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做一个社会人最朴素的道德准则,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感和行为。现在相当的学生缺乏感恩思想,变得冷漠和自私。这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我们要找回它们,不仅要通过情感心理的发展和培养逐步潜移默化,更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气氛。一、学生感恩意识缺乏之因:学生们不懂得感恩根源于不良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1.父母缺乏对孩子的思想教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禁锢着许多父母,“书中只有黄金屋”的封建意识仍浸染着许多家长,他们的教育理念还是分数决定一切,只看孩子得考试成绩,漠不关心孩子的思想变化和言行的不正确。每逢孩子得意洋洋地把得A的成绩通知书递到面前时,父母心花怒放,不管怎么做得试卷,都要给孩子买这买那,用物质激励孩子再创辉煌,有的承诺“孩子年终成绩优异,要带着她(他)旅游”,他们不惜任何代价还来孩子的用功读书,殊不知孩子们根本不知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认为自己的任何作为都是理所当然 -1- 的,这样怎能谈得上感恩社会、感恩父母? 2.社会不良风气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亵渎现在许多孩子受到社会上追求奢侈、虚荣和攀比不良风气的影响,同学之间盲目攀比,比吃、比穿,认为自己过上舒适的生活是父母的职责,是天经地义的。因而不顾家庭情况如何,穿要名牌,吃要时尚,文具要赶潮流,手中要拿名牌手机、照相机,如果家长无法满足其舒适的生活要求时,他们埋怨父母没有本事,以“不去上学”、“不做作业”要挟父母。有的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做出一些违法的事,给家人、老师造成痛苦和精神的打击。 3.学校教育缺乏一定的感恩引导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而却忽视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缺乏对孩子感恩的正确引导教育,让智力教育与人格教育出现了倒挂现象,使孩子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成功学家安东尼指出:“成功的第一步是先存有一颗感激之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 二、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途径: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方式,明白亲情流 -2- 失与亲情教育的失位与学生的感恩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感恩思想的培养,可以达到教育之目的。 1.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亲情熏陶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学资源,找到切入点,通过生动感人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感恩与党的情感。像语文教材、品德与社会、历史、地方经典文化读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亲情赞歌,应引导学生好好赏析,引起作品与同学之间的共鸣,激发他们的人身感悟。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展示一场场激动人心的画面,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灵。学生们阅读了黄香凉席暖被,香山蜜饼等感人肺腑的故事,必然被黄向萧敬之心所感动被白居易关爱老人、关心民生的举动所熏陶,纯洁的心灵受亲情所感染,必然迁移到学生的言行中,胜过老师空洞的说教。 2.指导学生参加感恩活动 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学生的理论学习上,要渗透到社会生活中,才能达到教育人的根本目的。我们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体验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并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回报。引导学生做亲情观察。在学生的家庭作业中,我们引 -3-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双眼发现父母对子女的爱,并把这些人间真情写入日记,心得体会中去。父母饱经风霜,日益增多的白发,逐渐变粗糙的双手。匆匆上班,又匆匆地回到家洗菜做饭,擦地板的身影将会使学生体会到父母的爱,体会到人间的温暖,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感。互换角色,亲情体现。子女不了解父母,是因为孩子根本不了解父母到底为子女付出了多少,可以组织学生抽机会和父母互换角色,使其体会父母持家之不易,真正体会到父母之恩深似海。指导学生在周末进行一次“今天我当家”活动,让学生代替父母考虑一天的油盐柴米问题和家务安排,亲自去买早餐,动手做一顿饭,使学生真正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指导学生与家长做亲情沟通。可怜天下父母心,许多做父母的为了孩子能有一个理想的生活条件,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心钻到钱眼里,惧怕自己满足不了自己孩子的要求,因此很少有时间与孩子沟通,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波动,这样父母与子女产生代沟。教师应有目的地拉近学生与家长的距离,让每个孩子有空闲时聆听爸爸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讲解盛洪、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借助于父母同年的经历,体会生活艰辛,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和对自己的关 -4-爱,引导每个学生学会感恩。 感恩教育是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缺乏任何一方的努力都会导致教育结果的走样或变异。为了让学生懂得爱与付出爱同样重要,学校和家庭配合起来,让学生学会关心、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心情感,懂得感谢生活、感谢父母和一切有帮助的人,使感恩变成心态、品质和艺术 -5- 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感恩也是一种责任,知恩图报,有恩必报,它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使学生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感恩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使学生学会知恩的同时能对周围人的关照与帮助表示感激与谢意,并把这种道德情感内化为自己的品质与习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明确责任;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体味真情;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感受幸福,享受生活。”然而,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家长的宠爱、别人的关心在他们看来理所当然,大部分孩子都缺乏感恩意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怀,让学生学会感恩呢? 一、让孩子懂得回报,获知感恩之礼 感恩犹如心灵的泉水,源源不断地滋润着心田,让生命充满生机,遍洒阳光,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知恩不报非君子”,“吃水不-1-忘挖井人”等经典词句,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淳朴民风,体现着中华民族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在中国历史上感恩的例子很多,明朝大将袁崇焕去世后,佘家义士“冒死葬忠魂”,子子孙孙,生生死死,守墓遗训,代代相传,17代人为袁崇焕守墓300多年,其所感之恩是大恩大义。例如学生在学校受到同学的帮助,要让孩子学会向同学说声谢谢,并要尽量帮助其他同学,让爱传递下去,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感恩,对于父母的关爱要学会说谢谢,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二、必须从小抓起,让感恩教育深入人心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播下善良、知恩的种子,让学生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首先,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每个人目前在享受的幸福生活是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比如,让他们明白:父母在外辛辛苦苦地打工是为了挣钱供他们读书;老师在讲台上挥洒汗水、在灯下批改作业是为了他们的成长让他们发现别人给予自己的爱,从而由内心萌发出感激之情。其次,我们要教育他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永不忘记别人的帮助之恩,不辜负父母和老师的养育教导之恩。我们知道,当孩子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2-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从做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开始,着力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在学校,我发现学生对师长都很有礼貌,懂得尊重老师,见到老师会向老师问好;一些低年级的小朋友虽然个子小,却也会主动帮老师擦黑板、帮老师拿东西;很多学生回家会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即使是些再平常不过的举动,也都是孩子感情的自然流露和抒发,是真实的、可贵的。 