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课程设计402%1%315(2)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4页)
编号:51895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5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14
上传人:QQ28****112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辽宁
IP属地:辽宁
2.4
积分
- 关 键 词:
-
减速器课程设计
- 资源描述:
-
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课程设计402%1%315(2),减速器课程设计
- 内容简介:
-
acer a c e r a L U U L 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1 页 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设计说明书 题 目: 单级蜗杆减速器 系 别: 机械 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机设 092班 学生姓名: 康鹏志 学 号: 09405100119 指导教师: 李历坚 职 称: 教授 2011 年 12 月 18 日 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2 页 目 录 引言 5 1 设计题目 5 2 总体传动方案的选择与分析 7 3 传动装置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 7 4 蜗轮蜗杆的设计及其参数计算 10 5 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11 6 蜗杆蜗轮尺寸设计 18 7 蜗轮 轴的尺寸设计校核 21 8 轴承 校核 25 9 箱体的设计计算 26 10 减速器其他零件的 的选择 29 11 减速器附件 的选择 29 12 减速器润滑的概要说明 32 参考文献 33 谢辞 34 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3 页 引言 课程设计是考察学生全面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在2011年 12月 10日 -2011年 12月 28日为期 二 周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本次是设计一个蜗轮蜗杆减速器,减速器是用于电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独立的闭式传动装置。本减速器属单级蜗杆减速器(电机 联轴器 减速器 联轴器 滚筒 ),本人是在 指导老师 指 导下完成的。该课程设计内容包括:任务设计书,参数选择,传动装置总体设计,电动机的选择,运动参数计算,蜗轮蜗杆传动设计,蜗杆、蜗轮的基本尺寸设计,蜗轮轴的尺寸设计与校核,减速器箱体的结构设计,减速器其他零件的选择,减速器的润滑等和 A2 图纸 装配图 1 张、 A4图纸 的零件图 2 张。设计参数的确定和方案的选择通过查询有关资料所得。 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辅助制造( CAD/CAM)技术是当今设计以及制造领域广泛采用的先进技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地对这一技术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学习。本文 主要介绍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设计过程及其相关零、部件的 CAD 图形。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辅助制造( CAD/CAM)技术是当今设计以及制造领域广泛采用的先进技术,能清楚、形象的表达减速器的外形特点。 该减速器的设计基本上符合生产设计要求,限于 我 初学水平,错误及不妥之处望老师批评指正。 