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学生实习实训大纲_免费下载.doc_第1页
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学生实习实训大纲_免费下载.doc_第2页
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学生实习实训大纲_免费下载.doc_第3页
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学生实习实训大纲_免费下载.doc_第4页
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学生实习实训大纲_免费下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工实习教学大纲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一、实习时间、学分时间:一周;学分:1学分。二、实习的目的与任务电工实习是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次实习是在学生还没有进行相关电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时,要求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学习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熟悉常用低压电器元件,掌握一般照明电路及电机控制电路的接法和原理,并在实践中学习强电电路的连接和故障排查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工作态度,树立工程实际观点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同时也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技术基础课增加感性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实习的基本要求1了解安全、文明生产的基本知识。熟悉电气安全规程及触电急救措施。2掌握常用电工工具、仪器仪表的用途和基本操作工艺。3了解低压电器设备的原理、结构及安装选用方法。4识读电气原理图,并根据电气原理图绘制接线图,掌握布线工艺。5掌握电气线路中故障的检测及排除方法。四、实习内容1.实习目的及安全教育教学要求:(1)明确电工实训的目的。(2)掌握安全用电常识。教学内容:(1)电工实训的目的和意义。(2)安装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内容和意义。2.照明电路的安装教学要求:(1)掌握照明电路的原理及安装方法。(2)单相、三相电度表的结构、原理及安装。教学内容:(1)照明电路的原理。(2)单相、三相电度表的工作原理及安装。(3)日光灯电路的安装。3.正反转起动控制电路教学要求:(1)掌握各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能熟练布线。(2)逐步熟练掌握电路的检测技术。教学内容:(1)接触器联锁正反转电路的安装与检测。(2)按钮联锁正反转电路的安装与检测。(3)双重联锁正反转电路的安装与检测。4.带时间继电器的控制电路教学要求:(1)了解时间继电器的结构、原理。(2)掌握带时间继电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安装与检测。教学内容:(1)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2)延时起动控制电路的安装与检测。(3)延时停止控制电路的安装与检测。五、考核方式及评分方法实习期间每次必须由指导教师点名,学生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每项实习任务必须给指导老师查看设计电路图,在每个项目完成要给指导老师演示并回答老师的提问,指导老师对检查情况进行登记。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对每份实习报告进行批改、评分。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态度、实习态度、考勤、动手能力、胆大心细程度、成品工艺美观度、准确度及互助合作精神和实习报告,综合评定实习成绩,成绩分为五个等级,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认识实习教学大纲实习名称:认识实习英文名称:Cognition Practice实习类型:认识实习适应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实习时间与地点时间:二年一期,第20周地点:发电厂、变电所自动化生产线(不限行业)机电工厂(以电机或电器厂为主)电子元器件厂(以电力电子元器厂为主)二、实习目的与任务通过生产现场的认识实习,使学生了解工业生产过程,产生对生产工艺、设备、检验等主要生产环节的感性认识,为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对我国工业生产状况、生产水平及产品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三、实习的基本要求1、做好实习准备工作,预习实习指导书,备好各种实习用品。2、认真观察,勤学好问,了解各种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并作笔记。3、实习后每个人提交一份实习报告。四、实习内容了解电力电子及电机电器的生产现场和工艺流程,了解电气控制的控制对象,了解电能的生产、传输、使用及控制的基本情况。五、考核方式与评分方法实习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档次,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反映和所提交的实习报告综合评定。电器与控制课程设计教学大纲Curriculum design of electrical and control一、本课程设计所占学时、学分学时:1周;学分:1学分。二、本课程设计的配套教材、讲义或指导书配套教材:矿山电器与控制教材三、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性质与目的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某一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装置的设计实践,了解一般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应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设计方法。通过设计也有助于复习、巩固以往所学的知识,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电气设计必须满足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因此,设计之前必须了解设备的用途、结构、操作要求和工艺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从事设计工作的整体观念。课程设计应强调能力培养为主,在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他几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如独立工作能力与创造力;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工程绘图的能力;书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四、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矿山电器学的基本原理五、本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在接受设计任务后,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应完成的设计内容进度计划,确定各阶段应完成的工作量,妥善安排时间。