要让学生成为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懂得感恩、懂得报恩的人。要让学生知道“心中有春天的人,身外才会有春天;懂得播种春天的人,才会收获春天。同学们,我们要感激父母给了我们这一次生命,让我们能来到这个世界活过一次;感谢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感谢朋友,给了我们友谊,让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再孤独。”“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三、在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目前,各科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英语教材中的人物对话经常会出现“Thank you.” “Thank you for your help.”等感谢语;数学课上教师在教学生认识“年、月、日”时要求学生写出家长的生日;音乐课程中也有很多-3-音乐作品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的感恩情感,比如我爱家乡,我爱祖国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恩之情;我们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材的感恩教育因素,充分发挥教材优势,进行感恩教育渗透,让德育和智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得到品德的熏陶。我们可以借助教材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向文章中的人物学习,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可乘机教育学生:要学会关爱他人,更要珍惜他人的关爱,好好学习也是回报他人的一种方式。在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还需要我们的适时点拨与引导。在教学生认识“年、月、日”时要求学生写出家长的生日,就向学生们提问:“你们当中有谁为爸爸妈妈祝贺生日呢?”大部分学生保持沉默,有学生则在下面小声回答“没有”。这时,老师就对学生进行引导:“妈妈十月怀胎把你生下来,你的生日其实就是妈妈的受难日!” “我们是不是应该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在那一天给他们送上一份惊喜呢?”孩子们似乎有所领悟,立刻讨论开了:“爸爸妈妈在我的成长道路上付出了许多,我要感谢他们,感谢他们为我营造了温馨的家庭港湾。”“我要做一张生日贺卡,画上妈-4-妈最喜欢的菊花。”“我要为爸爸锤背,因为爸爸上班可辛苦啦。”随着学生的逐步感悟,他们也完成了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一个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过程。此外可以利用各种场合与时机让学生表达感恩之情。情感的产生来自个体的情感体验,而情感体验离不开实践活动。因此,我们将感恩教育的因素与学校开展的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且在实践活动中特别注重切入学生的心理世界,激发他们心灵的共鸣,使他们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强化他们的感恩意识,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发展和升华他们的道德情感。例如可以娱乐活动、中队主题活动、家庭作业等。爱是阳光,爱是空气,当我们感受到温暖的同时,更要把这份暖意传递给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来共享这份温暖。 总之,时代在发展,教育在不断改革,但我们的感恩教育仍将继续。我们想方设法在学生心里播下感恩的种子,更要用心去浇灌、培育、呵护他们,这个过程艰辛而漫长。不过,相信总有一天,一朵朵绚丽的心灵之花会在“阳光”下欣然开放。-5-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在当今社会,有一些问题的存在其实不能全怪孩子,他们的成长环境中有太多的因素导致了他们这种个性的形成,在家里,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权利无限,义务是零。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紧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一切围着智能转,视上重点、读大学为头等重要,却忽略了对孩子回报意识的培养,从而养成了他们对现有的条件不珍惜,只知一味地索取的心理。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已把现有的一切都看做是理所当然,而且现在谈到父母的爱,大都认为此爱就是无私的,不图回报的,也就是说我们在有意或无意间淡化了回报意识。而且现在的学校中,也鲜有针对学生这种心态而进行的感恩教育。因而孩子难以养成感恩意识也就不奇怪了。这样的孩子是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也不会对家长的辛劳,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情去感同身受。所以很难想象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能与别人友好相处,能够知父母甘苦,想父母冷暖。而感恩之心也并非生而知之、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觉得有必要对孩子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因此,近几年以来,我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只是希望他们能经常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为别人着想,能够知道-1-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那些给予过自己无私帮助的所有的人。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感。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不会停留在靠纪律制度来强迫维持的尴尬境地,而是能够使学生的道德感自然而然的从心里流淌出,使学生的行为规范上升为心灵的自觉要求。感恩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所以小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 培养“感恩教育”的感恩意识。感恩意识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语文、品德与社会等教材,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里蕴涵的感恩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教材中去;通过情境再现、故事讲述、踏访遗迹、查阅资料、唤醒记忆、换位思考等途径,点拨学生知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开展发表感恩宣言、感恩演讲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培养学生树立感恩意识,从个人而言,会使其心胸恬淡,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从社会而言,会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二)策划寓教于乐的感恩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蓄情。感恩教育需要通过主体的参与,首先在既定的情境中,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班级可以精心策划丰-2-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紫云自治县格凸河镇天然林林管员附护林员招聘11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重庆市垫江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公益性岗位招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福建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招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湖南省衡阳市正源学校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福州市2026届高三上化学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安陆第一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6届江西省南昌市进贤一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 福建省福州琅岐中学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枣庄市薛城区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卷扬工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度泸州老窖白酒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代理协议
- 教职工开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公路交通水运三类人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甘肃省公职招录考试(省情时政)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期末必考题检测卷(三)(含答案)高一数学下学期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 2025年江苏公务员遴选考试公文写作试卷(附答案)
- 2025年度以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等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技师安全考试题库
- 站点考勤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