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4 页 一 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的设计 1.1带式运输机的工作原理 带式运输机的传动示意图如图 1、电动机 2、联轴器 3、 单级蜗杆减速器 4、联轴器 5、 滚筒 、 6、 输送带 图 2-7 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简图 1 电动机; 2 联轴器; 3 单级蜗杆减速器 4 联轴器; 5 滚筒; 6 输送带 1.2 工作情况 : 已知条件 工作条件: 1)带式输送机在常温下连续工作、单向运转; 2)空载起动,工作时有中等冲击;输送带工作速度 v的允许误差为 5; 3)二班制(每班工作 8h),要求减速器设计寿命为 8 年,大修期为 2 3 年,小批量生产; 4)三相交流电源的电压为 380/220V。 设计数据 运输带工作接力 F/N 运输带工作速度 /( m/s) 卷筒直径 D/mm 2000 1.0 315 传动系统参考方案 带式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电动 机 1通过联轴器 2将动力传入单级蜗杆减速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5 页 器 3,再通过联轴器 4,将动力传至输送机滚筒 5,带动输送带 6工作。 课程设计内容及内容 1) 电动机的选择与运动参数计算; 2) 蜗 轮传动设计计算 ; 3) 轴的设计 ; 4) 滚动轴承的选择 ; 5) 键和连轴器的选择与校核; 6) 装配图、零件图的绘制 ; 7) 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 ; 8) 减速器总装配图一张 ; 9) 蜗 轮、轴零件图各一张 ; 10)设计说明书一份 。 中 二 .总体传动方案的选择与分析 2.1 传动方案的选择 该传动方案 在任务书中已确定,采用一个单级蜗杆 减速器传动装置 传动, 如下图所示 : 2.2 传动方案的分析 该工作机采用的是 原动机为 Y 系列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是一般用途的全封闭自扇冷式电动机,电压 380 V,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维护方便;另外其传动功率大,传动转矩也比较大,噪声小,在室内使用比较环保。传动装置采用单级蜗杆减速器组成的封闭式减速器,采用蜗杆传动能实现较大的传动比,结构紧凑 ,传动平稳,但效率低,多用于中、小功率间歇运动的场合。工作时有一定的轴向力,但采用圆锥滚子轴承可以减小这缺点带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6 页 来的影响,但它常用于高速重载荷传动,所以将它安放在高速级上。并且在电动机心轴与减速器输入轴及减速器输出轴与卷 筒轴之间采用弹性联轴器联接,因为三相电动机及输送带工作时都有轻微振动,所以采用弹性联轴器能缓冲各吸振作用,以减少振动带来的不必要的机械损耗。 总而言之,此工作机属于小功率、载荷变化不大的工作机,其各部分零件的标准化程度高,设计与维护及维修成本低;结构较为简单,传动的效率比较高,适应工作条件能力强,可靠性高,能满足设计任务中要求的设计条件及环境。 三 电动机的选择 3.1 选择电动机的类型和结构形式 由于是在工厂一般工业用电是 380V, 并且这个生产单位采用三相交流电源,所以可考虑采用 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三相异步电动机在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维护方便,启动性能好等优点。 且 一般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 380V 根据生产设计要求,该减速器卷筒直径 D=315mm。运输带的有效拉力F=2000N,带速 V=1.0m/s,载荷平稳,常温下连续工作,电源为三相交流电,电压为 380V。 所以,我使用电动机是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扇冷式结构,电压为 380V, Y 系列 3.2 确定电动机的转速 同一功率的异步电动机有同步转速 3000r/min、 1500r/min、 1000r/min、 750r/min等几种。一般来说,电动机的同 步转速愈高,磁极对数愈少,外廓尺寸愈小,价格愈低 。 1) 穿动装置的传动比的确定: 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书中表 9.2 得各级齿轮传动比如下: 4010蜗杆i理论总传动比: 4010 蜗杆总 ii 2) 电动机的转速: 卷筒轴的工作转速: nw 60 1000 v / D 60*1000*1.0/3.14*315=60.7r/min 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7 页 所以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m in/24286077.60*)4010(. rinn d 总滚筒 3.3 确定电动机的功率 电动机的功率选择是否合适,对电动机的正常工作和经济性都有影响。 