2、在方案确定过程中应主动提出问题,以取得指导数师的帮助,同时要广泛讨论,依据充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多思考,尤其是主要参数,要经过计算论证。3、所有电气图样的绘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包括线条、图型符号、项目代号、回路标号、技术要求、标题栏、元器件明细表以及图样的折叠和装订。4、说明书要求文字通顺、简练,字迹端正、整洁。5、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设计任务。6、如果条件允许,应对自己的设计线路进行试验论证,考虑进一步改进的可能性。7、设计报告要求设计报告要求字迹工整、清楚、版面干净整洁、程序线路准确明了。设计报告内容:(1)完整的设计任务书(2)画出主电路线路图和控制辅助线路电路图及相关的图纸(3)电气元件的选择和有关计算(4)电气设备明细表(5)编制系统的操作说明(6)编制系统的调试说明及注意事项(7)设计体会(8)列出参考文献六、本课程设计的内容提要1、自动玩具车控制电路的设计2、洗衣机控制器电路的设计3、抢答器控制电路的设计4、气动机械手操作控制装置的设计5、工业循环水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七、考核方式与评分方法考核要求:要求每天点名,严格考勤制度,对于不进实验室调试的同学和经常迟到早退的同学按不及格论评分方法:课程设计的成绩根据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期间的表现、指导教师的意见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评分。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档。八、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1、对选修课程的要求;要求对电方面的课程比较熟悉。比如:电路电子学、电工技术、供电技术。2、注意事项;本课程设计为强电,要注意用电安全。不带电操作,养成单手操作的习惯。3、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电器与控制电器学电工技术等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Curriculum design of Power Electronics一、本课程设计所占学时、学分学时:1周;学分:1学分。二、本课程设计的配套教材、讲义或指导书配套教材:王兆安、刘进军,电力电子变流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配套指导书:郭小定,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三、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性质与目的任务: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的课程设计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力电子装置的电路设计、参数计算与器件选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目的:据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所学基本理论,结合实验与生产实际,确定设计方案,进行初步的电力电子装置系统设计。通过本课程设计训练,使学生掌握电力电子装置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学习“运动控制系统”,“现代交流调速”等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四、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根据工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利用现代固态电力电子器件构造整流器、逆变器、直流斩波器、交流调压器等变流器(包括:主电路,触发电路,保护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器件选型),以实现电力的变换,为生产设备提供所需的电能。五、本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课程设计前,学生应具有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熟悉自己的设计课题,领会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和具体要求,收集相应的资料。课程设计结束后,学生必须向指导老师交课程设计报告。1、课程设计的组织纪律要求:(1)严格考勤;(2)爱护设计室的各项仪器设备;(3)课程设计期间违反纪律者,按学生守则有关规定进行处理。2、课程设计的报告要求: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字迹工整,清楚,版面干净整洁,图样线路直观明了。3、课程设计的报告的内容如下:(1)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2)电力电子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3)设计方案的选择、对比及确定,元件器选型,参数计算。(4)课程设计体会。六、本课程设计的内容提要根据电力电子装置的基本理论与设计要求结合各类生产机械的实际情况,收集设备参数及生产实际要求,制定整体设计方案,分析各类元器件,掌握电力电子装置系统的设计、安装及运行的有关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准备必要的基础。七、考核方式评分方法课程设计成绩根据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期间的表现、指导老师的意见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评分。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Curriculum design of PLC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一、本课程设计所占学时、学分学时:1周;学分:1学分。二、本课程设计的配套教材、讲义或指导书PLC实验指导书三、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性质与目的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某一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装置的设计实践,了解一般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应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设计方法。通过设计也有助于复习、巩固以往所学的知识,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电气设计必须满足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因此,设计之前必须了解设备的用途、结构、操作要求和工艺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从事设计工作的整体观念。