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七上 第3讲 文言文《山市》讲案 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七上 第3讲 文言文《山市》讲案 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七上 第3讲 文言文《山市》讲案 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七上 第3讲 文言文《山市》讲案 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七上 第3讲 文言文《山市》讲案 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市一、文学常识山市选自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郭沫若的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二、重点字词【重点词语】7邑:县数:几 恒:常常同人:朋友 青冥:青天,天空相顾:你看我我看你念:想到近中:近处无何:不久飞甍:翘起的屋檐 悟:明白 未几:不久 高垣:高墙 睥睨:矮墙连亘:连绵不断 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 莽莽:广大依稀:隐隐约约 而已:罢了既而:不久 乌:同“无”,没有 危:高 霄汉:云霄与天河窗扉:窗户 洞开:大开裁:同“才”,仅 黯然: 昏暗看不分明 屑屑:形容来往匆匆或:有的(人) 凭:靠着 不一状:形状各不相同逾时:过了一会儿舍:平房遂:于是,就 肆:店铺 市:集市故 :所以 名:叫 三、内容要点【文意概括】“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然而好几年也难得出现一次,只有少数幸运儿在偶尔的机缘里能够见到它,而绝大多数人只能望而兴叹。这篇文章是根据目击者的叙述写的,它历历如画地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无论是大笔勾勒或工笔描摹,都能曲尽其妙。【重点字词】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时间顺序 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 ,忽 2、文中山市蜃景的变化可分为几个阶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形成阶段:孤塔、宫殿的出现; 发展阶段:城市的出现; 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消失。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有何作用? 答:运用了排比、夸张的修辞,表现了山市的繁荣景象。4、为什么蒲松龄时代的人把“山市”叫做“鬼市”? 当时的人们不能对“山市”这种自然现象作出正确的理解,所以只能用迷信的不科学的说法来解释 便认为是鬼神在作怪,“鬼市”为补笔,照应开头,说明奂山这个地方,确实能看到这种奇异现象。 5、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子虚乌有、历历在目、直接霄汉、风定天清 6、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规模宏大 形象逼真 变化迅速 色彩艳丽 四、阅读题典【题源】2012-2013浙江台州市六校七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题文】古文阅读山市(11分)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小题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按音节划分正确的一项是()(1分)然数年恒不一见。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小题4】文中将“山市”称为“鬼市”,对此,你怎样认识?(2分)【小题4】试题分析:从文章写作时代(背景)和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来理解此问题,中国古代人对不明白的自然现象,大多以“鬼”来理解。本题有难度,问题的指出不太明确,学生不知从哪方面来思考回答。题目应该设计得更明确一些,比如“从文中找到市山市被称为鬼市的理由,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这是一种什么自然现象?”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五、牛刀小试【题源】2014中考重庆卷【题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 -12题。(15分)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擞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略无阙处(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素湍绿潭( ) (4)属引凄异(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文: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文: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言文翻译的题型。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1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b全文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突出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c文章用“寒”“肃”“哀”等词,写出三峡的秋天充满了清幽秀丽之美。d本文多用对偶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12如果你要去欣赏三峡的美景,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请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理由。(4分)答: 【题源】内蒙古巴林左旗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末能力测试【题文】阅读两篇古文,回答问题。【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节选自核舟记)【乙】黄子履庄,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则立吠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节选自虞初新志黄履庄传)【注释】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词语。(4分)(1)其两膝相比者() (2)诎右臂支船()(3)触机则立吠不止() (4)观者异以为神()【小题2】下面句中加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尝贻余核舟一尝背塾师 b高可二黍许凿木人长寸许c能以径寸之木观者异以为神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4分)(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小题4】甲文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在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