因此, 电动机所需的功率 Pd按如下方法计算: 1)若已知工作机的阻力 ( 例如运输带的最大有效拉力 ) 为 F( N) ,工作速度 ( 例如运输带的速度 ) 为 v( m/s) ,则工作机所需的有效功率为 Pw=FV/1000=2000*1.0/1000=2.0kw 2) 求出 工作机所需的有效功率 PW后 ,则电动机所需的功率 Pd 为 Pr= Pw/ 式中, 为传动系统的总效率,按下式计算 : 21 n 式中,1、2、n分别为传动 系统 中每对运动副或传动副 ( 如联轴器、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和轴承等 ) 的效率。 传动 的总效率为: 82.075.0 蜗杆 查机 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表 9.1 可知各传动部件的效率分别为: 995.099.0 联轴器 ; )(97.0 一对轴承 ; 97.094.0 卷筒 因此; 21 n=0.80*0.99*0.99*0.97*0.97*0.96=0.69 所以: 电动机所需的功率 Pd为 Pr= Pw/ =2.0/0.69=2.9KW 根据上面所算得的原 动机的功率与转速范围,符合这一范围的转速有 750 r/min、 1000 r/min 和 1500 r/min 三种。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质量及价格等因素,为使传动装置结构紧凑,决定选用同步转速为 750r/min 的电动机。其主要功能表如下: 电动机 额定功 满载 转速 起 动转矩 /额定 最大转矩 /额定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8 页 型号 率 kW /r/min 转矩 转矩 Y132M-8 3.0 710 2.0 2.0 表 3-1 表 3 2 四 计算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一、计算总传动比 根据电动机的满载转速mn和工作机所需转速wn,按下式计算机械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 i : wmnni =710/60.7=11.70 所以取 12i 总二、传动比的分配 1) 各轴的转速: 第一轴转速: r/m in710nn m1 第二轴转速: r / m in17.5912/710inn 12 总4.2 各轴的输入功率 中心高 H 外形尺寸 L( AC/2 AD) HD 底角安装尺寸 A B 地脚螺栓孔直径 K 轴身尺寸 D E 装键部位尺寸 F GD 132 515( 270/2 210) 315 216 178 12 3880 103338 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9 页 第一轴功率: kW87.299.09.2PPd01d1 联轴器第二轴功率: kW3.28.087.2PPP112d2 蜗杆第三轴功率: kW20.299.096.03.2PPP223d3 联轴器轴承 4.3 各轴的输入转矩 电动机轴的输出转矩: mmN109.3710/9.21055.9nP1055.9T 46md6d 第一轴转矩: mmN109.3710/9.21055.91055.9nP1055.9T 4661161 第二轴转矩: mmN107.317.59/3.21055.9nP1055.9T 562262 第三轴转矩: mmN105.317.59/2.21055.9nP1055.9T 56w363 将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结果进行整理并列于下表 : 轴 名 功率 P/kW 转矩/T N mm 转速n/(r/min) 传动比i 效率 电机轴 2.9 4109.3 710 1 0.8 第一轴 2.87 4109.3 710 1 0.99 第二轴 2.3 5107.3 59.17 12 0.80 卷筒轴 2.2 5105.3 59.17 1 0.96 五 蜗轮蜗杆的设计及其参数计算 5.1 传动参数 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10 页 蜗杆输入功率 P=2.9 kW,蜗杆转速 min/r710n 1 ,蜗轮转速 min/r17.59n 2 ,理论传动比 i=11.70,实际传动比 i=12,蜗杆头数 2Z1 ,蜗轮齿数 可查表 1110 可得到 。 5.2 蜗轮蜗杆材料及强度计算 减速器的为闭式传动,蜗杆选用材料 45 钢经表面淬火,齿面硬度 45 HRC,蜗轮缘选用材料 ZCuSn10Pb1,砂型铸造,为了省贵重的有色金属,仅齿圈用金属制造 ,而轮芯用灰铸铁 HT100 制造,故 采用渐开线蜗杆。 