采取任何新的措施,大象种群的k值将会如何变化?_。(2)大象在南非虽然成灾,但在全球来说仍然属于数目稀少的珍贵动物,所以南非环境部长也说实施捕杀大象的措施有弊端。为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同时尽可能保护更多的大象,除上面提到的措施外,你认为还应增加什么有效的措施?_(3)有计划地捕杀大象或对大象实施避孕,目的是通过控制大象种群的_(数量特征),从而控制其种群密度。从南非大象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种群数量的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人类自身也深受人口过度增长的困扰。人口众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为此我国在_的同时,还应采取的措施有_。【解析】 (1)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有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