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一中高三语文 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卷分析研究及备考思路复习课件.ppt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一中高三语文 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卷分析研究及备考思路复习课件.ppt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一中高三语文 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卷分析研究及备考思路复习课件.ppt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一中高三语文 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卷分析研究及备考思路复习课件.ppt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一中高三语文 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卷分析研究及备考思路复习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卷分析研究及备考思路 二 课改后高考语文试卷特点 一 结构方面第i卷阅读题 70分 甲必考题第一大题 现代文阅读 9分 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 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 19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 6分 乙选考题第三大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25分 第四大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第ii卷表达题 80分 第五大题 语言文字应用 20分 第六大题 写作 60分 全卷共六大题18个小题 相比大纲卷的变化 考查内容的顺序和分值有所调整 见上 把原来第一 六两个大题合并为一个大题放在写作之前 分值由原来的27分减少为20分 一7分 一开始就使学生进入阅读状态 选考文本阅读中增加了探究性试题 2 形式调整体现课改理念 必考题 和 选考题 的设置 落实了 课程标准 提出的 基础性 和 选择性 要求 选考以模块为单位进行 给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特长 增加了阅读的分值 3分 更好地体现了 感受 鉴赏 思考 领悟 等课程目标的要求 选考文本阅读中探究性试题的设置 着重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增加了古代诗歌阅读的分值 3分 注重学生审美体验和鉴赏能力的考查 增加了名篇名句默写的分值 1分 体现了对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 减少了语言文字运用的分值 7分 字音字形等需要识记的死知识的考查弱化 更注重语言的表达和运用 二 试题命题特点及复习建议 第一大题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命题特点 1 选材 这四年的选文都是社科类2 赋分 分值固定在9分 三个小题 每题3分 3 题型 定格在客观单选题上 4 考点 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点 一直固守在对词语与句子的理解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 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归纳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四个方面 1 对词语与句子的理解如 2009 1 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 在唐朝 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 所以可以肯定 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 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 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 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 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 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 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 唐朝诗人之多 于此可见一斑 2011 1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 二两段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 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 并没有深刻的含意 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 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 在春秋中叶以前 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成为祭祀 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 所谓 献诗陈志 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 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 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1 在古籍记载中 卿士 献诗 经常和 瞽献曲 矇诵 等一起出现 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 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如 2009 2 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 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 这是值得欣喜的 b 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 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 都会使人感动在心 用心去歌唱 c 李谷一首唱的 乡恋 和李白的 静夜思 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 比起王勃的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来 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 我和你 显得更为出色 2010 2 下列理解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 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 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 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 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b 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 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于是到了晋朝后 