蜗轮 材料的许用接触应力,由机械设计基础表 4-5 可知 , H=180MPa.所以先按齿面接触强度进行设计,再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由书中公式,传动中心距: 1)由上面的表格知道作用在 蜗轮上的转矩 T2=3.9*105N*m 2) 确定载荷系数 K 因做荷比较稳定,故取齿向载荷系数 K =1;由表 11-5 选取使用系 K =1,因为转速不高,取动载系数 KV=1.05;因此 K=K K KV=1*1*1.05=1.05 (3 确定弹性系数 因选用的是 ZCuSn10Pb1 和钢蜗杆相 配,所以 ZE=160Mpa1/2 (4) 确定接触系数 Zp 先假设 蜗杆的反度圆直径 d1和传动中心距 a 的比值 d1/a=0.47 可以从图中可以查得 Zp=2.9。 (5) 确定许用接触应力 H根据蜗轮材料为 ZCuSn10Pb1,金属砂型铸造,蜗杆螺旋齿面硬度 45HRC,可从书中表查的蜗轮的基本许用应力 H =268Mpa。 表 5 1蜗轮蜗杆的传动设计表 项 目 计算内容 计算结果 中心距的计算 3 22 )( HE ZZKTa 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11 页 蜗杆副的相对滑动速度 smTnV s/66.110*9.3740102.5102.55343214参考文献 5第 37页( 23式) 1m/sd2,且与 轴承内径标准系列相符,故取 d3=54mm.( 轴承型号选 30211) 轴段 4安装蜗轮,此直径采用标准系列值,故取 d4=59mm 轴段 5为轴环,考虑蜗轮的定位和固定取 d5=69mm 轴段 6考虑左端轴 承的定位需要,根据轴承型号 30211查得 d6=63mm 轴段 7与轴段 3 相同轴径 d7=54mm 2.2 确定各轴段长度 为 了保证蜗轮固定可靠,轴段 4的长度应小于蜗 轮毂宽度 2mm,取 L4=60mm 为了保证蜗轮端面与箱体内壁不相碰及轴承拆装方便,蜗轮端面与箱体内壁间应有一定间隙,取两者间距为 23mm 为保证轴承含在箱体轴承孔中,并考虑轴承的润滑,取轴承端面与箱体内壁的距离为 2mm . 根据轴承宽度 B=21mm,取轴段 7长度 L7=21mm, 因为两轴承相对蜗轮对称,故取轴段 3 长度为 L3=( 2+23+2+21) =48mm。 为了保证联轴器不与轴承盖相碰, 取 L2=22+46=68mm。 根据联轴器轴孔长度 112mm,取 L1=110mm。 因此,定出轴的跨距为 L=( 10.5+25+59+25+10.5) =130mm.(一般情况下,支点按照轴承宽度中点处计算) 蜗轮轴的总长度为 L 总 =130+21+68+110=329mm。 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d1=41mm d2=51mm d3=54mm d4=59mm d5=69mm d6=63mm d7=54mm L4=59mm L7=21mm L3=48mm L2=68mm L1=110mm L=130mm L 总=329mm 计算及说明 结果 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19 页 按弯扭组合进行强度校核(轴的受力简图及弯扭矩图见下图) 1、 绘制轴的受力图 2.1 轴的受力分析图 rF 2RF aF1RF 1RF tF 2RF QF 图 7.1 X-Y 平面受力分析 tF1RF aF2RF QF图 7.2 X-Z 平面受力图 : 1RF 2RF rF 图 7.3 合成弯矩 N m mMMMZXYX /22 302.49 44.29 21.80 图 7.4 当量弯矩 T 与 aT T=503.3Nmm aT=302.Nmm 图 7.5 蜗轮的分 度圆直径 d=195mm; 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20 页 转矩 T=37400N m 蜗轮的切向力 Ft=2T/d=2 39000/195=400N 蜗轮的径向力 Fr=Ft tan =400 tan20 =894.9N 蜗轮轴向力 Fa=Ft tan =400 tan30.75 =237.97N 2、 求水平面 H 内的支反力及弯矩 由于蜗轮相对支撑点对称布置,故两端支承反力相等。 