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烈度和设防等级关系.docx_第1页
抗震烈度和设防等级关系.docx_第2页
抗震烈度和设防等级关系.docx_第3页
抗震烈度和设防等级关系.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问:设计图纸中一般都是注明的该建筑物设计允许的抗震设防烈度,而101图集中一般都是按照抗震等级来要求的,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等级的关系?比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对应的抗震等级是多少呢?答: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的基本规定: 3 基本规定3.0.1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下列因素综合确定。3.0.1.1 社会影响和直接、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3.0.1.2 城市的大小和地位、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3.0.1.3 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3.0.1.4 结构本身的抗震潜力大小、使用功能恢复的难易程度。3.0.1.5 建筑物各单元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根据局部的单元划分类别。3.0.1.6 在不同行业之间的相同建筑,由于所处地位及受地震破坏后产生后果及影响不同,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3.0.2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类别,其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3.0.2.1 甲类建筑,地震破坏后对社会有严重影响,对国民经济有巨大损失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3.0.2.2 乙类建筑,主要指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且地震破坏会造成社会重大影响和国民经济重大损失的建筑。3.0.2.3 丙类建筑,地震破坏后有一般影响及其他不属于甲、乙、丁类的建筑。3.0.2.4 丁类建筑,地震破坏或倒塌不会影响甲、乙、丙类建筑,且社会影响、经济损失轻微的建筑。一般为储存物品价值低、人员活动少的单层仓库等建筑。3.0.3 各类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3.0.3.1 甲类建筑,应按提高设防烈度一度设计(包括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3.0.3.2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抗震措施,当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提高一度设计,当为9度时,应加强抗震措施。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可采用抗震性能好、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并按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采取抗震措施。乙类建筑的地基基础可不提高抗震措施。3.0.3.3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设计。3.0.3.4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可不降低;当设防烈度为79时,抗震措施可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一度设计,当为6度时可不降低。3.0.3.5 本标准仅列出部分行业的甲、乙类建筑和少数丙类建筑;丁类建筑按本标准第3.0.2.4款的规定确定;除甲、乙、丁类以外,本标准末列出的宜划为丙类建筑。3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3.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3.1.1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3.1.2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规定。3.1.3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1、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2、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3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4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3.1.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本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从结构的角度说,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等级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抗震设防烈度的设计选择要根据规范规定的本地设防烈度和所设计的建筑的抗震等级来确定。可以这样来理解:设防烈度要求的是结构能够抵抗地震时的破坏作用的能力;抗震等级规定的是建筑物必须要达到或者超过本地设防烈度要求的规定;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 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 “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其中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 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中国地震烈度表 (简要)度; 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度; 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度; 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度;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度; 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度;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度; 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度; 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度; 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度; 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度; 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