真书应运而生 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c 在古代 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 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 在古代 书法 是指书写的方法 法书 是指好的书法作品 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 都称为 书法 3 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归纳如 2011 2 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 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 所以从性质上说 跟卿士的 献诗陈志 没有什么不同 b 古人在 赋诗言志 时所言的志 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 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 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 子展借用 诗经 郑风 将仲子 人之多言 亦可畏也 一句话 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 请晋侯不要听信 d 到孔子时代 新音乐逐渐兴起 古乐逐渐失传 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 诗经 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 而与音乐无关了 2011 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 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 诗经 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 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 上古时候 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 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 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 徒歌 c 古人在 赋诗言志 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 其含意大家都清楚 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 了解彼此的立场 d 孟子解释 伐檀 说 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 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 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 这就曲解了 诗经 的原意 4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2009 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王之涣说 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 从此就不写诗了 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 杜甫的诗 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 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难以流行 c 在唐代 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 时尚的东西 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 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 可以想见 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复习建议 1 虽然2007 2010年宁夏海南卷连续四年考查的都是社会科学类论述文 社会科学类论述文的复习仍然是备考的重点 但对自然科学论述文的复习不能舍弃 2 考查角度上 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 信息的筛选整合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考查的重点 注重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辨认 筛选整合 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3 树立整体阅读观念 4 坚持 三字方针 读 题干选肢 审清题意 找 即 对题读文 找出选肢在原文中的位置范围 比 比较选肢和原文信息有无漏 衍 换现象 总之 多阅读社科类文章 尤其是文学 历史 考古 文化 教育等方面的文章 结合文章练习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第二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命题特点 1 选材 四年的选材全是史传类人物传记 2007年节选自 新唐书 韦丹传 2008年节选自 晋书 嵇绍传 2009年节选自 宋史 朱昭传 2010年节选自 明史 花云传 2011年 宋史何灌传 2 赋分 固定在19分 单选题3个每个3分共9分 翻译题有两个小题共10分 3 题型 前三个是客观题 单选题 第四个小题是主观题 文言翻译 没有出现其它形式的主观题 4 考点 综观近四年的所有高考试卷 不难发现 文言文部分的考点一般有 文言实词词义辨析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信息筛选 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断句 翻译 主观题 而这四年的新课标全国卷比较固定 只有四种 文言实词词义辨析 信息筛选 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翻译 文言虚词和文言断句则没有出现 1 文言实词词义辨析如 2011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a 辽人常越境而汲汲 取水 b 灌迎高射之 发辄中迎 面对 c 敌惊以为神 逡巡敛去敛 躲藏 d 铁骑来追 灌射皆彻甲 彻 穿透 2 信息筛选如 2010 5 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 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黑将军勇甚 不可当其锋 斩首千百计 身不中一矢 贼缚云 云奋身大呼 起夺守者刀 杀五六人 骂贼不少变 至死声犹壮a b c d 3 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如2009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a 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 至死不屈 花云驻守太平时 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 元帅朱文逊战死 他被俘 花云临危不惧 在被杀的当口 仍高声痛骂贼寇 b 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 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 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 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 建立显赫战功 得到太祖提拔 c 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 