HAF = 20024002/ FtF HB N C截面处的弯矩 132/130.02002 LFM HAHC ( C)求垂直平面 V 内的支反力及弯矩 支反力 由 0 AM 得 022 222 DFlFlF arVB lDFlFFarVB 22 222 N95.625130219523821309.894( NF v bFrF VA 95.26895.6259.8942 截面 C 左侧的弯矩 mNLF v aM v c 5.172/130.095.26821 Ft=400N Fr=894.9N Fa=238N HAF =200 N HBF =200 N HCM=13 计算及说明 结果 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21 页 截面 C 右侧的弯矩 mNLF v bM v c 69.402/130.095.62522 求合成弯矩 截面 C 左侧的合成弯矩 mNMMM VCHCC 80.21)5.17(13 222121 截面 C 右侧的合成弯 矩 mNMMM VCHCC 29.4469.4013 222222 计算转矩 mNnPT 3.503740410*9.355.99550 2 求当量弯矩 因为单向传动,转矩为脉动循环变化,故折算系数 a =0.6,危险截面 C 处的当量弯矩为 : 222 3.5036.025.17)(2 aTMecM c =302.49N*m 计算截面 C处的直径,校验强度 mmM e cd a 03.38551.0 1 0 0 049.30211.0 33 因此处有一键槽,故将轴径增大 5%,即: d=36.67*1.05=38.51mm 而结构设计中,此处直径 已初定为 60mm, 故强度足够 2MvcmN .69.401CMmN 80.212CM=mN 3.44T=mN 3.503ecM =302.49N*m ad=38.03mm 强度足够 45 钢 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22 页 4 蜗杆轴的设计 1 轴的材料的选择,确定许用应力 考虑到减速器为普通中用途中小功率减速传动装置,轴主要传递蜗轮的转矩。 选取轴的材料为 45 钢,淬火处理。 按扭转强度,初步估计轴的最小直径 d A mmnp 40.18710 9.2115 33 0 Tc=1.15*9550*2.9/710=45mm 2确定各轴段直径 查表 GB 4384-1997 选用 TL4弹性套柱销 联轴器,标准孔径 d=28mm,即轴伸直径为 28mm 联轴器轴孔长度为: 44mm。 轴 的结构设计 从轴段 d1=28mm 开始逐渐选取轴段直径, d2起固定作用,定位轴肩高度可在( 0.070.1) d 范围内,故 d2=28+0.1d1=31mm,该直径处安装密封毡圈,取标准直径。应取 d2=31mm; d3 与轴承的内径相配合,为便与轴承的安装,选定轴承型号为 30207。取 d3=35mm。 d4 起定位作用,由 h=( 0.070.1) d3=( 0.070.1) 35=2.5 3.5mm,取 h=3mm, d4=d3+h=35+3=38mm; d6=d4=38mm; d7段装轴承,取 d7=d3=35mm d5段取蜗杆齿顶圆直径 d5=96mm; 5.3.3 确定各轴段长度 L1取联轴器轴孔长度 44mm L2安装端盖取 L2=40mm L3安装轴承,取轴承宽度 L3=B=55mm L4和 L6为了让蜗杆与涡轮正确啮合,取 L4=L6=10mm L7也安装轴承和端盖 L7=18mm L5为蜗杆轴向齿宽取 L5=107mm 定出轴的跨度为 ; L=L4+L6+L5+1/2L3+1/2L3 =183mm 蜗杆的总长度为: L 总 =L+44+40+18 =285mm 45 钢 d=19mm d1=28mm d2=31mm d3=35mm d4=38mm d6=38mm d7=35mm d5=51mm L1=44mm L2=40mm L3=55mm L4=10mm L7=18mm L5=108mm L 总 =285mm 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23 页 5.3.4 蜗杆轴的强度校核 按弯扭组合进行强度校核(轴的受力简图及弯扭矩图和蜗轮轴相似,故不再作图) ( a) 绘制轴的受力图 ( b) 求水平面 H 内的支反力及弯矩 Ft1=Fa2=238N Fr1=Fr2=894.9N Fa1=Ft2=400N 由于蜗杆相对支撑点对称布置,故两端支承反 力相等。 HAF = NFtF HB 11922382/ C截面处的弯矩 mNLFM HAHC 90.102183.01192 ( C)求垂直平面 V 内的支反力及弯矩 支反力 由 0 AM 得 022 111 DFlFlF arVB lDFlFFarVB 22 111 N17.491183/24040021839.894( NF v bFrF VA 7.40317.4919.8941 截面 C 左侧 的弯矩 mNLF v aM v c 94.362183.07.40321 截面 C 右侧的弯矩 mNLF v bM v c 75.1712403.036.85222 求合成弯矩 截面 C 左侧的合成弯矩 mNMMM VCHCC 51.3894.3690.10 222121 截面 C 右侧的合成弯矩 Ft1=238N Fr1=894.9N Fa1=400N HAF =119N HCM mN 90.10VAF N7.4031Mvc mN 94.36 1CM mN 51.38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24 页 mNMMM VCHCC 