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的不道德.doc_第1页
数学课堂的不道德.doc_第2页
数学课堂的不道德.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课堂的“不道德”与“道德的”数学课堂 作者:张心 文章来源:163教育考试在线 点击数:748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学习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不可缺少的基础型和工具型知识。对这样一门以计算能力、推理能力、空间想象力为主体的学科,从表面上看似与“道德”毫无联系,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本文试图从数学的教学目标谈谈“道德的数学课堂”。 一、数学教学的误区学科本位、“塑造模型”的教育 以“应试本位”、“知识本位”为主体的传统教学观,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及学习结果。长期以来,这一指导思想导致了数学教学严重忽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及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教学包办了一切,包括塑造学生的思维模式;教师日复一日、 处心积虑地使传授知识的过程看起来更严谨、自然、无可挑剔,使学生听起来更那么顺理成章,确实如此果真如此。正是这种日复一日传统意义的“规范化”程序教学,扼杀一个个活生生心灵的个性化发展,使我们的学生一天天丧失了“怀疑意识”,丧失了自我发现和创新的训练机会。本人认为,数学学科的课堂“不道德”甚至是“反道德”行为主要包含下列内容: 1、学科孤立化,文化内涵淡薄 “学科孤立”主要表现在:过分注重数学学科内在的理论性、逻辑性,过分挖掘学科内的知识综合而忽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社会生活、数学与其它技术学科的关系;教学中违背认知规律,脱离生活实际,过分强调抽象的、人为技巧化的所谓“思维能力”“双基异化”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不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乐趣;他们可以进行繁琐的“数列”推证,但不知道如何计算自家“零存整取”到期的本息,更不知道数学的历史以及应用和发展的趋势,甚至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圆柱”、“长方体”,也使他们觉得陌生莫测。如此等等,都严重阻碍了“数学的文化价值”渗透。 2、情境程序化,学生丧失自我。 传统的数学课一般遵循下列程序:呈现知识应用剖析 练习巩固,这种单一的情境模式严重阻碍学生的思维个性展开,限制学习主体潜能的发挥;枯燥的数字符号、刻板的知识灌输时时加重他们的挫折感,被动的学习过程使数学课程是如此的索然无味。事实上,数学概念往往抽象于生活素材,数量关系往往来源于生活实际,我们可以通过引导观察几何体的对称美和曲线美,通过演播“哈雷彗星”的运行影片展现数学轨迹的形成过程,通过创设“身边的数学问题情境”等等,让学生借助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技能领悟数学问题的生成、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以快乐的形式、和谐的气氛承载学习的内容,从而激发其主动探究与学习的欲望,开发学科教育中的道德资源。 3、知识本位化,道德资源浪费。 以训练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严谨性、条理性和意志品质等多方面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道德的数学教师”,应最大可能地提供学生自我感悟和共同探索的空间,鼓励个性化思维,也使他们学到容纳与尊重他人的品格;教学中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及知识迁移过程的重现,可培养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能力,而严格的推理、演绎、归纳及“鼓励再发现”引导学生进行的反思,无疑为培养学生的理性、严谨、意志及日常生活的自我反省精神提供了机会。教学一丝不苟有耐心、钻研严肃认真有恒心,甚至守时、板书工整等教师的“小节”也是教育的道德资源反映了个人的敬业精神和意志品质,同样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数学课堂中教师的衣着仪表、举止习惯以及宽容的态度、鼓励的眼神、作业中短小的批语无一不具有“道德”的价值。但长期以来,知识本位严重浪费了数学课堂蕴藏的道德资源。 二、“道德的数学课堂”及其内涵 数学的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其学习的过程。针对这一目标,本人认为,“道德的数学课堂”应包含以下几点要求: 1、以认知规律为指导,以符合具体教学对象的知识、能力现状为基本要求。 备课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首先必须学会“备学生”。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现状,了解每一节课学生必须具有的预备性知识和工具性知识、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教学应该采取的应变策略,等等。教学设计应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或自然获得的知识技能,循序渐进,分层拓展,在修正、扩展和加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基础之上营造学习新知识的有效情境,通过“转换”和“整合”让学生发现不同数学主题之间的联系。揭示知识相互影响、相互沟通中的关键,这是教师组织教学能力的体现。 2、以突破重点、达成目标为前提,但不以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为唯一目的,不追求教学环节的程序化。 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在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的长期争论中,越来越显示出它在培养学生能力上的优越性,但迄今为止,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仍在顽固地坚持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否完成预定知识的讲授,仍然是衡量与评价优劣课的唯一标准。本人认为,“道德的数学课堂”,应以搭建教学目标为控制系统、教学手段为操作软件的师生信息交换互动式平台为准则,在分析到位、预见充分的基础之上,以问题为线索、以启发为策略、以创设学生掌握知识所需的相应的认知情境为手段展开教学。当前教学过程的“师勤生懒”现象,严重丧失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自我期望与实际学习效果的强烈反差,心理补偿失调,应该引起教学者的深刻反思。 3、以引导构建知识的立体网络、培养创新能力和学科素质为目标。 教师应从整体结构的高度加强对教材本质的理解。本人认为“道德的数学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以学定法,教无定法”充分展现基础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过程,以启发学生自我感悟、生疑、产生求知欲望为前提,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为导向,以引导自我构建知识的网络结构为目标,形成有效的知识迁移,为开发潜在的学习能力和终生可持续性发展打好基础。“教学研究发展”同步协调,教师注意总结、建构学科知识的指导作用,这是教师业务素养的集中体现。教学的环节设计以明示相应的思想方法为原则,反复刺激学生思维能力的自我锻炼,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创造性素质。 4、“道德的数学课堂”应渗透“情感教育”的主题,发挥教育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双重功能。 教师从心理上认同自己的角色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共同体的参加者和引导者,最大可能地实践“主体性”、“开放性”的教学原则,这一思路应成为新的课程理念不可缺少的内涵。“让每一个学生成功”的办学理念,我个人的理解是:尊重个性与人格,理解、体谅、关注学生的学习障碍;欣赏学生的成功之处,让学生随时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数学教学应实施“学科本位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转移”。通过师生互动的信息交换及时改进和优化教学环节,以有利于培养素质的学科品格在学生个体身上得到内化为准则,在分析思路、寻求方数学课堂的“不道德”与“道德的”数学课堂法上启导,在能力培养上诱导,在思想方法提炼上指导,让生命主体获得自主学习、成长的空间,感悟心灵的自由,使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教师的知识情感体验同时得到发展。这也是教师本身应具备的一种能力。将学科的专业化、教学风格的个性化、教学内容的情感化融入教学,焕发起课堂活力,这是“道德的教学课堂”提高效率、摆脱“时间效应”阴影的唯一有效途径。以教师自身对专业的热爱、对工作的激情感染学生,在教学行为中体现严谨、灵活、耐心的治学精神和严密、探索、创新的学科品质,充分挖掘知识传授过程中的道德资源,让学生感悟具有道德价值的学科知识,教师的人格魅力同样是“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