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 知道丈夫生命危险 表示自己决不独活 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 花云被服后 妻子没水而死 d 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辛后安全存活 花云妻子死后 侍儿抱起花炜逃命 被掠至九江 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 后来又带他渡江 一年后才来到太祖身边 4 翻译考生答题中出现的错误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况 关键词不译 文言文翻译一定要有关键词意识和字字落实的意识 但有些考生漏掉关键词导致失分 关键词翻译错误 两句中的8个关键词都是文言文常见词语 难度并不大 大意译错 文言文翻译需要结合语境 根据上下文推测句子叙述的事件 主语 情感倾向等 然后再逐字对译 这样才能保证大意正确 有些考生或者没有结合语境 或者不理解某些重要词语的含义 导致大意跑偏 译文中出现错别字 有语病 复习建议 1 要回归课本 做好知识积累 2 要精讲精练 掌握答题技巧 3 要坚持 直译 培养语境意识 认真阅读史传类人物传记方面的文章 研究该类文章的命题规律并有针对性地研究总结解题的方法 实词不能局限于大纲所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 认真总结这类文章出现率比较高的实词 如官职升降方面的术语 总结史传类人物传记中人物的性格和形象特点及于此有关的文章信息 二 古代诗歌阅读命题特点 1 赋分 两小题 共11分 是这四年所有试卷中分值最高的 第8题5分 第9题6分 2 题型 全部采用主观简答题的形式 没有选择题和填空题 3 特点 体裁方面 诗歌最多 计3首 词1首 曲则没有出现 朝代方面 2007年 2009年均锁定在宋代 2010年锁定在南朝 2011年选唐诗 作品方面 命题者出于有意回避热点 名家名作 因而入选作品或者是名家的非名作 或者是非名家的非名作 从整体考查形式上看 均为单篇诗 词的鉴赏 并没有出现对比鉴赏 且更多的考查点设在意象 意境 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综合考查上 如2009年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8 9题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 路横斜 青旗 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青旗 酒旗 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8 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简要叙述 5分 9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词题为 代人赋 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 请简要说明 6分 2011年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8 9题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 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 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 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 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周朴 878 字太朴 吴兴 今属浙江 人 消魂 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泾水 渭水支流 在今陕西省中部 古属秦国 萦纡 旋绕曲折 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5分 9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6分 可能存在问题 1 不看命题要求 导致答非所问 2 题目研读不精 造成答题空泛 3 忽视题干赋分 答题要点不全 4 忽视注释地位 影响答题准确 5 技巧术语不清 缺少点睛词语 6 不懂答题程式 造成条理不清 复习建议 我们2012年新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备考时要注意培养以下三种意识 1 培养审题意识 2 强化解题流程 3 规范答题意识 中国古代的诗歌灿如星海 我们不可能都读到 我们要通过高考试卷的命题规律和特点 有针对性地 分门别类地阅读背诵一些名家名作和非名家的名作 以点带面 找出规律和解题方法 这是不难做到的 选用的材料重点是唐宋诗词 了解一些重要作家的艺术风格 语言特点 积累并识记一些鉴赏术语 了解一些意象的文化内涵 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注意 四年的高考试卷中 陶渊明 韩愈 李商隐 李贺 李清照的作品没有出现过一次 三 名篇名句默写10 考查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a级 6分 每句l分 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2011年名篇名句默写 6分 1 子日 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 述而 2 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 蜀道难 3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晦明变化者 欧阳修 醉翁亭记 2010年名篇名句默写 6分 1 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己 荀子 劝学 2 千里马常有 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 杂说 四 3 莫笑农家腊酒浑 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 游山西村 2009年名篇名句默写 6分 1 宫中府中 俱为一体 诸葛亮 出师表 2 无丝竹之乱耳 西蜀子云亭 刘禹锡 陋室铭 3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少 李煜 虞美人 命题特点 1 赋分 固定在6分 2007年和2008年是四选一 2009年和2010年均是三道小题 每小题2分 每小题两个空 2 题型 均采用传统的默写形式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比较呆板 没有理解型的 也没有文学常识出现 3 特点 涉及诗文均是名家名篇 就涉及的教材而言 2007年和2008年高中和初中教材平分秋色 各2个 2009 20l0和2011年出自初中的明显多于出自高中的 就涉及的朝代而言 先秦3 唐6 宋3 三国和五代各1 以唐居多 其次是先秦和宋代 就涉及的题材而言 诗歌6 词2 文6 以选自诗歌和文章的居多 复习建议 2007 2011年宁夏海南卷 名篇名句默写 部分的考查 选句涉及初中 高中 以高中为主的倾向并不明显 因此 我们2012年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备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分散记忆 默写准确 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中推荐背诵的50篇7 9年级优秀诗文篇目和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中要求背诵的l4篇古诗文篇目一定要会背默 尤其是篇中的易混易错字一定要记准确 不能似是而非 2 写后检查 认真细心 要养成写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附录 新课标高考语文大纲中要求背诵默写64篇古诗文高中14篇 荀子 劝学 庄子 逍遥游 韩愈 师说 杜牧 阿房宫赋 苏轼 赤壁赋 诗经 卫风 氓 离骚 李白 蜀道难 杜甫 登高 白居易 琵琶行 李商隐 锦瑟 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苏轼 