10.17275.17190.10 222222 计算转矩: mNnPT 58.524710410*9.355.99550 1 求当量弯矩 因为单向传动,转矩为脉动循环变化,故折算系数a =0.6,危险截面 C 处的当量弯 矩为 : 222 58.5246.0210.172)(2 aTMecM c =172.4N*m 计算截面 C处的直径,校验强度 mmM e cd 53.31551.0 10004.17211.0 33 因此处有一键槽,故将轴径增大 5%,即: d=31.53*1.05=33.11mm 而结构设计中,此处直径已初定为 96mm, 故强度足够 蜗杆轴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2CM mN 10.172ecM =172.4N*m 强度足够 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25 页 七 .轴承的校核 7.1 校核 轴承 查表 GB/T297-1994 额定动载荷 Cr=90.8 103 N 基本静载荷 Cor=115*103 N 1、 求两轴承受到的径向载荷 Fr1和 Fr2 由前面设计蜗轮时求得的: Fr1v=VAF= 95.268 Fr2v=VBF 95.625N Fr1H= HAF =200 N Fr2H= HBF =200 N Fr1= 16.335200)95.268( 222121 HFrvFrN Fr2= 13.65720095.625 222222 HFrvFrN ( 1) 求两轴承计算轴向力 Fa1和 Fa2 查表 GB/T297-1994 可知 e=0.4 附加轴向力 轴向力 FA=238N 轴承 2 端被压紧,故 求当量动载荷 P1 和 P2 33.016.335 72.11111 FrFae 查表 GB/T297-1994,取 X=1,Y=0 Fr2v 95.625 N Fr1H=200 N Fr2H=200 N Fr1= 16.335 N Fr2 = 13.657 N e=0.4 1SF N72.1112SF N04.2191aF N72.1112aF N04.457NYFF RS 72.1115.12 16.3352 11 NYFF RS 04.2195.12 13.6572 22 21 72.34923872.111 FSNFFS A NFSF a 72.11111 NFFSF Aa 04.45722 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26 页 eFrFa 69.013.657 04.45722查表 GB/T297-1994,取 X=0.4,Y=1.5 计算 P1、 P2,由于载荷平稳取 fp=1,则 验算轴承寿命 因为 P1P2,所以按轴承的受力大的计算: 所以轴承满足寿命要求。 2p N41.948 hL= h42400 轴承满足寿命要求 计算及说明 结果 7.1 蜗杆联接键 键的 选择和参数 选择普通平键,圆头。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表 11.27 查得 d=59时。应选用键 A18*11 GB/T1096-2003 转 矩 3.9*105N.m 键长 mmL 561 接触长度 l1= L1 b=56-18 l1=38 因此 : 6.9741385.5 10418210233 K ldTMPa=110MPa 其中: K=0.5*h=5.5 所以此键合格。 NyFxFP ar 16.335111 NyFxFp ar41.94804.4575.113.6574.0)222 hLhLhPCnh4 6 7 2 04 2 4 0 0)()( 31041.9489 0 8 0 017.591 6 6 7 01 6 6 7 0 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27 页 7.2蜗轮轴键的选择 键的 选择和参数 选择普通平键,圆头。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表 11.27 查得 d=51时。应选用键 A16*10 GB/T1096-2003 转 矩 3.9*105N.m 键长 mmL 451 接触长度 l1= L1 b=45-16 l1=29 因此: 9.7251455 10418210233 K ldTMPa=110MPa 其中 K=0.5*h=5 所以此键合格。 九 箱体设计 表 9.1箱体的结构尺寸 减速器箱体采用 HT200 铸造,必须进行去应力处理。 