课程设计应强调能力培养为主,在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他几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如独立工作能力与创造力;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工程绘图的能力;书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该课程设计的任务是PLC原理及应用课程学习结束后,为增强学生控制应用能力而开设的专业设计课。学生应根据教师指定的课题,工艺要求,设计控制方案,模拟调试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四、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五、本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学生应完成程序设计、接线设计并在PLC智能网络实验台上模拟调试。学生通过认真听课和阅读课程设计指导书,理解PLC在现代生产中的应用范围、方法。根据教师指定的设计课题、工艺要求,编写程序,设计控制线路,完成设计报告。1 课程设计组织纪律要求1.1严格考勤1.2按实验室要求上机模拟调试,爱护实验室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模拟调试,调试前必需先经教师检查接线后才能接通电源,调试完成后经教师验收后才能拆线。2 在接受设计任务后,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应完成的设计内容进度计划,确定各阶段应完成的工作量,妥善安排时间。3 在方案确定过程中应主动提出问题,以取得指导数师的帮助,同时要广泛讨论,依据充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多思考,尤其是主要参数,要经过计算论证。4 所有电气图样的绘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包括线条、图型符号、项目代号、回路标号、技术要求、标题栏、元器件明细表以及图样的折叠和装订。5 说明书要求文字通顺、简练,字迹端正、整洁。6 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设计任务。7 如果条件允许,应对自己的设计线路进行试验论证,考虑进一步改进的可能性。8 设计报告要求设计报告要求字迹工整、清楚、版面干净整洁、程序线路准确明了。设计报告内容:(1)完整的设计任务书(2)完成系统组态或硬件配置(3)正确合理地进行编程元件的地址分配(4)画出输入/输出接线图及相关的图纸(5)设计PLC控制程序(梯形图和指令表)(6)电气元件的选择和有关计算(7)电气设备明细表(8)编制系统的操作说明(9)编制系统的调试说明及注意事项(10)设计体会(11)列出参考文献六、本课程设计的内容提要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课题(1)全自动洗衣机的PLC控制设计(2)交通信号灯的PLC控制设计(3)四层楼电梯的PLC模拟控制设计(4)运料小车控制的PLC控制设计七、考核方式与评分方法考核要求:要求每天点名,严格考勤制度,对于不进实验室调试的同学和经常迟到早退的同学按不及格论评分方法:课程设计的成绩根据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期间的表现、指导教师的意见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评分。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档。八、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1、对选修课程的要求;要求对电方面的课程比较熟悉。比如:电路电子学、电工技术、供电技术、电器控制等课程。2、注意事项;本课程设计为强电,要注意用电安全。不带电操作,养成单手操作的习惯。3、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电器与控制电器学电工技术电气控制及PLC应用等供电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Curriculum design of Power supply technology一、本课程设计所占学时、学分学时:1周;学分:1学分。二、本课程设计的配套教材、讲义或指导书1.孟祥忠,现代供电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2.许主平、周少武著,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力出版社,2000年。3.全国供用电规则,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年。三、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性质与目的工厂供电是电力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使学生能根据电力系统的工作情况,针对工厂用户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电力负荷计算,根据线路进行短路计算,并能合理选择电气设备和配电设备,能独立设计与绘制一、二次接线,还能对变电所做防雷和接地的简单设计。四、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电力系统基础,负荷计算,短路计算,高低压电器的选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和配电系统的一、二次接线。五、本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负荷计算,短路计算,高低压电器的选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和配电系统的一、二次接线设计。六、本课程设计的内容提要本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负荷计算,总变电所位置,主变压器台数及容量的选择,主接线设计,高压配电系统设计,供配电线路短路电流计算,改善功率因数装置设计,高低压侧设备选择,继电保护及二次设备设计,变电所防雷装置设计等。七、考核方式与评分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平时表现和课程设计书相结合的办法考核;采用等级评分方法,分成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Curriculum design of Motion Control Systems一、本课程设计所占学时、学分学时:2周;学分:2;二、本课程设计的配套教材、讲义或指导书1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陈伯时.机械工业出版社.2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设计手册朱仁初.机械工业出版社.3电气传动自动化技术手册天津电气传动研究所.机械工业出版社.4电力电子变流技术黄俊.机械工业出版社.5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张明达.冶金工业出版社.6电力传动控制系统原理与应用冯信康.水利电力出版社.7电气传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周德泽.机械工业出版社.三、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性质与目的任务:1通过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运动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及计算机仿真技术,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交、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控制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2性质:本课程设计是专业综合设计。