念奴娇 大江东去 辛弃疾 永遇乐 千古江山 初中50篇 孔子语录 孟子 鱼我所欲也 孟子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左传 曹刿论战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诸葛亮 出师表 陶潜 桃花源记 郦道元 三峡 韩愈 杂说 四 刘禹锡 陋室铭 柳宗元 小石潭记 范仲淹 岳阳楼记 欧阳修 醉翁亭记 周敦颐 爱莲说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诗经 关雎 诗经 蒹葭 曹操 观沧海 陶潜 饮酒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湾 次北固山下 王维 使至塞上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行路难 杜甫 望岳 杜甫 春望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白居易 观刈麦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李贺 雁门太守行 杜牧 赤壁 杜牧 泊秦淮 李商隐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无题 李煜 相见欢 范仲淹 渔家傲 晏殊 浣溪沙 王安石 登飞来峰 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水调歌头 陆游 游山西村 辛弃疾 破阵子 文天祥 过零丁洋 马致远 天净沙 秋思 张养浩 山坡羊 潼关怀古 龚自珍 己亥杂诗 第三大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这一部分是选考题 文学类现代文阅读和实用类现代文阅读各一篇 赋分相等 都是25分 题型一样 都是一个选择题 5选2 三个主观题 其中最后一个题是开放性的新题型 探究题 对文中某一问题或者重要人物某一方面问题等的探究 其中选择题考查的都是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四年不变 所不同的是2007年和2008年选择的都是不正确的两项 2009年 2010年和2011年选择的却都是最恰当的两项 文学类现代文阅读命题特点 1 题型 赋分 选择题和主观题相结合 第一个题是五选二的客观选择题 分值5分 第二 三个题是主观简答题 分值均是6分 第四个题是探究题 分值8分 2007年和2008年的题号是11到14 2009年和2010年2011年是11 1 到11 4 2 体裁 所选全部是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一篇 铁凝的 孕妇和牛 2009 中国古代小说一篇 林冲见差拨 节选自施耐庵的 水浒传会评本 第八回2007 外国小说两篇 欧 亨利的 二十年以后 2008年 莫泊桑的 保护人 2010年 血的故事 林海音2011年 作者均是名家 3 考点 由于所选的材料都是小说 体裁一样 所以主观题考查的内容也基本一致 第一个题是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 第二 三个题是表达技巧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第四个题是评价探究 从另一方面来说 作用类 每年都有 情节的作用 2007 2010 重要语句的作用一次 2008 2011 物象的作用一次 2009 人物类 2007年和2010年是关于人物形象的分析 2008年和2009年是关于人文性格的分析 对于环境描写 语言的鉴赏 文章布局和选材方面则没有涉及 如2010年 保护人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由于同学的帮助 玛兰才当上了行政法院参事 因此他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 都主动向对方提供帮助 这是他回报的方式 b 在当参事前 玛兰并不喜欢神父 但是在一位红衣主教向他请教以后 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 这样描写达到了照应上文的目的 c 玛兰被珀蒂帕训斥后 急于为自己辩解 并马上归罪于桑蒂尔神父 这足以看出他似乎很想保护别人 但实际上更关心自己的利益 d 给总教主写信后 玛兰告诫同事要牢记自己的教训 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 这表明他力图文过饰非 变被动为主动 e 桑蒂尔神父起初并不想用 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麻烦玛兰 因此他回应玛兰的请求时吞吞吐吐 这种神情表现了他内心的犹豫 2 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3 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 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那些作用 6分 4 这篇小说以 保护人 为题 有主题思想 人物塑造 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 请选择一个方面 结合全文 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8分 2011年 血的故事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张医师紧接过彭先生的话 让彭先生讲述自己的恋爱悲喜剧 因为他事先知道彭先生的爱情故事很是生动曲折 b 台湾姑娘秀鸾与彭先生相爱 却遭到了她父亲的反对 为了捍卫爱情 她不惜牺牲亲情 以至于以死抗争 c 铁石心肠 的老丈人有一天 柔肠寸断 这是他改变对女婿态度的起因 而这一情节设计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d 这篇小说借助人物之间的对话 讲述了一个与血型有些关系的婚恋故事 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e 这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南腔北调的外省人在台湾的爱情故事 小说带有浓郁的台湾风情 文笔诙谐而又细腻 2 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 南腔北调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3 外省郎 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4 小说的题目是 血的故事 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 如果以 血型的故事 为题 你认为是否合适 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8分 复习建议 2007 2011年新课标对 文学类文本阅读 选考 部分的考查 题型和考查点相对稳定 因此 我们2012年 文学类文本阅读 选考 部分备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虽然2007 2011年新课标卷 文学类文本阅读 连续四年考查的都是小说 三中两外 小说复习仍然是备考的重点 但对散文的复习不能舍弃 2 老师要指导学生养成一个系统的阅读 解答的思路并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文学类文本阅读 复习备考的重点是小说 小说阅读考查的重点在于概括故事情节 鉴赏人物形象 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等 四 实用类现代文阅读 命题特点 1 题型 赋分 选择题和主观题相结合 第一个题是五选二的客观选择题 分值5分 第二 三个题是主观简答题 分值均是6分 第四个题是探究题 分值8分 2007年和2008年的题号是l5到18 2009年到2011年是l2 1 到12 4 2 体裁 实用类文本的阅读 是新课标考区独特的考查文本 四年所选都是实用类文本 而且还都是人物传记类文本 2007年 2008年和2009 2011年所选都是社会科学教育方面的 2010年所选的是自然科学方面的 传主均是现当代名人 叶圣陶 陶行知 盛宣怀和袁隆平 黄宾虹 3 考点 主要考查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 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 