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卒中与高血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天坛医院中国卒中培训中心 赵性泉 概念 脑血管疾病 cerebrovasculardisease CVD 由于脑部或供应脑部的血管异常导致的脑部病变脑卒中 stroke 急性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的类型 脑血管病 超过24小时 24小时内恢复 出血性 缺血性 脑梗塞 TIA 脑表面 破入脑实质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病病因 主要病因血管壁病变心脏疾病侧枝循环 协同病因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其它 脑梗死的亚类 BNC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心源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分水岭脑梗死其他原因原因不明 TOAST亚类TrialofOrg10172inAcuteStrokeTreatment 心源性脑栓塞 Cardioembolism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 Large arteryatherosclerosis 小动脉卒中 腔隙性脑梗塞Small arteryocclusionLacunar 其他原因引发的缺血性卒中 Strokeofotherdemonstratedetiology 原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 Strokeofotherundemonstratedetiology 病因 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年龄种族性别家族史 可能的危险因素 肥胖体力活动少过度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激素替代治疗口服替代治疗 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BP正常人群的5倍以上 吸烟糖尿病无症状颈动脉狭窄镰状细胞病血脂异常心房纤颤 高血压导致动脉内皮功能失调 动脉硬化的始动因素 动脉内皮损伤血管壁重构 高血压与动脉硬化 高血压与脑卒中 高血压与脑卒中 脑卒中患者的血压管理 脑卒中病程中出现的高血压 脑卒中患者病发高血压很普遍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既往 脑卒中的后果急性期高血压 应激性 可自愈继发于疼痛 呕吐 应激 焦虑继发于颅高压 卒中急性期高血压 1 原因 卒中的应急 膀胱充盈 疼痛 既往高血压 低氧的生理反应 高颅压 高血压 2 矛盾 降压的好处减轻脑水肿 减少出血转换 预防进一步血管损害 预防卒中复发 降压的坏处减少缺血灌注 扩大梗死面积 高血压 3 积极降压情况 高血压脑病 主动脉夹层 急性肾衰 急性肺水肿 急性心梗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首选口服药延续或重新给抗高血压开始的24小时降压幅度控制在15 如果静脉给药 最好选用短效药 脑血管病不同阶段血压的管理策略不同 脑血管病急性期血压管理脑出血脑梗塞脑血管病一级预防的血压管理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血压管理 血压和脑血流调节 Bayliss效应 Bayliss效应是指平均动脉压在60 160时 脑血管可通过自身调节的机制使脑血流量保持恒定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管理策略 致残率和致死率居各种脑血管病的首位高血压是脑出血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出血急性期常伴有血压升高 MAP 140或降颅压后SBP仍 180 DBP 120时 死亡率明显升高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管理策略 随着血压的升高 脑出血后血肿扩大或二次出血的比例也增高对脑出血后血压急剧增高者 适当地降低血压对防止血肿扩大及病情进展有益 脑出血血肿的占位效应和出血灶周围的水肿 导致颅内压增高CPP 60 MAP ICP脑出血后通过Cushing反应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 使脑组织保持稳定的脑血流量和脑灌注压是一种高级的保护机制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管理策略 高血压脑出血后将血压控制在160 180 90 100和180 200 100 110的患者 其预后比血压降至正常或血压高于180 200 100 110明显好控制过度或任其升高而不进行处理 两种做法对患者的预后都不利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管理策略 脑出血发病后经降颅压处理后血压可有一定程度地下降 对于这类患者 一般不需要降压治疗 对于经过降颅压处理后 血压仍然居高不下或持续升高 特别是当SBP 180 DBP 120时 应进行降压治疗 但血压不应降得过快过猛 一般不应低于用药前血压的80 为宜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管理策略 正常人动脉压降低10mmHg CBF减少2 7 急性脑梗死或TIA频繁发作者24小时内迅速降压者 如SBP降低超过30 和 或DBP降低超过20 预后不良血压过高或过低以及降压过快 都可加重脑组织的缺血损伤 卒中发生后1周内必须保持足够的灌流 直到侧枝循环的建立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血压管理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血压管理 在脑组织缺血3小时 大多数患者表现出血压反射性升高早期血压受脑血流量自身调节的影响 通过Bayliss效应机体将血压升高以保证脑组织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当病人血压 220 120或 90 60时 脑血管就失去了保护性效应 由于个体差异 这一临界值可以上下浮动10 20mmHg 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血压管理 一但MAP降低至60以下时 脑血流量就会显著减少 引起脑组织的血液灌注不足 导致脑功能障碍但当MAP 160时 可因毛细血管压过高而引起脑水肿脑梗塞急性期的血压不主张快速降至正常 而是应在1周内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并应根据MAP进行合理调整 不同年龄组血压管理目标不同 180 110 应予降压治疗 55 64 若早期血压 200 110 可缓慢降压 1周后病情平稳后维持在160 89以下65 81 特别慎重低灌注 分水岭梗死 血管狭窄高发 血压 210 110 可非常慎重地缓慢降压 老年人血压 160 90的急性卒中 尽量不降压治疗高颅压 抬高床头 吸痰 导尿 镇静处理后 缓慢降压 急性脑梗死溶栓血压要求 既往有高血压的患者维持血压在160 180 100 105既往无高血压患者 BP维持在160 180 90 100血压高于185 105 考虑慎重降压 对于高血压的非卒中患者 高血压是主要矛盾 因此血压应尽量控制在140 90以下 而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 保证全脑有足够的血液灌注成为主要矛盾 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控制血压而不应盲目降压对于血压的调控应该根据年龄 脑血管的危险因素 脑血管病的类型 脑水肿的情况 病前的血压水平 是否颅内外血管的狭窄及其程度等来全面考虑 缓慢地使血压维持在安全的范围内急性卒中合并心衰 夹层动脉瘤例外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压管理原则 卒中的预防 高危人群 发病 复发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卒中的预防 一期预防 寻找和去除危险因素血压房颤吸烟饮酒胆固醇二期预防 控制危险因素 抗拴抗血小板抗凝 糖尿病体育活动低盐低脂饮食循环障碍 缺血性脑血管病一级预防 140 90 循证医学观点 1期高血压伴其他危险因素 SBP12 10y 1 11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 OBP 循证医学观点 LIFE 氯沙坦显著降低脑卒中发生危险 876543210 4605 4528 4469 4408 4332 4273 4224 4166 4117 3974 1928 925 4588 4490 4424 4372 4317 4245 4180 4119 4055 3894 1901 897 脑卒中 致死和非致死性 校正后的危险减少 24 9 p 0 0010未校正的危险减少 25 8 p 0 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