目的:1应用所学的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知识与工程设计方法,结合生产实际,确定系统的性能指标与实现方案,进行运动控制系统的初步设计。2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在Matlab软件上建立运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控制系统进行性能仿真研究,掌握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在原理设计与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应用Protel进行控制系统的印制板的设计,为毕业设计的综合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1应用所学的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知识与工程设计方法,结合生产实际,确定系统的性能指标与实现方案,进行运动控制系统的初步设计。2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在MATLAB软件上建立运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控制系统进行性能仿真研究,掌握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在原理设计与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应用PROTEL进行控制系统的印制板的设计,为毕业设计的综合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五、本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课程设计前,学生应熟悉自己的设计课题,领会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和具体要求,收集相应的资料。课程设计结束后,学生必须向指导老师递交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的组织纪律要求1严格考勤2爱护设计室的各项仪器设备3课程设计期间违反纪律者,按学生守则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课程设计的报告要求1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字迹工整,清楚,版面干净整洁,图样线路直观明了。2课程设计的报告的内容如下:3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4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及仿真研究图。5设计方案的选择、对比及确定,设备元件器选型,参数计算,工艺设计及系统调试。有待改进之处及措施,课程设计体会。六、本课程设计的内容提要1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及转速开环、单闭环和双闭环时的性能比较研究2双闭环PWM直流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及PWM与普通直流调速系统的性能仿真研究3基于稳态模型的转差频率控制的交流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及基于稳态模型的恒压频比控制与转差频率控制的交流调速系统的性能仿真研究4基于交流电动机动态模型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及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性能仿真研究七、考核方式评分方法课程设计成绩根据课程设计、仿真研究、报告、课程设计期间的表现、指导老师的意见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评分。项目设计教学大纲一、时间、学分时间:8周;学分:6学分。二、目的与任务安排在企业学习第一阶段,“轮岗实习”环节,使学生获得本专业应具备的工程实践知识、并接受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项目设计”环节使学生获得电机电器产品设计工艺知识,并培养电机电器产品设计能力。通过“项目设计”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受到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电气产品、电气装置、电气系统制造、测试、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服务的能力;具有参与电气产品、电气装置和电气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具有参与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三、实习的基本要求1.进行电器产品、电气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工艺流程设计等训练。2.具有参与新型电机、智能电器、电气传动系统、矿山电力电子装置等新产品开发设计的初步能力和参与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节能技术改造和产品技术升级的初步能力;3.在企业学习期间,学生按企业员工进行管理,实行“双导师制”,学校“指导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四、实习内容在以下两个大项目中选择一个:1.矿用小机车电气控制设计与工艺训练序号项目内容要求时间1小机车结构与工艺小机车结构和制造行业标准,制造工艺,生产流程,试验设备及方法熟悉小机车制造行业标准,掌握国内外小机车制造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贯穿于第七学期2小机车电气控制方案设计完成所在企业一种型号规格的小机车电气电路参数计算熟悉小机车电气控制设计方法,并具备初步的分析和设计能力3小机车电气控制系统结构设计完成所在企业一种型号规格的小机车电气控制系统结构设计熟悉小机车电气控制系统结构设计方法,绘出零、部件图和总装图4小机车电气控制系统制造工艺及设备典型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完成所在企业一种型号规格的小机车电气控制系统制造工艺及设备掌握典型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具有编制生产工艺(制造资源,仪器设备,工艺流程)的能力;具有编制生产工艺文件的初步能力5小机车电气控制系统检测与试验完成所在企业一种型号规格的小机车电气控制系统试验规程;测试设备;测试方法;测试报告编写熟悉小机车电气控制系统测试规程,具有进行小机车电气控制系统测试、正确编写测试报告的能力工程技术文件工程文件、技术分析文件编写及答辩具备良好的科技写作素养。掌握科技文献检索的方法,具有电气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工程文件、技术分析文件等的撰写能力。具有多媒体交流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2.(变频器和PLC在机械设备控制系统的应用设计)序号项目内容要求时间1控制过程认识学习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理解控制系统要求贯穿于第七学期2初步控制方案设计根据控制系统要求确定初步方案编写出PLC控制程序3现场程序调试PLC和变频器整体调试调试合格4工程设计文件编写设计说明书提供设计说明书、设备清单、全部图纸五、考核方式及评分方法1学生必须完成企业学习阶段计划所要求的全部学习任务,写好实习报告和设计说明书方可参加考核,由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评定成绩。