对文章内容的逻辑分析 筛选并整合信息 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分析 具体说来 这四年的考查重点没有变化 集中在对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和信息的筛选两个方面 如2009年 寻找教育的曙光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陶行知全力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运动 当这一运动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热潮的时候 他开始转向思考改造乡村教育的问题了 b 陶行知游栖霞山时遇到张大哥 发现他对学习 平民千字课本 几个月就能写信 记账 读报感情趣 更坚定了陶行知从事乡村教育的决心 c 陶行知希望从师乡村教育的人都要有一颗 农民甘苦化 的心 把心献给农民 把城里人本来认为是苦的地方变为意想不到的乐趣 d 操震球写信给陶行知 认为最急迫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 促进农业生产 二者须同时并进 而不是急于创建乡村师范学校 e 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 娓娓道来的生动叙述 讲述陶行知从事乡村教育的感人事迹 为我们再现一个平民教育家的光辉形象 2 陶行知由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转向改造乡村教育 原因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3 在给操震球的回信中 陶行知是怎样描述乡村教育 个中甘苦 的 请简要概括 6分 4 文中说 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 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 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8分 2011年 下笔不觉师造化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 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 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 黄宾虹推崇细腻 轻软的逸品画格 倡导做 真画者 b 由于我国书法 文字 金石 绘画同源异流 道归于一 要研究中国书法 绘画的笔法意蕴 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 古玉 铜器人手 c 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 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 由石的阴阻向背 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d 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 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 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涛画 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 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 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 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 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2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 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 这是什么原因 请简要分析 6分 3 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 请简要分析 6分 4 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 但二人的人生态度 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 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复习建议 2007 2011年新课标卷对 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考 部分的考查 题型和考查点相对稳定 因此 我们2012年 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考 部分备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虽然2007 2011年 实用类文本阅读 连续四年考查的都是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复习仍然是备考的重点 但对人物访谈 新闻报道等的复习不能舍弃 2 老师要指导学生养成一个系统的阅读 解答的思路并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传记阅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 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 分析传主的性格 情感 把握传主的性格 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 理解作者的评论 思想 分析作者的评论 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 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特点 表现手法 语言特色等 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备考建议 1 强化审题意识 看清题干 教学生多看题的要求 看清题的要求 答题要有针对性 2 强化结构阅读的理念 指导学生理清内在逻辑结构 3 注重主旨内涵和情感倾向 4 强调定位还原的做题原则 尽可能避免粗读之后凭大致印象做题 努力使每一个要点都来源于原文 直接或间接 5 注重答案的整合 概括 尽量答案要点连贯 通顺 第五大题 语言文字运用 13 考查 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e级 14 考查 辨析病句 能力层级e级 15 考查 语言连贯 能力层级e级 16 考查 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e级 17 考查 仿用句式 能力层级e级 复习建议 2007 2011年新课标卷对 语言文字运用 部分考查的题型和知识点相对稳定 客观题只考查了成语运用 病句辨识和语句衔接三个知识点 与 大纲卷 相比减少了 字音 一个考查点 分值9分 两道主观题中 一道连续5年考查了仿写 另一道两年考查了补写 一年考查了虚词 一年考查了修改病句 2011年考察了长句变短句 分值11分 与大纲卷相比减少了一道题 减少了4分 因此 我们2012年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备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备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不留盲点 突出重点 虽然2007 2011年客观题没有考过字音和字形 但对二者的复习不能舍弃 当然 成语运用 病句辨识和语句衔接三个知识点作为复习重点更要突出 主观题复习时 语言表达的各种考查方式都要训练到 同时 仿写作为复习重点更要突出 2 针对问题 查缺补漏 3 总结规律 掌握技巧 做 仿写句子 题 要做到 形神兼备 要与所仿句子形式 包括句式 修辞 句间关系等 一致 做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