设计内容 计 算 公 式 计算结果 箱座壁厚度 8304.0 a=0.04 125+3=8mm a为蜗轮蜗杆中心距 取 =8mm 箱盖壁厚度 1 85.01 =0.85 8=6.8mm 取 1=7mm 机座凸缘厚度 b b=1.5 =1.5 8=12mm b=12mm 机盖凸缘厚度 b1 b1=1.5 1=1.5 6.8=10.2mm b1=11mm 机盖凸缘厚度 P P=2.5 =2.5 14=35mm P=35mm 地脚螺钉直径 d 5.1612125036.012036.0 ad f d=17mm 地脚沉头座直径 D0 D0=44mm D0=44mm 地脚螺钉数目 n 取 n=4个 取 n=4 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28 页 底脚凸缘尺寸(扳手空间) L1=28mm L1=28mm L2=24mm L2=24mm 轴承旁连接螺栓直径 d1 d1= 13.5mm d1=14mm 轴承旁连接螺栓通孔直径d1 d1=15.5 d1=15.5 轴承旁连接螺栓沉头座直径 D0 D0=30mm D0=30mm 剖分面凸缘尺寸(扳手空间) C1=18mm C1=18mm C2=30mm C2=30mm 上下箱连接螺栓直径 d2 d2 =10mm d2=10mm 上下箱连接螺栓通孔直径d2 d2=11.5mm d2=11.5mm 上下箱连接螺栓沉头座直径 D0=22mm D0=22mm 箱缘尺寸(扳手空间) C1=18mm C1=18mm C2=16mm C2=16mm 轴承盖螺钉直径和数目 n,d3 n=4, d3=7.2 mm n=4 d3=7.2mm 检查孔盖螺钉直径 d4 d4=0.4d=8mm d4=8mm 圆锥定位销直径 d5 d5= 0.8 d2=8mm d5=8mm 减速器中心高 H H=250mm H=250mm 轴承 旁凸台半径 R R=C2=15mm R1=15mm 轴承旁凸台高度 h 由低速级轴承座外径确定,以便于扳手操作为准。 取 50mm 轴承端盖外径 D2 D2=轴承孔直径 +(55.5) d3 取 D2=350mm 箱体外壁至轴承座端面距离 K K= C1+ C2+(810)=57mm K=57mm 轴承旁连接螺栓的距离 S 以 Md1螺栓和 Md3螺钉互不干涉为准尽量 S=120 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29 页 靠近一般取 S=D2 蜗轮轴承座长度(箱体内壁至轴承座外端面的距离) L1=K+ =65mm L1=65mm 蜗轮外圆与箱体内壁之间的距 离 2.11 =9.6mm 取 1 =9.6mm 蜗轮端面与箱体内壁之间的距离 2=8mm 取 2 =8mm 机盖、机座肋厚 m1,m m1=0.85 1=6.8mm, m=0.85 =8mm m1=5.78mm, m=7mm 以下尺寸以参考文献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杨光 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年 表 6-1为依据 蜗 杆顶圆与箱座内壁的距离 6=43mm 轴承端面至箱体内壁的距离 3=4mm 箱底的厚度 20mm 轴承盖凸缘厚度 e=1.2 d3=12mm 箱盖高度 116mm 箱盖长度 (不包括凸台) 308mm 蜗杆中心线与箱底的距离 277mm 箱座的长度 308mm 装蜗杆轴部分的长度 329mm 箱体宽度 (不包括凸台) 206mm 箱底座宽度 199mm 蜗杆轴承座孔外伸长度 10mm 蜗杆轴承座长度 65mm 蜗杆 轴承座内端面与箱体内壁距离 5mm 十 、减速器其他零件的选择 经箱体、蜗杆与蜗轮、蜗轮轴以及标准键、轴承、密封圈、挡油盘、联轴器、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30 页 定位销的组合设计,经校核确定以下零件: 表 10-1键 单位: mm 安装位置 类型 b( h9) h( h11) L9( h14) 蜗杆轴、联轴器以及电动机联接处 GB1096-90 键 10 50 10 8 50 蜗轮与蜗轮轴联接处 GB1096-90 键 18 56 18 11 56 蜗轮轴、联轴器及传动滚筒 联接处 GB1096-90 键 20 50 20 12 50 表 10-2 圆锥滚动轴承 单位: mm 安装位置 轴承型号 外 形 尺 寸 d D B 蜗 杆 3509 45 85 23 209 45 85 19 蜗轮轴 3508 40 80 23 208 40 80 18 表 10-3密封圈( GB9877.1-88) 单位: mm 安装位置 类型 轴径 d 基本外径 D 基本宽度 蜗杆 B40 85 4 40 85 4 蜗轮轴 B61 100 10 40 80 8 表 10-4弹簧垫圈( GB93-87) 安装位置 类型 内径 d 宽度(厚度) 材料为 65Mn,表面氧化的标准弹簧垫圈 轴承旁连接螺栓 GB93-87-16 16 4 nts湖南工业大学 第 31 页 上下箱联接螺栓 GB93-87-12 12 3 表 10-5挡油盘 参考文献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修订版) 鄂中凯,王金等主编 东北工学院出版社 1992年 第 132页表 2.8-7 安装位置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