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0年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十六)现代诗歌与古诗文阅读A卷.doc_第1页
北师大版2020年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十六)现代诗歌与古诗文阅读A卷.doc_第2页
北师大版2020年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十六)现代诗歌与古诗文阅读A卷.doc_第3页
北师大版2020年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十六)现代诗歌与古诗文阅读A卷.doc_第4页
北师大版2020年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十六)现代诗歌与古诗文阅读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2020年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十六)现代诗歌与古诗文阅读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真题训练 (共7题;共57分)1. (19分)课内阅读。啊,雷锋!你,国际歌里的一个音符,你,红旗上的一根纤维;你,花丛中的红花一瓣,你,浪花里最清的一滴。(1)诗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2)诗歌中的“国际歌”象征_ , “红旗”象征_ , “花丛”象征_ , “浪花”象征_。(3)你对“一滴水”是怎样理解的?(4)诗歌赞扬了雷锋的什么精神?2. (10分)课内阅读,回答问题。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诗中“绿”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6分)判断题。(1)江南春和春日偶成都是宋代诗人的作品。( )(2)江南春和春日偶成两首诗中都是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 )(3)江南春和春日偶成这两首古诗中都抒发了作者春游时的快乐心情。( )4. (5分)阅读课文自相矛盾 , 回答问题。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自相矛_盾_ 弗_能应也(2)解释下列加横线字的含义。誉之曰:_ 物莫能陷也:_5. (7分)读古诗,回答问题。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注:朗月:明亮的月亮。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1)试着理解下面加点字的字义和诗句的意思。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识:_。呼:_。_。(2)这首诗写的是诗人_,不知道_是什么的事。(3)诗中诗人把月亮分别比作_和_。6. (3分)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邻舍有烛而不逮 不逮:不给他B . 衡乃与其佣作 佣作:雇佣劳作C . 而不求偿 偿:报偿D . 邑人畏服之如是 邑人:同乡(2)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7. (7分)根据括号里的注释,读懂下面文言文小故事,再完成练习楚人有涉(渡)江者,其剑自(从)舟中坠于水(掉到水中),遽(急忙)契(刻)其舟,曰:“是(这)吾剑之所从坠(掉下去的地方)。”舟止,从其所契者(刻着记号的地方)入水求之(寻找剑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这样),不亦惑乎?(1)这是个成语故事,题目叫什么?(2)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里的“若”的意思是:_这句话的意思是:_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 真题训练 (共7题;共57分)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