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南乐县育才小学 吴利平教材分析: 1.这首古诗是唐朝白居易的池上,叙述的是夏日一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一个可爱的顽童形象。诗歌语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诵读理解。 2.课文以中国画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诗句内容。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突出形象,“浮萍一道开”表现得不够,而且没有“开”。需要改进并通过PPT显示才有利于教学。学情分析: 1.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学生已经通过课文和语文园地,学习了一些首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用。 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音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甚至是不了解的,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方法进行教学。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首”等5个生字新词,正确、规范书写“首”和“采”。 2.能正确朗读课文,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 3.图文结合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背诵课文。学习重点: 识记生字词,能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习难点: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的童真与顽皮。教学过程:一、导入之趣美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古诗了,谁能背诵一首给大家听听? 2.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古诗12 古诗二首,师板书课题。 3.全班齐读课题,识记“首”字。 4.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池上,板书,齐读课题。二、互助之和美(初读古诗,理解词语) 1.师范读,生注意读音。 2.初读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同桌互相正音。 3.逐句检查朗读,识记词语及句子。 (1)以字带词,加上动作读“撑小艇”;以词带句小娃撑小艇。 (2)相同方法学习:踪迹藏踪迹不解藏踪迹。 (3)图片识记“浮萍”,指导朗读:浮萍一道开。 4.自由练读,指导学生读出节奏。三、点拨之妙美(图文结合,理解古诗) 1.出示文中插图,思考:从图片上你能找到哪个诗句?并猜猜这句诗的意思。小组交流后汇报:我在图片上找到的诗句是 ,我猜诗句的意思是 。2.学习“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1)带动作读诗,了解会意字“采”。(2)感受“偷采”时小娃那种既高兴又忐忑的心情。3.学习“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1)诗画对应,出示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四幅图片,说说这是谁留下的踪迹,借此理解“踪迹”。(2)你来找一找小娃留下的踪迹。4.多种形式朗读古诗。四、展示之丰美(游戏记忆古诗)1.调皮的字宝宝把踪迹藏在荷叶下了,你知道它是谁吗?小娃撑 ,偷采 回。不解藏 ,浮萍 开。2. 又有一些词语宝宝不见了,你还能找到它吗? 撑 , 采 回。 藏 , 开。3.看插图背诵古诗。五、写字指导1.分别出示田字格里的“首”和“采”,观察占格情况。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羊肉烩面采购合同范本
- 职工内部退养合同范本
- 聘用教师签订合同范本
- 股东无息借款合同范本
- 草场土地流转合同范本
- 菜场摊位租赁合同范本
- 装修家具安装合同范本
- 覆膜胶辊采购合同范本
- 视频项目外包合同范本
- 设备日常保养合同范本
- DB11∕T 2330-2024 行业协会商会诚信建设规范
- 红军在贵州的足迹课件
- 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授权委托书
- 《高等教育学》课件
- 人教版信息技术七上《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听评课记录
- 2025年医院检验科人员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
- 绵竹市属国有企业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医院信息科计算机考试试题大全(附答案)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采购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公安审讯技巧讲解
- 2025年长春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