2学生企业阶段学习实习成绩评价包括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技能掌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效果、实习报告及答辩情况等。考核采取笔试、答辩、实习报告等多种形式综合评定。3企业学习阶段的成绩考核计分方法按五级制。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不足60分)。4该阶段考核不及格者 ,必须重修才能获得学分。认识实习教学大纲一、时间、学分时间:1周;学分:1学分。二、目的与任务专业认识实习是在学生完成专业基础课和开始学习专业课程时,安排在校外有关工厂完成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三、实习的基本要求通过认识实习教学环节,要求学生:1了解工厂的生产概况及生产组织和管理的一般过程;2了解电机电器的结构和制造的一般工艺过程,常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检验方法,获得较全面的生产实际知识。3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观察和分析生产现场的简单现象。4树立工程意识。四、实习内容序号项目内容要求时间1入厂介绍企业环境,企业文化,企业主营产品系列,企业及行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对社会及企业环境的认知能力第4学期1周2企业管理状况认识企业的管理体制与经营策略,企业的部门职能与分工,企业的产品性能、企业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及技术创新情况具有企业运作模式的认知能力; 现场电气工程师角色和责任的认识;融入企业团队的能力3企业电气产品、电气设备认识企业的电气产品、电气设备、电气系统,企业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技术,企业电气系统或电气产品的安装、调试技术具有电气技术问题的认知与系统表述能力4实习报告撰写撰写实习报告具备良好的科技写作素养和工程技术文件撰写能力五、考核方式及评分方法1学生必须完成企业学习阶段计划所要求的全部学习任务,写好实习报告和设计说明书方可参加考核,由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评定成绩。2学生企业阶段学习实习成绩评价包括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技能掌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效果、实习报告及答辩情况等。考核采取笔试、答辩、实习报告等多种形式综合评定。3企业学习阶段的成绩考核计分方法按五级制。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不足60分)。4该阶段考核不及格者 ,必须重修才能获得学分。轮岗实习教学大纲一、时间、学分时间:18周;学分:12学分。二、目的与任务 “轮岗实习”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企业学习阶段的第一项学习内容,包含有“专业实践”和“企业产品设计”两部分内容;“专业实践”环节是将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专业实践能力分成8个模块,每个学生根据将来发展方向选择接受2个学习模块的训练。针对企业生产环节,对学生进行多岗轮训,完成生产加工、装备维护、生产组织等方面的训练。三、实习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受到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电气产品、电气装置、电气系统制造、测试、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服务的能力;具有参与电气产品、电气装置和电气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具有参与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四、实习内容序号项目(模块)时间(周)学分考核方式备注1电机结构与制造工艺86报告、答辩根据专业方向选其中两项2变压器结构与制造工艺86报告、答辩3大型固定成套电器结构与制造工艺86报告、答辩4电力电子装置结构与工艺86报告、答辩5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86报告、答辩6电气产品技术服务86报告、答辩7电力系统安装与调试86报告、答辩8电力系统安装与调试86报告、答辩五、考核方式及评分方法1学生必须完成企业学习阶段计划所要求的全部学习任务,写好实习报告和设计说明书方可参加考核,由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评定成绩。2学生企业阶段学习实习成绩评价包括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技能掌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效果、实习报告及答辩情况等。考核采取笔试、答辩、实习报告等多种形式综合评定。3企业学习阶段的成绩考核计分方法按五级制。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不足60分)。4该阶段考核不及格者 ,必须重修才能获得学分。毕业设计教学大纲一、时间、学分时间:16周;学分:16学分。二、目的与任务毕业设计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综合训练,毕业设计对学生即将从事的相关技术工作和未来事业的开拓都具有一定意义。三、基本要求毕业设计安排在企业学习阶段,课题为企业实践工程设计课题,由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完成;通过毕业设计(论文),每个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企业项目设计,受到一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工程项目开发的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主要有(1)运用所学专业基本理论进行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提高查阅文献和资料的能力,其中包括提高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进行方案论证,分析比较和设计、计算的能力;(4)培养学生开发电气产品、设计成套电气设备、进行电气设备调试的能力;(5)提高学生进行技术总结和撰写论文的能力;(6)使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工作,具备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四、设计内容在企业做毕业设计采用“项目制”,学生参与企业项目设计开发,“指导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项目设计类型: 矿山电器产品设计 变压器设计 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矿山大型固定成套电控系统设计 矿山电力电子装置设计 智能电器装置设计 电力系统变电站设计学生在上述7类项目中选择其中1种项目来进行设计。其要求如下:电气产品类课题设计(类课题)序号时间项目内容目标1第8学期(1周)毕业设计选题项目要求,方案论证,市场分析熟悉项目立项程序,具有项目目标和要求的确定能力,以及总体方案与结构的确定能力2第8学期(7周)设计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